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章通过传统卷烟和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烟气成分的对比,对传统卷烟和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减害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看出:(1)与传统卷烟相比,加热不燃烧烟草烟气气溶胶的烟草,特有亚硝胺、挥发性成分、酚类化合物等有害成分降低80%以上。(2)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生理毒性低于传统卷烟。  相似文献   

2.
烟草工业减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叶组配方、加工措施和辅助材料3方面综述了2004年以来国内外烟草工业卷烟减害研究进展,尤其是加工措施方面.认为卷烟减害是一项系统工程,烟草工业应对卷烟减害进行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应强化叶组配方、加工措施和辅助材料方面的减害研究,既要研究对有害成分的影响,同时也要研究对烟气毒理学指标和吸味品质的影响.任何烟丝添加剂减害研究均应包括6个方面: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烟气有害成分分析及添加剂成分分析、有害成分降低、添加剂热解产物分析、烟气感官评价和烟气毒理学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卷烟烟气中具有焦甜香、酸香、果香、辛香、坚果香、花香和甜香等香韵的特征赋予化合物,筛查了雷诺烟草公司在烟草制品中评价的1 079种香料单体以及Leffingwell等评价的74种焦甜香、果香、坚果香和花香香气成分,确定了卷烟烟气7种香韵的特征赋予组群。通过查阅文献,得到了卷烟烟气香气成分的觉察阈值数据,并得到了部分香气成分的卷烟烟气释放量数据。特征赋予组群的确定依据卷烟烟气香气成分的主香韵特征以及2013年Rodgman等统计的烟草烟气化学成分名单。结果显示:(1)7种特征赋予组群含有的香气成分数量分别为13、6、25、12、14、22、26种。(2)具有焦甜香、酸香、坚果香和花香的香气成分具有较为完备的觉察阈值,同时也是定量分析中被测定较多的烟气成分。将这些香韵的特征赋予组群与对应的觉察阈值、单支浓度等数据相结合,有助于深入了解卷烟烟气的化学气味编码。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新型烟草制品的健康风险评估进展,对加热非燃烧型烟草制品、无烟气烟草制品和电子烟三类新型烟草制品的毒理学评价研究进行了综述。临床前毒理学评价是新型烟草制品健康风险评估程序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碳加热型和电加热型卷烟的毒理学评价方法包括细菌致突变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姊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细胞毒性试验、DNA损伤分析、胞内相关酶分析等体外试验,以及皮肤涂抹致肿瘤、烟气吸入动物模型实验。加热非燃烧型卷烟的毒性低于传统卷烟。2无烟气烟草制品的毒理学评价方法包括Ames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凋亡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姊妹染色体交换试验、微核分析等体外测试,以及动物模型实验。无烟气烟草制品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3电子烟临床前毒理学评价研究较少。因此,发展一系列适合不同类型烟草制品的体外、体内毒理学测试方法,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新型烟草制品的健康影响,将成为我国烟草相关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电子烟已成为国际烟草关注的焦点和发展的热点,也是我国烟草行业新型烟草制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电子烟烟液、烟具和气溶胶中化学成分的风险研究文献和相关法规的进行了收集、分类、比较和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电子烟中化学成分风险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以期为电子烟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1)烟液和气溶胶中烟碱、醛酮类化合物、挥发性化合物、烟草特有亚硝胺和金属元素等相关研究;2)电子烟气溶胶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对比研究;3)烟具中有害成分迁移量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吸烟与健康为全世界所关注,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是烟草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是烟草大国,但降焦步伐明显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国家烟草专卖局将降焦减害作为应对WTO和WHO挑战,促使由"烟草大国"向"烟草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任务。"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项目开展了卷烟烟气中苯并[α]芘测定方法研究、卷烟烟气中亚硝胺测定方法研究、降低卷烟烟气中自由基含量的技术研究、应用纳米催化材料降低卷烟烟气中CO技术研究、降低卷烟侧流烟气的技术研究、应用神农萃取液降低卷烟危害的技术研究等多项研究。本文介绍了通过3年的研究工作,项目研究取得的重要结果和成果的应用情况。该项目的完成及各项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显著降低我国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提高卷烟的吸食安全性,增强国产卷烟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加热不燃烧卷烟(加热烟草制品)以其抽吸质量与抽吸习惯与传统卷烟类似、释放有害成分少、无阴燃等特点而受到市场青睐。针对其入口烟气温度过高这一技术难题,本文汇总与分析了近年来的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降温技术相关专利,总结了降温材料和降温结构的应用问题,展望了加热不燃烧卷烟降温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卷烟烟气危害性指数研究   总被引:49,自引:21,他引:28  
为评价卷烟产品的危害性,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卷烟烟气危害性评价方法.用于分析评价的163个卷烟样品购自于中国市场.在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29种有害成分(包括4种TSNAs、3种PAHs、8种羰基化合物、7种酚类物质、HCN、NO、NOx、NH3、CO、烟碱和焦油等)以及4种毒理学指标(小鼠吸入急毒试验、细胞毒性试验、Ames试验和细胞微核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烟气有害成分与毒理学指标的函数关系.通过采用无信息变量删除法和遗传算法,筛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7种卷烟烟气有害成分,即CO、HCN、NNK、NH3、B[a]P、苯酚和巴豆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7种有害成分对毒理学指标影响显著,相关模型留一交叉验证的相对误差小于40%,对小鼠吸入急毒试验、细胞毒性试验、Ames试验和细胞微核试验的R2值分别为0.524、0.595、0.504和0.571.基于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建立了一种新的卷烟烟气危害性指数:H=Yco/C1+THCN/C2+YNNK/C3+YNH3/C4+YB[a]P/C5+YPHE/C6+YCRO/C7式中:Y--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C1~C7--参考值.应用研究建立的危害性指数对上述163个卷烟危害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危害性指数排序不同于卷烟焦油量排序.  相似文献   

