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乙烯基MT硅树脂(MTS)对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EVR)进行改性,研究了共混树脂体系相容性的影响因素和MTS用量对共混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TS的R/Si (硅树脂中有机基团与硅原子的量之比)为1. 6、苯乙烯质量分数低于15%时,共混树脂体系有较好的相容性;随着MTS用量的增加,共混树脂的凝胶化时间由65 min缩短至40 min,水接触角由72o提高至97o,表面硬度由110度呈线性下降至62度,拉伸强度由56 MPa逐渐减小到35 MPa,软化温度由218℃提高至228℃,热分解温度略提高约5℃;当MTS用量为5%时,共混树脂的剪切强度最高为6. 5 MPa。  相似文献   

2.
采用熔融共挤制备了尼龙6(PA6)/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热变形温度测试及力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SMA含量对PA6/SMA共混物熔融结晶行为、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的加入使共混物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及结晶度降低;当SMA用量为5份时,共混物最大分解温度较纯PA6提高了33.5℃;共混物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在SMA用量为2.5份时达到最大,分别为115.0、3 227 MPa,比纯PA6提高了26.4%、37.0%,拉伸强度在SMA用量为5份时达到最大87.5 MPa,比纯PA6提高了25.9%。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磺化聚砜(SPSF)/聚醚砜(PES)共混新型纳滤膜,并研究了SPSF/PES共混质量比、水解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H–PSMA)的添加量、铸膜液预蒸发时间和温度对膜的脱盐率及水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PSF/PES共混质量比为4∶6,添加剂H–PSMA的质量分数为2%,铸膜液预蒸发时间为3 min,预蒸发温度为70℃时,在操作压力为0.5 MPa,料液温度为25℃下,SPSF/PES共混膜对2 g/L的Na_2SO_4盐溶液脱盐率为56.77%,水通量为24.45 L/(m~2·h)。  相似文献   

4.
在制备高聚合度聚氯乙烯 (HMWPVC) /聚甲醛 (POM) /丁腈橡胶三元共混弹性体的工作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防老剂品种和用量、炭黑品种和用量、增塑剂品种、共混温度、共混时间、加料顺序等因素对三元共混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0~ 1.5份防老剂MB对HMWPVC/POM/NBR三元共混弹性体的防护效果最好 ;加入 15~ 6 0份半补强炭黑时 ,拉伸强度提高 4 0 %~ 5 6 % ,撕裂强度提高 4 6 %~ 89% ,耐溶剂性能显著改善 ;HMWPVC/POM/NBR三元共混弹性体适宜的共混温度 175~ 180℃ ,共混时间 5~ 7min。  相似文献   

5.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将聚碳酸酯(PC)和聚乳酸(PLA)进行熔融共混制备PC/PLA共混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不同挤出温度对PC/PLA的酯交换反应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出温度的上升,PC与PLA间的酯交换反应更加明显;当挤出温度为230℃时,PC/PLA共混物拉伸性能较好,拉伸强度为68.88 MPa;挤出温度为220℃时,共混物获得最大冲击强度为28.76 kJ/m~2;而挤出温度为250℃时,共混物获得最大断裂伸长率为46.45%。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聚碳酸亚丙酯(PPC)与壳聚糖(CS)共混改性,研究了CS含量对PPC/CS共混物相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失重温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CS改性PPC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PC与CS的共混属于简单物理共混,CS对PPC的Tg影响不大,但可显著提高PPC基体的耐热性能,扩大复合材料的加工温度范围。同纯PPC相比,PPC/CS共混物的TGA曲线向高温区偏移,共混物的5%分解温度(T-5%)较PPC提高了5159℃,其50%分解温度(T-50%)提高了1259℃,其50%分解温度(T-50%)提高了1221℃;另外,共混物的TGA曲线只存在一个高温区的失重台阶,这是由于CS的引入抑制了PPC在低温区的解拉链式降解,因而只有高温区的无规降解发生。此外,随着CS含量的增加,PPC/CS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不断增大,当CS含量增至20%时,材料的拉伸强度由纯PPC的4.7 MPa上升至12.5 MPa。  相似文献   

