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江苏省2014年新收获粳稻的质量、品质现状,抽取覆盖全省所有产粮县的1 112份样品作为试验样品,依据《稻谷》(GB 1350—2009)国家标准要求对新收获稻谷的出糙率、整精米率、水分、杂质、不完善粒、谷外糙米6个质量指标进行检测。根据国家标准优质稻谷(GB/T 17891—1999),对全省优质品种稻谷的品质指标进行检测、分析。 调查了2014 年江苏省13市63县(市、区)新收获粳稻的质量,并与近5年粳稻的质量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收获粳稻全省三等以上稻谷占比为94.8%,出糙率平均值为80.5%,整精米率平均值为64.4%,不完善粒平均值为4.1%,谷外糙米平均值为1.4%。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三等要求的样品有33份,占样品总数的11.4%。2014年全省新收获粳稻总体质量略差于2013年,其中南通、泰州等苏中地区粳稻质量较好。受天气影响优质稻谷品种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主要优质品种是苏州和宿迁地区南粳系列。  相似文献   

2.
王晓丽  李伟 《粮油加工》2006,(11):27-28
破损粒顾名思义.就是指粮食的籽粒受到破坏或损伤而不完整的颗粒,它是粮食不完善粒(包括破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霉变粒、未熟粒、热损伤粒等,表1为小麦、玉米、稻谷3种粮食国家标准中不完善粒所包括的具体项目及对应定义表)当中的一个项目。对于玉米来说,国家标准上明确规定其破损粒的定义为籽粒破损达到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含五分之一)以上的颗粒,对于小麦来说,国家标准上明确规定其破损粒的定义为籽粒被压扁、破坏而伤及到胚或胚乳的颗粒。  相似文献   

3.
1、质量标准玉米期货合约交割标准品及替代品质技术要求交割等级标准品替代品容重(克/升)一等二等三等≥685≥660杂质%≤1.0水分%≤14.0不完善粒%总量≤8.0其中:生霉粒≤2.0允许范围>2.0且≤4.0气味色泽正常项目容重生霉粒标准品质量要求≥685克/升≤2.0%替代品质量要求≥660克/升>2.0%且≤4.0%替代品扣价(元/吨)-30-502、玉米期货合约质量差异扣价散粮交割玉米出库不完善粒总量允许范围为≤11%。大连豆粕期货玉米实物交割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江苏省2021年新收获小麦质量情况,指导粮食收购工作,省粮油质量监测中心组织各市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在全省13个市、72个县区、1400多个村组扦取小麦质量调查样品1406份,依据GB 1351—2008《小麦》等国家标准和检测方法,对新收获的小麦质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千粒重平均值为42.5 g,容重平均值为784.6 g/L,不完善粒总量平均值为5.2%,其中占比较多的是赤霉病粒,平均值为1.3%。与2020年小麦质量情况相比,江苏省2021年小麦质量总体状况较2020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对2008年西安市7个区县的玉米收获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虽然2008年玉米较2007年减产严重,但全市玉米总体质量表现良好,平均容重743g/L,平均水分13.9%,平均不完善粒5.6%。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7年度集港玉米的铁路发站分布及发货数量,将东北(含内蒙古)地区玉米产区划分为11个地方产区,并按地方产区分类统计了79 470份玉米样品的检验数据.通过计算整理,得出这些地方产区、4个省级产区及东北产区玉米的体积质量(p)、水分(W)、不完善粒、生霉粒、破损粒、杂质等6项品质指标平均值、极值以及体积质量、水分两项品质指标各区间的数量占各地玉米总量的比率,比较分析了各产区玉米体积质量、水分两项品质指标分区间数量占其总量的比率和六项品质指标平均值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8年度集港玉米的铁路发站分布及发货数量,将东北(含内蒙古)玉米产区划分为11个地方产区,并按地方产区拆分了总计76 571个玉米样品的检验数据.