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利用IWRS分别建立望虞河河网水量和水质模型,并实现了水量和水质的同步模拟。模型自动从系统数据库中读取数据,经数据处理、科学运算后,利用IWRS的核心程序RS2000计算出系统内水体的流态,水质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同步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河网水量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河网水质模型也能较好反映河网内的污染物浓度,为“引江济太”实时调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流域水质信息管理工作的需要,研发了基于GIS的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基础数据层、信息支持平台、应用系统三层体系架构,主要包括监测站网管理、监测数据处理、分析评价、资料整汇编等子系统。同时,系统采用了动态报表、数据质量控制、整汇编数据异地互审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水源长途输送过程中,水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较大变化,为了及时反映水质的变化并实现科学的动态供水,需要以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为基础建立水质监测管理系统。在此论述了供水水源长途输送水质监测管理系统的组成、软件模块结构、监测指标的选择,系统采用3种方式进行水源水质突变的预警,最后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主要难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定量地研究调引太湖水对改善黄浦江水质的作用,本文研制了半潮平均的准动态水质数学模型,并以“改进的四阶龙格-库塔法”应用于数值求解,以1971年作为枯水年典型。上边界米市渡的下泄流量250m3/s,相应于三种上边界水质条件,研究抽取200m3/s太湖水对黄浦江全河水质分布的影响,共预测11个潮次。预测结果说明:对黄浦江水质的影响一般可到南市,有时也下延到长桥;落潮时水质改善的程度大于涨潮时;南市的DO约增加0.1~0.6mg/1,若米市渡水质较好(二级水标准),南市的DO可增加0.6~1.2mg/1。文中介绍的水质模型及数值解法可用于感潮和非感潮河流。  相似文献   

5.
以漕河大册营至西庄段河流为研究对象,运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对河流水质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通过Excel对模型参数采用单一参数估算法完成估算并进行模型参数的确定和验证。所建水质模型得出的计算值与实际河流的实测值相比,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高度相关。说明此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运用到实际中。模型预测结果及漕河河流自净化分析的结果表明漕河河水流往下游时,有机物的污染趋于减缓,对白洋淀的水质未造成严重影响;总汞及氮可能对沿岸地下水和白洋淀水质有一定影响,应控制水质的恶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黄晓东 《给水排水》2002,28(7):9-12
加拿大多伦多市 2 0 0 1年第二季度饮用水水质报告系统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水质标准、水质保证和水质管理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就此对这份水质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7.
李建新  李漱宜 《海河水利》2005,(3):53-55,59
为确保21世纪初期首都北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官厅、密云水库上游主要河流和重点区域建立水质水量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该地区的水质水量变化动态和突发事件,完善水资源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钱塘江水质预警预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塘江水质预警预报系统研究是基于流场和水质模型及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为依据。在Visualstudio.net2005环境下,采用Mapinfo控件MapX和C#.net进行2次开发。介绍了系统流程图、数据库设计、模型层以及系统界面层。该水质预警预报系统可实现污染物迁移扩散的常规预报和污染物突发事件的模拟,实现了模拟结果在系统中的实时动态可视化,为河流水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固体废弃物对水质影响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特别是对水环境的影响已为人们所关注。通过三峡库区19个县市98个城镇所堆存的固体废弃物的调查,分析了库区各地固体废弃物的堆存与排放影响现状和主要特征,探讨了固体废弃物影响库区水质的作用机理;并采取典型固体废弃物的静态和动态浸出试验,表述了堆积物对水质的影响成因、变化规律与趋势,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计算确定渣堆对局部水域水质的影响范围与程度,为防治污染提供了依据。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随  相似文献   

