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6/PVA纳米纤维.通过环氧氯丙烷法活化羟基,将纤维素酶固定于PA6/PVA纳米纤维上.考察固定化纤维素酶和自由纤维素酶的酶活,研究固定化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自由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而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比自由酶的提高了10℃;与自由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活性随pH值的变化曲线明显变宽,热稳定性显著增强;固定化纤维素酶在4℃下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海藻酸钠固定化胰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条件,并考察了固定化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储存时间及反复利用稳定性。结果表明:最适固定化条件为CaC12质量分数为3.0%,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3.0%,酶液量与海藻酸钠体积比为1∶2,固定化时间为3.0 h;固定化胰蛋白酶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为60℃,较游离酶分别提高1.0和10℃;4℃下保存30 d,活性保留96%以上;连续反应6次,活性保留52%。  相似文献   

3.
利用纸纤维为载体,制备高活性的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并应用于抗HCG抗体的水解.利用戊二醛交联法,制备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并通过一系列优化,得到最佳固定化条件,包括pH﹑给酶量﹑温度﹑戊二醛体积分数,将制备的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应用于抗HCG抗体水解并制备F(ab′)2片段.研究表明:反应温度为40℃时,固定化酶在pH 5.0,0.01mol/L的醋酸缓冲液条件下,给酶量为46mg/g载体,戊二醛体积分数为0.01%时,固定化酶的酶活达到最高19 250U/g,相对于优化前1 940U/g提高了近10倍,成功应用于抗HCG抗体水解制备F(ab′)2片段:经SDS-PAGE电泳检测,F(ab′)2片段达到电泳纯.ELISA反应检测表明:片段仍保留较高的活性,效价为1∶12 000.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固定化α-转移葡萄糖苷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炭为载体,进行了固定化α-转移葡萄糖苷酶最佳条件研究,并探讨了固定化α-转移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为4.0,最适作用温度为65℃,固定化酶的酶活较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解酯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为出发菌株,采用摇瓶发酵法产酶,对发酵产的脂肪酶粗酶液进行了性质及固定化研究。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7.5,在pH 6.0~8.0酶活较稳定,热稳定性较差。脂肪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载体硅藻土与脂肪酶质量比为14,固定化温度为30℃,缓冲液pH为8.0,固定化时间为2h。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酶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PEG-CS)载体,并将其用于固定纤维素酶.探讨了栽体制备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纤维素酶固定化的影响因素,并对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性质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固定化酶最适pH值比原酶降低,最适温度为60℃,比游离酶高10℃.在pH值为5.0,温度40℃时,固定化酶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的表观米氏常数为7.2 mg/L,而游离酶为3.3 mg/L.与游离酶相比,该固定化纤维素酶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并具有良好的操作和存储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水解糖苷型银杏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水解银杏黄酮苷制备黄酮苷元,提高银杏黄酮的生物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β-葡萄糖苷酶的固定化以及这种固定化酶的酶解条件、稳定性,得到其酶解银杏黄酮苷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 40 ℃、pH 5.0、时间 7 h、酶浓度 0.1 g/mL(以海藻酸钙凝胶珠计),该最佳条件下黄酮苷转化为苷元型黄酮的转化率可达90%.固定化酶储藏50 d,其相对酶活保持在80%以上;连续使用15次,相对酶活能维持在60%以上.β-葡萄糖苷酶固定化解决了游离酶容易失活和不能重复使用的问题,可以更加有效制备银杏黄酮苷元,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脂肪酶是一类重要的水解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脂肪酶通过固定化可以提高酶的使用效率。文章采用戊二醛共价连接法将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胞外脂肪酶固定于氨基型载体ZH-HA之上,将1g载体置入10mL酶液中反应3h后固定化酶活力达到最高为60U/g湿载体。经固定化后该酶的温度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当反应温度为45℃时最高酶活力达到220U/g湿载体。同时,固定化使酶在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得到提高,最适反应pH值为10。通过自制柱式反应器考察该酶工作稳定性,经过15批连续水解反应,固定化脂肪酶仍保持90%的活力,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廉价高效的蚕丝载体固定化酶制剂,研究使用1-乙基-3-(3-二甲基丙基)碳化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戊二醛(GA)三者组成不同类型的交联剂在蚕丝表面固定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Lip2,并研究固定化酶的催化特性.分别使用EDC/NHS、GA、EDC/NHS+GA活化蚕丝载体,并与Lip2共价交联制备得固定化脂肪酶Lip2(EDC/NHS)、Lip2(GA)和Lip2(EDC/NHS+GA).结果表明:Lip2(GA)的酶蛋白固定量最少但比酶活最高,而Lip2(EDC/NHS+GA)的酶蛋白固定量最高但比酶活最低.各固定化酶的最适pH皆为8.03,比游离Lip2偏碱.最适温度除了Lip2(EDC/NHS)为50℃,其他固定化酶与游离Lip2同为40℃.K~+对各固定化酶的最适激活浓度为0.10 mol·L~(-1),相比Lip2的0.15 mol·L~(-1)偏小;Ca~(2+)对所有酶都表现为促进作用,而Cl~-对所有酶无明显促进或抑制作用.Lip2(GA)的热稳定性最高,而Lip2(EDC/NHS+GA)重复使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磁性Fe_3O_4/SiO_2复合粒子,并用-氨丙基三乙基硅烷(3-APTES)对复合粒子进行修饰,作为固定化漆酶的载体,研究了固定化漆酶适宜的催化条件.结果发现,固定化漆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0℃,p H为4.5,固定化酶的酶活为180 U/g,酶活回收率为68.45%.考察了固定化漆酶的热稳定性、p H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漆酶更加稳定,便于连续操作.将固定化漆酶用于去除废水中的2,4-二氯酚,反应12 h,去除率最高为68.35%,该固定化酶重复重复使用12次后,对2,4-二氯酚的去除率可保持在52.85%.  相似文献   

