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邓成达  罗萍  唐天缘  王强 《微电子学》2021,51(2):188-193
基于原边反馈反激变换器结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PWM、PFM调节模式的动态调节前沿消隐电路.首先,当系统工作在PWM或PFM模式时,分别检测输出电流信息和系统工作频率,产生动态调节的前沿消隐信号,避免了辅助绕组高频振荡导致的膝点电压误采样.其次,通过动态调节前沿消隐时间,减小了全负载范围内膝点采样电路的功耗.设计的原边峰...  相似文献   

2.
罗萍  张辽  唐天缘  王强  邓成达 《微电子学》2019,49(5):628-631, 636
提出了一种用于原边反馈反激变换器的自适应启动电路。分析了原边反馈反激变换器DCM启动对系统的影响。将辅助绕组的膝点电压采样与原边电感的峰值电流采样相结合,逐周期地判定系统动态输出电压对变压器的退磁能力,实现了原边反馈反激变换器全周期下DCM自适应启动。基于0.18 μm BCD工艺,对该启动电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开关频率为100 kHz、输出功率为30 W的条件下,系统实现了DCM启动。在重载、轻载的条件下,启动时间分别为68 ms和6 ms。  相似文献   

3.
杨健  罗萍  冯冠儒  唐天缘  曹麒 《微电子学》2022,52(5):727-733
基于正激变换器结构,设计了一种实时自适应前沿消隐电路。通过振荡时间消隐和振荡幅度消隐,对最优消隐时间进行追踪,实现实时自适应的前沿消隐,在保证消隐可靠性的基础上降低了系统体积与成本,并确保不限制电路高频化发展。设计的前沿消隐电路能获得消除尖峰振荡的输出电流信息,保证系统能对输出负载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基于0.18 μm BCD工艺,对电路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在没有其它额外限流功能条件下,启动过冲电压只有50 mV,负载切换时的下掉电压与过冲电压分别为519 mV和578 mV。  相似文献   

4.
谌敏飞  洪志良 《微电子学》2015,45(3):298-302
介绍了一种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原边反激式LED驱动变换器。分析了原边控制的反激式变换器恒流输出的原理与输出电流线性调整率衰退的主要原因;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的片内功率管关断延时检测与补偿电路,改善了输出电流的线性调整率。设计的单级反激式变换器在90~260 V交流输入电压范围内,功率因数大于0.9,输出功率范围为5~13 W。通过采用改进的峰值电流采样技术与内置自适应关断延时补偿技术,输出电流的线性调整率由23.3%减小到小于1.2%。  相似文献   

5.
王文建 《半导体技术》2014,39(5):330-334
设计了一种高效率原边反馈隔离式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由误差放大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过温保护电路、欠压锁定电路以及前沿消隐电路等构成。利用这个驱动电路设计了原边反馈驱动电路系统,采用恒压恒流环路控制使整个系统有高稳定性,采用该驱动电路组成的系统结构简单,只需要通过原边反馈的方式就可以使环路稳定,不需要次级反馈以及环路补偿。设计基于1.5μm双极-CMOS-DMOS(BCD)工艺实现,芯片面积为4.08 mm2。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该驱动电路组成的系统在输入电压为85~265 V时,系统的效率都能达到80%以上,达到了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经纬  冯全源 《微电子学》2015,45(5):557-559, 563
设计了一种用于原边反馈反激变换器的电压采样电路。该方案通过检测上一个周期的放电时间,确定本周期对电压进行采样的位置。电路具有延时采样功能,确保在采样时流过次边整流二极管的电流为零,消除由二极管正向压降引起的采样误差。采用0.5 μm BiCMOS工艺,利用Hspice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样电路能够在本周期放电时间的95%处采样,此刻整流二极管电流几乎为零,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韦雪明  周茜  赵洪飞  蒋丽  侯伶俐 《微电子学》2018,48(2):246-251, 256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峰值电流型控制Buck DC-DC转换器的分段式斜坡电流补偿电路,以消除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下可能产生的次谐波振荡。该电路采样峰值电流,通过采样电阻将电流转换为电压输出。当开关脉冲控制的导通时间占空比D<35%时,斜坡补偿电压的斜率为零。当占空比D>35%时,斜坡补偿电压的斜率占空比变化。斜坡补偿电路不仅消除了D>50%时次谐波振荡引起的系统不稳定现象,还提高了电源芯片的带载能力。基于0.5 μm BCD工艺进行设计,仿真结果显示,该斜坡补偿电路具有良好的补偿能力和带载能力。应用该电路的DC-DC转换器的最高负载工作电流达到7 A。  相似文献   