10.
浅析水源保护区的生态恢复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水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开始影响到城市饮用水的水质安全。基于这一现实,分析探讨了水源保护区的生态恢复问题,提出了建立生态水源保护区的概念和内涵。生态水源保护区是具有湿地处理系统、林木缓冲系统和清新空气保护系统三维一体化的、可以实现水源保护和水量保证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水源保护区。这一概念首次从三维一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水源保护区的生态恢复问题,可以从三个层次加以理解:一是水质保护;二是水质净化;三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水质安全保障。生态水源保护区的内涵,是要求将新的科学理念(生态水源保护区的概念)融入到水源保护工作中,逐步实现面向生态的水源保护和水资源调控。另外,介绍了国内外在水源生态恢复、建立生态水源保护区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大坝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及评价方法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大坝建设造成水流状态、水温、水质、底质和地形等因素的变化对鱼类栖息地造成的影响,并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对栖息地预测评价的主要方法,对每一种评价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可采取的生态补偿措施进行了介绍。本文得到的结论为,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很大,但可以通过补偿措施加以恢复。  相似文献   

12.
冯兴中  石广斌 《西北水电》2003,(3):17-19,30
以李家峡坝后背管为依托,借助具有强大结构分析功能的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坝后背管结构应力状态。经分析单元尺度对坝后背管混凝土、钢筋的应力影响小于对钢管的影响;坝体与背管混凝土接缝面的力学效应对背管混凝土、钢筋、钢衬的应力影响很小;计算所得的应力大小规律与类似工程模型试验所得的应力分布规律完全一致,其计算值与规范中用弹性中心法所得的应力值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3.
基于AutoCAD的二维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地质体的二维建模,一般采用自下而上依次建立点、线、面的方法,其中面的定义需要手工完成,费时费力,针对ADINA二维建模的不足,用VC编写了AutoCAD To Adina平面建模程序,实现了点、线、面的自动定义,大大缩短了ADINA二维建模的周期,节省了体力,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渡槽是一种重要的水工结构。将渡槽设计与Visual Basic编程理论结合,通过应用计算机编程可实现对渡槽结构进行各部位验算与校核。文章阐述了该软件系统的开发思想和实现过程,同时对总体框架的设计、模块的划分、具体环节的实现作了详细论述。依据各部位的关键技术参数,对渡槽设计相关的水力计算、槽身、刚架和基础结构计算作了论述,并给出了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流程图,以期为工程设计人员采用计算机程序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通过确定评价单元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差异函数和相对隶属度,得到各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振动的混凝土坝损伤检测的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坝在服役期间很容易出现各种损伤,其中裂缝是最常见的一种损伤形式。裂缝开始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坝的局部,如果在出现损伤的范围内没设观测点,现有的观测手段很难监测到损伤。而基于振动的方法则有可能克服这一困难。为了研究这种方法,在大坝的不同位置模拟了不同条数和张开程度的裂缝,并给出了相应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在考虑了测试噪声的情况下,用统计神经网络进行了损伤识别。这种基于振动的混凝土坝损伤检测方法还会受到水位、温度变化的干扰以及环境噪声、仪器精度等的限制,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孝振  陈雷 《中国水利》2012,(14):32-34
EPC(设计—采购—施工)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工程承包和管理模式。介绍了EPC工程管理模式的背景和国内外开展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发展现状,总结了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点。从水利工程角度出发,阐述了水利行业推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系统回顾了流域管理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着重分析流域管理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指出应以流域管理法规为依据,以流域管理机构为依托,以水资源管理、河道管理、河砂管理为主要内容对流域进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9.
大坝原型观测数据本身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内在反映了监测项目之间的某种客观关系,基于此,应用PCA法及PPA法建立了确定大坝安全评价信息权重的正分析模型,一方面能够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另一方面能挖掘数据内在信息,提取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基于最优化准则,建立了信息赋权整合模型,解决了多种数学方法计算结果不一致性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信息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KPCA-PSO-SVM的径流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径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对KPCA-PSO-SVM的径流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径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法对径流影响因子进行非线性特征提取,获得主成分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输入变量,建立了径流预测SVM模型,其中模型参数通过粒子群算法(PSO)进行优化。模型建立后,以新疆伊犁河雅马渡站中长期径流预测为例进行分析。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拟合和检验阶段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77%和7.64%,与其他预测模型比较,基于KPCA-PSO-SVM方法建立的径流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和泛化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中长期径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