11.
海藻酸钠、卡拉胶联合固定化α-淀粉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酸钠、卡拉胶共混包埋制备固定化α-淀粉酶,并对α-淀粉酶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酶性能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海藻酸钠浓度3.0%、卡拉胶浓度1.0%、酶浓度18g/L、氯化钙浓度0.8%条件下,可以获得最佳的固定化效果,固定化酶活力为139.66U/g.min,活力回收率为55.70%;与游离酶相比,制备固定化酶的最适酶促反应pH值由7.0降至6.0,最适酶促反应温度由60℃升至70℃,其作用温度范围、pH值范围均比游离酶范围宽;固定化酶在连续操作5次后仍显示出良好的活性,固定化酶的耐热性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散聚合法,在Fe3O4磁流体存在下,通过PVA分子单体共聚制备出磁性聚乙烯醇微球.微球粒径分布在2.5×10-2~5×10^-2 μm,其中3.7×10-2~4.1×10^-2 μm的微球占总微球的44%,制备微球粒径分布均匀.以磁性聚乙烯醇微球为载体,通过戊二醛交联法进行ALDC的固定化,制备固定化酶,并对其固定化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酶固定化过程中,自由酶的添加量为20 mL/g微球,戊二醛的添加量为0.98%.在其固定化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ALDC的活力为65 180 U/g,而且其比活、活性回收率分别可达872.32 U/mg和42.33%.  相似文献   

13.
假单胞菌H3壳聚糖酶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纳米CaCO3吸附法、聚丙烯酰胺(PAG)包埋交联法和DEAE-22纤维素交联法固定化假单胞菌H3壳聚糖酶,结果表明:以DEAE-22纤维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的固定化方法较优,酶活保留率达91.4%;此外,还确定了DEAE-22纤维素交联法的固定化条件为:DEAE-22纤维素载体0.5 g,3.5%戊二醛交联剂20 mL,给酶量为15 mg,固定化温度为4℃,固定化时间为12h;壳聚糖酶在经固定化后,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4.5,并表现出比游离酶更高的热稳定性,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Km值为14.29 g/L;将该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2次,固定化酶的活力降低到75%,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脂肪酶固定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纸纤维素为载体,对-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为活化剂共价联法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条件及固定化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醚化反应最适pH为10.0,偶联最适条件为pH8.0,酶量控制在800μmol(min.g),所获得固定化脂肪酶具有较高的酶活和酶回收率,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其半衰期为375h。  相似文献   