7.
以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为共混组分,对羟基苯甲酸(PHA)为添加剂,利用转矩流变仪对聚酰胺6(PA 6)进行熔融共混改性,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和旋转流变仪对共混物的热行为和熔融流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共混后PBAT组分产生了结晶行为,未添加改性剂PHA的PA 6/PBAT共混物热稳定性明显偏向于PA 6,而其流动性能则随共混比例变化相应靠近含量相对较多的组分;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PHA可提高共混物的热稳定性,且热性能和流变性能相对较为稳定;合适的共混工艺为共混温度220℃,转矩流变仪转子转速50 r/min。  相似文献   

8.
采用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的均聚物(PTAM)与聚丙烯腈(PAN)共混,以硫氰酸钠溶液为凝固浴制备PTAM/PAN共混膜。探讨了PTAM含量、凝固时间以及凝固浴温度对共混膜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共混膜中PTAM质量分数为7%、凝固时间为65 min、凝固浴温度为6℃时,PTAM/PAN共混膜体积电阻率降低到109Ω.cm。  相似文献   

9.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含多壁碳纳米管(MWNTs)质量分数为0.5%的尼龙6(PA6)-MWNTs共混纤维,研究了热定形过程中热定形温度和降温速率对PA6-MWNTs共混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运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力学分析仪(DMA)和单纤强力仪等表征了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经热定形后纤维的取向度提高,热定形参数对纤维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当热定形温度为160℃、降温速率为1.5℃/min时,纤维的力学性能最佳,断裂强度为459.8MPa,弹性模量为2318.1 MPa。  相似文献   

10.
将4-炔丙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简称4-PPM)与聚芳基乙炔(简称PAA)进行共混改性,在保持PAA树脂耐热性的基础上改善其固化工艺性能。用红外、流变及DSC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共混树脂的固化工艺性能,用TGA及DMA的测试方法研究了共混树脂固化物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共混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并且固化物也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370℃,在N2中的分解温度高于400℃,失重5%的温度高于413℃,900℃的残留率高于56%。对比各个配比的共混树脂,4-PPM质量分数为50%的树脂表现出较好的固化工艺性能和耐热性能,可作为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基体。  相似文献   

11.
通风与相变耦合条件下围护结构最佳蓄热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阶段用于建筑围护结构的相变构件在蓄热阶段存在蓄热速率较低的问题。为了提高相变构件在蓄热过程中的蓄热速率,将相变构件与机械通风相结合,搭建了相变构件热性能研究实验台,测试了不同送风温度和送风风速工况下相变构件的蓄热性能,采用了有限差分法通过Matlab软件对相变构件蓄热过程进行数值计算以拓展实验送风温度工况,将风机能耗考虑在内,对系统整体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送风方法。结果表明:提高送风温度或风速可缩短构件相变完成时间,同时可以提高构件表面蓄热热流,当送风风速为1.0 m·s-1,送风温度由34℃提高到80℃时,液化过程的平均热流由23 W提高到322 W;同一送风风速工况下,最佳送风时间最终稳定在固定值;在送风温度80℃,送风风速2.0 m·s-1条件下,送风1.6 h时,系统能达到最大节能量,为891.8 kJ。  相似文献   

12.
邱君君  张小松  李玮豪 《化工学报》2019,70(4):1605-1613
通过对比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无霜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该热泵系统最大的新颖之处在于热交换塔实现了“一塔三用”,不仅冬季可以无霜高效运行与再生,夏季蒸发冷却后性能也有所提升。通过搭建该系统实验平台研究了溶液塔入口空气温湿度、空气流量、溶液入口温度、溶液流量、溶液质量分数对除湿性能及空气出口温度与溶液出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空气与溶液温度随入口空气温湿度、流量、溶液温度、质量分数的升高,溶液流量的下降而升高;溶液塔的除湿效率主要受风量和溶液流量的影响,而入口空气温湿度、入口溶液温度、溶液质量分数影响很小,溶液塔的除湿量随着室外空气湿度的升高、入口溶液温度的降低、空气流量和溶液流量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空气为氧源 ,研究了不同温度、空气压力和pH值对高浓度H酸废水降解效果及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2 0 0℃ ,空气压力为 5 0MPa ,pH值为 7 5的条件下 ,经过 6 0min的停留时间 ,1 0 0 0 0mg L的H酸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8 7% ,色度降低 96 8%。经过GC MS分析 ,氧化后降解百分率超过 86 8%的主要剩余产物为乙酸 ,无H酸毒性组分存在。在 1 71℃至 2 0 0℃温度范围内 ,WAO氧化H酸废水降解动力学的一级反应速度方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微湿空气法处理催化剂对FCC汽油吸附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蒸气处理的Y型分子筛作为载体,以硝酸锌为活性组分,制备了一种FCC汽油吸附脱硫催化剂.改变反应器温度、水蒸气温度以及空气流速制备一系列载体,在载体上负载不同质量分数的硝酸锌溶液,得到催化剂.利用制备的催化剂在微型反应装置中进行FCC汽油脱硫实验,考察温度、空速对催化剂吸附脱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蒸汽的产生温度5...  相似文献   

