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类研究》2015,(7):30-33
肉类菜肴制品是我国居民餐桌上重要的预制食品,深受消费者喜欢。目前我国预制肉类菜肴制品包装种类繁多,不同产品适用的包装不同。本文从我国肉类菜肴制品中常见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形式,不同包装对肉类菜肴制品品质的影响,肉类菜肴制品包装的发展趋势,以及提升我国肉类菜肴制品包装业的建议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肉类菜肴制品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肉类工业包括屠宰加丁和肉制品加工两个部分,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传统支柱性产业,对促进“三农”发展、保障消费需求、带动城镇就业等起到重要作用,承担着为我国13亿人口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肉类食品和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任务。2011年全国肉类食品总产量已达到7957万吨,  相似文献   

3.
李森 《肉类工业》2005,(11):48-48
肉类食品生产包括畜禽养殖、屠宰、冷冻、肉禽蛋制品加工、冷藏储运、批发配送、零售及相关服务.据报表,尽管我国目前肉食品行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但肉类食品行业发展的机会很多.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为肉类食品行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肉类食品消费也由单一肉类品种主导市场的格局将被多样化混合品种所替代,猪肉消费会保持绝对量的增长,但在整个肉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继续下降,牛羊肉需求上升,消费将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禽肉消费的比重持续快速上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引起的消费习惯的变化,各种精深加工的分部位的冷却肉、半成品肉、冷冻肉、熟肉制品以及肉类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和旅游食品的消费将明显上升,根据我国目前的消费现状及居民的饮食习惯,未来的肉食品行业将向四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肉食供应和产业发展两个方面,总结回顾了"十三五"时期我国肉类食品行业的变化,针对当前行业发展中面临的生猪产能恢复、非洲猪瘟防控、屠宰布局调整、肉类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建设、肉食健康营养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十四五"规划期肉类食品行业的政策建议: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加强畜禽养殖基地建设;支持屠宰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组织建立全国生猪及生猪产品统一调运系统;加强行业监管,保障肉食安全;更好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传统肉制品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肉制品加工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产品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对肉类加工制品的种类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结构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改变了过去仅以白条肉、冻结肉、手工作坊式酱卤类制品为主的单一局面的销售形式,产品由单一到多样,由大变小,生变熟,粗变细,散装变规格化包装。另外随着西式肠类制品、火腿类和培根制品的需求增加,以及软包装和真空保鲜技术在肉类加工企业中的应用,原以酱卤烧烤为主的传统产品,由过去90%下降到仅占30%,使制品朝着丰富、营养、方便、卫生…  相似文献   

6.
王守伟 《中国食品》2012,(21):16-20
肉类在中国国民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民生产品.肉类生产的发展关乎十几亿人民的福祉和健康。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肉类产量最多的国家,不论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在一般产能上都已位居世界前茅。但是中国肉类行业的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在生产方式、生产结构.保障体系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过去的一年.中国肉类生产处在多发异常的自然灾害和国内外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使中国肉类产品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但是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同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克服困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数据(FAO)显示,随着工资的增长和消费习惯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全球肉类需求将保持强劲。FAO预测2050年全球肉类生产需要达到4.55亿吨.也就是较之2005-2007年的水平增长76%。中国已经占有世界将近一半的猪肉生产量和消费量。有意思的是.中国动物蛋白的人均消费量,目前已超过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本文为中国肉类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先生,在2012肉类食品产业发展战略大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7.
结合民生需求谈肉类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的经济危机加大了肉类产业发展压力,也加深了其与现代民生营养需求的矛盾。本文结合民生营养需求形势探讨了国内外肉类产业发展状况,并以改善民生的视角对我国肉类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肉类食品的低脂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类是膳食中热能、优质蛋白质、脂肪、血红素铁、B族维生素和锌、铜等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应摄入50~100g瘦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及其制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民体质。然而,肉类及其制品也存在着一系列营养上的缺陷: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大量食用时可能诱发血清甘油三脂和血清胆固醇含量增高,提高患动脉硬化的危险性;不含膳食纤维,不利肠道中食物残渣的排空;肉类食用过量使血液酸度增高,还会促进肠道内有害菌的繁殖,产生氨、硫化氢、吲哚等有毒、致癌物质,对健康不利。  相似文献   

9.
我国肉类加工业“十三五”期间发展状况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类加工业是重要的传统民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全面、系统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肉类加工产业的发展状况,指出发展需求,并从产品结构调整、营养功能调控、冷链物流建设和绿色智能化制造四方面对未来肉类加工领域的研究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产业寻求发展突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邢秀芹  邢孟达 《肉类研究》2006,20(11):29-30
从目前我国肉制品产销情况来看,肉制品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风味肉制品目前多是传统式品种,新风味品种过少.鉴于目前我国人民膳食营养中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不足,开发营养保健型肉制品将是今后肉类食品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介绍了应用生物技术从肉类原料中调整组成成分,直接提取功能因子,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等开发策略来研究开发功能性的肉和肉制品.同时介绍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