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9):129-132
近年来,电子束辐照技术已经成为食品科学的研究热点,在肉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对电子束辐照技术进行初步的介绍;对肉品品质如肉制品货架期、风味、色泽以及保水性经辐照后的变化进行了的分析;概述了电子束辐照技术对肉制品微生物的杀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领域的技术之一,电子束辐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杀菌与保鲜。近年来,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降解食品中兽药残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电子束辐照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食品中兽药残留降解方面的应用现状与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以产γ-淀粉酶的黑曲霉菌株作为试验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辐照剂量、辐照时间、束流能量作为条件,研究电子束辐照对γ-淀粉酶酶活的影响,确定电子束辐照后γ-淀粉酶酶活明显提高的最佳条件。与紫外、硫酸二乙酯诱变对比发现,电子束辐照后,γ-淀粉酶酶活性增加最大。紫外-电子束、硫酸二乙酯-电子束联合诱变,诱变顺序不同,酶活提高的幅度也不同。经正交试验,优化了电子束辐照最佳条件为:辐照剂量1.5 kGy、辐照时间3 s、束流能量8MeV,此条件电子束辐照后3种菌株γ-淀粉酶酶活力增加了270%以上;明显高于紫外、硫酸二乙酯诱变后的酶活力(200%),联合诱变γ-淀粉酶酶活高于每一种单一方法,且电子束-紫外、电子束-硫酸二乙酯联合诱变均比紫外-电子束、硫酸二乙酯-电子束的γ-淀粉酶酶活高6%以上。  相似文献   

4.
蒋慧亮  顾玉  杨絮  展跃平  周震宇  杨綮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24):272-276,285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对蚌肉保鲜效果及品质的影响,对0~9 kGy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的蚌肉进行冰藏试验。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处理能减少蚌肉中的菌落总数,延缓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增加。1、3、5、7和9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处理的蚌肉货架期分别延长了6、10、12、13和13 d。但5~9 kGy剂量辐照对感官评价、菌落总数、TVB-N及货架期的影响差距不大。电子束辐照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蚌肉脂肪氧化,且电子束辐照剂量越大,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上升越快,最大值越大。同时7~9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后蚌肉中各类氨基酸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综合考虑,5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对蚌肉的保鲜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5.
电子束辐照对鲈鱼肉杀菌保鲜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电子束辐照在水产品保鲜应用上的可行性,利用1、3、5、7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鲈鱼肉,对冷藏期内鲈鱼肉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总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色值及质构进行测定,结合感官评价分析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鲈鱼肉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降低鲈鱼肉的菌落总数,延缓鲈鱼肉在冷藏期内TVB-N含量的上升速率;辐照后鲈鱼肉TBA值有所增加,且在冷藏期内高剂量辐照组鱼肉TBA值上升速率大于低剂量辐照组;辐照对鲈鱼肉感官、质构和色值影响不显著,但能略微提高鱼肉的亮度。综合考虑,冷藏前对鲈鱼肉采取3~5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较为合适,可有效延长鲈鱼肉货架期6~10 d。该结果可为电子束辐照应用于鱼肉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子束辐照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束辐照技术作为食品安全控制的方法之一,在食品安全控制领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文综述了电子束辐照技术的作用机理,并介绍了电子束辐照对食品保鲜、有害物质降解以及降低食物致敏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电子束辐照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莹  朱加进 《食品与机械》2013,29(1):236-239,258
电子束辐照技术作为一种冷杀菌技术,不存在放射性核泄露等安全性问题,可以作为γ辐射源的替代技术.文章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简述电子束辐照技术的原理、技术优势,及其在食品保鲜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包括对肉类、果蔬、水产品的杀菌研究,以及电子束辐照技术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舒晓燕  周鑫  蒋维  任玲  谢晓婷  侯大斌 《食品科学》2022,43(18):243-250
为探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白芷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设置不同辐照剂量处理白芷样品,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其辐照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白芷经高能电子束1、3、5、7、10 kGy剂量辐照处理后,分别鉴定出54、64、59、53、58 种化合物,对照组(0 kGy处理)样品检测出17 种化合物。辐照处理使样品挥发性成分增多,主要贡献风味的物质为醛类、酯烃类,同时辐照后样品产生了酮类化合物,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醛、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利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统计分析数据,将辐照样品分为0~3 kGy和5~10 kGy两类,即不高于3 kGy剂量的辐照处理对白芷气味无明显影响,高能电子束不同辐照剂量对白芷挥发性成分影响不相同。为高能电子束辐照处理白芷样品对其品质所产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也为高能电子束在食药两用资源方面的辐照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带鱼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海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口带鱼带来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高能电子束辐照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灭活微生物的方法,前期研究发现特定剂量的高能电子束辐照能够灭活新冠病毒。本文研究上述剂量(2,4,7,10 kGy)的电子束辐照对进口带鱼营养、物理、贮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10 kGy电子束辐照能显著降低带鱼维生素A含量,显著增加带鱼硬度、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其中,10 kGy电子束辐照能显著降低带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2~10 kGy电子束辐照不会对带鱼感官品质造成不良影响。综合来看,2 kGy电子束辐照最适宜用于带鱼安全与品质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能电子束辐照对草莓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草莓采后品质和延长保鲜时间,促进电子加速器在鲜活农产品保鲜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了0.5、2.0、3.5和5.0kGy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对丰香草莓常温贮藏性状的影响及微生物控制效果。结果显示:电子束辐照后常温(18-20℃)贮藏期间,2.0-3.5kGy辐照处理能够有效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使草莓保鲜期延长了2-6d(腐烂指数<0.3),且3.5kGy辐照对果实硬度、水分、糖、酸及Vc等贮藏品质的保持效果较好。5.0kGy辐照虽然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但是对草莓营养品质有一定负面影响,可作为电子束辐照草莓的最高极限剂量。  相似文献   

11.
