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察了海藻酸钠添加量对混合粉粉质特性、拉伸特性、糊化特性,以及对面包比容、含水量、硬度、弹性、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海藻酸钠可有效改善小麦粉面团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及糊化特性,提高面包的含水量,适量添加可有效提高面包比容、面包弹性及面包感官品质,降低面包硬度。综合分析添加海藻酸钠对混合粉粉质、拉伸和糊化特性以及对面包焙烤品质的影响,确定海藻酸钠最佳添加量为0.6%,为其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纤维豆渣面包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将生产豆腐的副产品豆渣经处理后添加到面包粉中 ,研究其添加量对面包粉粉质和面包质量的影响 ,通过粉质试验和焙烤试验得出最佳添加量为 3%。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葡萄糖氧化酶对国产面包粉的改良效果。在面包粉中分别添加10、20、30、40、50 ppm葡萄糖氧化酶,分别测定面包粉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和制作成的面包感官品质,结果表面,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后,粉质特性中面团的吸水率、稳定时间增加,弱化度减小;拉伸特性中的拉伸面积、拉伸阻力、拉伸比增加,延伸度减小;制作的面包体积、质地和纹理结构都有提高。当葡萄糖氧化酶添加量为40 ppm时,品质改善效果最佳。说明在面包粉中适当添加葡萄糖氧化酶,有利于改善面粉的加工特性,在提高筋力、延缓面包老化、提高面包柔韧性方面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4.
偶氮甲酰胺对面粉粉质及面包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偶氮甲酰胺对特一粉、特二粉粉质曲线及拉伸曲线的影响,找出偶氮甲酰胺的最佳添加量20 mg/kg.进行偶氮甲酰胺不同添加量的面包烘焙试验,找出添加量与面包品质的关系并证明偶氮甲酰胺对面筋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粉质仪、拉伸仪和质构分析仪研究添加不同比例(0.1%、0.2%、0.3%和0.4%)的海藻酸丙二醇酯(PGA)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GA能改善面团的粉质和拉伸特性,能显著提高面团的吸水率,延长面团的稳定时间,提高粉质评价指数,增大面团的延展性、拉伸阻力和拉伸比值。添加PGA能增大面包比容,显著提高面包的弹性,降低面包硬度,改善面包的口感,提高面包的感官评分。PGA添加量在0.2%~0.3%时,对面团和面包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面包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6.
偶氮甲酰地面粉粉质及面包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偶氮甲酰胺对特一粉、特二粉粉质曲线及拉伸曲线的影响 ,找出偶氮甲酰胺的最佳添加量 2 0mg/kg。进行偶氮甲酰胺不同添加量的面包烘焙试验 ,找出添加量与面包品质的关系并证明偶氮甲酰胺对面筋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偶氮甲酰胺对特一粉、特二粉粉质曲线及拉伸曲线的影响,找出偶氮甲酰胺的最佳添加量20ppm。进行偶氮甲酰胺不同添加量的面包烘焙试验,找出添加量与面包品质的关系并证明偶氮甲酰胺对面筋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添加紫薯粉对强筋小麦粉品质特性及面包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藁优2018和紫薯粉为材料,进行了紫薯粉对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及淀粉糊化特性影响的研究,并进行了面包实验室制作和面包质构测定。结果表明:紫薯粉对优质强筋小麦藁优2018小麦粉粉质特性、拉伸特性及淀粉糊化特性影响显著。添加紫薯粉后,随着添加量的増加,强筋小麦粉的吸水率和弱化度增大,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逐渐减小,从粉质特性总体来看,紫薯粉降低了面团的耐搅拌能力。拉伸能量和拉伸度先增大后减小,拉伸阻力和最大拉伸阻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和峰值时间先增大后减小,衰减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淀粉回生值逐渐减小。紫薯粉对强筋小麦面包加工品质影响显著,结合面包质构特性和杂粮添加量最大化的目标,表明利用藁优2018优质强筋粉制作紫薯杂粮面包时,紫薯最佳添加比例为8%。  相似文献   

9.
将紫苏叶超微粉加入到面团中,测定面团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以及发酵特性;用添加紫苏叶超微粉的面团制作面包,并对其比容、保水性、老化度及面包感官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紫苏叶超微粉添加量小于6%时,面团的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变化不明显,发酵体积增大,获得的面包保水性高、老化度低、比体积大,且感官品质较好;当紫苏叶超微粉添加量为6%~8%时,面团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及发酵特性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脱脂米糠为原料,运用挤压加工技术,以较大的SDF转化率和最好的IDF吸水力和膨胀力作为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物料含水量25%,挤压温度140℃、螺杆转速 150r/min。将挤压加工得到的米糠粉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面包粉中,研究米糠对面包粉粉质和拉伸特性的影响,以探讨用添加米糠的面包粉制作面包的可行性,试验研究表明米糠添加量在5%-15%之间都适合生产面包。  相似文献   

