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籽皂素是一类具有较强发泡、去污、乳化、增溶、润湿性能的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采用微波辅助碱性乙醇溶液从茶叶籽饼粕中提取茶叶籽皂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建立 pH、乙醇浓度与微波功率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茶叶籽皂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 73.35%,浸提温度 60℃、浸提时间 8min、pH=9.07、微波功率 613W、液固比 9:1(V/m)。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茶叶籽皂素得率为(21.640.05)%(n=3),纯度为 74.1%,明显优于 传统水提法和乙醇浸提法。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 3.90-5mol/L,在此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为34.8mN/m。实验测定产物具有有较好的增溶性能、再润湿性能、乳化性能,以及良好的发泡性和稳泡性。  相似文献   

2.
乙醇-氨水浸提法提取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乙醇-氨水浸提法从油茶饼粕中提取茶皂素的提取工艺。以乙醇为提取剂,分别考察提取次数、氨水量、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再经正交试验L16(45)得到茶皂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8℃,脱脂茶枯质量与溶剂体积的比值(料液比)为1∶10(g/mL),提取时间55 m in,乙醇水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0%,氨水的体积分数为0.1%,其茶皂素得率达到22.41%。  相似文献   

3.
以油茶茶籽粕为原料,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茶皂素。在茶籽粉和乙醇料液比1 : 9(g : mL),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 ℃和提取时间3 h的最佳条件下茶皂素的提取得率达14.9%。用NKA-9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茶皂素粗品,树脂静态吸附与解吸结果表明:树脂静态吸附茶皂素粗提液0.5 h基本饱和,体积分数80%乙醇解吸率为91.1%;动态吸附与解吸时,上样流速8 mL/min较佳,吸附率为66.04%,体积分数8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5.0 mL/min,洗脱体积50 mL时,可使流出液中茶皂素质量浓度在1.25~1.57 g/L之间,茶皂素纯度为95%。  相似文献   

4.
以花生壳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花生壳中的总黄酮。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微波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2min,提取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5(g/m L),在此工艺条件下,花生壳总黄酮的提取率为8.9436%。  相似文献   

5.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款冬花中绿原酸的微波提取工艺。以绿原酸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优化法,对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液固比4个因素进行考察,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通过响应面模型确定微波辅助提取款冬花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200 W,微波时间7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液固比80∶1(m L/g),在该条件下款冬花绿原酸的得率为11.19%,与模型预测值11.10%非常接近,高于传统浸提法和超声法提取的绿原酸得率。响应面法优化款冬花绿原酸的微波提取工艺与传统浸提法、超声法相比,具有能耗低、时间短、得率高等优点,可为工业生产提取天然绿原酸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表面活性剂协同提取盾叶薯蓣总皂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超声波频率、处理时间以及黄姜与乙醇的质量比对薯蓣皂苷提取的影响,同时也选择了适合乙醇提取的表面活性剂及其使用量,并采用电导法测定了临界胶团浓度,最终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30%,超声波频率为25.8kHz,超声时间为40min,m(黄姜)∶m(乙醇)=1∶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量为17.408×10-3mol/L。该工艺能显著提高得率,且省时、节能、降低污染,在工业上推广有很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正交实验优化长春碱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长春花中的长春碱,通过微波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固液质量体积比(g/mL)、浸泡时间5个因素对长春碱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微波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A2B1C1D4E3,即提取时间2 m in、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微波功率为低火、固液质量体积比1∶20(g/mL)、浸泡时间为1 h。微波提取长春花叶片中长春碱的提取率为0.011 427%,是回流提取的1.24倍,是超声提取的1.16倍。结果表明:微波提取长春花中长春碱具有提取时间短、速度快、提取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印楝叶多酚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福林-肖卡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在750 nm波长测定印楝叶中多酚含量。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3个响应变量以及变量之间交互作用对印楝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体外实验评价印楝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印楝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7℃,提取时间80 min,乙醇体积分数50%;响应变量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印楝叶中多酚提取得率平均为3.12%,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相同浓度下印楝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强于Vc,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约为4.6 mg/L,低于Vc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9.8 mg/L。清除羟自由基(·OH)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约为23 mg/L,低于Vc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85 mg/L。  相似文献   

9.
《云南化工》2015,(3):1-5
研究了八角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工艺。考察各种因素对树脂吸附和洗脱效果的影响,确定了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八角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参数。最佳工艺参数为:静态吸附,树脂与样液比为1:20 g/m L、吸附时间为3 h,静态解吸过程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为70%、树脂与解吸液的比例为1∶50 g/m L;动态吸附中动态流速为0.5 m L/min、静置时间为80 min,动态解吸中洗脱液(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树脂与洗脱液的比例为1∶40 g/m L。  相似文献   

