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生产场地变更后,原生产工艺制备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抗原特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在新场地制备的甲肝灭活疫苗病毒浓缩液和疫苗原液的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抗原含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二者的蛋白组分和特异性;疫苗成品(成人剂量)稀释为不同剂量(640、320、160、80和40 EU),免疫ICR小鼠(并设铝佐剂对照组),采用竞争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HAV抗体效价;同时称量免疫后不同时间小鼠体重。结果病毒浓缩液和疫苗原液的HAV抗原含量分别为12 800和3 200 EU/ml。疫苗原液中仅含HAV结构蛋白组分,且可与HAV抗体特异性结合。初免后28 d,640、320和160 EU剂量疫苗组小鼠血清抗体阳转率为100%,80和40 EU剂量疫苗组二免后血清抗体阳转率达100%和90%,所有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二免后14 d较初免28 d上升约2倍;疫苗免疫组小鼠体重及体重增幅与佐剂对照组相比,均无药物作用引起的异常变化(P0.05)。结论在新场地采用原生产工艺制备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原液有单纯的抗原蛋白组分和免疫学特异性,且与前期研究结果相比,其免疫原性及安全性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脂质体流感疫苗,并对其细胞免疫效果和小鼠保护效力进行检测。方法采用薄膜蒸发与冷冻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制得多层脂质体,与流感裂解疫苗按比例混合,制备脂质体流感疫苗。用该疫苗免疫BALB/c小鼠,MTT法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T淋巴细胞表面标记;ELISA法检测小鼠肺内容物中细胞因子含量;并检测小鼠的保护效力。结果在脾细胞增殖效率、CD4+水平、CD4+/CD8+比例以及细胞因子(IL-4、IFN-γ)水平上,实验组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保护效力为4/6。结论脂质体流感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更强的细胞免疫应答和更高的保护效力。  相似文献   

3.
精制甲型肝炎灭活疫苗(YN5株)狨猴试验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精制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甲型肝炎病毒YN 5株经Vero细胞培养制成精制甲型肝炎灭活疫苗。采用普通狨猴 (commonmarmoset)进行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力试验。结果 实验疫苗组和对照疫苗组狨猴均有特异抗体产生 ,对甲型肝炎病毒强毒株的攻击亦有保护作用。结论 该疫苗 (YN 5株 )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四株狂犬病街毒的免疫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国内分离的4株狂犬病街毒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采用免疫力试验及中和试验进行抗原性及免疫原性检测。结果4株街毒抗原性存在一定差异,应用aG株疫苗免疫小鼠能保护4株街毒的攻击。结论aG疫苗与4株街毒具有良好的交叉免疫性。  相似文献   

5.
人用狂犬病疫苗免疫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人用Vero细胞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后的个体 ,分别在不同时期采血 ,用小鼠中和试验及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与不同抗原包被的ELISA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显示出用CVS株为包被抗原的ELISA与MNT、RFFIT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优于aG株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甲型H7N9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和裂解疫苗经3种免疫途径免疫小鼠的长期保护效果。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 15和1. 5μg)的甲型H7N9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及裂解疫苗单独免疫或辅以Al(OH)_3佐剂共同免疫,分别经腹腔、肌肉及皮下注射免疫小鼠1次,免疫后不同时间点(3~360 d)收集血清,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IgG抗体水平。免疫后365 d,用含10×LD_(50)致死量的甲型H7N9流感病毒同源鼠肺适应株A/Shanghai/2/2013(H7N9)经滴鼻攻毒,20μL/只,攻毒3 d,检测小鼠肺洗液的病毒滴度,攻毒21 d,观察小鼠存活和体重丢失情况。结果甲型H7N9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和裂解疫苗接种1次均可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血清IgG抗体,全病毒灭活疫苗比裂解疫苗IgG抗体滴度峰值高2~8倍,且Al(OH)_3佐剂可有效提高两种疫苗诱导的血清IgG抗体水平。免疫后365 d,全病毒灭活疫苗及含佐剂裂解疫苗免疫均可保护小鼠抵抗同源流感病毒的致死量攻击,且Al(OH)_3佐剂可有效提高H7N9裂解疫苗的保护效果。3种免疫途径中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较皮下注射产生的IgG抗体维持时间更长,免疫剂量相同时,肌肉免疫途径对小鼠的保护效果略优于腹腔和皮下免疫途径。结论 3种途径1次免疫甲型H7N9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或辅以Al(OH)_3佐剂的裂解疫苗,在小鼠模型中可提供至少365 d的保护,腹腔和肌肉免疫途径血清抗体持续时间较皮下途径更长,肌肉免疫途径保护效果略优于另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新型佐剂——壳聚糖增强免疫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检测壳聚糖作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佐剂的效果。方法 将壳聚糖与疫苗混合经腹腔免疫BALB c小鼠 ,间隔 3周 ,免疫 2次。