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种高温酸性α-淀粉酶基因的高效表达和表达产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种高温酸性α-淀粉酶基因经密码子优化后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的重组α-淀粉酶rBD5063具有α-淀粉酶的活性,表达量达到60mg/L。对rBD5063进行了纯化并对多组分的表达产物进行了研究。rBD5063作用最适pH值为5.0,在pH3.5~10.0范围内酶活性保留50%以上,最适温度在105~110℃之间,在90℃下酶活性半衰期约30min。低浓度Ca^2+对激活rBD5063活性和维持稳定性是必需的,高浓度对活性会产生轻微抑制作用,Mg^2+、SDS和Trition X-100都能够部分抑制rBD5063活性,Cu^2+和EDTA严重抑制rBD5063活性。表达产物水解可溶性淀粉主要产物是单糖和低聚寡糖。表达产物包括分子量分别是62、56、44kD的3种活性组分,在通常情况下主要以大分子量活性多聚体的形式存在。重组α-淀粉酶rBD5063不存在N-连接的糖基化,但是存在O-连接的糖基化现象,O-连接对rBD5063的热稳定性和最适温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以苯胺为唯一碳源、氮源生长的苯胺降解菌株AD9,该菌株最适生长的苯胺浓度为1000mg/L,降解效率可达90%,对苯胺耐受程度高达4500mg/L,降解苯胺的最适pH值为7.0,最适温度为3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AD9具有降解苯胺速率快、耐受苯胺浓度高的特性。该菌具有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和利福平抗性,无氯霉素、四环素抗性,其16SrDNA序列与多株Delftia sp.菌有很高的同源性,其G+C含量为66.8mol%,非常接近于标准菌株D.tsuruhatensis T7(66.2mol%)。另外该菌和17的DNA-DNA杂交率为83.8%。结合AD9的表型鉴定将该菌株归属为D.tsuruhatensisas。这是D.tsuruhatensis菌种苯胺降解细菌菌株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低温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生长特性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从北极楚科奇海分离出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耐冷假交替单胞菌BSw20308。研究表明:该菌最适生长温度10℃,35℃不生长;在pH7.0~8.0、含2.0%~3.0%NaCl的培养基条件下最适宜菌株生长与产酶;可溶性淀粉、酵母浸出液是有利于菌株生长及产酶的碳源、氮源物质;蔗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及麸皮对CMCase的合成具有明显诱导作用;CMC、麸皮、可溶性淀粉及麦芽糖对滤纸酶的合成有一定诱导作用,单糖与部分双糖(蔗糖、纤维二糖及乳糖)则起阻遏作用;在指数生长后期至稳定早期,大量产CMCase;发酵液含CMCase、滤纸酶及葡萄糖苷酶活性,以CMCase活力最高;胞外CMCase活力占总CMCase活力的74.1%左右;酶最适作用温度35℃,5℃时酶活保留50%左右;酶对热敏感,35℃半衰期为3h,25℃下酶活稳定;酶最适pH8.0。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渣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探索双酶法逐步水解马铃薯薯渣中的残留淀粉的研究,目的是解决马铃薯薯渣提取果胶的中性糖残留问题提高果胶纯度。结果表明,耐高温a-淀粉酶和高转化率糖化酶组合使用可有效的水解马铃薯薯渣中的残留淀粉,其最优工艺条件为:液化时耐高温a-淀粉酶的最适条件为,为pH为6.3,液化温度为95℃,加酶量为90u/g,液化时间为30min;高转化率糖化酶的最适条件为pH为4.3,液化温度为60℃,加酶量为198u/g,糖化时间为2.0h,在最适条件下,最终后续产品果胶的纯度上升至80%以上。  相似文献   

5.
从南极深海沉积物中筛选到一株产低温几丁质酶的菌株AC444,经细菌形态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其最适与最高生长温度分别为15℃和30℃,属于兼性嗜冷菌。AC444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源产酶,在含胶体几丁质和蛋白胨的培养基中产酶最高,达13.47U,最适产酶温度为20℃。酶的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作用温度为35℃,属中性低温酶。  相似文献   