提取中华管鞭虾肉中的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采用不同电子束辐照剂量(0、1、3、5、7、9?kGy)处理,分别用免疫印迹法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TM与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结合能力,采用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法检测TM二级结构及其表面疏水性,探究电子束辐照引发的TM结构变化与免疫原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电子束辐照会降低TM的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TM分子中的α-螺旋含量降低,β-折叠和无规卷曲含量增加,分子表面疏水性增强,同时TM与IgG的结合能力下降。电子束辐照处理能改变中华管鞭虾TM的构象,从而降低其免疫原性。本研究结果为应用电子束辐照降低中华管鞭虾肉的潜在致敏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确认电子束辐照冷冻牛腩的剂量分布特性,研究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冷冻牛腩的杀菌效果及辐照后产品色泽、风味、质构等感官指标的变化,为冷冻牛腩辐照杀菌的工艺设定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依据。方法 对不同厚度的冷冻牛腩块分别用8 kGy进行单面及双面电子束辐照,检测其内部剂量分布,确定辐照适宜的产品厚度,在此基础上用0 kGy、2 kGy、4 kGy不同剂量对商品包装(1 kg/袋,最大厚度不超过8 cm)的冷冻牛腩进行电子束双面辐照,检测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大肠菌群,同时利用色差仪、电子鼻、质构仪检测冷冻牛腩及其熟制品的色泽、风味、质构等感官指标。结果 单面电子束辐照冷冻牛腩的内部剂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快速下降发生在3.5~5 cm深度区域,产品厚度3.5 cm时剂量不均匀度为1.57。双面辐照可增加电子束穿透深度,8.1cm厚度双面辐照的剂量不均匀度为1.62。冷冻牛腩中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大肠菌群均有检出,电子束辐照可显著降低冷冻牛腩微生物水平,商品包装的冷冻牛腩经2 kGy电子束双面辐照后无大肠菌群检出,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分别较未辐照处理降低98.8%和89.2%。电子束辐照对冷冻牛腩及其熟制品风味、质构无不良影响,4 kGy处理显著还提高了冷冻牛腩回复性,但电子束辐照导致冷冻牛腩色泽参数a值和b值显著下降,且剂量越高下降幅度越大。电子束辐照对色泽的影响程度在冷冻牛腩熟制后降低,2 kGy处理的b值显著高于未辐照处理,其它各处理的a值、b值与未辐照处理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8.1cm厚度冷冻牛腩电子束双面辐照的剂量不均匀度为1.62,冷冻牛腩2 kGy双面辐照后无大肠菌群检出,菌落总数显著降低,风味、质构无不良变化,但色泽参数a、b值显著下降,产品红色消退,熟制可以降低辐照对色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市购沙拉酱用0、1、2 kGy不同剂量进行电子束辐照,研究电子束辐照对沙拉酱的杀菌效果及辐照后常温放置40 d后产品的微生物、色泽、质构、风味、稳定性等指标的变化,为沙拉酱物理冷杀菌的技术可行性和工艺设定提供技术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对外源添加致病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拉酱自身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有良好的杀灭效果,1 kGy电子束辐照可降低致病菌3~6个log,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不再检出。室温放置40 d后,感官评价发现1 kGy电子束辐照对沙拉酱色泽、体态、香气、滋味无显著影响,电子鼻分析、质构参数及离心解析率也与未辐照处理无明显差别,但2 kGy电子束辐照的滋味评分显著低于未辐照处理和1 kGy辐照处理,质构参数与未辐照处理、1 kGy辐照处理差异显著。电子束辐照可有效控制沙拉酱中致病菌,1 kGy剂量处理对沙拉酱色泽、质构、风味、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可用于沙拉酱杀菌保鲜。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经过电子束辐照后的冷鲜鸡微生物与相关品质的变化,将冷鲜鸡于2.5 kGy电子束辐照后在4、15℃下贮存,分别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TVB-N值、系水力、pH、嫩度、色度检测和辐照后氨基酸的测定,并与4℃下贮存的未辐照冷鲜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使冷鲜鸡的起始菌数量显著(p<0.05)降低、大肠菌群未检出,氨基酸总量比未辐照增加62.75%,pH不同处理均在新鲜肉要求范围内;电子束辐照冷鲜鸡4℃贮存时TVB-N值、系水力、嫩度、色度均显著(p<0.05)好于未辐照4℃贮存冷鲜鸡,其中TVB-N值在第7 d时,电子束辐照冷鲜鸡4℃贮存为7.1 mg/100 g,电子束辐照15℃贮存、未辐照4℃贮存冷鲜鸡均接近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限值15 mg/100 g。