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陆生伊萨酵母对L-苹果酸和柠檬酸进行降解,考察菌株的耐受性,陆生伊萨酵母可耐受SO2的最大质量浓度为450mg/L、体积分数5%的酒精、最低pH值为2的酸度。对培养基进行优化,最佳氮源胰蛋白胨质量浓度为0.5g/100mL时,降酸率最高,达90%以上。对降酸条件进行优化,接种量在1.25×106~7.5×106CFU/mL范围内,培养时间为60h时,菌株对质量浓度为8~20g/L的L-苹果酸和质量浓度为8~12g/L柠檬酸降解率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中柠檬酸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柠檬酸三丁酯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检测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该方法在0.5~100 m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检出限为0.5 mg/kg;回收率为109.5%~120%,RSD%为3.8%~6.6%.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合于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两种柠檬酸酯类增塑剂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3.
以phenomenex LUX Cellulose-1(250mm×4.6mm,3μm)色谱柱,以α-溴代苯基乙基酮为衍生试剂,在流动相为乙腈-0.5mol/L高氯酸钠(26:74),流速为0.4mL/min,检测波长为235nm的条件下采用柱前衍生法测定左旋肉碱(L-肉碱)中右旋肉碱(D-肉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对映异构体L-肉碱、D-肉碱衍生物分离度均大于2,D-肉碱的检测限为0.2μg/mL,在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γ=0.9998。结论是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左旋肉碱中右旋肉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Fe2+对太湖蓝藻厌氧发酵产甲烷过程中关键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Fe2+对太湖蓝藻厌氧消化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其厌氧产甲烷的能力。结果表明,当添加Fe2+3 mg/L时,反应瓶中甲烷积累产量最高,为986.7mL,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43倍。同时,当Fe2+质量浓度为0.5 mg/L时,脱氢酶活性达到118 U,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76%;当Fe2+质量浓度为0.5 mg/L时,BAA-蛋白水解酶活性为3126.9 U,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83.4%;当Fe2+质量浓度为1 mg/L时,β-葡萄糖苷酶活性达到47 493 U,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6.3倍;当Fe2+质量浓度为3 mg/L时,F420摩尔质量为0.2 mmol/g,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4.3倍。  相似文献   

5.
建立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残留的分散液液微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试验采用富集因子评价萃取效率,考察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萃取剂类型及其用量、分散剂类型及其用量、超声辅助萃取时间、盐浓度、p H等。结果表明,在最佳萃取条件下(四氯乙烷100μL、甲醇1 mL、水5 mL、氯化钠1.5 g/mL、超声时间10 min),该法对6-苄基腺嘌呤具有较高的富集能力,富集因子为39.1~44.3。方法检出限为0.5μg/kg,定量低限为1.5μg/kg。在0.2~100 ng/mL范围内峰强度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方法的回收率为68.4%~70.3%。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稳定、灵敏度高和使用有机试剂少等特点,适合于实验室快速筛查检测。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青春双歧杆菌在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以MRS为培养基,采用响应面法对培养基进行优化,同时比较了优化前后的生长曲线与pH的变化。通过响应面分析结果得到青春双歧杆菌的增殖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5.85g/L、低聚果糖15.85 g/L、胰蛋白胨12.04 g/L、牛肉膏7.23 g/L、酵母粉9.63 g/L、柠檬酸铵2.75 g/L、K2HPO4·3H2O 2.75 g/L、乙酸钠6.875 g/L、吐温-80 1.0 mL、MgSO4·7H2O 0.2 g/L、MnSO4·H2O 0.05 g/L、L-半胱氨酸盐酸盐0.5 g/L。该菌在增殖培养基中28 h达到稳定期,比优化前缩短12 h;活菌数达到8.9×109 CFU/mL,是优化前的1.73倍。  相似文献   

7.
四种生长因子对裂褶菌胞外多糖产量影响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VB1、L-谷氨酸、柠檬酸和油酸等四种生长因子对裂褶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发现,四种因子可不同程度地促进裂褶菌菌丝生长和其胞外多糖的生成.通过单因子实验,初步确定了各种生长因子的适宜添加浓度.采用VB1、L-谷氨酸、柠檬酸和油酸为四个实验因素,进行了L16(45)正交实验,四种因子对裂褶多糖产量影响的显著顺序为:油酸>柠檬酸>VB1>L-谷氨酸;获得四种因子的优选水平组合:VB1 0.5mg/L、L-谷氨酸0.5mg/L、柠檬酸0.05g/L、油酸0.2mg/L;在该优化条件下进行裂褶菌培养,其胞外多糖产量达到5.73g/L,比空白对照样提高了63.71%(P<0.05).  相似文献   

8.
HPLC同时测定无糖食品中5种高倍甜味剂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无糖食品中多种高倍甜味剂的含量,样品提取净化后,采用WatersAtlantisT3色谱柱分离(250 mm×4.6 mm;5μm)、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漂移管温度80℃,喷雾器温度25.2℃,气体压力0.172 MPa;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进样量0.5 mg/mL~10 mg/mL的范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 0~0.999 7;RSD<4%,回收率平均在87.0%~105.0%之间。本方法可同时对食品中的5种高倍甜味剂进行分离与检测,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高倍甜味剂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创建食品中氯霉素的新型快速检测方法,以二氧化锰纳米片淬灭适配体的荧光,核酸外切酶I酶切放大荧光信号,构建了检测氯霉素的适配体传感器。结果表明:在适配体浓度50nmol/L,二氧化锰质量浓度0.05mg/mL,核酸外切酶用量0.4U/μL,酶切时间50min的最佳荧光检测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1~80.0nmol/L,检出限为0.08nmol/L。构建的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的优点,并实现了在食品样品中的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10.
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一种能便捷、快速、特异检测食品中三聚氰胺的超灵敏快速检测技术。在传 统的基于竞争法层析试纸条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增强垫组装成增敏型试纸条,在识别垫和增强垫上分别使用25 nm和 15 nm胶体金,使其在传统型试纸条的基础上对三聚氰胺的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结果表明:增敏后的试纸条可在 10 min内实现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实验条件下检测灵敏度为0.5 μg/L,是传统检测灵敏度10 μg/L的20 倍; 实际样品中检测范围为0.1~5 μg/L,检测灵敏度为1 μg/L,相比于传统检测灵敏度提高了5 倍。  相似文献   

