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改进的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AdaBoost算法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退化现象和检测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在传统AdaBoost算法的基础上,对样本的权值参数和弱分类器的加权参数加以改进,有效地抑制了困难样本权值的过分增大,加强了分类器对样本的识别能力,并提高了系统的检测率。实验证明:使用该方法训练的级联人脸检测器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人脸检测级联分类器快速训练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徙文  曾义 《计算机仿真》2007,24(12):324-327
目前AdaBoost训练算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脸检测中级联分类器的构建,而AdaBoost算法训练级联分类器的周期却十分漫长.为了减少训练时间,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AdaBoost的改进训练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弱分类器的阈值选择进行一趟处理来降低运算时间复杂度,并根据AdaBoost训练迭代中只改变样本权值而不更新样本的特点对特征值和排序结果进行缓存来提高训练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幅提高了人脸检测分类器训练系统的性能,使得分类器的训练时间缩短了60多倍.由于AdaBoost算法的通用性,该改进算法不仅适用于人脸检测,也适合所有进行权值更新迭代训练的Boosting算法.  相似文献   

3.
人脸检测算法的改进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园园 《计算机仿真》2011,28(7):281-284
研究提高人脸检测算法准确率问题,针对传统AdaBoost算法在人脸检测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退化现象和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daBoost人脸检测方法.在传统AdaBoost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假阳性对样本的权值进行动态更新,调节因子对调节权值进行修正防止其过分增大,通过判决阈值改善分类器识别能力.在CMU+MIT...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脸识别实现自动化检测,针对实时定位准确识别人脸,采用传统AdaBoost算法构建人脸检测器时存在的过拟合现象和特征冗余缺欠,提出一种自适应样本权重更新规则和遗传算法的改进AdaBoost人脸检测方法.可把正负样本错分率引入样本权重更新过程,将分类效果反馈给分类器,实现对分类器结构的有效控制.用遗传算法进一步优化所选特征及其参数,达到使用较少的弱分类器实现高检出率和低误判率的双重要求.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AdaBoost算法相比,采用文中算法训练人脸检测器可有效避免样本权重扭曲现象,消除分类器冗余,在保证较高检出率的同时降低误检率,使人脸检测更加快速和精确.  相似文献   

5.
基于级联结构AdaBoost的入侵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级联结构的特征,针对入侵检测问题改进AdaBoost算法。改进的AdaBoost算法对参数求解方法、初始权值和判决阈值都进行调整,使弱分类器的加权参数不但与错误率有关,还与其对异常样本的识别能力有关。该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分类器的误警率,使其更适用于入侵检测,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多阈值划分的连续AdaBoost人脸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AdaBoost算法要求对样本空间进行划分,传统的等距划分无法体现正负样本各自的分布规律.对基于连续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结合离散AdaBoost中弱分类器的阈值选取策略,通过多重最优阈值选择方法实现了样本空间的合理划分.在MIT-CBCL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比等距划分和连续AdaBoost算法检测率提高0.5%和2%,错误率降低0.15%和0.27%,算法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结合SVM和AdaBoost的人脸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训练样本中的人脸和非人脸区域训练作为分量分类器的支持向量机(SVM),然后通过AdaBoost算法把这些训练好的分量分类器组合成一个总体分类器;再利用该总体分类器来区分测试样本中的人脸和非人脸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提高了识别的正确率,而且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8.
刘苹光  文成玉  杜鸿 《计算机应用》2015,35(8):2261-2265
针对传统AdaBoost算法在人脸图片训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退化现象和训练目标类权重分布过适应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调整正负误差比和设定阈值的改进AdaBoost算法。该算法首先把设定的阈值和当前分类错误样本的权值比较来更新样本的权值,其次通过调整正误差和负误差之间的偏重关系来控制训练样本的偏重。经过实验表明,不同人脸图像库和不同正负样本比不影响该算法的有效性,在LFW非受限人脸图像库正负样本比例为1:1情况下,检测率为86.7%,高于传统AdaBoost算法;弱分类器数目为116,比传统AdaBoost算法多15个。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所提算法抑制了退化和训练目标类权重过适应现象,有效地提高了人脸图片检测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视频中人脸检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和改进PCA相结合的视频中单样本人脸检索方法,其中通过融合局部均值和标准差的图像增强处理来实现PCA算法的改进,从而克服光照对目标的影响。通过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对人脸图像和视频进行人脸检测;通过奇异值分解增加训练样本,在原样本和新样本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PCA人脸识别算法提取待检测人脸和视频中的人脸代数特征;采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特征匹配,判断视频中检测出的人脸是否为要检索的目标人脸。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简单背景的视频环境下可以较准确地检索出目标人脸。  相似文献   

