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开车过程作为聚乙烯装置运行的初始环节,对废料量、产品质量等有重要影响,而关于茂金属聚乙烯气相聚合开车过程动态模拟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以gPROMS为建模工具建立了气相流化床反应器中乙烯、1-丁烯在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下共聚的动态模型,包括反应动力学、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等,并利用该模型模拟了乙烯气相聚合开车过程。模拟结果显示,开车过程所用时间、达到稳态后的各项指标与实际装置可以很好地吻合,聚乙烯分子量分布较窄也符合茂金属催化剂单一活性位的特点,表明建立的模型是准确有效的,可用于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了采用计算方法研究手性化合物,为了通过结构.活性相关性研究预测与手性有关的性质,本文提出了采用σ和π的残余电负性之和作为原子属性的构象独立手性指数.该手性指数衍生于原子径向分布函数,包含分子几何和原予属性的信息,能够区分对映体.将构象独立手性指数应用于1个包含48对手性氨醇对映体的数据集,该数据集为苯甲醛与二乙基锌发生加成反应的催化剂,每个催化剂均产生特定绝对构型的反应主产物.采用相向传输神经网络建立了手性氨醇催化剂的构象独立手性指数与反应主产物绝对构型的相关性模型,得到了满意的预测结果.对于独立的测试集,90.0%的催化剂被正确地预测;对于训练集,89.5%的催化剂被正确地识别.  相似文献   

3.
茂金属化合物Cp2ZrCl2与硅胶表面相互作用分子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子力学从头计算方法对茂金属化合物Cp_2ZrCl_2与含有不同基团的硅胶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茂金属化合物Cp_2ZrCl_2在双羟基表面的物理吸附最强,在单羟基表面的吸附强度次之,在硅氧烷基表面的吸附最弱。Cp_2ZrCl_2在双羟基作用下,中心金属原子与茂环之间的距离增加,导致茂环脱落,这是茂金属化合物直接负载到硅胶表面后活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有机物对蝌蚪麻醉活性与结构参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半经验量子化学AMl法得到了52种有机分子的优势构象,利用AMl法和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其电子结构参数、几何结构参数和拓扑指数,并将这些参数与有机物对蝌蚪的麻醉活性相关联。结果表明,有机物麻醉活性与分子连接性拓扑指数l↑X^v、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和分子偶极距DM之间存在良好的多元线性相关性,成功地建立有机物对蝌蚪麻醉活性的构效关系式,找出了影响有机物对蝌蚪的麻醉活性的主要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5.
开发高效的 Ni 基加氢催化剂,实现 1,4-丁炔二醇加氢定向合成 1,4-丁二醇,是构建煤基初级化学品高值化延伸产业链的关键。针对目前广泛采用的 Raney Ni 催化剂,无载体支撑,存在活性比表面低、加氢选择性差等问题,该文制备了以发达孔隙结构的活性炭(active carbon,AC)为载体的 Ni/AC 催化剂,结合表征手段探讨了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Ni 负载量的升高,活性炭表面暴露的活性镍物种先增加后减少,加氢活性也呈火山形分布。25Ni/AC(Ni 的质量分数为 25%)催化剂对 1,4-丁二醇的选择性最高,达 86.2%,对半加氢产物 1,4-丁烯二醇与半缩醛 2-羟基四氢呋喃的选择性分别为 1.2% 与 6.8%。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该样品中高分散的活性 Ni 提供了大量活性氢,促进了加氢反应。低 Ni 负载量的催化剂因 Ni 活性中心间距较远,表面活性 H 密度低,而易于发生异构副反应生成半缩醛 2-羟基四氢呋喃。当 Ni 负载量较高时,Ni 聚集造成加氢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6.
B-甲基硼杂噁唑烷在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中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对B-甲基硼杂噁唑烷在不对称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机理的研究将对以后不对称合成反应催化剂的选择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作用。本文利用量子化学的半经验方法,通过对B-甲基硼噁唑烷在反应中形成的各种可能的中间过渡态的能量和前线轨道能的计算,进一步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原来被认为是优势的椅式六元环过渡中间态构像并不象想象中那样稳定,计算结果表明船式的中间过渡态A24形成较为对称的LUM0轨道,活化能较低,所得产物与实际情况相符,被确定为反应中间过渡态的构像,得出了定性的结论,在理论上为以后的不对称合成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在催化剂催化活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催化剂的加氢裂化一抑焦活性是影响渣油悬浮床加氢工艺工业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催化剂复配筛选过程中,采取一种合理公正的方法来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就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催化剂浓度与其加氢裂化一抑焦活性之间符合二次曲线关系,因此本文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反映它们之间关系的二次曲线方程,并计算出催化活性最大处的浓度。为了使所编的程序简洁、高效,本文采用了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  相似文献   

8.
