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交通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随着高速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入口匝道交通流的汇入对高速公路路段交通的干扰问题愈加突出,通常采用交通控制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根据模糊控制原理对入口匝道交通实时控制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应用Box复合形法对模糊控制规则进行优化,然后在对模糊控制的修正因子确定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入口匝道交通模糊控制修正因子函数型的参数标定方法,最后在MATLAB下采用SIMLINK进行了系统的仿真研究,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关村西区的区域协调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城市区域交通网络中支线交通流与主线交通流之间的矛盾,根据系统工程中大系统分解协调的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区域协调模糊控制算法,重点介绍了协调控制的设计思想及控制结构.通过微观交通仿真软件Paramics进行了算法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对网络交通进行有效疏导,从而验证了该算法应用于城市区域交通网络进行区域协调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动态交通流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行效率,需要实时预测各路段交通流参数状况,通过对高速公路宏观动态交通流模型的分析,以及对SMO支持向量机参数选择的研究,提出了高速公路动态交通流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以西安-宝鸡高速公路交通流信息采集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和仿真,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小于3.84%,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微观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通过计算机模拟再现车辆在交叉口的行驶过程,研究道路系统交通流的宏观或微观特征,进而实现交通管理与控制的辅助决策,根据城市道路系统中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不同特征,将车辆的行驶过程分为道路路段运行、交叉口进口道运行和交叉口内运行等3个过程,建立对应城市交通微观仿真模块,分别描述有关微观仿真模型,更真实地从微观角度体现交通特征,并给出交通微观仿真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5.
雨天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对高速公路交通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量化分析不同强度降雨对高速公路交通流微观和宏观特性的影响程度,根据实际观测的高速公路交通流和降雨量数据,确定了各种降雨类型下微观交通流特性参数(如速度、车头时距、车头间距等)的分布规律;对经典的宏观交通流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选择Van Aerde模型作为雨天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流模型,运用启发式算法对各种类型降雨下的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并给出了不同天气下交通流量-速度关系曲线和速度-密度关系曲线。结果表明,与无雨天气相比,小雨、中雨和大雨天气下高速公路平均速度分别下降4.7%、9.8%和16.1%,通行能力分别降低10.5%、17.4%和27.1%。  相似文献   

6.
在对无信号交叉口交通流参数进行视频采集的基础上,对无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的各种冲突行为以及交通参与者面对冲突时采取的微观行为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对自行车通过交叉口的轨迹进行了提取,为混合交通流仿真系统的建立和模型参数的校正提供了理论和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高速公路限速值设置的可信度,确保速度控制方法选择的合理性,从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角度出发,对单截面和双截面采集的交通流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构建了以速度差为基础的稳定性分析模型,并进行优化组合,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流稳定性识别方法。采用山东某高速公路微波实测数据和VISSIM微观仿真软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速公路交通流稳定性识别方法能够高效地识别出道路交通流的离散度,并能够定量地、较好地描述交通流运行的稳定性,从而为高速公路的动态限速管理及限速值的确定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高峰时段高速公路主线和匝道合流区交通拥挤严重,引发车辆无法顺畅通行等问题。从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时-空特性角度出发,采用宏观交通流改进模型对可变限速条件下交通流运行情况进行描述,并以改进后的模型为基础,构建以通行效率最大和平均延误最小为控制目标的高速公路主线与匝道协调最优控制模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主线与匝道协调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主线与匝道交通流运行秩序,提升道路整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的有效检测对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首先对高速公路交通事件进行了种类划分,分别分析了常发性交通事件和偶发性交通事件对交通流的影响。采用交通仿真软件TSIS(traffic software integration systems)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研究和分析如何进行交通事件检测算法的参数选择。通过对仿真数据的分析,发现以车辆占有率作为交通事件的检测参数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交通仿真模型求解通行能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利用交通仿真模型分析交通设施通行能力的一般方法,即特性分析、建模描述、模型标定、模型验证和实验求解.介绍了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通流特性及其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过程,说明了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仿真模型总体框架,经过实测数据对仿真模型的标定和验证,证明了仿真模型在预测流量-速度-密度关系时与实际情况的相对误差仅为5%最后,通过一系列仿真实验,求解出了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通。行能力为( 2 200辆/ h)/车道.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措施实施之前必然要求对方案进行客观的效果评价.论文阐述了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的模型及理论基础.将VISSIM仿真系统用于昆明城市路网交通整治项目的方案评价中,通过对昆明城市的交通整治方案及某单行方案的仿真评价,提出了在复杂交通条件下评价交通管理方案的新思路、新方法.实践表明,应用VISSIM对城市道路路网进行交通仿真应用,可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热力学教学中通常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没有对热力学第一定律作出微观解释,作者采用理想气体作为热力学系统,利用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得出了普遍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从微观机理上解释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并揭示了内能、热量、功这三个概念的微观实质.  相似文献   