10.
论文提出了一种结合SVM和AdaBoost的人脸检测算法。该算法先根据训练样本中的人脸和非人脸区域训练作为分量分类器的支持向量机(SVM),然后通过AdaBoost算法把这些分量分类器组合成一个总体分类器;再利用该总体分类器来区分测试样本中的人脸和非人脸区域,并得到置信图。最后通过均值漂移算法找到置信图的峰值,得到人脸区域的新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提高了识别的正确率,而且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肤色和AdaBoost算法的彩色人脸图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肤色检测对复杂背景下的图像误检率高和AdaBoost算法对多姿态、多人脸图像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将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与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新的人脸检测方法,即首先利用肤色和形态学操作分割肤色区域,再根据人脸区域的统计特性筛选出人脸候选区域,然后用AdaBoost级联分类器对候选区域扫描,以精确定位人脸.实验表明,该方法同时具有肤色检测正确率高与AdaBoost算法误检率低的优点,可以有效地运用于多姿态、多人脸和复杂背景的情况,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复杂背景条件下人脸检测的检测率低、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daBoost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产生了一种识别率高、泛化能力好的强分类器,文中称之为GA-AdaBoost算法。该算法首先训练多个支持向量机作为弱分类器,然后用AdaBoost算法将多个弱分类器组合成一个强分类器,在组合的同时采用遗传算法对各弱分类器的权值进行全局寻优。最后,通过试验与传统AdaBoost进行对比,表明了该算法具有识别率高和速度快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肤色分割和AdaBoost算法的彩色图像的人脸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肤色分割和AdaBoost算法结合的人脸检测算法。首先,对彩色图像进行肤色分割,通过人脸肤色的统计特征得到候选人脸区域:然后,基于AdaBoost算法,使用由强分类器组成的级联分类器对候选人脸区域进行扫描,最终得到精确定位的人脸。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肤色检测快速和AdaBoost算法误检率低的优点,可以有效的运用于多姿态、多人脸和复杂背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王燕  蒋正午 《计算机工程》2012,38(12):182-184
将肤色与连续AdaBoost算法相结合进行人脸检测,并引入半监督策略指导肤色聚类从而建立肤色模型。在肤色聚类过程中,提出一种基于半监督的SKDK算法引导肤色聚类,依据各个像素簇的概率统计分布特性得到肤色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形态学等知识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人脸候选区域,将其作为连续AdaBoost分类器的输入进行人脸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多人脸的场景下,该方法的检测效果优于直接使用连续AdaBoost方法进行人脸检测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背景和可变光照下的彩色图像人脸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肤色空间下的肤色分割及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均值滤波、拉普拉斯算子等方法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然后结合YCbCr、YCgCr、YCgCb三种颜色空间下的多肤色空间对图像进行肤色分割,定位出候选的人脸区域;最后对AdaBoost算法的检测过程进行研究验证,检测出人脸并指示。数据显示,该方法在时间、检测率、漏检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进。因此,该方法能较好地处理复杂背景下彩色图像人脸检测的错检、漏检问题,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AdaBoost算法对多姿态人脸检测效果不理想和肤色模型对复杂背景下的图像误检率高的问题,本文将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与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结合,提出一种由偏到正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旋转图片,使人脸分类器不会因为角度问题产生漏检,然后根据分类器检测出的两眼,计算两眼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人脸是否处于正面位...  相似文献   

17.
复杂背景下的多人脸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背景下采用肤色进行人脸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率,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误检率,而采用AdaBoost算法进行人脸检测从根本上解决了实时性问题,但是检测率不理想。基于上述原因,采用肤色分割与AdaBoost相结合的方法对人脸进行检测:首先采用肤色分割进行人脸粗定位,然后将粗定位后的人脸候选区域作为AdaBoost检测的输入子窗口进行人脸检测。在预处理过程中,采用可调节结构元素,解决了对于不同图像中大小不一的人脸采用固定的结构元素造成的人脸丢失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检测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误检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普通Adaboost算法训练时间长,对复杂背景下(暗光、多角度、多姿态等)人脸检测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结合肤色检测及几何特征的Adaboost算法.采用肤色粗检筛选出候选人脸区域,同时采用新的非对称的Haar特征来训练分类器,进一步加强检测性能,提升鲁棒性和复杂背景下的宽容度实验将此算法应用到一个嵌入式系统中,结果表明:在各种复杂背景下的人脸检测中鲁棒性和宽容度均提升很多,误识率进一步降低,并且在嵌入式人脸检测的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常规基于肤色检测的AdaBoost算法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算法包括人体肤色模型、人脸运动检测模型、改进的背景提取方法、针对人脸区域的光照增强方法。算法综合利用了人体肤色信息和人脸运动信息,能有效缩小搜索范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常规基于肤色检测的AdaBoost方法相比,在保证检测性能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