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RIZ理论在荔枝保鲜包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建秋  叶李 《包装工程》2016,37(14):30-33
目的研究现有的荔枝果实保鲜包装方式,并进行优劣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求方法的突破改进,进而延长荔枝的保鲜期,提升荔枝的食用品质。方法运用TRIZ中40条创新原理的预先作用原理、事先防范原理、分离原理及柔性壳体或薄膜原理等,并结合TRIZ创新方法中的最终理想解(IFR)和资源分析法,对现有的荔枝保鲜包装进行创新优化设计。结论通过分析TRIZ创新原理、IFR及资源分析法,将其导入到荔枝保鲜包装的创新设计中,提供优质的保鲜包装选择,在延长荔枝保鲜期的同时降低包装成本。  相似文献   

2.
草莓保鲜包装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骏 《包装世界》2004,(3):71-72
本文介绍了草莓储藏变坏的原因和保鲜包装的意义,通过对各种保鲜包装方法的试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草莓保鲜包装需要各种包装的最优组合才能达到保鲜包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果蔬保鲜包装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晔  杨小俊 《中国包装》2001,21(6):74-75
本文通过对果蔬生理及其保鲜机理的介绍,总结了果蔬在保鲜包装技术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在分析了常见的果蔬保鲜包装技术及保鲜包装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MAP、草药制成果蔬保鲜纸、微穿孔、冻干、可食保鲜膜、天然果蔬保鲜剂等先进的果蔬保鲜包装技术机理及保鲜包装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发更为有效的荔枝保鲜包装方法,为荔枝保鲜及其包装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荔枝的生理特性与外形特征进行分析,综述荔枝对包装的要求、荔枝的流通包装方式、荔枝的包装材料种类及荔枝新型功能性保鲜包装的开发应用现状。结果对荔枝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结论尽管荔枝的包装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各种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新型无公害、功能性保鲜包装技术。  相似文献   

5.
冷鲜肉保鲜包装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现阶段冷鲜肉保鲜包装技术的工艺流程、保鲜效果、研究进展等,以期为冷鲜肉包装的选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搜集汇总国内外关于冷鲜肉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分析各种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结论虽然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为真空包装保鲜技术和气调包装保鲜技术,但是将多种保鲜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协同发挥作用,理论上要优于单独保鲜技术,这将是未来肉品保鲜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物理保鲜技术与包装技术相结合,以及生物化学保鲜技术与包装技术相结合。此外,选择包装材料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不是阻隔性越好的材料越有利于保鲜。  相似文献   

6.
樱桃保鲜运输包装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静静  贾长学 《包装工程》2011,32(19):22-24,53
樱桃在贮运过程中易腐烂变质,在分析樱桃保鲜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樱桃的保鲜运输包装系统设计方案。该包装系统采用了由内而外的设计方法,对包装系统的小包装、中包装及大包装3个部分进行了材料选择及结构设计。使用该包装系统对樱桃进行包装贮藏实验,以樱桃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来评价包装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果品的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大米保鲜包装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大米真空保鲜包装方式进行实验研究,针对大米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和陈化机理,提出不同保鲜包装方式对大米的含水量变化、脂肪酸变化、还原糖含量变化以及粘度变化的影响,提出大米最佳保鲜包装材料、方法及参数,建立了大米保鲜包装的动力学模型,为大米的保鲜包装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大米品质变化的影响因素及规律.  相似文献   

