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2,(Z1)
将军岭钨矿点位于博白-岑溪成矿远景区,赋存于连滩组第二段地层内。钨矿化主要分布于含石英细脉破碎带中。高精度磁法剖面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显示,二者异常套合较好,同时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到一定规模的钨矿化带,推测深部可能有石英大脉或酸性隐伏侵入岩体为地表矿化提供物质来源,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
湖岽矿区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武夷山北北东向断褶带的复合部位。区内有夕卡岩型、石英细脉带型和石英大脉型3类钨锡多金属矿化体;夕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化体1条,呈似层状,长600 m,铅直厚度6~18 m,钨品位0.084%~0.256%,锡品位0.194%~0.41%;石英大脉型钨锡多金属矿化体17条,延长100~400 m,厚度0.05~0.5 m,钨品位0.024%~1.580%,锡品位0.104%~0.152%;石英细脉带型钨锡多金属矿化带6条,长320~550 m,宽12.6~41 m,钨品位0.021%~0.113%,锡品位0.025%~0.143%。文章重点阐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条件和成矿机理,建立了多位一体成矿模式,探讨了矿床成因,以期对矿区进一步找矿及外围找矿等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四川建材》2017,(9):74-76
2013~2015年,笔者单位在青海省伊克拜勒且尔地区开展了以钨、锡、铜为主的多金属矿找矿工作,在区内共圈出了6个1/2.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6条钨弱异常带、6条锡弱异常带,发现5个铜矿(化)体、3个钨矿化体、1处钨矿化线索。其中,铜矿(化)体主要赋存于硅化蚀变带内,钨矿化体主要产于石英脉和印支期细粒二长花岗岩内,区内已发现矿床矿化类型为热液型。本文是在对该地区2013~2015年取得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对该地区钨、铜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及找矿标志、成矿远景和下一步找矿方向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7)
矿区内已发现与钼多金属矿共(伴)生的矿化的矿物有钨矿化、铅矿化、铜矿化、萤石矿化、硅石矿化。矿化体主要分布在岩体内部和接触带附近的围岩中,石英脉和硅化破碎带是本区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程奋维  张帅  马星新 《矿产勘查》2020,11(7):1379-1385
沙尔萨依钨钼矿位于哈尔里克火山岛弧中段,该岛弧与其南侧康古尔塔格碰撞带前身洋盆向北的俯冲有密切关系,矿体主要产于石炭纪花岗斑岩体的石英网脉中,其含钨钼石英网脉带长400 m,宽20~45 m,带内圈定钼矿体1个,钨矿体2个;含钼角岩带长1.2 km,宽8~50 m,围绕岩体呈半环状产出,该带圈定1个钼矿体,成矿潜力较大。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钨钼矿成矿特征,初步认为本区与钨钼等有关的矿化属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及后期中-高温热液叠加成矿的脉状钨钼矿床。找矿标志为石炭纪花岗斑岩接触带、物探激电中阻-高极化异常位置、化探原生晕W-Mo异常直接指示钨钼矿体赋存部位、岩石蚀变(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等)和石英细网脉发育地段。对该地区钨钼矿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的研究有利于拓展阿尔格兰提地区钨钼矿产的找矿思路,也可为此类矿产的找矿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宏星  李振兴  刘波  周晓光 《矿产勘查》2018,9(11):2209-2215
在巴孜勒阔腊地区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得出:Au与Bi相关性很好,Au成矿有利;结合地层、岩性、构造等有利控矿因素综合评判主成矿元素异常,圈定2个综合异常带。Ⅰ号异常带内地表浅部以下可能有金矿化体的存在。Ⅱ号异常带内Bi和Au异常叠加较好,表现为金矿近矿晕和尾晕叠加,表明晚期形成的矿化体有可能在地表以下浅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是寻找石英脉型和蚀变砂岩型金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朝阳市王营子钨钼矿位于努鲁儿虎山脉大青山东部,属辽西凌源—北票金成矿带高杖子—大庙—东五家子金成矿区中部,蝴蝶沟—王营子金钼多金属矿化带。研究区内地层、岩浆岩发育较好,构造未见明显特征。主要岩体以斑状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为主,矿体严格受似斑状花岗岩控制,富集于钾化似斑花岗岩中,矿脉与围岩无明显界线。基于野外实际勘查、成矿地质条件等的研究,认为王营子钼矿为细脉浸染型斑岩型钼矿,并总结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以吉林省杨金沟和黑龙江省翠宏山两个大型钨矿床为例,阐述了吉黑造山带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研究表明,辽宁东南部钨矿床主要表现为黑钨矿矿化,吉林延边地区以独立白钨矿矿化为主,而黑龙江小兴安岭地区则为伴生型白钨矿矿化.吉黑造山带内的钨矿床均与不同时期花岗质侵入岩有关,成因上有接触交代型和热液石英脉型两种类型.古生代以来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广泛分布的花岗质侵入体以及碳酸盐岩地层,为区内钨矿床,尤其是白钨矿矿床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找矿工作表明,吉黑成矿带具有较好的钨成矿潜力与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叉叉龙洼北地区地处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满丈岗印支期金、银、铜、铅、锌(钨、铋)成矿亚带.该地区综合地质条件及各类异常特征,显示出具有较好的多金属找矿潜力,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矿区圈定出以W、As、Au、Pb、Zn为主的综合异常3处,圈出3条矿化带、11条矿体和1条含Au石英脉,取得了较好的找矿突破;1∶5万磁...  相似文献   

