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谷氨酸是一种常见氨基酸,谷氨酸钠俗称"味精"。人体可以合成谷氨酸,也可以从食物中获取。2017年7月,欧盟食品安全局发布最新评估报告,将谷氨酸及谷氨酸盐(谷氨酸钠、谷氨酸钾、谷氨酸钙、谷氨酸镁)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调整为每千克体重30毫克,他们还建议欧盟的管理部门强化食品中的添加限制,这可能是30年来味精遭遇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味精的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能水解成谷氨酸,谷氨酸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它具有强烈的鲜味.你如果在放味精的菜肴里再放点食醋就会使菜肴的味道更美,因为谷氨酸钠,  相似文献   

3.
健康广场     
正味精——天然味精是一种天然产品吗?YES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只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就含有谷氨酸。游离态的谷氨酸(谷氨酸根阴离子)普遍存在于日常食物中(如蘑菇、海带、西红柿、坚果、豆类、肉类),是人体中自然代谢的一种产物。谷氨酸根刺激舌头上味蕾的鲜味受体,使我们感到味道鲜美。鲜味高的食物很多为谷氨酸含量丰富的食物。所以说味精是一种天然产品。  相似文献   

4.
《福建轻纺》2001,(1):3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商品名称为味精或味素,其谷氨酸钠含量在99%以上。采用生物技术以粮食(玉米、大米)、淀粉为原料发酵制取的谷氨酸和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食用的牛奶、鸡蛋、鸡、猪肉等营养食品中所含的谷氨酸,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完全相同。在一般动物性食物中蛋白质含量高的,其谷氨酸含量也高。在植物蛋白中,谷氨酸含量也不少。游离存在的谷氨酸,在很多食物中也存在,如番茄、豆类、香菇、对虾等;在人乳里也含有游离的谷氨酸。人们都知道,蛋白质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由很多氨基酸构成。但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哪一种最多呢?…  相似文献   

5.
关于本公司的商品——味精。池田菊苗博士发现海带中的鲜味是由一种叫做谷氨酸的物质产生的。经过创业家铃木三郎助对其产业化,于1909年进入市场销售。本公司以谷氨酸钠为中心而扩展的商品,目前已涉及氨基酸、医药、食品等众多领域。1食品包装  相似文献   

6.
味精末道母液中含有的焦谷氨酸钠,可经浓盐酸或浓硫酸高温水解成谷氨酸钠.提高味精产品质量,提高谷氨酸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味精易溶于水,具有吸湿性,味道极为鲜美,溶于3000倍的水中仍具有鲜味,其最佳溶解温度为70℃-90℃。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化学名a-氨基戊二酸一纳,是一种有钠离子与谷氨酸根离子形成的盐,一种无颜色无气味的晶体,在232℃时解体溶化。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而纳是一种金属元素,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料。  相似文献   

8.
1.味精(L-谷氨酸钠)含量分析不能用甲醛法氨基氮分析,因除MSG外,鸡肉、鸡蛋、HVP、酵母精中均含有游离氨基酸及其它大量氨基酸.测定结果偏高,所以应改用华勃法脱羧酶或L-谷氨酸氧化酶测定,专一性强.  相似文献   

9.
鲜味剂简介与调味品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鲜味剂到1977年为止,我国已批准了鲜味剂6种。即谷氨酸钠、5’-鸟苷酸二钠、5’-肌着酸二钠、5’呈味核昔酸二钠、琥珀酸二钠、L-丙氨酸。目前使用的鲜味剂可以分为:1.1氨基酸类鲜味剂这类鲜味剂中最主要的是L-谷氨酸-钠(MSG),俗称味精。氨基酸类鲜味剂除谷氨酸钠以外  相似文献   

10.
"鲜王”调味品中谷氨酸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群 《发酵科技通讯》2000,29(3):29-29,9
"鲜王”是我厂生产的系列调味品之一,因其味鲜、醇厚、价廉、使用方便,故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但在其成品分析中发现谷氨酸钠含量的测定即旋光法测定时误差极大,经分析鲜王配方中由于含有具旋光性的其它配料如蔗糖等,造成干扰因而旋光法不适用于鲜王中谷氨酸钠含量的测定.与众多味精厂家一样,我厂在谷氨酸发酵液检测中使用华勃氏(Wabury)呼吸器法测定谷氨酸含量.从原理上说味精含量同样完全可采用此种测定方法,然而华勃氏呼吸器法操作较繁琐、测定周期较长、测定环境要求高.本文以酸度计滴定法替代华勃氏呼吸器法测定"鲜王”中谷氨酸钠含量.  相似文献   

