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油脂的质量与安全检测一直是食品分析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纳米技术在油脂分析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概述了纳米技术在油脂质量与安全检测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用于油脂检测的不同纳米材料。讨论了纳米技术在油脂检测中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油脂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油脂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从油脂品质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油脂有害物质和外来物质的检测方法研究现状、油脂鉴别和掺伪分析3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油脂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现代油脂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主观检测指标客观化,多项指标同时测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食用油掺入废食用油脂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综述目前食用油脂掺入废弃食用油脂现状及涉及食品安全问题;概述目前应用检测食用油掺入废弃食用油脂方法,主要是理化检测和仪器分析检测;最后对检测方法及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种花生酱等调味品中过氧化值检测用油脂提取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以体积比1︰3的乙醇-水为提取剂,借助离心快速高效分离出有机相,减压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得到澄清透明油脂;与国标方法相比,油脂提取时间由原来的约18 h缩短到30 min左右,极大缩短了油脂的提取时间,且避免油脂提取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致使油脂氧化的可能性;应用该方法提取的油脂澄清透明,与国标方法提取的混浊油脂相比,过氧化值检测结果更准确可靠,弥补国标方法对此类产品的检测缺陷。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油脂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油脂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微生物油脂的特性及合成途径,介绍了目前微生物胞内油脂染色检测技术的三种主要方法和取得的成效。同时对染色法检测在微生物胞内油脂研究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食用油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被矿物油污染,对食用油脂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加强检测方法研究,提高检测水平尤为重要。对食用油脂中矿物油的来源、组成及危害进行了综述,对目前食用油脂中矿物油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介绍了利用物理检测法、化学检测法和色谱法对食用油脂中矿物油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的方法,以期为保证油料作物及其制品的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首先阐述分析了油脂油料质量检验方法的分类,进而说明了油脂油料的质量检测方式,最后对油脂油料检测的一般规则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油脂油料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油脂油料品质保障规范。我国是最大的油脂油料生产国、进口国和消费国。作为中央油脂油料仓储与加工企业,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是首要任务,也是国家使命。而油脂油料在储藏和加工过程中及时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餐饮业废弃油脂鉴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餐饮业废弃油脂是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介绍了餐饮业废弃油脂的分类及概念,分析了餐饮业废弃油脂的特征成分,概述了目前餐饮业废弃油脂的鉴别和检测方法,并提出了将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电子鼻、光纤波导传感等检测方法作为今后餐饮业废弃油脂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追踪学科发展动态报道行业最新成果关注油脂发展热点共谋油脂创新未来主要栏目:油脂加工/油料蛋白/油脂化学/油脂储藏/油脂营养/新油源/特种油脂/油脂化工/生物柴油/综合利用/实用技术/检测分析/标准规范/食品安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纵横信息/特色专栏/产品广告等。发行对象:从事油脂及相关行业规划、决策、咨询、研究、开发、生产、检测、工程服务、项目管理、工厂管理、设备运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述了超声波技术在油脂提取、油脂精炼、油脂深加工和油脂检测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食用油脂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机体所必需三大宏量营养素之一。油脂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热、光、空气中的氧气及油脂中水分和酶的作用,会发生各类化学变化而引起油脂品质的改变,即酸败。油脂的储存品质、质量指标和卫生指标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限值有明确的规定,酸价和过氧化值过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已成为该类产品品质监督和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参数。测定食品体系中油脂氧化程度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提取油脂的预处理以方便进行下一步检测。由于油脂在提取的过程中仍在发生持续的氧化反应,因此温度和时间、提取试剂种类和用量、浸提方式及溶剂挥发的方式等都会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本文主要对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检测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粮食与油脂》2016,(9):69-71
对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食用油脂掺假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归纳了该技术在食用油脂掺假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在食用油脂掺假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食用油脂中矿物油的定性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皂化法、薄层色谱法及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TLC-FID)法检测食用油脂中的矿物油。结果表明:皂化法简便、快捷,最低检测限可达0.5%,但不适用于本身含蜡质的食用油脂(如米糠油、玉米油及葵花油等);薄层色谱法(TLC)同样可对食用油脂中的矿物油进行定性检测,最低检测限可达到0.2%左右,但仍不适用于本身含蜡质的食用油脂;TLC-FID法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陷,不仅适用于本身不含蜡质的食用油脂,还可对本身含蜡质的食用油脂进行矿物油的定性检测,不会出现误检,相比之下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食用油脂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 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地沟油、转基因油脂等食用油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其相应的检测技术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另一方面, 现有的油脂质量检测技术存在着操作繁琐、耗时、有机溶剂消耗大、对人体和环境影响大等缺陷, 难以满足现代分析快速、便捷、绿色、环保等要求, 也无法实现油脂加工过程的动态监控, 因此具有快速检测和监控能力的近红外检测技术等逐渐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研究对目前关注度较高的油脂常规质量检测指标的快速检测、油脂中转基因检测技术和地沟油检测方法进行简要概述, 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为食用植物油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油脂氧化常用检测方法及其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脂氧化常用检测方法及其评价韩玉莲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100021)现普遍认为、油脂氧化则导致食品变质,食品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脂质氧化的程度,因此,一些评价油脂氧化程度的分析方法和标准,在食品卫生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现就常用的油脂氧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在转基因食品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油脂转基因、掺假检测也成为研究热点。利用不同油料作物所含有的独特核酸序列,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可简单、高效、快速地检测出油脂中所含的特定核酸成分,从而判定油脂原料的构成,为打击食用油脂掺假造假提供判定依据。植物油的加工过程中都经过多个步骤的处理,其中的核酸降解严重,含量极低,所以从植物油中提取出较高质量的DNA是对油脂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鉴定的关键。本文主要对油脂DNA提取方法及存在的难点、引物设计特点和结果分析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今后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刘高丽  吴松 《中国食品》2023,(18):134-136
<正>近年来,受暴利的驱使,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化学方法将废油脂非法回收提炼,这些油脂含有严重超标的有毒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对身体有害,甚至会导致癌变。为了保证油脂的安全,通常会对油脂中的过氧化值、酸价进行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联用质谱法、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本文对油脂的理化性质检测方法与色谱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并选择其中较简便的方法对大学生日常食用油脂进行了安全性调查。  相似文献   

18.
广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科研人员历经3年攻关,一举攻克食品分子生物学检测国际难题,完成食用植物油脂基因检测ISO国际标准研制的全部实验研究工作一食用植物油脂中核酸的提取纯化技术一直是国际公认的技术难关.使食用植物油脂的基因检测长期以来成为该检测领域无法攻克的难题。该技术主要采用低温差速离心原理分离,去除食用植物油脂中伴随目标核酸存在的蛋白质,磷脂、  相似文献   

19.
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对食品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食品油脂过氧化值测定,能够准确检测出油脂过氧化物含量,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食品整体健康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多种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方法,指出了各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以求为食品过氧化值测定方法的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国内邮发代号52-129 国外发行代号M5889追踪学科发展动态报道行业最新成果关注油脂发展热点共谋油脂创新未来主要栏目:油脂加工/油料蛋白/油脂化学/油脂储藏/油脂营养/新油源/特种油脂/油脂化工/生物柴油/综合利用/实用技术/检测分析/标准规范/食品安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纵横信息/特色专栏/产品广告等。发行对象:从事油脂及相关行业规划、决策、咨询、研究、开发、生产、检测、工程服务、项目管理、工厂管理、设备运行、维修等组织和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