9.
郑路  郑新章  邱纪青  袁虹 《烟草科技》2012,(1):15-18,51
综述了2004年以来国外烟草公司在低危害卷烟产品设计、低引燃倾向卷烟产品和无烟气烟草制品等方面的研发进展,认为我国应进一步加大低引燃倾向卷烟和无烟气烟草制品研发力度,以应对未来国内外市场烟草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卷烟烟气生物标志物在评估烟气有害成分感受量、分析吸烟引起的潜在危险以及评价低危害卷烟方面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现有烟气生物标志物的分类、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由郑州烟草研究院牵头、10多家单位共同协作承担的国家经贸委技术创新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科技项目———《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技术研究》研讨会于 2 0 0 2年 7月 9~ 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教育司和郑州烟草研究院共同主持。王彦亭司长就积极应对WTO和WHO双重挑战 ,开展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技术研究 ,开发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 ,提高卷烟产品的科技含量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的必要性以及进一步加强“烟医合作”等方面发表了讲话。会议特邀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云南…  相似文献   

12.
为使我国科研技术人员把握国际烟草企业新型烟草制品中加热不燃烧产品的特点和技术走向,对目前市场上销售及在研的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着重对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烟气化学的安全性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在新型烟草制品领域,专利数据显示三大跨国烟草企业(菲莫烟草、英美烟草及日本烟草)更注重在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方面的技术开发, 尤其是菲莫烟草;烟气化学对比分析表明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是行业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热点;在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技术领域,电加热型(含混合型)在口感和降低有害成分释放方面优于碳加热型;相比于纯电加热型产品,混合型产品的有害成分释放量更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无烟气烟草制品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对其常规化学成分、添加剂、有害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及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经文献调研发现,不同类型及品牌的无烟气烟草制品pH、含水率、烟碱含量(烟碱总含量、游离态烟碱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添加剂作为配方成分,包含物质种类较多,但研究报道较少;有害成分含量均为痕量级,且TSNAs为主要成分,关注度最高。常规化学成分、添加剂的分析方法以GC和GC-MS为主;有害成分的检测分析中多采用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MS/MS检测器;化学轮廓谱分析法能够实现化学组成全貌分析,目前尚处于科研前沿。在国内无烟气烟草制品的研发中,可参考文献中常规化学成分、添加剂的组成及含量进行组分调配,并使有害成分含量最小化;在无烟气烟草制品中化学成分的检测方面,可利用多靶标分析或化学轮廓谱分析技术手段,从而实现高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醋纤和改性丙纤滤嘴过滤卷烟烟气有害成分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由醋酸纤维丝束和改性聚丙烯纤维丝束两种不同材料滤嘴卷制成的同一牌号卷烟,研究了两种不同材料滤嘴对卷烟烟气中特有亚硝胺、芳香胺、酚类、多环芳烃、氨以及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等有害成分的过滤效果。结果表明:对多环芳烃,改性丙纤滤嘴的过滤效率高于醋纤滤嘴;对芳香胺、烟草特有亚硝胺、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两种滤嘴的过滤效率接近,醋纤滤嘴的过滤效率略高于改性丙纤滤嘴;对烟气中的氨,醋纤滤嘴的过滤效率高于改性丙纤滤嘴。  相似文献   