通过计算整理,得出了各地方产区、省级产区及整个东北地区玉米的体积质量、水分、不完善粒、生霉粒、热损伤、破损粒、杂质7项品质指标的平均值、极值以及体积质量、水分2项品质指标不同区间数量占各产区玉米总量的比率,比较分析了各产区玉米品质的差异及品质指标平均值较上年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研究呕吐毒素在不同种类玉米和玉米颗粒结构中的污染分布规律。采用酶联免疫快速检测法测定粉质玉米、胶质玉米及玉米颗粒不同结构(皮、胚、胚乳)中呕吐毒素含量,同时研究不同霉变率玉米样品、不完整粒率玉米样品筛上物和筛下物与呕吐毒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完整玉米子粒中,呕吐毒素均主要分布在玉米种皮中;在不同霉变率的玉米中,呕吐毒素在霉变率高的玉米中含量较高;在含有不完善粒的玉米中,呕吐毒素在其筛下物中含量较高。本研究为定向脱霉处理、提高玉米利用率和选购较低呕吐毒素含量的玉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户玉米穗储藏特性及其储藏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东部地区,以农户储藏的玉米穗为研究对象,选择原始储粮方式和示范储粮技术2种仓型,开展玉米穗储藏特性及储粮损失研究。定期测定玉米穗储藏期间的玉米粒、玉米芯的水分及玉米粒的脂肪酸值、不完善粒、容重指标,研究和分析玉米穗储藏期间霉变指标、鼠害损失、品质变化等情况。并首次提出利用玉米出籽率计量玉米穗鼠害损失的测量方法。经对比试验验证,传统储粮仓鼠害损失为10%~20%,示范储粮仓型可有效避免鼠害带来的储粮损失,同时避免因鼠害而引起的粮食霉变以及品质的劣变。对农户科学储粮试验研究,新型农户科学储粮装备研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14年新收获小麦的质量现状。方法 抽取覆盖全省所有产粮县的917份样品作为试验样品, 依据GB 1351-2008《小麦》对新收获小麦的容重、不完善粒、杂质、水分和色泽气味五个质量指标进行检测, 其中按照GB/T 5498-2013、GB/T 5497-1985规定的检测方法对小麦的容重、水分进行了测定, 依据GB/T 5494-2008、GB/T 5492-2008的检验方法对小麦的杂质、不完善粒和色泽、气味进行了检验、鉴定。结果 调查了2014年江苏省13市62县(市、区)新收获小麦的质量, 并与近五年小麦的质量状况进行比较。2014年江苏省中等以上小麦占全省96.3%; 容重平均值为771 g/L, 比前两年增加了近10 g/L; 水分平均值为12.5%, 为近五年最低; 杂质含量0.9%, 近五年来变化不大; 不完善粒平均值为5.0%, 为近三年最低, 所有样品的色泽和气味是正常的。结论 2014年江苏省小麦总体质量好于往年, 其中徐州、宿迁地区小麦整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玉米生霉、霉变和玉米中的真菌毒素都是真菌作用的结果,为了探究玉米生霉粒、霉变粒与真菌毒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了江苏、河北、辽宁等17个省(市)1 300多份玉米样品,研究了玉米生霉粒和霉变粒与真菌毒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地区的玉米籽粒生霉、霉变率与真菌毒素含量高低有一定的差异,玉米籽粒生霉粒和霉变粒含量与真菌毒素的含量之间没有正相关性,不能通过感官检验玉米生霉粒和霉变粒情况,来判断该玉米真菌毒素含量的高低,这表明,要确证真菌毒素的含量还必须用专业仪器设备进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今年我县小麦成熟季节遇到连续阴雨天气,造成小麦的质量劣变。主要为不完善粒高和容重低。不完善粒又以生芽粒和赤霉病粒较为严重。这类小麦直接加工面粉,其质量难以符合国家标准。假如以一定数量的质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APEC区域中的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四个经济体的玉米质量标准主要指标的对比,结合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分析,以期为国际玉米贸易标准的互联互通提供参考。这四个国家的玉米质量标准均以容重、杂质和不完善粒(损伤粒)作为玉米定等作价的主要指标,在指标限量设置上,充分考虑了本国玉米流通的特性,立足于自身玉米生产、储存和贸易实践,指标体系带有各自鲜明的特点;玉米容重、不完善粒、杂质等指标的定义、测定仪器、测定方法和质量要求均存在一定差异,相同样品使用不同标准检测和判定时,质量结果和质量等级存在差异,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建议加强国际同行沟通与协调,统一术语和定义、检测仪器、检测方法等,以在国际玉米贸易和流通过程中,能够提高贸易效率,减少贸易成本,促进玉米贸易便利化。  相似文献   

14.