10.
石英脉型钨矿床作为广东地区主要钨矿床类型.其矿化分带特征明显:多具垂直分带特征,典型模式为五层楼模式.矿脉产状陡倾斜,矿化质来源为中高温热液的燕山期浅源热液,矿化持续时间较长,矿化多具交切、叠加等现象,物质组分多样,因此,此类矿床多具工业矿脉.  相似文献   

11.
湖南瑶岗仙钨矿田由夕卡岩型白钨矿矿床和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组成,分别位于瑶岗仙花岗岩体的东南侧和北西侧。文章从成矿流体的演化特点、流体成分以及流体来源方面,探讨了两类钨矿化的区别,并讨论成矿地质条件及流体成分对矿化的控制。研究认为,脉型黑钨矿形成于封闭系统,成矿流体呈临界状态,为一种介于岩浆与热液之间的过渡性流体,该流体的形成与岩浆的熔离及分异作用有关,成矿流体主要为来自岩浆的中高温、中低盐度,富含CO2、CH4以及H2S的卤水。而白钨矿化形成于开放环境,流体演化过程中混合作用明显,其来源早期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大量天水的加入。除了围岩性质不同,两类钨矿化对应的流体性质也是形成不同类型钨矿化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前垂柳矿区位于胶东半岛中部胶莱盆地东北缘成矿带,区域内金矿星罗棋布,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在前垂柳矿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查明该区元素分布分配特征,圈定了土壤综合异常6处。检查发现破碎蚀变带4条,含钨矿化石英脉1条,找矿效果较好。根据矿区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规律,结合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在前垂柳矿区划分找矿靶区2处,为下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陈文辉  刘铁生  刘浩  李惠纯  杨斌  周鑫 《矿产勘查》2021,12(10):2060-2068
木瓜园斑岩型钨矿位于洞庭湖拗陷区与雪峰隆起区结合处,处于安化-浏阳东西向构造带钨、锑、金矿带中段。钨矿体呈似层状产于三仙坝花岗斑岩体中,该岩体受北西西向F2断裂控制。钨矿石类型为细脉浸染状花岗斑岩型,硅化和硫化物化与成矿关系密切。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三仙坝花岗斑岩体;成矿物质主要为壳幔混合来源。花岗斑岩中的石英细脉、粗大的石英斑晶颗粒、硅化都为矿床的找矿标志。三仙坝钨矿体向北西侧伏方向、北西西向F2断裂及两侧多斑花岗斑岩都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甘肃西成地区金矿床主要产在中泥盆统西汉水组和安家岔组的浅变质细碎屑岩中,金矿化类型为细脉浸染型,含金石英脉和脉旁蚀变围岩共同构成工业矿体。金矿化强度与石英脉带的规模和脉体内、外黄铁矿的含量成正比;与石英脉带的规整程度和脉体厚度成反比。一般情况下,从石英脉带的中心→边部→远离脉带,金品位渐次降低;围岩矿化与蚀变强度和旁侧石英脉的含金量成正比。石英脉带是宏观上直观的找矿标志。这种矿化规律与陕西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床非常相似,显示本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巨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老虎沟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分析,发现Au、Ag、Pb、Zn是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而Bi、Sb、Mo等是重要的成矿伴生元素。区内各元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套合较好,结合地质特征圈定了6个综合异常区,综合异常区的展布及异常浓集中心与韧性剪切带、蚀变破碎带、石英脉等密切相关。经工程验证,Ⅰ号综合异常区石英脉内发现两条金矿化体,Ⅳ号综合异常区韧性剪切带内发现金(锌)矿化体、Ⅵ号综合异常区石英脉内发现金矿化体、铅铜矿体,且异常与矿脉套合较好。老虎沟门地区金、银、铅(锌)及其它指示元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规模较大、强度较高,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环境,具有较大的金、银、铅(锌)等多金属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江西凤凰山钨矿是近年来江西西南部发现的一处中型钨矿床。矿区钨矿体为石英平行脉带型矿体,赋存于寒武系底—下统牛角河组下段长石石英砂岩中,走向北西。矿体受到北西向断裂带的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白钨矿。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凤凰山钨矿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初步认为凤凰山钨矿是区域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叠加充填交代型矿床,矿床类型属石英脉型钨矿床。  相似文献   

