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梁丽琴 《新食品》2005,(16):33-34
绍兴黄酒无疑是传统的,而当传统的绍兴黄酒遇到中粮这样非传统的企业和李忠这样的“外行”时。将会给绍兴黄酒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2.
杨国军 《中国酒》2009,(1):75-75
2008年12月26日下午,以“中国味·和天下”为主题的黄酒文化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会稽山绍兴酒福建上市发布会在泉州市五星级的泉州酒店隆重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黄酒学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主办.福建泉龙酒业有限公司.泉州盛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来自中国黄酒行业的权威专家,  相似文献   

3.
梁丽琴 《新食品》2005,(23):32-33
“南有绍兴花雕,北有即墨老酒”。“南北黄酒不过江”,这是黄酒行业传统的市场格局和竞争心态。但是,在黄酒复兴浪潮中,绍兴黄酒不但“过江”,而且大有行销全国之势,在这种情势之下的即墨老酒,该怎么办?[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26日下午,以“中国味·和天下”为主题的黄酒文化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会稽山绍兴酒福建上市发布会在泉州市五星级的泉州酒店隆重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黄酒学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主办.福建泉龙酒业有限公司.泉州盛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来自中国黄酒行业的权威专家,  相似文献   

5.
肖竞 《新食品》2007,(34):66-67
当绍兴黄酒企业家能真正聚集一堂,心平气和探讨绍兴黄酒未来出路时,也许,绍兴黄酒就已经找到了出路。在近期举行的“绍兴黄酒产业发展论坛”上,绍兴黄酒的企业家就真坐在了一起,绍兴黄酒的整体发展被提上了战略的高度,一些明晰的思路也得到大家认同。在会议间隙,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祖康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采访,并就绍兴黄酒如何做强做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杨国军 《酿酒》2006,33(6):64-64
2006年10月16日下午,中国黄酒城开游仪式在古城绍兴隆重举行。绍兴市委书记王永昌等市委、市府领导参加了开游仪式。中国黄酒城是绍兴市政府的重点工程,始建于2005年,总投资4.2亿。此次开游项目主要有酒品及文化展示、酒技表演等。会上“,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谈资     
《新食品》2010,(10):17-17
绍兴黄酒从业者必须有更大的气魄,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 ——4月28日.会稽山一期4万千升黄酒项目开工。浙江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傅祖康说,绍兴黄酒在着力提升黄酒品质、打响黄酒品牌后,开始发力提升产能,并表示对黄酒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8.
傅祖康 《中国酒》2009,(2):20-21
众所周知,绍兴黄酒是中国黄酒的代表,具备走向世界的“气质”和“神韵”,也具备纯正的“贵族”血统,绍兴酒的文化内涵之广和历史根基之深,应该是中国酒界公认的事实。照理说,绍兴黄酒走向世界应该是畅通无阻,这也是我们大家共有的一种愿景。但事实上,绍兴酒离走向世界还有相当的距离。确切地讲,走出江、浙、沪、闽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杨沐春 《中国酒》2007,(12):64-65
话说2007年11月8日,由浙江塔牌绍兴酒厂承办的“塔牌2007绍兴黄酒开酿节”暨“鉴湖源头与绍兴黄酒战略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之后,掀起了一波以“塔牌”为主基调的黄酒浪潮,久久不能平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一向有酒缸、酱缸、染缸的“三缸”文化之称,典型的“酱缸”文化是绍兴不同于全国大多数城市酱园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本文第一次对“绍兴酱缸文化”作了系统全面的考察与讨论,指出其本质特征是“三风”:绍兴酱园传统品种的风味、绍兴酱业人在中国历史上的风流、绍兴酱业人风格。“三风”之中绍兴酱业人经验、经历、精神所集成的“绍兴风格”是核心。“绍兴酱缸文化”的悠久历史积淀和清代晚期以后跨世纪张扬,最终使得19世纪以来天下酱业无人不说绍,九州之内司厨主中馈者鲜有不知绍兴者。直到今天,绍兴地区仍然可见千年以上传统工艺的作坊式酱园在为百姓的餐桌服务。“绍兴酱缸文化”是历史上中国酱文化的缩影,“绍兴酱缸文化”深深地渗入绍兴了历史。决定了绍兴的过去,影响着绍兴的未来,而且正如历史所一再证明了的那样:其影响所及远远不仅止于绍兴。  相似文献   