15.
王霜  罗会龙  王浩 《化工学报》2018,69(6):2432-2438
利用吸液芯为Ω形轴向微槽道热管在中低温余热回收领域中较高的热回收率和品质,设计与构建了一种基于Ω形微槽道热管风冷冷却的PV/T组件。测试分析了在主动冷却条件和被动冷条件下PV/T组件的热/电性能以及热风温度。试验结果表明,组件平均光电效率高于11%,平均光热效率为30%左右,平均(火用)效率高于13%,热风温度可达41℃以上,且主动冷却PV/T组件的光电、光热效率以及(火用)效率均高于被动冷却PV/T组件。与传统PV/T组件相比,该PV/T组件具有较明显的光电/热性能优势,收集的热风可用于建筑采暖、强化通风及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16.
张亮  史忠科 《化工学报》2018,69(Z1):176-181
根据相变材料发生相变时可以吸收或者释放大量热量,同时保持自身的温度恒定的性能,设计出箱式储能器用于调节汽车内部气温,达到节能的目的。人体的适宜温度为22~26℃,因此采用相变温度为25℃的相变材料作为相变储能材料,并通过铝瓶封装进行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出口空气流速2.5 m/s的条件下,当进口温度为35℃时,石蜡在熔化过程中可以吸收环境空气的热量,降低环境温度3℃以上,并且维持3 h。在进口温度为10℃,石蜡在凝固过程可以释出热量,提高环境温度3℃以上,维持3.5 h以上。同时还研究了石墨复合相变材料在箱式储能器里熔化和凝固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在空气流速不变的条件下,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熔化和凝固过程的速度与相变材料和环境空气的温差有关,温差越大其相变速度越快,相变完成的时间就越短。  相似文献   

17.
采取加大冷风阀开度、提高磨内通风量及冷风比例等技术措施,降低了开路磨出磨水泥温度。技改后,出磨水泥温度降低约30℃左右,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分别延长约23min和31min,磨尾滑履轴承温度由58℃~60℃降低至50℃~53℃,磨尾收尘器入口负压提高150Pa左右,电耗相应增加0.5kWh/t水泥,水泥性能大幅提升,设备运转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介绍熔体直纺生产多孔细旦涤纶POY的工艺。熔体输送温度控制在288292℃,纺丝温度控制在289292℃,组件的初始压力控制在1216MPa。喷丝板下安装缓冷装置,增加风窗过滤网的密度,选择合适的风温、风速和相对湿度,缩短喷丝板至侧吹风距离等。  相似文献   

19.
选取某20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GSCC)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环境温度与联合循环满负荷和部分负荷工况性能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燃机进气温度控制技术。通过建模仿真和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燃机进气温度变化对联合循环全工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联合循环满负荷工况,通过进气冷却技术将燃机进气温度由32℃降低至12℃时,可增加联合循环功率14.2MW,同时提高热耗率2.3%;对联合循环80MW、120MW和160MW部分负荷工况,通过进气加热技术将燃机进气温度由12.5℃升高到40℃时,联合循环燃气耗量逐渐降低,联合循环效率分别提升0.86%、1.26%和1.11%。燃机进气温度控制技术建立了联合循环中底循环与顶循环间的耦合,在一定负荷和进气温度范围内调节燃机进气温度可有效改善联合循环性能,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对入料煤水分的适应性,以热气代替常温空气改善流化床对褐煤的分选效果。采用可能偏差Ep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热态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风量对褐煤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为30~50℃时,干燥温度越高,Ep越低;干燥时间为1~5 min时,干燥时间越长,Ep越低,超过3 min后,Ep降低缓慢;风量为8~12 m3/h时,风量增大,Ep先降低后升高。煤样表面水分越高,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风量变化对Ep影响越显著。表面水分1%的褐煤,干燥温度50℃、干燥时间5 min、风量10 m3/h时,褐煤分选效果最好,Ep可达到0.022g/cm3。实验证明热态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可用于分选潮湿褐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