10.
李永红  华静  范梦阳  安忠亮 《应用化工》2013,(8):1421-1422,1425
利用微波法提取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实验表明,最佳工艺提取条件为:反应温度80℃,提取时间15 min,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0(g/mL),微波功率500 W。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为38.90 mg/10 g。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红花龙胆中芒果苷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考察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g/m L)和提取时间(min)等因素对芒果苷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通过响应曲面分析,结合生产实际,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9(g/m L),在此条件下,芒果苷提取率为1.54%。  相似文献   

12.
[方法]以苦参碱提取率为指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山豆根中苦参碱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与传统温浸工艺比较.[结果]山豆根中苦参碱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提取时间20 min,微波功率500 W,微波温度75℃,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加:1(L/kg).此条件下山豆根苦参碱提取率为0.963%,比传统工艺提取率0.557%提高了72.8%.[结论]微波提取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不仅提取率高,而且具有高效及萃取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以盐酸、尿素为提取剂,脱脂米糠为原料,采用微波浸提、离子交换和微波水解从米糠中提取肌醇,并探讨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1)微波浸提植酸较佳的工艺条件:功率为80 W,浸提时间5min,浸提温度55℃,中和方式二步法,离子交换流量(10~15)mL/min;(2)微波水解植酸制备肌醇的较佳工艺条件:V(甘油)∶V(水)=1∶1,植酸浓度0.5 mol/L,盐酸浓度0.05 mol/L,微波功率为120 W,辐射时间80 min。微波法从米糠中提取肌醇能显著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成本,提高肌醇得率,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环保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实验研究微波辅助提取红菊苣中总黄酮的工艺优化。以总黄酮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探究微波条件下黄酮提取率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料液比(g/m L为1:40,乙醇浓度70%,在80℃条件下提取15 min,红菊苣中总黄酮提取率为4.14%。  相似文献   

15.
泡沫分离法提取乙醇水体系中甲基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泡沫分离法对含甲基橙的乙醇水溶液进行了提取研究. 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气体流量、pH、甲基橙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泡沫分离乙醇-水体系中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在乙醇体积分数25%的乙醇-水体系中,在pH 6.0、气速80 mL/min、甲基橙浓度35 mg/L及CTAB浓度80 mg/L的操作条件下,甲基橙的富集比为14.38,回收率在98.5%以上.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表面活性剂浓度或加入稳泡剂以削弱乙醇的消泡作用,从而将泡沫分离技术应用于乙醇-水体系中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黑美人"马铃薯中的原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进行L9(34)正交试验,得出"黑美人"马铃薯中的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9(m∶V),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的提取量达到69.90 mg/g,并且重复性良好,RSD=1.04%。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10):1860-1863
采用微波预处理-热水浸提山豆根多糖,考察微波功率、解析剂比、微波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山豆根多糖纯化后,以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40 W,解析剂比6∶1 m L/g,微波时间100 s,提取温度80℃,液料比30∶1 m L/g,提取时间40 min,该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达6.37%。多糖浓度为0.5 mg/m L时,多糖对O_2-·)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40 W,解析剂比6∶1 m L/g,微波时间100 s,提取温度80℃,液料比30∶1 m L/g,提取时间40 min,该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达6.37%。多糖浓度为0.5 mg/m L时,多糖对O_2-·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85.03%和97.41%。微波预处理-热水浸提技术具有省时高效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多糖类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22,(9):1643-1646
纤维素酶酶解法提取金银花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5℃,酶用量(对底物浓度)0.6%,提取时间60 min,乙醇体积分数70%,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率为4.85%。体外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绿原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能力与绿原酸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金银花绿原酸添加量0.5 mg/m L时,对OH·的清除率达61.26%,IC50为0.258 6 mg/m L,比维C效果略好。添加量0.4 mg/m L时,对O2-·的清除率高达94.81%,IC50为0.128 6 mg/m L,清除效果明显优于维C。金银花绿原酸在恒温65℃下,将油脂过氧化值POV在18 d内维持在5.5 mol/g以下。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工》2015,(9):1643-1646
纤维素酶酶解法提取金银花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5℃,酶用量(对底物浓度)0.6%,提取时间60 min,乙醇体积分数70%,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率为4.85%。体外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绿原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能力与绿原酸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金银花绿原酸添加量0.5 mg/m L时,对OH·的清除率达61.26%,IC50为0.258 6 mg/m L,比维C效果略好。添加量0.4 mg/m L时,对O2-·的清除率高达94.81%,IC50为0.128 6 mg/m L,清除效果明显优于维C。金银花绿原酸在恒温65℃下,将油脂过氧化值POV在18 d内维持在5.5 mol/g以下。  相似文献   

20.
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实验优化野菊花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30∶1(mL∶g)、微波功率300W、微波提取时间16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0.47%。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为进一步研究野菊花总黄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