6.
大肠杆菌氨基酰化酶拆分-DL-Met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宏现 《高技术通讯》2003,13(7):34-37,53
报道了利用大肠杆菌氨基酰化酶Ⅰ拆分消旋体生产L氨基酸的研究结果。大肠杆菌氨基酰化酶Ⅰ ,在培养 2 0~ 2 2小时 ,酶活力可达到 89.2 μmol/ml·h- 1。用它拆分DL Met ,其最适反应温度为 6 0℃ ,最适 pH值为 7.0 ,最适底物浓度为 0 .2 5~ 0 .2 75mol/L ,催化动力学过程不符合米式方程。 0 .0 4mol /L的Co2 + 对酶有较好的激活作用 ,活力提高 8%左右  相似文献   

7.
低温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部分酶学性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从南极乔治王岛冻土来源的76株低温细菌中筛选到13株低温脂肪酶产生菌,对其中的BTsl0022菌株进行鉴定。通过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菌株RTsl0022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但与已定名的假单胞菌有一定的差异,与未定名的Pseudomonas sp.PsB的亲缘关系最接近,故将其暂定名为Pseudomonas sp.BTsl0022。对该菌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初步研究表明,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4℃,对热敏感,60℃处理30min仅残留25%酶活性,酶的适宜作用pH范围在7.0~9.0,最适pH为8.0。  相似文献   

8.
单宁微球固载α-淀粉酶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宁微球为载体,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固定α-淀粉酶。探讨了最佳固定化条件,并考察了温度、pH值和淀粉初始浓度等对固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宁微球对α-淀粉酶的吸附率达到了96.99%。最佳固定条件为:戊二醛质量分数0.10%,pH5.5,温度25℃,时间2h。固定α-淀粉酶的重复5次后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淀粉酶时间-温度指示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冯钦  钱静  刘婧 《包装工程》2014,35(7):60-65,138
目的研究淀粉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剂(TTI)及酶经固定化后体系稳定性。方法以淀粉酶反应体系为基础,确定在时间为4~5 d内,温度为4℃的条件下指示剂最佳配比,再应用固定化酶技术,观察固定化酶的凝固性,测定其酶活性能以及应用于TTI中的吸光值随时间变化曲线。结果确定了淀粉酶型TTI体系配方,酶经固定后酶活有所下降,但吸光值变化更平稳。结论得到了应用于4℃时的时间-温度指示剂最佳酶固定化条件,以糊精(质量浓度为40 g/L)和碘(质量分数为0.1%)为底物,琼脂固定化酶液(质量分数为3%)为反应物,该条件下得到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55℃,此时指示剂稳定性最佳,体系颜色变化与时间最理想。  相似文献   

10.
王烨  王烁  杨静 《中国科技博览》2013,(16):205-206
采用Fenton高级氧化法深度处理化纤生化出水,考察其氧化作用和絮凝作用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在控制初始pH值为3,c(Fe2+)为7.0mmol/L,c(H2O2)为0.15mol/L时,COD总去除率可高达63%,其中氧化作用去除率为40.1%,絮凝作用去除率为22.9%。初始pH、c(Fe2+)以及c(H202)的变化对氧化和絮凝作用影响显著,但在各个反应因素变化范围内氧化作用对COD去除率一直高于絮凝作用对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11.
罗道成  郑李辉 《材料保护》2011,44(8):60-62,90
为了开发新型高效廉价的吸咐材料,利用常压微波辐射法在酸性条件下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制备了高度有序的SBA.15型介孔分子筛。研究了静态条件下SBA-15对电镀废水中Cu2+的吸附,探讨了SBA-15用量、废水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去除Cun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pH值为5.0,Cu2+在0—1...  相似文献   

12.
微生态制剂以其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能有效克服抗生素滥用等优点而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本文以一株地衣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比:葡萄糖1.5%,酵母抽提物1.0%,硫酸镁0.3%。最佳培养温度为35℃,最适接种量为5%,最佳初始pH6.5。  相似文献   