免疫后取血清 ,检测血清中所产生的IgG、IgG1、IgG2a等抗体水平 ,同时 ,取小鼠鼻洗液检测IgA抗体 ;加强免疫后 1周 ,用致死性 (40LD50 )流感病毒A PR 8 34(H1N1)攻击小鼠 ,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和保护作用。结果 壳聚糖作佐剂能显著增强血清抗体含量 ,并提高小鼠抗病毒攻击的能力。结论 壳聚糖作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新型佐剂 ,可以增强疫苗的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安徽分离株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并进行免疫试验。方法PRRSV经Marc-145细胞传代增殖,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物理性状、无菌试验及安全性试验合格后,经肌肉注射免疫健康仔猪,并进行攻毒;分别检测免疫仔猪的血清抗体水平及保护力,并进行免疫程序及与市售疫苗的免疫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制备的灭活疫苗的适宜免疫剂量为2ml/头,免疫后14d血清抗体水平可达高峰;使用同一病毒攻毒,保护率为80%(4/5)。采用灭活疫苗2次免疫及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交替2次免疫,免疫效果均较好。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与1号市售灭活疫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优于2号市售灭活疫苗。结论已成功制备了PRRSV安徽分离株油乳剂灭活疫苗,该疫苗安全可靠,免疫效果好,适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百日咳疫苗血清学效力试验(PSPT)与小鼠保护力试验(MPT)结果的相关性,为该法替代MPT积累资料。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DTP疫苗免疫小鼠,4w后采血,用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抗百日咳菌表面 抗原的总抗体滴度。用平行线法计算疫苗的效力,与MPT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5批疫苗分别用 PSPT和MPT法测定的效力单位相关性显著(r= 0.9358,p<0.001),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 MPT法相 比,PSFF法有更高的重复性,而且95%可信限较小。结论PSPT法有望取代MPT。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方法用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和灭活疫苗(L8株)分别经腹腔免疫BALBc小鼠后,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HAVIgG、TNFα、IFNγ和IL2;用流式细胞仪对全血中T细胞亚群分类;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减毒活疫苗组在初免后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均低于灭活疫苗组,加强免疫后,与灭活疫苗相当。灭活疫苗组IFNγ的峰值出现时间较减毒活疫苗组晚,但水平较高。结论两种疫苗均可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减毒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后可诱导更好的系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以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 toxin B subunit,CTB)为分子佐剂的Asia1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复合多表位亚单位疫苗,在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并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构建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9K-P1/2A-CTB-TEpi,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中,甲醇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硫酸铵沉淀法纯化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将纯化的P1/2A-CTB-TEpi蛋白和FMD灭活疫苗分别免疫BALB/c小鼠,以注射PBS作为对照,分别于0、21d各免疫1次。每周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第2次免疫后10d,处死小鼠,分离脾脏淋巴细胞,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IFNγELISPOT检测。结果目的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经诱导表达后可分泌到培养上清中,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2600(P1/2A)和40500(CTB-TEpi)处可见2条特异性蛋白表达条带,占上清液中可溶蛋白的21%。纯化后的目的蛋白P1/2A和CTB-TEpi的比例约为1∶2,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P1/2A-CTB-TEpi蛋白免疫小鼠产生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其特异性血清抗体水平与灭活疫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和IFNγ分泌水平显著高于灭活疫苗组(P<0.01)。结论构建了以CTB为分子佐剂的Asia1型FMDV复合多表位亚单位疫苗,其免疫原性良好,为FMD多表位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预防O139霍乱B亚单位/全菌体口服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制预防O139霍乱的B亚单位/全菌体口服疫苗。方法 应用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及福尔马林灭活的O139霍乱弧菌全菌体,构建成B亚单位/全菌体疫苗,并进行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检测。结果 经连续3天大剂量灌喂小鼠后,未见体重下降、发病或死亡现象。全部小鼠均健康活存。以腹腔或口服免疫小鼠后,均能产生外周血或肠道局部高滴度的特异抗体。