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负载钛体系催化合成聚1-丁烯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对负载钛体系催化合成的聚1-丁烯(PBt)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的测试。DSC测试表明,PBt有两个熔融峰,分别为43.5℃和112.4℃,玻璃化温度为-23.4℃;热-机械分析表明PBt的软化点为80℃,粘流温度为165℃;脆性温度为-21℃;PBt的物理交联点间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应力-应变曲线呈典型的弹性体特征;PBt具有优良的耐酸碱性、良好的绝缘性和介电性,其介电损耗正切值介于极性和非极性材料之间;永久形变在90%-150%之间  相似文献   

2.
利用共聚焦拉曼成像技术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PE-LD)/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共混物中各相在压塑样品水平方向、深度方向和三维空间的分布情况,首次获得了PE-LD/EVOH共混物的三维相结构,并直观地将相区与共混物化学成分相对应。结果表明,PE-LD/EVOH共混物为不相容体系;当EVOH的质量分数为20%时,其作为分散相,以较规则的圆柱体形态分散于PE-LD基体中,圆柱直径尺寸在3~6μm范围内。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作为相容剂后,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分散相形状由规则变为不规则,截面的平均尺寸减小到约2μm,这说明PE-g-MAH可显著增强PE-LD与EVOH两组分间的界面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热塑性聚酰胺酯的制备及结构性能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酰胺酯是一种由两种链段(硬、软段)组成的嵌段共聚物。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点(Tm),动态模量(G′)等与硬、软段的组成,含量紧密相关。硬段的链长分布影响其结晶结构从而影响其机械力学性能。先制备具有均一链长的含有酰胺键的硬段单体,然后与二元醇进行缩聚反应生成酯键是制备性能良好的聚酰胺酯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不同成形方法造成的生坯试样密度间的差异,导致试样烧成收缩、溶解-沉淀和晶粒生长速率,以及表面蒸发凝聚过程的不同变化,从而形成各具特征的显微结构。干压试样中β-Si_3N_4平均粒径1.40μm,晶粒最大纵横比8:1,网状交织结构显著。等静压试样中β-Si_3N_4平均粒径约1μm,最大纵横比4:1,成一定的形态取向结构。两种成形方法试样的抗折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斜率明显不同,特别是1500°~1300℃间尤为明显,试样的抗折强度不仅受平均粒径的制约,而且受晶粒形态、纵横比及分布特征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聚四氟乙烯热解新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平均粒度为300nm的聚四氟乙烯颗粒、温度在520~560℃的范围,提出了PTFE热分解新的速率方程为r=k0(tanh(a+b))(exp(-E/RT)(1~△m/m0)。新方程考虑了试样尺寸对热解速率的影响,改进了已有速率方程完全不考虑扩散阻滞和逆向解聚作用,或完全不考虑样品内部热解反应的2种极端倾向。新速率方程在理论上更为合理,与实验数据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6.
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乙氧基硅烷,通过水解制备出m(R)∶m(Si)=1.6±0.1,m(Ph)∶m(Me)=1.4±0.1的有机硅中间体,与E-20环氧树脂反应制备了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照片分析:所制备的树脂膜平均粗糙度只有2 nm;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收集到的低沸物中含有2.3%的乙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树脂相对分子质量测量说明聚合物试样的多分散性是很小的,表明树脂改性接枝成功。用气相色谱分析反应过程中收集到的低沸物,并通过计算来表征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改性接枝率,本研究树脂的接枝率达到87%。  相似文献   

7.
脆性材料拉伸试样结构与应力集中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UG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同时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脆性材料聚苯乙烯(PS)哑铃形拉伸试样在拉伸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分析了试样过渡段不同几何结构对应力集中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拉应力的最大值出现在过渡段圆弧1~3 mm的区域。并通过非线性拟合获得了几何参数与应力集中系数的关系式,分析结果可应用于脆性材料PS制品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8.
用发泡法制备镁铝尖晶石轻质耐火骨料,采用X射线衍射、阿基米德排水法、透射偏光显微镜分别研究了试样的晶相、气孔率和气孔形貌,并通过断面图法计算试样的孔径分布。试样气孔结构是由泡沫形成和泡沫稳定性所决定的。结果表明:以十二烷基苯磺酸纳为发泡剂,加入量为0.5%(质量分数),陶瓷料浆温度控制在10℃,可以制得气孔率为59.81%、气孔平均孔径为60μm且分布均匀的镁铝尖晶石轻质耐火骨料。  相似文献   