13.
本次试验旨在研究壳聚糖对樱桃汁澄清的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可知,壳聚糖添加量0.6~1.2g/L,澄清温度为50-70℃,pH为3.49-5.51.澄清时间为40-60min,正交实验确定壳聚糖澄清樱桃汁最佳工艺:壳聚糖添加量0.6g/L,樱桃汁澄清温度为60℃,澄清时间为50min,pH选择樱桃汁的自然pH3.49,其透光率可达95.4%。与原樱桃汁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基本不变,果胶和蛋白质大量清除.提高了樱桃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淀粉酶产色链霉菌1628(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是一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其合成的主要活性物质为核苷类抗生素——丰加霉素.为了提高淀粉酶产色链霉菌的发酵水平,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对菌株1628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5%、黄豆粉5%、FeSO40.1%、CaCO30.5%、NH4NO3 0.3%、KH2PO4 0.3%,最适初始pH7.0.在供试的发酵条件内,装液量60mL/250mL,发酵温度28℃,摇床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为92h.活性物质丰加霉素的产量最高156.17mg·L-1,比优化前提高了3.3倍.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非水性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3+共掺杂的掺Er^3+:Al2O3粉末,Er^3+浓度为0.1和1.0mol%,Er^3+和Y^3+浓度比为1:0-10.X射线衍射和光致发光(PL)光谱结果表明:900℃烧结的掺0.1和1.0mol%Er^3+:Al2O3粉末为具有非晶化特征的γ和θ混合相结构,非晶化趋势随Y^3+共掺杂浓度增大而增加.掺0.1mol%Er^3+:Al2O3粉末,PL光谱强度和半高宽随掺Y^3+浓度增大无明显变化.掺1.0mol%Er^3+:Al2O3粉末,PL光谱强度和半高宽随掺Y^3+浓度增大而增加,10mol%Y^3+共掺杂粉末的发光强度提高50倍,约为掺0.1m01%Er^3+:Al2O3粉末的10倍,半高宽从77nm增至92nm.Y^3+共掺杂对较高浓度掺Er^3+:Al2O3粉末PL性能的增强作用归因于Y^3+对Er^3+在基体中的分散和配位结构多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翟云会  罗鹏煜 《纳米科技》2013,(4):26-29,52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磁性Fe3O4粒子,在丁二酮肟存在下,以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方式在其表面包覆一层SiO2-丁二酮肟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技术对复合粒子的形貌、组成和磁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依据丁二酮肟对Ni2+优异的配位能力,研究复合粒子吸附Ni2+的最适pH、吸附速率、洗脱等条件,结果表明,pH=4—7时所得材料可对微量Ni2+进行定量吸附。  相似文献   

17.
碳酸酐酶在硅藻土上的固定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硅藻土为载体,通过共价结合法固定化碳酸酐酶.对制备固定化晦过程中的pH值、加酶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并对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比游离酶高了5℃;最适反应pH值为6.0,比游离酶低了2个pH值单位.该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均高于游离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后嫁接法在溶剂热条件下对新型块体SiO2大孔材料进行环氧基化改性,以环氧基功能化SiO2大孔材料作为载体,通过共价结合法固定化诺维信(Novozymes)工业级漆酶,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在固定化时间为4 h、pH值为4.5、初始酶液浓度为25 mg/mL时,固定化效果最好,固定化漆酶活力达到101.7 U/g;固定化漆酶的最适pH值为4.0,最适温度为50℃,其pH值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显著优于游离漆酶。固定化漆酶具有可重复操作的性质,与底物反应反复操作10批次后剩余活性为43.4%。  相似文献   

19.
嗜热芽孢杆菌产耐热蛋白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成功地分离保存了一株产蛋白酶的耐热芽孢杆菌.该菌所产的蛋白酶最适pH 7.5,在pH4.0~9.0时较稳定.最适温度为70℃,80℃以下时热稳定性较好,在稳定的pH或温度下能保持1 h以上活性不变.通过添加Ca2+,Li+,Co2+,Mg2+等12种金属离子证实该酶为金属激活蛋白酶,其中Li+提高该酶活性最显著.氧化剂过氧化氢可以提高该酶的活力,表面活性剂如Tween 80和Triton X-100对酶活力影响不大.该蛋白酶对各种常用的商品洗涤剂耐受能力较强,在洗涤工业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纳米超顺磁性铁氧体的制备条件及其性能特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方法:应用化学共沉淀法,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9.0、[Zn^2+]:[Fe^2+]为1:5、反应时间为75min。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进行表征,表明制备的样品为尖晶石结构,平均粒径7.7nm,大小均匀,比饱和磁强度为65.7563Am^2/kg,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