8.
水果保鲜包装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爽 《包装工程》2011,32(15):127-130
介绍了气调保鲜包装技术、保鲜剂封存包装技术、低温保鲜包装技术和功能型材料包装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水果保鲜包装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气调保鲜包装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气调保鲜包装是针对真空包装和高温灭菌等传统包装方法带来的不足而研发的新型包装技术.介绍了气调保鲜包装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食品和果蔬等产品包装中的应用,探讨了其保鲜包装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浅谈鱼类保鲜包装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征 《中国包装》2010,30(5):58-63
本文以鱼类的保鲜为例,从国外的鱼类包装保鲜方法,到国内水产品的运输方式,分析鱼类腐败的变化,并以鱼类的腐败菌生长动力学模型预测出鱼类保鲜的贷架寿命,采取有效的包装方法,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来达到鱼类保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蜜桃臭氧保鲜包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丽萍 《包装工程》2007,28(6):30-32
结合臭氧保鲜包装机理,对蜜桃采后生理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研究了蜜桃的臭氧保鲜包装方法,分析了不同臭氧水处理时间及不同臭氧水处理浓度对蜜桃硬度的影响.实验表明,蜜桃非常适宜采用臭氧保鲜包装,且以低浓度短时间处理为佳(6mg/L,5min),可延长货架期至12天.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保鲜包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彬  黄美娜  袁毅  崔爽 《包装工程》2016,37(13):92-98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食用菌保鲜包装的相关文献,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食用菌保鲜方法查阅并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食用菌保鲜包装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食用菌的保鲜主要从温度、气体环境、辐照、保鲜剂、包材等因子入手。研究和应用的趋势趋向于同时控制和调整多个因子,结果证明保鲜效果比较好。结论最近数年的研究将不同的保鲜方法结合使用,因子之间的协同效应,会产生良好的保鲜效果。原理和理论依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以便更科学合理地实现食用菌保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葡萄物流运输、贮藏保鲜过程中使用的包装技术进行分类和系统介绍,分析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以促进葡萄贮运保鲜包装技术提升。方法 针对贮运保鲜中葡萄果实容易出现的问题,介绍缓冲包装、气调包装、活性包装以及智能包装等包装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不同包装技术的优势,并讨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结论 多种包装技术配合使用,提升运输包装缓冲减振效果,精确调控气调包装内部气氛,控制活性包装中药剂释放与分子迁移,提升智能指示标签的精确性,保证RFID智能包装系统的稳定性等,有利于葡萄贮运保鲜中品质的保持与货架寿命的延长。  相似文献   

14.
活性包装技术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综述活性包装技术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和发展,为进一步开发活性包装技术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针对我国目前果蔬贮运存在的问题,介绍活性包装的分类及其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结果活性包装在抗菌、脱氧、乙烯吸附、二氧化碳控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可用于果蔬保鲜领域。结论活性包装具有可调节包装内产品所处环境,进而更好地保存产品等优点,从而成为保鲜包装的热点,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影响鲜切花保鲜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因素,以及西部地区鲜切花运输包装的现状,提出了物流环境下西部鲜切花运输包装的基本技术,并从包装材料、包装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装基本技术分析结果表明:该包装方法能良好地改善影响鲜切花保鲜的几个重要因素,可延长鲜切花的保鲜期,加快物流环境下鲜切花运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果蔬自发气调包装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李家政 《包装工程》2011,32(15):33-38
系统地介绍了自发气调包装的概念、保鲜膜的性能与作用、保鲜袋内气体平衡规律,阐述了自发气调包装的设计方法,分析了自发气调保鲜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了自发气调保鲜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军  刘明亮 《包装工程》2006,27(4):36-37,52
介绍了臭氧果蔬保鲜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其特点;在分析果蔬保鲜包装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应用臭氧技术结合包装技术方法,在常温下对西红柿、豆角进行了臭氧保鲜实验研究,对腐烂率、减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VC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上果蔬的保鲜期至少延长2周以上,对现代销售中的果蔬保鲜包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巩雪  高德  常江 《包装工程》2007,28(10):7-10
通过对大米不同的保鲜包装方式进行实验研究,针对大米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和陈化机理的影响,提出不同大米保鲜包装方式对大米的含水量变化、脂肪酸变化、还原糖含量变化以及粘度变化的影响,得出不同保鲜包装方式与大米保鲜效果之间的关系,为大米的保鲜包装提供了一些基础理论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大米品质变化的影响因素及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农产品的果实中果核与保鲜包装效果的关系.文中对果核形式与结构,果核与保鲜包装的内在关系,果核与保鲜难易程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总结现有植物精油抗菌活性包装最新研究成果,为促进食品活性包装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介绍对食源性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代表性植物精油及其主要化学成分;从破坏/影响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遗传物质的复制、酶的活性和代谢功能等方面归纳总结植物精油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机制;分析总结植物精油活性包装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并介绍植物精油活性包装材料在食品保鲜中的最新应用成果;针对目前植物精油活性包装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结论 部分具有抑菌作用的植物精油可作为化学合成防腐保鲜剂的有效替代品,随着精油在活性包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易挥发、有气味及食品安全风险等问题不断解决,植物精油活性包装将在食品保鲜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