15.
离子交换树脂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 rugosa)脂肪酶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对其进行固定化可以很方便地实现酶的回收和再利用.采用4种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对来源于南极假丝酵母的脂肪酶进行了吸附固定化,并对固定化酶催化合成蔗糖乙酯的活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以弱碱性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214为载体的固定化酶活性最高.固定化酶制备过程中缓冲液的最适宜pH值为8.4,最佳固定化时间为3h,最佳酶液浓度为8mg/mL,最适固定化温度为35℃.所得固定化酶催化合成蔗糖乙酯,酯化率达57.12%,蔗糖-6-乙酯的选择性达到51.21%.10批反应后,该固定化酶仍有较高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16.
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球固定化脲酶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微波辐射下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壳聚糖球交联引入醛基,然后将交联的壳聚糖球浸泡在脲酶溶液中24 h,制备了壳聚糖球固定化脲酶,其酶比活为10.83 U.g-1载体。最优固定化条件是戊二醛的体积分数φ(GA)1%,脲酶与湿壳聚糖球的质量比m(E)∶m(CB)为0.01,固定化时间为24 h,固定化所用溶液的pH值为6.5。研究表明,固定化脲酶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和贮存稳定性。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球可作为酶固定化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17.
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制备固定化脂肪酶制剂并研究其催化性质.首先,制备壳聚糖微球,用2%醋酸溶液溶解壳聚糖,以液体石蜡为分散剂制成壳聚糖微球;然后,通过戊二醛交联制备固定化脂肪酶制剂,并研究其催化性质.结果表明:壳聚糖微球在2%戊二醛浓度下常温下交联9 h,脂肪酶固载率可达60%.与游离脂肪酶相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底物、最适p H值及最适温度分别转变为4-硝基苯基辛酸酯,p H 8.57及50℃.固定化脂肪酶重复实验6次后仍保留有47.7%的催化活性,置于60℃下4 h酶活保留73%,其金属离子K+和Mg2+最适浓度分别为0.15 mol/L,0.10 mol/L.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散聚合法,在Fe3O4磁流体存在下,通过PVA分子单体共聚制备出磁性聚乙烯醇微球。微球粒径分布在2.5×10-2~5×10-2μm,其中3.7×10-2~4.1×10-2μm的微球占总微球的44%,制备微球粒径分布均匀。以磁性聚乙烯醇微球为载体,通过戊二醛交联法进行ALDC的固定化,制备固定化酶,并对其固定化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酶固定化过程中,自由酶的添加量为20 mL/g微球,戊二醛的添加量为0.98%。在其固定化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ALDC的活力为65 180 U/g,而且其比活、活性回收率分别可达872.32 U/mg和42.33%。  相似文献   

19.
利用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作为酶源,研究海因酶催化DL-对羟基苯海因合成N-氨基甲酰-D-对羟基苯甘氨酸,以制备D-对羟基苯甘氨酸,并就培养基的优化,反应条件的选择及酶活的影响作了探讨.研究表明,碱性条件下可显著增加酶反应速度,温度对提高海因酶活力有重要影响.培养初始pH值为7.0,温度28℃下培养24 h产海因酶达最高;在最适pH9.0和最适温度55℃下,海因酶活力达到0.7 u/mL,比原基础培养条件下提高3.5倍.  相似文献   

20.
对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Microbacterium sp.OU01进行发酵,制得粗酶液(壳聚糖酶和伊肛氨基葡萄糖苷酶混合液),采用吸附交联法及包埋法对其进行固定,研究其固定化的最优条件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游离混合酶液的最佳PH为5.6,最适反应温度为50℃。吸附交联法固定化酶的最佳条件为:戊二醛体积分数5.0%,加酶量15mL(49.51U/mL),固定化时间6h。该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4.5,最适反应温度为60℃。包埋法固定化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10g/L,CaCl。质量浓度15g/L,加酶量为1mL(50.35U/mL)/5mL质量浓度10g/L海藻酸钠,固定化时间20min。该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50℃。固定化酶酶解壳聚糖所得产物中含D-氨基葡萄糖,说明粗酶液中的壳聚糖酶和外切-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被同时固定。通过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稳定性的研究,表明吸附交联固定化酶更适于工业化应用生产D-氨基葡萄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