15.
烟草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烟草研究的热点。卷烟的安全性对世界烟草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甚至危及烟草业的生存。卷烟的安全性是一个涉及到烟叶、工艺配方及吸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概念。在卷烟生产中,降低焦油量不是最终目的,消除或者降低烟气中的有害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食用香料香兰素对卷烟主流烟气的香味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香兰素在卷烟中的致香作用及加香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吸烟机抽吸,剑桥滤片和吸收瓶捕集主流烟气,用GC/MS分析了添加有香兰素的卷烟和空白对比卷烟的所捕集烟气挥发性化学成分,并研究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差异,评价香兰素对卷烟烟气香味成分及有害成分的影响。结果香兰素能很好地迁移到卷烟烟气中。结论在本实验中,香兰素能有效地提高卷烟烟气中的香味成分。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目标决策的卷烟危害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评价卷烟危害性的方法,测定了20个国产和5个进口卷烟样品的焦油、7项有害成分释放量及4项烟气毒理学指标,根据多目标决策原理,将4项烟气毒理学指标转化成一个单一的指标——密切值,依此评价了卷烟的危害性,并考察了密切值与焦油释放量、根据7项有害成分释放量计算的危害性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卷烟的密切值与焦油释放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差;②密切值法对卷烟危害性的评价结果与危害性指数法的基本一致。密切值法可用于卷烟危害性评价。  相似文献   

18.
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卷烟纸特性对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CO,HCN,NNK,NH3,苯并[a]芘,苯酚,巴豆醛)释放量的影响,采用不同特性的卷烟纸卷制卷烟,通过相关的标准方法测定其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的含量.结果发现:卷烟纸助燃剂含量变化对卷烟主流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最大;卷烟纸透气度、定量和助燃剂类型的影响次之;亚麻配比对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硒对烟叶化学成分和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硒是烟草生长需要的一种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能被烟草富集。笔者综述了硒对烟叶化学成分、烟叶含硒量、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影响,以及硒在卷烟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卷烟危害性,考察了卷烟纸、接装纸、成型纸透气度对卷烟燃烧温度和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CO,HCN,NNK,NH3,B[a]P,苯酚和巴豆醛)及焦油释放量的影响,并研究了卷烟总通风率对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及卷烟危害性指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随着卷烟纸和接装纸透气度的增加,卷烟燃烧温度升高,卷烟主流烟气中除NNK外其他6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焦油量及危害性指数均降低;②成型纸透气度的变化对卷烟燃烧温度及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不规律;③卷烟总通风率增加,卷烟主流烟气中多数有害成分释放量、焦油量及危害性指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适当增加卷烟纸、接装纸的透气度,提高卷烟总通风率,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卷烟燃烧温度,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释放量,从而降低卷烟的危害性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