金属硫化物溶解性的结构信息挖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硫化氢系统分组、金属硫化物溶解性与金属离子结构信息的关系。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结构参数,使用可视化技术的双因子分析,成功地对30种金属硫化物按硫化氢系统进行了分组。此外,分别按周期、族,或相应金属离子的价态对30种金属硫化物的溶解性与金属离子结构信息的关系作出了分析讨论。研究方法新颖有效,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应用分子力学法MM+和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法几何全优化得到29个17α取代雌二醇衍生物的优势构象,再利用量子化学法和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相应优势构象的电子结构参数和几何结构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17α取代雌二醇衍生物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活性(relative binding affinities)的定量构效关系.结果表明17α取代雌二醇衍生物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活性和分子键合能(BE)、17号碳原子的净电荷(Q)及7号和8号碳原子间键长的相关性较好,成功地建立了29个17α取代雌二醇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式,所建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及去一法交互检验相关系数Rcv2分别为0.890和0.712.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组织型纤溶性溶解酶原激活剂(T-pa)的非共价类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本文采用分子模拟软件Catalyst4.0(molecular simulation company)构建T-pa的非共价类抑制剂的三维药效模型。14个非共价类的抑制剂及其体外活性数据被用于构建此药效模型。此药效模型有3个疏水区特性,一个正离子化区特性和氢键供体区特性,且结构与活性相关系数为r=0.962。与T-pa的晶体结构比较,此药物模型在化学状态和疏水性上与其能很好的相匹配。且利用此是找到的抑制剂(bbzi14)的活性构象,与晶体结构中此抑制剂的结合构象基本一致。通过此药效集团模型反映的抑制剂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模式,能为发现新型亲和配基和抑制剂提供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具有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活性的二苯醚类化合物空间结构上的相似性,确定了该灯化合活性构象和重叠规则。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进行了三维定量构 效关系研究,得到敢具有较高预测能力的QSAR模型;发现二苯醚类化合物两个苯环的才相对取向对其生物活性有重要影响,此研究结果对进一步设计、合成具有高活性的新型抑制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子力学与分子图形学已在化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Langmuir-Blodgett(LB)膜研究中的应用却很少。本文对芘LB膜的结构进行了分子力学与分子图形学的研究。分子力学与分子图形学一起用来研究并预测芘LB膜的结构,我们在微机上研制的分子力学与分子图形学软件,可计算并显示LB膜的三维分子模型,并能计算单分子面积。分子力学的研究发现了芘LB膜的可能结构,计算过程和结果可由分子图形程序同步显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分子结构的交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图形学研究分子的结构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方法。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使得在微机上用交互图形的方法研究分子结构成为可能。本文提出了一个建立在 IBM PC 机上的研究分子结构的交互环境—MOLMD,在这一环境中,可随时显示分子结构的计算过程,并可交互地建立分子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4.
MnSOD活性中心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力学优化和量子化学计算相结合方法对MsSOD活性中心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心结构利于超氧自由基的进攻;而主要参与的分子轨道处于低能区,表明其电子结构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计算工具,对钠离子的各种水合结构及能量进行了分子力学和动力学的计算,以此研究水合钠离子所起的结构生成剂的作用.用Monte Carlo Docking方法对各种结构的水合钠离子在MFI分子筛微孔结构内的附着行为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配位数为偶数时水合阳离子的结构较为合理,这种合理性体现在当配位数为偶数时,Na-+nH2O体系中金属离子的位置与氧原子的位置呈现对称结构,Na-+4H2O和Na-+6H2O是相对比较合适的结构;对于钠离子,配位数为4和6,当配位数大于6时,体系将自动转为6配位的情况;钠离子明显具有对周围的水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排列的作用;钠离子的配位水分子数为4个或6个,而4配位结构是水合钠离子的主要存在方式之一;在MFI结构分子筛的合成中起模板剂作用的应该是Na-+4H2O结构;计算结果对分子筛合成研究中水合离子的结构生成和结构破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丁二酰亚胺类分散剂是一种典型的用于各种润滑油中的无灰分散剂。由于烟炱颗粒结构的复杂性,从实验研究的角度对分散剂的作用机理尚未给出满意的解释。本文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丁二酰亚胺类分散剂模型分子在伪烟炱表面的吸附行为。模拟结果可以为分散剂的分子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Gaussian98程序用量子化学从头算RHF方法对10种呋喃甲醛缩N^4-取代苯基氨(硫)脲药物进行了计算。研究了这10种化合物抗消化溃疡病的生物活性与量化参数间的关系,发现该类药物的生物活性与LUMO轨道的能量和成分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表明该类药物在发挥其生物活性时以接受电子为主。呋喃环和羰基区可能是该类药物的活性区域。为此类药物的合成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Collagen stability,hydration and native stat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a collagen-like peptide (Pro-Hyp-Gly)4-Pro-Hyp-Ala-(Pro-Hyp-Gly)5 have been done in order to stud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hydration structure on keeping the native structure of collagen. 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absence of water produces a distortion on the molecular conformation and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This is in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ing the stiffness of collagen under severe drying and its increase in the thermal stability. This dehydrated material does not keep, however, the nativ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20.
Molecular dynamics is a model for the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object based programming systems. In molecular dynamics the memory state of a system is modeled as a fluid consisting of a collection of molecules. Each molecule is a collection of atoms with bindings between them. A computation is modeled as an evolution of the memory fluid. Evolution of the memory fluid takes place by means of chains of actions. Actions transform the structure of molecules in a way similar to chemical re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