11.
以板栗加工残次品为原料通过不同干燥方式制备板栗全粉,对板栗全粉物化特性、板栗全粉-小麦粉面团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自然干燥的板栗全粉(ZR)糊化度超过50%,熟化处理后的板栗全粉SH-20糊化度高达70.69%,而板栗生全粉糊化度仅为3.28%;随板栗生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吸水率和回生值下降、弱化度增加,在添加量30%时分别为50%、0.65 N·m和0.81 N·m,而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糊化特性和糊化稳定性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随着糊化板栗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吸水率增加,而稳定时间、糊化特性、糊化稳定性、弱化度和回生值降低;添加ZR和SH-20面团的形成时间呈小幅上升趋势,而添加其他几种糊化板栗面团形成时间呈先小幅增加后大幅下降的趋势。面团的剖面分析表明添加板栗生全粉主要降低了吸水率、混合和面筋指数;而添加糊化板栗全粉提高吸水率和面筋指数。总之,生板栗全粉和糊化板栗全粉对面团的特性影响不同,这将为板栗残次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发具有板栗风味和功能特性的海绵蛋糕。方法:探究超微板栗粉质量分数对海绵蛋糕质构、感官、烘焙、老化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板栗粉质量分数<10%时,蛋糕的硬度、弹性、咀嚼性等质构品质和比容无显著性变化;板栗粉的添加会使蛋糕亮度和黄度减小,红度增加,且对蛋糕芯部色泽影响大于外表皮;添加板栗粉有利于降低蛋糕烘焙损失率,减小老化焓值,以及增加其营养品质;板栗粉质量分数为5%时,蛋糕的色泽、形状、滋味、软硬度以及总体喜好程度最佳。结论:超微板栗粉质量分数为5%~10%较为适宜,超微板栗粉的添加赋予了海绵蛋糕更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速溶即食板栗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板栗原料的特性和板栗深加工产品的现状,对板栗粉状速溶即食食品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对产品的防褐变和稳定性进行了重点分析,得出了该产品的最佳工艺生产条件和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4.
用布拉班德粉质仪和拉伸仪研究分析了板栗粉对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粉对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随着其添加量及栗粉处理条件不同而不同,随着栗粉量添加比例的增加,混粉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有所减小,吸水率增加,弱化度增大,熟栗粉的影响要小于生栗粉。在 5%~6%左右添加量时混粉面团具有较好的综合粉质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单阐明了板栗的营养成分。介绍了板栗破壳新技术——气体射流冲击技术的特点、实验装置和破壳工艺;介绍了板栗精深加工中系列产品的开发与研制工艺,包括酥脆营养板栗脆片、低糖板栗果脯、板栗制蓉、五香板栗、板栗奶、天然全板栗饮料、板栗营养粉、板栗酒等。  相似文献   

16.
板栗膨化粉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板栗膨化粉在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及可食性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板栗膨化粉较普通栗子粉颜色黄亮,口感细腻,风味香甜,并且易冲调成糊状食用;板栗膨化粉的高分子物质降解程度,较普通栗子粉要大;膨化处理后,板栗淀粉特性改变,a化度提高,糊化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实验以板栗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白砂糖、食盐、蛋黄粉以及NaHCO3,采用热风干燥与微波相结合的方法加工成板栗脆片,对工艺过程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加水量为板栗粉∶水为1∶1(g∶mL);配料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6%、食盐1%、蛋黄粉5%;NaHCO3的添加量为2.0%;热风干燥初始水分含量为16%左右;微波功率为800W;微波处理时间为90s。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面筋、粉质、拉伸、焙烤试验,研究比较板栗粉对面包焙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粉在5%的用量下,对面包品质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板栗粉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板栗粉可以增加面包的体积和比容,提高面包的弹性、平滑度等感官品质。在实验条件下,板栗粉7.5%为最佳添加量,面包体积增加55.7%,比容增加68.1%,硬度下降为对照组的53.9%,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20.
以新鲜板栗及经熟化处理的板栗为原料,采用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真空射频干燥(radio frequency-vacuum drying,RFVD)和气体射流冲击干燥(air-impingement jet drying,AJID)4 种干燥方式分别加工制备板栗生、熟粉,探究熟化处理及不同干燥方式对板栗粉品质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HAD制备的板栗生、熟粉的脂肪含量较高,但色泽和品质较差,且颗粒分布不均;VFD制备的板栗生、熟粉水分质量分数最低(3.01%、4.29%)、耐贮藏,其淀粉和游离酚含量均最高,粉体亮度最大且色泽较白,生粉颗粒呈不规则大片层状结构。RFVD和AJID制备的板栗生、熟粉还原糖含量均较高,游离酚含量显著高于HAD产物,微观结构保持度较好,但粉体色泽不佳。经熟化处理后,不同干燥方式制备的板栗熟粉持水性增加,堆积密度升高,但游离酚含量、亮度L*值降低,粉体颗粒体积膨胀,表面较粗糙,出现折叠起皱现象。综上,熟化和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对板栗粉的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均存在显著影响,因此要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和工业化生产需求来选择制备板栗粉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