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微波固相合成蛋氨酸亚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硫酸亚铁、蛋氨酸为原料对食品营养强化剂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微波固相合成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配位摩尔比2:1,微波辐射时间:180s,引发剂水添加量:14%,反应物粒度:140目,吸附剂添加量:14%;乙醇提取纯化螯合物,产品得率:88.35%。经化学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袁征产物,确定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组成为Fe(Met)22H2O。  相似文献   

2.
微波固相合成L-瓜氨酸锌螯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瓜氨酸和乙酸锌为原料,在固体状态下,通过微波辐射合成L-瓜氨酸锌螯合物。以螯合率为指标,运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影响L-瓜氨酸锌螯合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碳酸钠添加量15%,微波辐射功率300W,微波辐射时间4min,水分添加量5%;在此工艺条件下,L-瓜氨酸锌螯合物的平均螯合率达到91.1%;红外光谱初步确证了化合物的螯合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氨化亚铁和L-蛋氨酸(L-H11C5O2NS)为原料对食品铁强化剂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确定合适的配合反应的条件为:以还原铁粉为抗氧化剂、n(H11C5O2NS):n(Fe)=2:1、PH=6.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采用有机溶剂沉淀处理并经重结晶纯化的方法得蛋氨酸亚铁螯合物产品,产品得率为68.1%。用元素分析、化学分析、质谱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电导分析等对所制产品进行了性质表征,确定了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4.
研究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替代饲粮中无机微量元素对肉鸡生产性能、饲粮养分代谢率和粪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Fe、Cu、Mn、Zn分别由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和氧化锌提供,添加水平分别为Fe 100 mg/kg、Cu 20 mg/kg、Mn 120 mg/kg和Zn 120 mg/kg;2、3、4和5组分别用12.5%、25.0%、37.5%和50.0%的蛋氨酸螯合铁、铜、锰、锌替代基础饲粮各相应无机微量元素的25%、50%、75%和100%。63 d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用不同水平蛋氨酸螯合物(铁、铜、锌、锰)替代相应无机盐可一定程度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改善饲粮养分利用率,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粪中微量元素的排泄量,尤以37.5%的蛋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替代饲粮中75%的相应无机微量元素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蛋氨酸亚铁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氯化亚铁和L -蛋氨酸 (L -H1 1 C5O2 NS)为原料对食品铁强化剂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确定合适的配合反应的条件为 :以还原铁粉为抗氧化剂、n(H1 1 C5O2 NS)∶n(Fe) =2∶1、pH =6 .5、反应温度 80℃、反应时间 4h。采用有机溶剂沉淀处理并经重结晶纯化的方法得蛋氨酸亚铁螯合物产品 ,产品得率为6 8.1%。用元素分析、化学分析、质谱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电导分析等对所制产品进行了性质表征 ,确定了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了微生物法制备松仁肽-锌螯合物及抗氧化性质,利用松仁粕为原料制作培养基,选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s-45为发酵菌种,以硫酸锌为锌源,运用微生物法进行螯合,微生物将大分子的松仁蛋白分解为小分子肽的同时与锌离子螯合,以硫酸锌的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pH 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螯合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螯合率为指标,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硫酸锌添加量为0.6 g,时间为50.36 h,温度为38.46℃,pH值为7.41。得到最佳螯合率90.60%。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对松仁肽-锌螯合物、松仁肽、VC等物质的不同浓度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率等3个指标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松仁肽-锌螯合物的抗氧化性均高于松仁肽,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呈现量效关系,由此可以初步判断松仁肽-锌螯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安全易吸收的补锌制剂,提升蚕蛹的利用价值,通过酶解蚕蛹蛋白制备蚕蛹肽,并将其与锌螯合生成肽锌螯合物。以锌螯合能力为指标,确定蚕蛹肽的酶解制备工艺及蚕蛹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元素分析仪、粒径分析及红外光谱等技术对螯合前后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酶解制备蚕蛹肽的条件为碱性蛋白酶加酶量为1%、pH8.0、温度50℃、酶解时间6 h,该条件下的螯合率达58.05%;肽锌纳米粒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肽锌质量比1:0.5、pH6.5,温度55℃,时间20 min,此时螯合率达72.63%;添加硫酸锌后,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强度的减弱显示Zn2+与蚕蛹肽成功的发生了结合,所得蚕蛹肽-锌螯合物为粒径71.99 nm的纳米粒子,表面呈均匀的颗粒状结构,锌相对含量达37.46%,肽链中的-COOH、-NH2和-C=O是锌离子与蚕蛹肽的主要结合位点。综上,蚕蛹是制备肽锌螯合物的良好原材料,这为丰富有机锌补充剂资源库和蚕蛹综合利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CuCl_2、MnSO_4和壳寡糖为原料,用室温固相法和微波辐射法合成了壳寡糖铜及锰的螯合物,通过滴定分析、红外光谱、XRD、SEM等对壳寡糖螯合物进行了表征,以NBT/VB_2/蛋氨酸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检测体系,对壳寡糖螯合物进行了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壳寡糖中氨基N原子与羟基O原子参与配位,与Cu~(2+)和Mn~(2+)形成了稳定螯合物。壳寡糖螯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明显清除作用,且螯合物与壳寡糖相比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更高的清除活性。当质量浓度为3 mg/mL时,其螯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大于82%。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氨基酸锌螯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用合成的氨基酸锌与矿物锌和外购蛋氨酸锌进行了肉鸡饲喂对比试验,并分析了3种锌源的生物学效价,结果表明,用氨基酸锌螯合物作有机锌源添加剂饲喂肉鸡时,其生物学利用率较无机锌源为高。  相似文献   

10.
微波固相合成谷氨酸锌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谷氨酸钠和氧化锌为原料,研究了在固体状态下,通过微波辐射一步快速合成谷氨酸锌,并对其合成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配体物质的量比为1.2∶1,引发剂量为12 mL,微波时间为150 s,微波功率为500 W,在此条件下合成的谷氨酸锌螯合物的螯合率为83.02%。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确认,试验结果表明,制得的为谷氨酸锌内络盐,其中谷氨酸质量分数为63.28%,Zn质量分数为26.43%,在水溶液中,谷氨酸锌非常稳定;生理条件下,产品溶解性优于ZnO和ZnSO4.H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