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剂量的^(60 )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红碎茶,分析其对红碎茶中微生物、品质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辐照方式均能有效抑制红碎茶中微生物污染情况,^(60 )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红碎茶菌落总数D10值分别为1.70,2.66kGy,^(60 )Co-γ射线对红碎茶的杀菌能力强于电子束辐照。2种辐照方式不会对红碎茶水浸出物和氨基酸产生明显影响,但能引起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且电子束辐照对茶多酚、咖啡碱和可溶性糖的影响大于^(60 )Co-γ射线辐照的;^(60 )Co-γ射线辐照后红碎茶灰分含量增加,电子束辐照后红碎茶灰分含量无明显变化,^(60 )Co-γ射线对红碎茶的灰分含量影响强于电子束辐照;2种辐照方式对红碎茶感官品质均有一定提升。综上,^(60 )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红碎茶卫生品质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熟制核桃仁电子束辐照加工过程中相关环节可能出现的潜在危害,结合熟制核桃仁初始含菌量对电子束辐照杀菌效果的影响,制定熟制核桃仁电子束辐照加工过程HACCP计划,确定关键控制点及其关键限值,构建熟制核桃仁电子束辐照加工HACCP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和赭曲霉毒素A纯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对玉米品质的影响,探讨了辐照对赭曲霉毒素A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对玉米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几乎没有影响,但5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玉米脂肪酸组成及脂肪酸值有显著影响。赭曲霉毒素A的降解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3kGy的辐照剂量下,初始质量浓度为310.0μg/L的赭曲霉毒素A降解率为49.55%,当辐照剂量增大到5 k Gy时,降解率达到93.19%,此后降解率随辐照剂量增加的趋势变缓。因此,3~5 k 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不会降低玉米品质,并能够降解赭曲霉毒素A。  相似文献   

18.
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肉极易污染微生物,货架期短是制约肉销售的主要因素。电子束辐照能够有效杀灭肉中的微生物,延长肉的货架期,但同时会对肉品的感官品质、营养价值等产生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子束辐照杀菌的原理,重点论述了电子束辐照对肉颜色、风味、质构,以及营养价值和微生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比了不同剂量电子束对肉的品质及微生物的影响,使肉的货架期得到显著延长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维持肉的品质。本文为使用电子束辐照延长肉的货架期,控制肉的品质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合适的多酚预处理保护措施以减缓低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鳗鱼鲞中油脂的氧化酸败,延长其贮藏期,本实验对比对照(CK)、3 kGy电子束辐照、0.15%浒苔多酚(Enteromorpha prolifera polyphenols,EPP)+3 kGy电子束辐照和0.3% EPP+3 kGy电子束辐照4 种不同预处理措施对在4 ℃条件下贮藏6 月的鳗鱼鲞菌落总数及油脂氧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预处理后鳗鱼鲞菌落总数和油脂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酸价、碘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脂肪氧合酶活力的变化,确定适合低剂量辐照鳗鱼鲞的EPP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低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促进了鳗鱼鲞的油脂氧化,EPP能有效抑制电子束处理导致的油脂劣化进程,0.3% EPP+3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能够有效减缓贮藏期间鳗鱼鲞油脂的氧化进程,并对菌落总数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整个贮藏期内,菌落总数始终不高于0.2(lg(CFU/g)),延缓了鳗鱼鲞的品质下降,延长了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羊肚菌保鲜技术,应用电子束辐照探索羊肚菌辐照保鲜技术对羊肚菌营养成分及氨基酸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辐照剂量≤ 2 kGy时,羊肚菌鲜菇冷藏至第11 d生物学形态保存完好,粗蛋白、粗纤维、粗多糖及营养元素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氨基酸营养价值略有增加。初步证明,低剂量下(≤ 2 kGy)羊肚菌鲜菇电子束辐照保鲜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