13.
The traffic volume and the number of heavy vehicles are growing continuously. Considering the continuous traffic flow and the limited time available for road maintenanc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sign a durable pavement system. Asphalt pavements with a healing capability are believed to be very useful since they can extend the pavement service life thanks to rest periods and hot summers. In order to design durable asphalt pavements,research in understanding and upgrading the self-healing capability of bituminous materials in time is of major importance. The self healing capability of bituminous mastic was evaluated in this research with a direct tension healing test. In the test program,different healing times,crack status and modifications were appl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lastic recovery and flow capacity a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self healing capability of bituminous materials at different crack phases as simulated with the direct tension test.  相似文献   

14.
为了避免传统电梯交通模式识别存在模式滞后的缺陷,适应新型的双子电梯群控系统性能要求,提出了基于预测交通流的电梯交通模式预测方法.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电梯交通流预测;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电梯交通流模式识别,并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将电梯交通流预测与交通模式识别相结合,再次利用神经网络对所预测的交通流进行模式识别,实现交通模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预测交通流的交通模式与实际交通流的交通模式一致,验证了交通模式预测的准确性.交通模式预测方法可避免模式滞后的缺陷,为双子电梯群控系统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车辆排队及行车延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的交通问题.结合北京市东四十条桥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状况,采用VISSIM交通微观仿真系统,对环形交叉口车辆排队及行车延误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车辆排队及延误与通行能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改进了NaSch模型的更新规则,将更新步长和元胞尺寸作为模型的输入值,建立了细化NS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更新步长和元胞尺寸对路段交通流状态演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较小的更新步长可以真实地体现车辆的相对运动,减少确定性减速;较小的元胞尺寸能够精确描述车辆的速度和位置变化,减少位移累加更新导致的"迟滞"效应。细化模型模拟的交通流具有较小的局部阻塞宽度和速度离散度,因而具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其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符合很好,解决了经典NS模型仿真流量偏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行人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定量描述行人交通流的特性,进而解决行人交通问题,达到提高路网运输效率的目的,借鉴机动车交通流模型,建立了行人交通流模型.以长春市工农大路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行人的交通流特性,验证交通流模型的可靠性,为行人交通流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交通微观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城市道路目前的交通状况,本文介绍了道路交通微观仿真技术、作用以及城市道路交通微观仿真的流程.并对北京市东四十条桥交通现状进行了微观仿真研究,提出了交通微观仿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城市快速路交通事件影响范围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交通事件对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的影响,在对MCTM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建立快速路交通事件影响范围预测模型.该模型针对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的亚稳态现象,模拟亚稳态区域的交通流状态;同时考虑交通事件对元胞主要特征参数的影响,并结合事件发生的不同位置,对元胞设置进行调整;最后提出事件影响长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交通事件影响范围的评价指标.以北京市局部道路网为研究对象,结合交通事件的相关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参数标定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数据的变化趋势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且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模型能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时刻各个路段的交通流状态,可有效地确定城市快速路交通事件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交通规划的角度出发,根据交通流的特性,建立了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模型和基于跟驰理论的仿真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天津市外环线的某路口,预测了该路口未来某高峰时刻的交通流量,模拟仿真了其交通运行特性,为今后该路口的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直观、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