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徽商的推波助澜作用而将徽菜带到全国各地,使徽菜成为八大菜系之一。其次,徽州丰富的物产资源为徽菜的形成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徽州饮食行业的鼎盛,比徽商经营的其它行业如:盐、典当、茶叶、木材等,要晚好几百年。直至清末年间,徽菜馆在全国各地的经营成功使徽菜达到了繁荣时期。  相似文献   

2.
《美食》2017,(1)
正徽菜大师方满福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安徽绩溪人,现任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徽商故里大酒店厨师长。除此之外,他也是安徽省烹饪协会会员、安徽名厨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徽厨技师学院教学顾问、中国徽菜大师、安徽省烹饪专业考评员。他说,从他学厨开始至今日,故乡绩溪给了他巨大的动力与帮助,他为身为一名绩溪人而自豪,也为能为徽菜事业的发展做点贡献而自豪。  相似文献   

3.
2010年7月7日,刘郎杯味道2010名厨烹饪大赛安徽(绩溪)赛区在徽菜之乡绩溪徽厨技师学院隆重举行。安徽绩溪是中国徽菜、中国微厨之乡。选址绩溪举办安徽(绩溪)赛区的首战拥有特殊意义。绩溪地处皖南山区,凭借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餐饮文化,成为安徽一张醒目的名片。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7月7日,刘郎杯"味道2010"名厨烹饪大赛安徽(绩溪)赛区在徽菜之乡绩溪徽厨技师学院隆重举行。安徽绩溪是中国徽菜、中国微厨之乡。选址绩溪举办安徽(绩溪)赛区的首战拥有特殊意义。绩溪地处皖南山区,凭借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餐饮文化,成为安徽一张醒目的名片。  相似文献   

5.
邵之惠 《烹调知识》2010,(9X):16-17
在号称"徽菜之乡"的绩溪,紫园山庄是原生态徽莱的代表,在这里,厨房就是地道的徽居灶台,没有任何粉饰和加工,所有食材的选取都不经过工业加工。除了徽菜最民间的厨房,还有徽州原始的建筑,使这里成为品鉴原生态徽菜和徽居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6.
去年十月,在安徽屯溪举行的徽商研讨会上,我提了一个问题,请教此会诸专家:明清之际,徽商,徽学,徽戏,徽菜与徽州乡土文化建筑,能够同时发展兴盛,形成一整套的文化发展系列,何以我们今天是经济大盛而文化落漠?问题提得不免迂腐,用意则着眼在这些年一直使我困惑的经济大潮中文化的地位问题。与会诸君子在相继的讨论中诚然也谈论到了,却难免书生之论,莫得其解。其间,承王振忠先生惠赠的一本书《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归而拜读,获益匪浅。今写此文,算是对他赠书的回报,也因甚感于徽菜的衰落已经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故不…  相似文献   

7.
打开绩溪的百度词条,有如下介绍:绩溪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徽厨之乡、徽菜之乡,无徽无成镇,无绩不成街。绩溪县西与黄山区、歙县、旌德县接壤,东与浙江省临安市交界,南与歙县相连,北与宣城市、宁国市,旌德县毗邻。为低山丘陵山区,西部为黄山支脉,东部为西天目山脉,主要山峰皆在千米以上。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祖籍地……  相似文献   

8.
江志伟 《美食》2004,(3):17-18
在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前夕,笔者欣喜地采访到有位徽州人竟然与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183;游泳》有关。他就是“中国徽厨之乡”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的徽菜名厨程民开师傅。让我们走进这段鲜为人知、饶有趣味的历史,走近这位与毛泽东诗词有关的徽州人。  相似文献   

9.
《美食》2017,(1)
正公元1121年即北宋宣和六年,宋徽宗降旨敕改歙州为徽州。徽宴作为初起并兴盛在明清时期的徽菜典型代表,之所以能成为食客青睐的经典名宴,其可贵之处是整个宴席在徽菜讲求"三重(重油、重色、重火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徽州人尤其是徽州商人重视饮食养生的理念。该宴无论从食材的选用、菜品的组合,还是从烹制的方法、食用的程序上,都饱含着"明(目)清(心)"的养生之道。正因为如此,徽宴才能深深地吸引着食客,不可抗拒地勾起食客的无限食欲。如今,在传承徽菜的过程中,黄山披云餐饮文化  相似文献   