11.
钛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柠檬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倩倩  姜子涛  李荣  谭津 《中国酿造》2012,31(7):151-155
建立了钛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酸味剂柠檬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色谱条件:分离柱为Titania Sachtopore-RP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60∶40 (v/v)、流动相中含磷酸盐3mmol/L,流速0.SmL/min,柱温60℃,检测波长210nm.线性范围为0.02mg/mL~8.0mg/mL,检出限2.4μg/mL (3σ),回收率为92.79%~99.30%,RSD (n=8) <0.72%.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可满足饮料中柠檬酸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种食品模拟物中偏苯三甲酸酐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以4%(V:V)乙酸溶液、10%(V:V)乙醇溶液、20%(V:V)乙醇溶液、50%(V:V)乙醇溶液、橄榄油分别模拟酸性、水性、酒精类以及油脂类食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食品模拟物中的偏苯三甲酸的含量,采用外标法定量,计算出偏苯三甲酸酐的迁移量。结果各模拟物中加标回收率为96.7%~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0.2%~3.7%,水基食品模拟物中该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0.5 mg/L,橄榄油食品模拟物中该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0.5 mg/kg。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准确测定各种食品接触材料中偏苯三甲酸酐的迁移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润滑剂(油酸酰胺、硬脂酰胺、芥酸酰胺、山嵛酰胺)在脂类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异辛烷、95%乙醇、改性聚苯醚3种试验介质替代脂类食品试验,用三氟乙酸酐衍生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结果油酸酰胺、硬脂酰胺在0.2~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芥酸酰胺、山嵛酰胺在1.0~3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定量限为0.026~0.14 mg/L,加标回收率为76.2%~97.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6.3%。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及精密度较高,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润滑剂在脂类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进行测定,并比较此方法与标准中规定的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法之间的差异。结果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线性范围均良好,气相色谱法加标回收率在82.3%~11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在1.8%~5.2%之间,高效液相色谱法加标回收率在85.4%~107.0%之间,RSD在0.2%~0.6%之间,且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类的检出限分别为0.04、0.06、0.09、0.16mg/kg,定量限分别为0.1、0.2、0.3、0.5mg/kg,均低于气相色谱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结论 HPLC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饮料类食品检测及安全的需要,为防腐剂的检测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卤虫卵氨基酸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卤虫卵为原料,使用复合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1:1)进行水解,得到复合氨基酸水解液,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酶解条件是底物浓度7.5%,加酶量35000U/g底物,温度50℃,pH为7,水解时间7h。在此条件下,水解率达到45.18%。复合氨基酸水解液可以加工成营养丰富的氨基酸饮料。氨基酸饮料的最佳配方是水解液6%,白砂糖10%,柠檬酸0.25%,β-环糊精0.2%。饮料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00mg/100ml。  相似文献   

16.
高文惠  杨桂君  贾英民 《食品科学》2012,33(20):153-156
建立应用毛细管硅胶整体柱采用毛细管电色谱法分离分析食品中有机酸的方法。对影响毛细管电色谱分离效率的条件进行优化,色谱柱为本实验室制作的毛细管硅胶整体C18柱(100μm×40cm)、电压-6kV、进样时间10s、紫外检测波长200nm,流动相为150mmol/L磷酸二氢钠-60mmol/L硼砂缓冲溶液(浓度比为5:2)和0.5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pH7.5、25℃。结果表明:草酸和富马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mL,丁二酸线性范围20~500μg/mL,酒石酸和柠檬酸的线性范围为15~1000μg/mL,线性相关系数r≥0.9986,平均回收率在89.8%~10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6.23%(n=5),检出限在3.0~7.5μg/mL之间。毛细管硅胶整体柱具有制作成本低廉,对加热、有机溶剂等稳定和重复使用次数多等优点,应用毛细管硅胶整体柱采用毛细管电色谱法可以方便、快速、高效地分离分析食品中有机酸。  相似文献   

17.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常用润滑剂在食物中迁移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纯水、3%乙酸水溶液、10%乙醇水溶液3种食物模拟物浸泡食品接触材料,经净化、浓缩,加入三氟乙酸酐衍生,DB-5 ms毛细管色谱柱分离(30 m×0.25 mm,0.25 μm),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4种润滑剂含量。结果 油酸酰胺、硬脂酰胺在0.2~20 mg/L,芥酸酰胺、山嵛酰胺在1.0~3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定量限为0.028~0.17 mg/L,加标回收率为89.2%~97.6%,RSD为1.1%~5.4%。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及精密度较高,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润滑剂在相应食品中迁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添加剂苯甲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常春 《食品科学》2001,22(3):69-70
本文研究了苯甲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证明:样品中苯甲酸的最小检出量为0.0012mg/ml,回收率达97%。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