11.
杨国军 《中国酒》2006,(7):71-71
日前,国务院以国发[2006]18号文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绍兴黄酒酿制技艺榜上有名。6月8日,绍兴市举行庆祝全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电视晚会,同时公布绍兴黄酒行业协会为绍兴黄酒酿制技艺项目传承基地。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代表之一,绍兴黄酒在中国酒类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的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绍兴黄酒面临着市场份额下滑的困境。本文梳理了绍兴黄酒品牌发展历程,其具有品牌内涵深厚、核心技术突出、传统渠道稳定等优势,但存在形象老化、产品结构单一及地域限制严重等问题,因此提出品牌年轻化的必要性。进而针对性提出加强文化定位、提升设计创新、促进传播渠道等策略,以期能够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助力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纺织产业在绍兴市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经济总量约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位于绍兴县的中国轻纺城是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纺织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但纺织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物流服务却存在着诸如集群物流服务供应链不完整等问题。剖析了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物流特征及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完善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物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阿牛 《中国酒》2009,(4):74-75
世界上黄酒、葡萄酒、啤酒三大古酒。其中黄酒源于中国,而绍兴酒是中国黄酒的代表,具有走向世界的“气质”和“神韵”,也具备纯正的“贵族”血统,绍兴酒的文化内涵之广、历史之悠久,这是世界上酒界所公认的事实。被誉为“东方名酒之冠”,受到中外名人的青睐。  相似文献   

15.
梁丽琴  郭斌 《新食品》2005,(20):38-39
“天下黄酒源绍兴”,一句话道尽了绍兴黄酒在整个黄酒行业中的地位。但是古老的绍兴黄酒在平稳地走过几干年后,不得不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很多人把绍兴黄酒比做绍兴师爷,理性有余激情不足.善于守业而不善于创业。这种情况在上海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上海市场这块兵家必争之地上,绍兴黄酒面对迅速崛起的海派黄酒.并没有守住自己的江山,它们现在必须要面对的是.从头开始。  相似文献   

16.
梁丽琴 《新食品》2005,(17):31-32
“越酒行天下”是清乾隆皇帝品饮绍兴黄酒时写下的诗句,意即绍兴黄酒扬名天下、畅销海内。如今,绍兴黄酒在经历了市场低迷之后,正试图重现当年辉煌。  相似文献   

17.
徐娜 《中国酒》2010,(9):81-81
近日.2010浙江省企业文化年会在杭州举行,中国绍兴黄酒集团等30家企业荣获“2009年度浙江企业文化优秀单位”称号,黄酒集团是绍兴市唯一一家荣获该殊荣的企业。  相似文献   

18.
会稽山 《新食品》2005,(18):35-35
绍兴黄酒俗称“老酒”,素有越陈越香、越陈越醇之说。  相似文献   

19.
杨国军 《中国酒》2012,(10):85-87
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酒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绍兴黄酒深厚的历史渊源更赋予了绍兴酒浓厚渊博的文化内涵,绍兴酒文化作为古越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当代文化、艺术的创作起了重要作用。这里主要从文学、摄影、绘画、音乐等文化视野的角度对绍兴酒与当代文化艺术之关联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言论     
《中国酒》2021,(2)
黄酒是最适合国人体质并与中国美食最搭配的一个酒种,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厚的文化积淀,赋予产业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酒业协会在“十四五”规划中给黄酒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三个方向:推动产业向优质、优势名酒产区和美酒特色产区发展;明确产业技术创新导向;提升品质和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