10.
徽菜的最大特点是将徽州文化、徽州的特产与徽菜的制作方法融为一体。徽菜中的美味佳肴,展现着徽州的风情人物。品尝婺源徽菜,更会让你吃出文化、吃出品味、吃出无尽的遐想来。  相似文献   

11.
在合肥工作的几年中,安徽的菜系基本上都尝过。徽菜以重油、重色、重火功为特色,刚到合肥就爱上这种风味。如今虽然离开了那里,但徽菜还留在我记忆深处,让我常常想起那里的佳肴,尤其是想念安徽绩溪的"一品锅",吃在嘴里油而不腻、烂而不化、热而不烫,保持了色香味的完美结合,实在是人间美味。绩溪素有"徽厨之乡"之称,当地人每逢红白喜事,  相似文献   

12.
在合肥工作的几年中,安徽的菜系基本上都尝过。徽菜以重油、重色、重火功为特色,刚到合肥就爱上这种风味。如今虽然离开了那里,但徽菜还留在我记忆深处,让我常常想起那里的佳肴,尤其是想念安徽绩溪的"一品锅",吃在嘴里油而不腻、烂而不化、热而不烫,保持了色香味的完美结合,实在是人间美味。绩溪素有"徽厨之乡"之称,当地人每逢红白喜事,四时  相似文献   

13.
正地处黄山脚下的皖南徽州,是块既具美丽环境,又富丰厚文化的土地。这块土地上孕育的徽商,脑力与劳力结合,走南闯北,称雄中国商界400年。与徽商生活息息相关,因徽商而诞生的徽菜,跻身于全国八大菜系之列。与徽菜相辅相成的徽州美食,其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绩溪县是徽菜的发祥地,素誉“徽厨之乡”。该县旅外徽馆业的形成,为徽菜找到了广阔的市场依托;徽馆业的发展,又为县内多余劳力的输出找到了出路。为振兴徽菜事业,本文提出几条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恺 《烹调知识》2004,(1):i042-i043
地处黄山脚下的皖南徽州,是块既具自然美丽,又富丰厚文化的土地。这块土地上孕育的徽商,脑力与劳力结合,走南闯北,称雄中国商界400年。与徽商生活息息相关而诞生的徽菜,跻身于全国八大菜系之列。与徽菜相辅相成的徽州美食,其滋味逼人口涎,其传说亦颇为迷人心神。现选择部分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黄山食趣     
志伟 《美食》2005,(4):58-58
要阅读黄山市这座曾经叫做“古徽州”的新兴国际旅游城市,倘若不执箸、捏匙、把盏来“读”的话,是断然品不出这别一方水土的另类韵味来的。这不仅是因为这里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菜的故乡,所谓“徽州多名厨,徽厨多美食”,走进黄山市,便走进了徽菜美食大世界;而且更因为黄山美食食趣多多——奇趣、妙趣、谜趣、逆趣、史趣、闲趣、异趣、怪趣、神趣、谐趣……每每仅凭一款佳肴抑或一勺鲜汤甚至一口大铁锅,就足以让远客近朋们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地牢牢记住了她、读懂了她。  相似文献   

17.
叶子 《中国食品》2009,(13):46-47
徽菜菜系又列“徽帮”、“安徽风味”,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南宋时期的古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  相似文献   

18.
徽州美食谈     
地处黄山脚下的皖南徽州,富饶美丽,文化底蕴丰厚,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徽商,也南问北,曾称雄中国商界400年。随同逐步驰名天下的还有徽菜,现已跻身于全国八大菜系之列。在徽菜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还有徽州美食,其滋味逼人口涎,其传说亦颇为迷人心神。现选择其中几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江志伟 《美食》2005,(2):22-23
明清时期一度雄踞半壁江山的徽商现象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的佳话让每一个徽州人激动亢奋。这里趣谈几款与徽商有关的特色食品的由来,或可愉悦诸位读的眼睛。  相似文献   

20.
徽菜遍布全国,但徽菜给大众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好吃但不够精致。在上海,虽然不乏多家高档徽菜馆,大型连锁也渐现雏形,但是在沪的徽菜馆并未呈现如川湘菜般的燎原之势,精致徽菜馆在沪呼之欲出,佰家仟味可谓先行者之一,他的出身大有来头,结合时下流行的养生观念将徽菜中煨的烹饪方式重新演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