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探讨接枝淀粉浆料接枝支链化学结构与接枝淀粉生物降解性的内在联系,为接枝淀粉浆料的分子结构设计奠定基础。以Fe(2+)-H_2O_2为引发剂,分别引发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与玉米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合,制备了淀粉接枝共聚物。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对淀粉接枝共聚物形态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然后以COD,BOD5及BOD5/COD为评价指标,探讨了接枝支链的化学结构与接枝淀粉浆料生物降解性的对应关系,并通过改变接枝率研究了接枝率对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能够提高淀粉的热稳定性。随着接枝支链结构单元烷基碳原子数的增加,接枝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下降;α-甲基的存在,不利于接枝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接枝率与接枝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呈现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接枝淀粉浆料接枝支链化学结构与接枝淀粉生物降解性的内在联系,为接枝淀粉浆料的分子结构设计奠定基础。以Fe~(2+)-H_2O_2为引发剂,分别引发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与玉米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合,制备了淀粉接枝共聚物。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对淀粉接枝共聚物形态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然后以COD,BOD5及BOD5/COD为评价指标,探讨了接枝支链的化学结构与接枝淀粉浆料生物降解性的对应关系,并通过改变接枝率研究了接枝率对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能够提高淀粉的热稳定性。随着接枝支链结构单元烷基碳原子数的增加,接枝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下降;α-甲基的存在,不利于接枝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接枝率与接枝淀粉浆料的生物降解性呈现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微波辐射下五种淀粉接枝共聚高吸水树脂的制备研究进展,包括淀粉接枝丙烯腈类高吸水树脂、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淀粉接枝多元单体类高吸水树脂、淀粉系列互穿网络高吸水树脂、无机复合淀粉接枝高吸水树脂等;指出了微波辐射制备淀粉接枝共聚高吸水树脂的研究中,几个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相互促进,开发新型无机矿物复合淀粉接枝共聚高吸水树脂等。  相似文献   

4.
为克服引发剂铈盐较昂贵,工业应用难的缺点,实验采用Fe2 -H2O2引发体系引发丙烯腈接枝改性淀粉,采用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作为评价接枝效果的指标,详细研究了接枝的工艺及其引发剂浓度、丙烯腈单体的用量和接枝温度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接枝后对接枝淀粉的结构分析表明:淀粉大分子上已接枝上丙烯腈单体;接枝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的无定形区也发生在结晶区,且接枝后接枝淀粉的结晶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淀粉接枝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淀粉接枝改性的研究进展。着重评述了淀粉接枝改性原理和工艺条件,并阐述了接枝淀粉在高分子降解材料、高吸水树脂及絮凝剂等方面应用的新进展,指出了未来接枝改性淀粉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CAN - KPS体系引发淀粉接枝共聚为絮凝剂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克服引发剂铈盐较昂贵,工业应用难的缺点,实验采用CAN-KPS复合引发体系引发丙烯腈接枝改性淀粉,采用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作为评价接枝效果的指标,详细研究了接枝工艺及其引发剂浓度、丙烯腈单体的用量和接枝温度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达130%以上,接枝效率达90%以上,可较好地代替铈盐引发剂。接枝后对接枝淀粉的结构分析表明:淀粉大分子上已接枝上丙烯腈单体;接枝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的无定形区也发生在结晶区,且接枝后接枝淀粉的结晶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将热塑性淀粉分别与6种小分子单体及引发剂熔融挤出制备接枝改性淀粉。红外光谱和接枝率的研究表明,采用熔融挤出接枝的方法可以使小分子单体与淀粉发生接枝反应,丙烯酸与淀粉的接枝率最高为2.4%;采用XRD、哈克流变仪和偏光显微镜等分析了熔融接枝改性淀粉/低密度聚乙烯(PE-LD)共混物的结晶性能、流动性能和发泡性能。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增加了淀粉和 PE-LD 的相容性,使淀粉基发泡材料的密度降低、泡孔均匀度提高,其中用丙烯酸接枝的淀粉/PE-LD 发泡材料的各项性能均较好,丙烯酸的最佳用量为3份。  相似文献   