17.
彭思才  吕书君  李永德  王义天 《矿产勘查》2023,14(10):1923-1936
寨溪山钨矿床崇阳坪花岗岩体位于江南造山带南段,岩体主要由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钨矿化主要产于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花岗岩具有较高含量的黑云母,A/CNK≤1.1,属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显示较强的Rb、Ce、Pb、Zr正异常和Ba、Nb、Sr、P、Ti负异常,岩石富集轻稀土,LREE/HREE为4.59~9.63,呈右倾型。结合岩石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推断花岗岩为地壳变质杂砂岩和基性岩的部分熔融形成的I型花岗岩。可能形成于晚三叠世造山峰期之后的挤压减弱、应力松弛的后碰撞阶段,地壳岩石由于受到热应力松弛作用的影响,加厚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岩浆上侵而成。江南造山带印支期花岗岩在时间、空间上与周缘的钨矿床基本一致,指示其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寨溪山钨矿床从地表浅部向下,细脉变粗、矿体延伸稳定,局部出现石英大脉型钨矿体,深部找矿潜力良好。  相似文献   

18.
大吉山钨矿是位于中国南岭地区的一个典型的集石英脉型钨矿、花岗岩型钽铌钨铍钼矿及花岗闪长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于一体的超大型稀有多金属矿床。成矿与华南地区当时为挤压向伸展过渡的构造背景有关,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以岩浆分异—贯入—热液作用为主,具有钽—铌—钨—铍—钼—稀土等矿化组合的复合/叠加型稀有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Z1)
广东省阳山县石寨矿区隶属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属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矿化带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蚀变带、不同岩性地层接触界面或地层中断裂破碎带内,兼有内接触带和外接触带2种蚀变矿化带。由岩体→接触带→碳酸盐地层,矿化分别为弱黄铁矿化、弱方铅矿化→强黄铁矿化、强方铅矿化、强闪锌矿化→弱黄铁矿化、弱方铅矿化;蚀变类型由岩体自变质的钾化、硅化、绿泥石化蚀变过渡为接触带的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石榴子石化,再到含碳酸盐地层的碳酸盐化、绿泥石化。表现出显著的蚀变-矿化分带性。  相似文献   

20.
毛启贵  李伟  吕晓强  谭威 《矿产勘查》2021,12(4):891-899
天运金矿位于东天山天目金矿西北约3 km处,天目韧性断裂带北西段。矿床含矿围岩为一套早石碳统小热泉子组片理化中酸性火山-火山碎屑岩。矿区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同时伴有黄铁矿化、黝铜矿化、孔雀石化等。矿化蚀变垂直于北西向的断裂构造带由黄铁绢英岩化变为青磐岩化,岩性由石英脉变为火山岩。矿体为韧性剪切带内的石英脉,矿石由黄铁绢英岩和石英脉组成,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黄铁矿、褐铁矿、孔雀石。地表大范围的青磐岩化、强烈黄铁绢英岩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蚀变是直接找矿标志,矿区也具有明显的Au-Zn-Mo-W元素地球化学和遥感影像异常。天运金矿的发现显示天目金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仍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