免疫小鼠对O139活菌攻击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B亚单位/全菌体口服疫苗在小鼠试验中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人源抗独特型单链抗体诱导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鼻咽癌人源抗独特型单链抗体G22ScFv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探讨其作为鼻咽癌疫苗的可能性。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G22ScFv并进行纯化,以纯化的G22ScFv免疫BALB/c小鼠,采用间接ELISA及竞争抑制ELISA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小鼠脾T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纯化的融合蛋白纯度达95%以上,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经ELISA检测,G22ScFv免疫后,小鼠产生了Ab3,且小鼠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升高。结论G22ScFv可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为鼻咽癌人源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应用检测特异性CTL活性的方法检测乙脑活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 ,并以灭活疫苗作对照。结果显示活疫苗免疫小鼠后诱导的CTL均值为 79 2 % ,较灭活疫苗 2 9%高 5 0 2 % ,表明活疫苗具有较强的特异性CTL活性。用同批活疫苗免疫小鼠后其中和抗体效价为 1:5 ,而同批的灭活疫苗为 1:2 0 ,活疫苗的免疫效力 (ID5 0 ) 3 6× 10 6(ml)显著高于灭活疫苗的 4 0× 10 - 4 ~ 4 2× 10 4(ml)。表明乙脑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细胞免疫在保护效力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株GP5、M蛋白基因核酸疫苗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用RT-PCR法扩增PRRSV的GP5和M蛋白基因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IRES-G和pIRES-M,制备核酸疫苗,以其单独或联合免疫小鼠,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真核表达质粒pIRES-G和pIRES-M经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第1次免疫后4周,各重组质粒免疫组小鼠血清ELISA抗体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pIRES-G + pIRES-M组抗体水平最高;第1次免疫后9周,pIRES-G + pIRES-M组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效价(1∶16)高于pIRES-G组(1∶8)和pIRES-M组(1∶4),但均低于灭活疫苗组(1∶64);第1次免疫后9周,与pIRES-neo组相比,各组免疫小鼠脾细胞经特异性(PRRSV)和非特异性(ConA)抗原刺激后,均有明显的增殖,对非特异性刺激反应比特异性刺激反应略强。结论已成功构建PRRSV GP5、M蛋白基因核酸疫苗表达质粒,二者联合免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比较乙型脑炎活疫苗与灭活疫苗在小白鼠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以腹腔攻击法测定,活疫苗免疫1钟后7天和14天的保护率无下降,而灭活疫苗免疫2针后14天的保护率较7天下降30%~50%。以脑内攻击法测定,活疫苗免疫1外或2针的保护率为70%~90%。而灭活疫苗免疫2针的保护率仅为10%~33%。活疫苗免疫后动物中和抗体水平虽然很低(1:5),但仍有很强的保护力。提示活疫苗免疫的保护力除体液免疫外可能还存在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细胞工厂代替转瓶培养沙鼠肾原代细胞,制备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减少原代沙鼠用量,提高产量。方法在细胞工厂内培养沙鼠肾原代细胞,以15L转瓶培养作对照,比较两种容器内细胞生长及收获的病毒滴度和抗原含量;病毒液经超滤浓缩后,采用Sepharose-4FF介质色谱纯化,并进行各项检定。结果细胞工厂只需接种转瓶培养所需1/3量的沙鼠肾细胞,就能在同期与转瓶细胞数量相当。接种病毒后,转瓶中的细胞在收获第5次后已脱落(10~20)%,而细胞工厂中的细胞几乎没有脱落;收获至第9次时,细胞工厂中的细胞脱落率才达20%;每次收获的病毒液病毒滴度和抗原含量均较高,且稳定在一定范围。浓缩纯化后,各项检定指标均合格。结论使用细胞工厂培养沙鼠肾原代细胞制备HFRS疫苗不仅提高了收率,而且减少了培养空间,降低了污染,可替代转瓶大规模生产HFRS疫苗。  相似文献   

18.
二乙烯亚胺对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Sabin株的灭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二乙烯亚胺(Binary ethylenimine,BEI)对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Sabin株的灭活效果。方法在不同温度(37、33、28和25℃)下采用4种浓度(0.002、0.001、0.0005和0.00025mol/L)的BEI及0.0925mg/ml的甲醛对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Sabin株进行灭活,采用微量滴定法测定病毒感染性滴度,ELISA法检测灭活病毒液D抗原含量,并进行病毒灭活验证试验。结果在37℃条件下,0.002mol/L的BEI能在48h内完全灭活病毒,灭活后的病毒液D抗原含量回收率为90.6%,显著高于甲醛灭活的回收率(60.6%)。经验证,灭活彻底,无活病毒存在。结论 BEI对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Sabin株的D抗原破坏小,能较好地保持疫苗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细胞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对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采用BALB/c小鼠,试验组分为联合疫苗组、卡介苗组、乙肝疫苗组,对照组分为空白组和保护剂组,各组小鼠分别于接种后1个月及2个月,取脾进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以及细胞因子和T淋巴细胞表面标记检测。结果联合疫苗组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IL-2含量均明显高于卡介苗组和乙肝疫苗组;CD4+/CD8+值高于单价乙肝疫苗组,而与卡介苗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能有效地诱导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