11.
谷氮酸发酵尾液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味精的生产工艺:味精生产是以粮食(小麦、玉米、大米等高淀粉品种)为主要原料,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合成谷氨酸,再由谷氨酸精制成谷氨酸钠(味精)。工艺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直以来,味精是让人们谈之色变的调味料,很多人认为,食用味精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以致厨师们不敢使用味精。到底食用味精安不安全?中国烹饪协会食品安全研究组给出了如下解释。味精和呈味核苷酸二钠味精:是以淀粉质、糖质为原料,经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等)发酵,提取、中和、结晶精制而成的,谷氨酸钠含量≥99.0%,具有特殊鲜味的白色结晶或粉末。增鲜味精:在谷氨酸钠中,定量添加了核苷  相似文献   

13.
最近德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婴幼儿缺锌症与味精有密切的关系.对成人来说,食用味精是有益无害的,因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肝脏中的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的代谢作用下,谷氨酸钠会发生转化  相似文献   

14.
几十年来,我国的味精生产一直沿袭以纯碱中和制取谷氨酸钠的工艺。谷氨酸是两羧基氨基酸,在与纯碱中和产生谷氨酸钠的过程中,产生出二氧化碳气体,形成大量泡沫,使热量挥发,造成浪费。同时,由于中和液起泡外溢,常使生产中断,影响中和速度和纵作时间。工厂一般采用植物油进行消泡,但油与碱起“皂化”反应,产生乳浊液。该乳浊液只有靠蒸馏或萃取才能除去,靠过滤是无法分离的,因此,常常带入味精  相似文献   

15.
从味精醪母液中回收谷氨酸工艺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盐酸常温水解法,水解味精生产中产生的醪母液而制成水解液.首先将醪母液中的焦谷氨酸钠水解为谷氨酸,同时醪母液中的谷氨酸钠也还原为谷氨酸.再用醪母液调整水解液的pH值至谷氨酸的等电点pH3.0~3.2(试纸法),谷氨酸结晶析出,上清液和滤液排放(排杂),而滤渣(主要是谷氨酸)经过水洗,洗去水解时生成的NaCl和未被水解的焦谷氨酸,以及水溶性其他杂质,而颗粒状杂质或胶质物则在味精生产中,通过将回收的谷氨酸掺对投料,在中和罐中被粉沫活性炭吸附后被板框过滤机滤掉.  相似文献   

16.
酱油中谷氨酸占氨基酸含量五分之一,大约为浓口酱油食盐含量的十分之一。据认为食盐与谷氨酸钠的比率为10:1时味最鲜。含量次于谷氨酸的氨基酸是天门冬氨酸,具有鲜味和酸味。其次,精氨酸、丙氨酸等  相似文献   

17.
阿莹 《烹调知识》2012,(8):29-29
成分:味精是鸡精的“娘” 据了解,味精的生产工艺和米酒类似。味精是用淀粉等原料经糖化发酵后制成,并不像一些人所想那样“味精是化学合成的”。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而各种蛋白质中一般都含有谷氨酸钠,水解后释放出来,就会形成谷氨酸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酱油、豆豉、奶酪等产品。  相似文献   

18.
味精废液中除了有谷氨酸,还有其它氨基酸。本文主要探讨了味精废液中碱性氨基酸的分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味精末次母液的处理,采用添加一定量的盐酸将焦谷氨酸钠转化成谷氨酸进行回收利用。但该工艺具有焦谷氨酸钠的转化低、上清液中COD含量高、废水处理难度大等缺点。为提高焦谷氨酸钠的转化,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本文采用酸碱结合工艺试验,将末次母液分别用酸、碱水解后,将碱水解液流加至酸水解液中调等电点,制成谷氨酸。该工艺较原酸化工艺有效地提高了焦.谷氨酸钠的转化,末次母液回收制谷氨酸的收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味精是厨房调味料的一种,很多人都知道味精吃多了是有危害的。那么,要如何健康地食用味精呢?下面就来告诉你有哪些菜肴不能放味精,帮你正确食用味精。炒肉菜不用加味精。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