8.
淀粉接枝AM/SSS/DAC降滤失剂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将淀粉、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基三甲基溴化铵(DAC)和苯乙烯磺酸钠(SSS)接枝共聚制备了淀粉接枝聚合物降滤失剂,探讨了引发剂用量、苯乙烯磺酸钠用量和温度等对淀粉接枝聚合物降滤失剂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以及DAC含量对淀粉接枝聚合物钻井液性能的影响,采用XRD衍射对淀粉接枝聚合物降滤失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淀粉接枝聚合物降滤失剂水溶液表观粘度的温度敏感性较低,淀粉接枝聚合物钻井液在高浓度盐水基浆(20%NaCl和10%CaCl2)中具有较好的降滤失性和抗盐性,XRD证实了淀粉接枝聚合物降滤失剂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淀粉接枝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周明  蒲万芬  胡佩  赵金洲 《现代化工》2003,23(11):18-21
分别以化学引发法和辐射引发法阐述了淀粉接枝高吸水树脂的研究进展和生产情况。介绍了化学引发接枝聚合淀粉接枝丙烯腈类树脂、淀粉接枝丙烯酸类树脂、淀粉接枝多元单体类树脂、复合型淀粉接枝脂类树脂的研究现状,对化学引发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评述。讨论了辐射引发淀粉接枝高吸水树脂中所应用的微波辐射引发、紫外光辐射引发和γ射线辐射引发的技术优势和应用现状。指出今后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应该向多元接枝共聚、制备复合型树脂和抗盐性树脂、微波固相合成、简单工艺、高效引发剂和加强理论基础研究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淀粉接枝共聚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接枝共聚淀粉是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介绍了接枝共聚改性淀粉的应用,从微波辐射技术、微波聚合技术紫外光技术的应用和复合引发剂的应用、新的乳液聚合方法应用等方面详细综述了淀粉接枝共聚改性研究的进展。指出了未来接枝改性淀粉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The graft mechanism of acrylonitrile (AN) onto starch under the initiation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was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grafting rate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N, and backbone starch, as well as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ere established. On this basis, the equation for the rate of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was derived, and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for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was obtaine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oxidation reaction of starch with manganic ions, the valence changes of manganic ions during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and the grafting ability of different starch derivatives, together with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analysis, the grafting mechanism for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AN onto starch under the initiation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was determined.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88: 146–152, 2003  相似文献   

12.
淀粉丙烯酰胺表面控制反应机理及接枝产物结构表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木薯淀粉和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热分析等手段对接枝共聚产物进行结构分析和聚合机理探讨。实验结果显示,淀粉与丙烯酰胺的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团粒表面,符合表面控制反应机理;接枝共聚物中含有淀粉和丙烯酰胺成分;共聚反应改变了原淀粉的聚集形态,接枝产物基本上为无定形的聚集态结构;但对淀粉的热稳定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硝酸铈为引发剂,合成了氧化淀粉及可溶性淀粉等变性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详细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及淀粉性质对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用氧化淀粉,可溶性淀粉等变性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可获得比原淀粉高得多的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在瓦楞纸中的使用表明,添加0.5%的氧化淀粉一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可使瓦楞纸的环压强度增加52%。  相似文献   

14.
淀粉接枝共聚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粉接枝共聚物是一类新型功能性材料,具有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双重性能,近年来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从淀粉的预处理方法、复合引发剂和多元单体的应用、聚合过程动力学模型及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淀粉接枝共聚改性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接枝淀粉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淀粉为接枝骨架,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与接枝单体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取淀粉基木材胶黏剂。对得到的淀粉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分析及性能研究。IR谱图表明,样品除了保持淀粉的特征吸收峰外,在1730—1740cm。之间出现了羰基特征吸收峰。X-粉末衍射图表明,样品多为弥散峰,证明淀粉接枝共聚物基本为少量结晶态与无定形态共存的结构。TG、DTA曲线证实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且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热稳定性优于纯玉米淀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胶黏剂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粘接性,各项指标已达到了国家标准HG/T2727—95中聚乙酸乙烯酯木材胶黏剂的性能指标,特别是压缩剪切干强度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6.
Ce4+引发体系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尚小琴  梁红  郑成  黄红刚 《化学世界》2001,42(5):245-247
研究和介绍了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中引发剂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确定了铈盐引发体系的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7.
淀粉糊化对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比较了糊化前后淀粉结构形态变化对它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的反应速率、接枝率、支链分子量的变化及接枝物结构形态的差异,并进行讨论和解释。  相似文献   

18.
固相法淀粉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少量水存在下,研究了玉米淀粉(CS)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考察了含水量、反应时间与温度、MMA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体系含水质量百分数为40%左右、MMA用量为CS质量的15%、过硫酸铵用量为CS质量的8%、反应温度在80℃、反应时间为0.5h左右,可得到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均较高的接枝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法(TGA)以及X射线衍射法(XRD)对合成的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化学引发合成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密峰  李昕  张晶蓉 《化学世界》2000,41(9):451-454,464
淀粉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是淀粉化学改性的重要方法 ,在利用农产品和开发新型功能材料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了近十年化学引发合成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