9.
李可群 《安徽化工》2010,36(6):37-38
从理论上推导出溶剂萃取时有机相中三元配合物最大分布系数的计算公式,如常见的MA2-MAB—MB2三元配合物体系,当满足lgλMA2-1/2(lgr1+lgr2)〉2,lgλMB,-1/2(lgr1+lgr2)〉2时,在[A]/[B]=√r2/r1处,有机相中三元配合物MAB有最大分布系数1/1+2√r1r2,式中λMA,、λMB2和λMAB分别为被萃取二元和三元配合物在有机相和水相的分配比,而r1=λMA2βMA2/λMABβMAB,r2=λMB2βMB2/λMABβMAB.  相似文献   

10.
用本文(I)报建立的高分子吸附模型,计算了高分子在界面区的浓度分布、高分子吸附层的厚度、吸附量、不同构型的链段长度及其分布等微观结构,考察了体相高分子浓度、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吸附能参数、高分子链长等对高分子吸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银催化剂所用载体为大孔惰性α-Al2 O3.载体孔道结构对金属银的分布有调控作用,通过选择适宜的孔道结构,采用银胺溶液浸渍,热分解可以获得特定尺寸分布的负载银催化剂.以不同粒度和晶相的氧化铝复配,添加不同的扩孔剂,制备了孔结构不同的三种载体负载银制得银催化剂.对银催化剂进行TGA和SEM分析,并考察其...  相似文献   

12.
负载钛-Al(i-Bu)3催化合成的聚1-丁烯,经溶剂萃取分离和13C-NMR测试表明为全同立构和无规立构的混合物,全同立构含量约67%,熔点为97℃。PBt生胶的拉伸强度9.7MPa,断裂伸长率490%,永久变形小于100%,邵尔A型硬度87,是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纳米负载型H4SiW12O40(SWA)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种类、SWA浸渍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TiO2固载、8%SWA浸渍所得催化剂SWA/TiO2的催化性能较佳。利用XRD、TEM和BET比表面测定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该催化剂颗粒为圆球形,粒径为40~50 nm,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载体TiO2的引入明显增大了SWA的比表面积。将纳米SWA/TiO2用于催化α-蒎烯异构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异构化反应的主产物是莰烯。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α-蒎烯的转化率达98%,莰烯的产率达58%。与其它负载型催化剂比较,SWA/TiO2具有用量少、活性高、反应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以天然纳米管状埃洛石为载体,负载氯铂酸制得埃洛石固载铂催化剂,催化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一种硅骨架环氧树脂,产率达到93.26%。利用SEM和TEM表征了埃洛石固载铂催化剂的形貌。结果显示,纯化后的埃洛石呈纳米管状结构,管长为0.5~1.5μm,管外径为50~190nm,管内径为10~20nm,管体清晰,表面干净规整,固载铂催化剂后,催化剂颗粒在埃洛石表面均匀分布。利用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对硅骨架环氧树脂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以钛酸丁酯[Ti(C_4H_9O)_4] 和TiCl_4/MgCl2(简称Ti)为主催化剂、三异丁基铝(简称Al)为助催化剂催化异戊二烯 (Ip)聚合,考察了Ti(C4H9O)4和Al用量对聚合物在汽油中可溶性及单体转化率、催化效率(CE)的影响,并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Ti/Ip(摩尔比)一定时,聚合物在汽油中的溶解度随着Ti(C_4H_9O)_4/Ip(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大,Ti(C_4H_9O)_4/Ip为3×10~(-3)时,单体转化率达到最大值;当主催化剂配比及用量一定时,聚合物在汽油中的溶解度随着Al/Ti(C_4H_9O)_4(摩尔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 Al/Ti(C_4H_9O)_4为10~15时,单体转化率和CE存在最大值;该催化体系制得的聚异戊二烯以反式-1,4-结构为主,同时包含一定量的3,4-和1,2-结构.  相似文献   

