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部为切实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工程教育国际互 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举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出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新的教育思想。针对“工程制图”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且基于专业认证 的要求,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探讨如何建立 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教学模式,促进《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分析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融合的必要性,基于OBE的理念和方法,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为例,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分解、课程体系以及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探讨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融合的路径,为其他工科专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1什么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师“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认证”历来工程师的专业任职资格认证,被视为是提高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育水平,以及鉴定各国大专院校教育水准的重要方法。随着工程技术的逐渐全球化,建立国际性资格认证是大势所趋。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国家开始研究和发起构筑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校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标准、机构的认证,以及学历、工程师资格的认证等内容。由于这些互认体系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构筑了一种技术贸易、服务贸易等新的壁垒形式,对没有加入互认体系的国家,其专业技术人员技术…  相似文献   

4.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教育认证已成为中国高校新的风向标,也成为高考生选择报考专业的一项重要指标。设计模式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包含了面向对象的精髓,是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础,在工程教育认证所评估的课程设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本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以及山东农业大学申请认证所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对设计模式课程开展了教学研究,并将该教学方案应用于本科教学。  相似文献   

5.
依据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结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课程特点,提出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指导、以OBE教育理念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方案,从课程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等方面介绍基于该课程的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融合的整体教学设计,为基于课程的思政建设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理念为指导思想,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操作系统课程特点,结合专业毕业要求制订操作系统课程目标;并以课程目标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构建定量和定性的达成度评价体系,阐述该评价体系的实施过程.通过实践结果分析,说明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工程教育理念相一致,能够有效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博 《互联网周刊》2023,(23):69-71
工程教育是国家工程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2015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颁布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1]及适用于计算机专业的补充标准,对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基于此,本文从工程教育视角出发,结合实际教育要求和问题,探究如何从实训、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程的教学实际,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介绍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从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内涵,提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育人根本导向和培养方案层次结构强“依赖—支撑”体系,以计算机类专业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为例,阐述专业认证要求下的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考核和达成情况评价,指出专业认证要求下课程建设的合理性、课程评价的有效性及课程改进的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分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介绍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改革主要思路及其步骤,在优化课程目标、完善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实践以及改进课程考核制度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相互支撑与协同互促的不足,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提出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协同运转、共蕴互促的育人生态体系的新模式,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面,介绍具体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最后说明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2.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实际情况,以面向对象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介绍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达成度的计算与评价、课程达成度分析与教学过程持续改进,以期为有关高校和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计算机专业学生以创新思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将工程教育认证和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一种通过构建具有创新复杂工程问题特征的计算机系统实践项目库,据此重构计算机实践课程的思路和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教师团队实际科研项目融入计算机相关实践教学中,基于案例法重新设计具有创新复杂工程问题特征的计算机系统实践项目,依据创新复杂工程问题实践项目的需求,重构计算机专业的创新性实践课程体系,从而使实践课程各教学环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以及创新复杂工程问题属性特征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使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更加符合工程教育认证和"双创"对培养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不仅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它也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交叉课程,在该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受众面广。本文针对当下主张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优势.并阐述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现状.通过剖析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两个着力点,提出该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具体方法:深挖掘、巧设计、重融合。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就是国内外教育与工程界关注的一个问题,英美等国家在工程教育认证方面有相当长的历史.近些年.国际工程教育相互承认的作用得到各国普遍的认识。198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6国在华盛顿签署第一份有工程学士学位专业认证的国际相互承认的协议。我国为顺应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趋势,保证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也开始了相关的工作。随着认证工作的逐步扩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认证也开展起来。为了介绍我国的这一认证情况.进一步促进计算机专业的认证工作,本刊组织了认证专题,对率先取得认证资格的学校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
以专业认证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顺应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强国家和行业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和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同时为配合国家工程师制度改革,实施注册工程师制度,尽快实现工程专业和工程师的国际互认,教育部于2006年3月份正式成立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及其秘书处,并由教育部高教司、高等学校相关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业学会成员、工程教育专家及资深工程师按合理比例组成了相关专业的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  相似文献   

17.
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结合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提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总体方案,从构建层次化实践教学课堂、多元化实践评价机制、系统化质量跟踪调查机制方面,介绍教学改革实施过程,最后说明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计算机类专业的Web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工程教育认证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实践思路。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Web开发技术课程为例,阐述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目标,介绍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课程考核评价内容和评分点,给出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最后说明课程改革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9.
魏海涛  鲁汉榕  杨瑞娟  周焰  肖兵 《计算机教育》2008,(20):107-112,106
本文通过全面论述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与它在计算机科学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提出把计算机图形学列入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弥补“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与“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中对计算理论“能行性”教育的缺失与应用软件编程系统训练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提出将师范素质教育向工程素质迁移,发挥高等师范院校优势,弥补工程教育弱势的现状。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按工程专业教育认证要求,阐述如何通过改进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工程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形成有师范特色的高师院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