新的小麦国家标准有利于促进河南小麦的发展,保护农民的利益。在全国小麦品质区划中,河南大部分地区为强筋、中筋小麦区。2003~2005的3年中,河南全省小麦平均容重在二、三等之间;目前河南具有一等质量的品种占到37%,且优质小麦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实践中认为,小麦不完善粒对面粉加工有着重要影响,如果能把好原粮检验这一关 ,将会对后续的生产过程得到基本有效的保障。1 小麦不完善粒的界定在国家标准GB1351—1999中,对小麦不完善粒有明确的定义。即:受到损伤但尚有食用价 值的颗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含赤霉病粒和黑胚粒)破损粒、生芽粒和霉变粒。2 各种小麦不完善粒对面粉加工的影响小麦的胚部是籽粒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部位,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较多的脂肪和活性强的酶 。被害虫蛀蚀后,胚乳比例减少,麦皮的比例增大,势必造成出粉率降低,面粉灰分高,面 筋质量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亚太地区部分经济体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玉米质量标准中的质量指标和部分重要安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得出,各经济体玉米标准对质量要求的方向是相同的,设置的质量指标大同小异,主要是以容重、不完善粒、杂质、水分、色泽气味等指标进行质量分级,按玉米种皮颜色进行分类;在术语定义、检测仪器、检验方法、感官检验和质量要求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相同样品使用不同经济体的标准检测和判定时,质量等级和结果判定会存在差异;重要安全指标如真菌毒素、外来种子等差异较大,尤其是国际公认的外来有害种子。建议启动亚太地区玉米容重、杂质、不完善粒、水分等重要指标测定方法的研究,统一相关测定方法和仪器设备,制作感官检测指标的可视化参照系统;开展多层面检测技术人员研讨和交流,收集玉米样品检测数据,进一步分析不同经济体玉米标准的实际差异;增加国际同行沟通与协调,推动区域玉米质量标准协同一致,形成统一或相似贸易技术标准体系,提高效率,实现区域玉米贸易便利化和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玉米收获时含水量较高,若无烘干设施,需要短期堆存或运输至烘干场地,在此过程中极易霉变。本研究将含水量为26%、23%、20%和17%的玉米分别在高温环境(25~35℃)和低温环境(15~25℃)条件下存储,检测其在存储过程中霉菌菌落总数、色泽、糊化特性、脂肪酸值和容重等品质指标的变化,并找出品质与玉米霉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霉变过程中,带菌量急剧上升;色泽指标L~*值和b~*值有所下降;玉米容重也呈现下降趋势;脂肪酸值发生显著变化,26%、23%、20%和17%含水量的玉米分别在初期、16、20、24、40 d就达到国标的重度不宜存状态;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和回升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浅圆仓作为一种新仓型,为了摸清小麦入仓后,其容重、不完善粒和杂质在仓内的变化规律,采用人工扦样获得样品,测其容重、不完善粒和杂质,然后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得到小麦的容重、不完善粒、杂质其三者在浅圆仓内的经验公式,供广大仓储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小麦收储企业和加工企业提供河北省小麦质量信息,对合理利用当地小麦资源提供技术依据,对2010年至2019年河北省小麦主产区的新收获小麦进行容重、千粒重、不完善粒含量、生芽粒含量、水分、硬度指数、降落数值、湿面筋含量以及蛋白质含量等品质质量指标的分析,从各检测指标的年度变化、各市检测指标平均值比较和检测指标优选比较三个方面分析河北省近十年小麦的质量情况。结果表明:除2013年、2018年外均为正常年景。2013年的小麦质量是十年之中最差的,小麦的容重、千粒重、降落数值均处于十年中的最低值,不完善粒含量及生芽粒含量、水分则处于十年中的最高值。在近十年的数据中,辛集市的小麦在高容重、高千粒重、低不完善粒含量、高硬度指数方面上都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另外邯郸市、邢台市、石家庄市的小麦在高容重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0.
模拟郑单958玉米霉变过程,定时测定了玉米霉变期间的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四种真菌毒素含量;同时,利用扫描仪器对霉变玉米的图像进行采集,提取了颜色特征参数;探讨了霉变玉米的颜色特征与带菌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郑单958在霉变期间不含有赭曲霉毒素,剩余的三种毒素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增大趋势,在试验结束时都远远超出了国家标准限量;玉米图像颜色特征参数R、G、B、I值整体呈降低的趋势,H、S值变化不规律;真菌毒素含量与R、G、B、I值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值较大,如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与B值的相关性系数达到了-0.913,真菌毒素含量与H值没有显著相关性,真菌毒素含量与S值呈现出了不同的相关性,如黄曲霉毒素B1与S值有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3,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与S值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