16.
郭宗英  何静  邓玲玲  段雪 《精细化工》2002,19(7):406-408,433
合成了具有较好长程结构和孔结构的Si MCM - 48,以合成后表面接枝改性的方法制备了表面Ti含量不同的Ti接枝MCM - 48催化剂 ,通过X射线衍射 (XRD)、低温N2 吸 -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及原子吸收光谱等对催化剂作了表征 ,Ti接枝MCM - 48仍具有良好的长程有序结构和孔结构 ,其比表面积高于 95 0m2 ·g-1,孔径分布窄 ,随Ti接枝量提高 ,最可几孔径由 2 5nm逐渐降低至 1 9nm。将Ti接枝MCM - 48催化剂用于苯羟化反应 ,研究了其苯羟化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结果发现 :Ti接枝MCM - 48对苯羟化反应具有一定活性 ,苯酚选择性高于80 % ,且随表面Ti含量增加 ,苯转化率和苯酚选择性提高。反应后催化剂的孔结构、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未受到影响 ,长程有序结构稍有改变  相似文献   

17.
王民  乔丽娜  崔荣基  樊金串  黄伟 《化工进展》2016,35(8):2469-247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AlTi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N2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固定床CO加氢催化反应中,考察了钛铝比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Al和Ti组分均以无定形或高度分散的形式存在;在CuZnAl催化剂中引入Ti组元,可以提高催化剂中CuO的分散度和催化剂的表面积和表面酸含量,减小催化剂的平均孔径,降低催化剂中CuO的被还原能力,从而改变了催化剂上CO加氢反应的产物分布。随着Ti/Al比增加,催化剂中CuO晶粒和平均孔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还原峰顶温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CO转化率与Ti/Al比间没有一定的顺变关系。  相似文献   

18.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非茂负载聚烯烃催化剂——CpTi(dbm)Cl2/MgCl2/THF,分析了该催化剂的结构特征,研究了该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活性与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共沉淀方法制备的MgCl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CpTi(dbm)Cl2同MgCl2作用后,催化剂中的CpTi(dbm)Cl2仍保持了原来的化学结构,而活化了的MgCl2也仍然基本保持原有的晶型;载体型催化剂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随着Mg/Ti比的增加而增加;Mg/Ti比影响栽体型催化剂粒子形态、分散性以及催化活性随着Mg/Ti比增加,催化剂的粒子形态和分散性提高,催化活性线性地增加,MgCl2对Ti生成活性中心起良好的化学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田洲  焦栋  王金强  刘柏平 《化工学报》2020,71(2):651-659
限制几何构型催化剂(constrained geometry catalyst,CGC)特别适用于乙烯与α-烯烃溶液聚合法制备高性能聚烯烃弹性体POE(polyolefin elastomer)。基于CGC催化乙烯与1-辛烯共聚反应机理,建立了乙烯与1-辛烯共聚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确定了动力学参数。采用前期实验获得的乙烯消耗速率曲线与催化剂平均活性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动力学模型和面向序列结构的共聚机理,建立了乙烯与1-辛烯共聚过程序列分布模型。模型可准确预测序列分布与短支链含量及其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1-辛烯浓度的增加,乙烯序列长度逐渐减小,其平均序列长度线性降低,而1-辛烯平均序列平均长度呈线性增加的趋势。所建模型可为从聚合过程角度调控POE链结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纳米化学技术制备了新型的纳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ZrO2/SO24-,并用XRD、TE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研制的ZrO2/SO42-催化剂为晶态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41nm,分散性较好;考察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苯硝化反应的收率影响因素,找出优化反应条件为:催化剂活化温度620℃,反应温度75℃,n(硝酸)∶n(苯)=2∶1,m(苯)∶m(催化剂)=30∶1,反应时间6h,收率达8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