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食品安全舆情研判与处置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情相当于食品安全工作者的耳朵和眼睛,本文归纳近年来舆情环境产生的新问题及其对风险交流带来的挑战,进而结合实践提出建立舆情研判与处置机制的关键点,最后探讨舆情如何促进风险交流工作,以期对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在国内外被应用于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舆情补救,开发决策参考、监督抽检、专项整治、协查处置等舆情信息应用场景化服务,实现高并发情形下对热点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的自动跟踪和分析。为探明该系统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研究比较了欧美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应用状况,分析了不同社会主体应用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领域,结合我国实际发展制定相应措施,得出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与社会共治主体密切联系的结论。从而提出政府、食品企业和消费者三个社会主体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上的指导方案。同时,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有待于借助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发展,从而开拓出更加丰富的使用功能,以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3.
向乾丽 《中国食品》2014,(20):46-47
9月18日,2014年第三季度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研判会在成都召开,这是省局出台《食品安全风险研判例会制度》后召开的第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食品安全风险研判例会。会议分析研判了今年以来全省食品安全风险情况,交流了各地食品风险防控经验,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全省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姚义贤出席会议,对认真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研判例会制度,切实做好食品风险研判防控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风险研判。  相似文献   

4.
徐博 《食品科学》2023,44(7):404-412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是媒体和公众时刻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目前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体系与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不相匹配,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由于食品安全舆情具备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和存在虚假不实信息等特征,因此目前的舆情监测难度不断增加。基于此,本文梳理分析目前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现状,初步构建人工智能食品安全舆情热度监测体系,并以大型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微博舆情为例,提出舆情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本文为有效应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提供借鉴,为相关政府部门提高管理效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资料检索和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相关案例,对舆情的应对模式和策略进行归纳和总结:舆情出现后,应迅速做出反应,做好舆情的分析研判;舆情的应对模式概括为紧急应对模式、科普解读模式、个案处置模式和预防模式4种;舆情应对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专家学者、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社会团体等,政府部门要做好组织工作;风险交流的内容和形式要简洁、通俗易懂,要针对公众关注点和认知水平;重视电视和报纸等传统主流在舆情应对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微博、微信、微视频、网络社群等新型网络载体的作用;舆情应对必须科学严谨,经得起反复推敲和检验,特别是口径要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调研了我省监管机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现状和民众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的心理及应对状态。结果表明,监管机构有较完善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体系;民众对监管机构进行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工作持理解态度,并认为自身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熟悉、政府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在安全事件发生后作出及时准确的回应、以及网络媒体负责任的报道是影响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正确走向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对政府行政监管部门的相关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研判,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基本要求及工作组织,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分类、分级与分期,研究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及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建立风险发现、风险管控和风险应急机制,进行风险监测和抽样检验,定期召开风险研判会议,加强风险预警交流,并通过短信平台发送消费提示,目前共发送短信13650条。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抽检计划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年度抽检计划,注重抽检的耙向性,对本地区问题多发、风险较高的食品品种和项目进行抽检,并重点组织开展对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学校周边、城乡结合部等场所的抽检。坚持把抽检作为发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规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围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食品》2015,(2):135
第一条:为规范甘肃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工作,充分发挥技术咨询机构的作用,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科学性,根据《食品安全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专家委员会是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组建的非法人咨询机构,在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下开展相关活动。专家委员会下设食品安全政策咨询专业委员会、食品检验专业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专业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审评专业委员会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专业委员会。其中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1.
在调研当前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舆情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基础上,面向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从媒体关注度、网民关注度、内容敏感度和负面情绪聚集度4个角度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风险综合评估体系,并通过科学方法确立的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布和不同指标数值的隶属度子集情况,推导得出一定时期内某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的舆情风险综合指数公式。该指数的提出在国内具有首创性,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管及相关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2013年下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总体概况,剖析了热点舆情,总结提炼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传播特点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08—2016年与食品安全标准相关的新闻报道进行量化分析,以测量媒体传播效果。方法对百度新闻数据库中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的新闻报道进行关键词检索,并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呈现方式、新闻来源、报道基调等6个方面24个类目进行分析。结果自2009年以来,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报道数量增加,已形成特定报道主题。但报道类型化明显,体裁以消息类报道为主,深度报道偏少,内容偏狭,缺乏社会关注的热度,在相关事件报道中仍能发现社会认知不足。政府及社会组织的网站成为重要的新闻来源。结论食品安全标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应以策略传播的思路开展媒体风险交流,同时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官方网站及专业组织的传播力,形成食品安全标准科学传播的意见环境。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我国食品安全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现阶段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比以往任何时期都令人担忧,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费者往往听不到有关部门科学的声音。加之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出现,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迅速传播更是加剧了这种风险。为了消除公众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信任缺失,必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基于此,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从加强公众理性、重视社会化媒体在风险交流中的作用以及重视信息的编制与发布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洁  任雅楠  李楠  罗浪  李江华 《食品科学》2017,38(13):306-310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作用,低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不仅不能够达到解惑的目的,长期风险交流的不畅还会加重公众对政府、企业甚至专家的信任危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已成为避免公众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提高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公信力、保障食品企业长期健康发展乃至维护社会稳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在对研究风险交流效果评价理论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实践经验,探讨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实践指导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在我国不仅仅是事关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更是关系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也是事关我国国际形象的重要问题。要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做到食品安全科学监管,就应强化食品安全技术支撑力量,注重食品安全相关科学技术研究,注重食品五大支柱的合作交流,加强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机构的建设。为从国外发达国家寻找可供参考借鉴的做法和经验,本文对美国食品安全与应用营养中心(CFSAN)和我国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机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简要介绍CFSAN的机构设置基本情况,分析对我国加强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机构建设的启示,并提出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舆情频繁发生,成为网络舆情的焦点问题,也是公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是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农业部门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科普工作,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实践。本文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典型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了舆情科普的策略,以期为更好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提供思路,以提高科普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当下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极其严重,提升公众对行政机关风险决定的信任非常必要。风险治理中是否非得有公众参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公众参与模式。鉴于我国当下的实际情况,建议分两种情况进行制度设计,即否定风险存在的风险决定需要公众参与和肯定风险存在的风险决定公众可以不必参与。这样的制度设计一方面是防止因公众参与而导致风险决定不能及时发布,另一方面也防止行政机关在否定风险时而不考虑公众的意见,单方作出风险决定。因此,本文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有效性的检测和制度选择3个方面进行综述,通过了解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中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为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中公众参与制度的设计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