8.
王巍  童涛  赵汝法  吴浩  郭家成  丁辉  夏旭  袁军 《微电子学》2023,53(4):647-653
在降压转换器中,为了在不同的负载情况下获得高效率,常采用的方法是在重载时使用脉冲宽度调制(PWM),在轻载时使用脉冲频率调制(PFM),因此需要模式切换信号去控制整个降压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同时模式切换信号也可以用于自适应改变功率级电路中的功率管栅宽,减小功率管的栅极电容,提高整体电路的效率。文章设计了一个自适应峰值电流模式切换电路,用于产生模式切换信号,其原理是监控峰值电流的变化,产生峰值电压,将峰值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得到模式切换信号,以决定降压转换器是采用PFM模式还是PWM模式。仿真结果表明,在负载电流0.5~500 mA范围内,该电路可以在两种调制模式之间平稳切换,其峰值效率可提升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9.
韩志超  何均  王荣  许崇为 《电子科技》2014,27(9):169-171
针对传统原边反馈AC/DC由于峰值电流检测不准造成的输出恒流精度较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原边反馈的高精度恒流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引入Ipk斜率检测来估计真正的原边峰值电流,以此提高输出恒流精度。通过LED驱动电路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电路,此方法提高了恒流输出精度,在85~265 V输入电压范围下,恒流精度约为2%。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介绍开关电源的电压型控制和电流型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仿电流控制方法。分析了仿电流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并对仿电流控制方法和峰值电流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电流控制开关变换器的控制电路简单、可靠。仿真结果表明:仿电流控制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开关管电流前沿尖峰的影响,不需要额外的前沿消隐电路,变换器也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武胡  刘冬梅  杨翔  孟煦 《微电子学》2022,52(5):816-823
设计了一种带自适应斜坡补偿的峰值电流模式(PCM)控制Boost变换器。采用一种低功耗自适应斜坡补偿电路,使得升压(Boost)变换器能够实现宽输出范围和高带载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于Boost变换器的电感电流采样电路,该电路实现了高采样速度和高采样精度,且具备全周期的电感电流采样特点。变换器基于SMIC 180 nm BCD CMOS工艺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带自适应斜坡补偿的PCM控制Boost变换器输入电压转换范围为2.8 V~5.5 V,输出电压转换范围为4.96 V~36.1 V,最大输出负载电流高达5 A。  相似文献   

12.
The adaptive on-time control technique has been tremendously utilized in DC–DC converters for its fast transient response, easier design and high efficiency at light load. In some applications the output voltage ripple of DC–DC converters has to be maintained within an acceptable level to achieve superior performance, which depends largely on the load current for adaptive on-time buck converters when operating in 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daptive current-threshold detection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output voltage ripple. An actual detector circuit is presented to implement the method. This circuit monito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 inductor current and the load current at light load. Then it outputs a logic signal which controls the turn-on time of the main power MOSFET and hence the peak inductor current. Therefore, the magnitude of the output voltage ripple is controlled. The current-threshold detection method has been verified in an adaptive on-time buck converter b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in other constant on-time converters.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统计模型及其自适应算法对弱机动目标跟踪精度较低以及强机动发生时刻跟踪误差增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当前统计模型及自适应跟踪算法。一方面,利用指数函数对当前统计模型中加速度极值进行实时修正,从而提高了算法对弱机动目标的跟踪精度;另一方面,利用滤波残差调整预测协方差,同时对滤波结果发生较大偏差的上一时刻的滤波结果进行修正,从而提高了对强机动目标的适应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弱机动目标和强机动目标都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图像边缘特征的深度上采样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低分辨率深度图像上采样容易导致边缘模糊问 题,提出了一种基 于图像边缘特征的深度上采样算法。一方面,利用相同低分辨率深度和彩色图像的相关性系 数,自适应调 节深度图像边缘上采样过程中深度和彩色的权重;另一方面,结合上采样值和低分辨率深度 图像中邻近像 素值,对低分辨率深度图像的不连续区域进行求精操作以进一步减少边缘模糊现象。实验结 果表明,本文算法 的性能优于近年文献中提出的算法。本算法上采样深度图像的平均坏点率(B PR)为2.07%,均方根误差(RMSE )为3.46,峰值信噪比(PSNR)为38.58dB,绘制 虚拟视点的平均PSNR为39.58dB。  相似文献   

15.
秦根朝  孟凡勇  李红  庄炜  董明利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5):20200440-1-20200440-8
针对解调仪单通道多光栅反射谱强度差异过大,导致无法有效寻峰或寻峰误差增大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不同曝光周期多次曝光解调的方法调整峰值,根据光谱数据直方图来确定寻峰阈值。分析了谱峰峰值对寻峰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曝光周期、寻峰阈值自适应调整规则,用LabVIEW软件实现了自适应寻峰解调算法。通过实际光纤光栅传感器测试,可完成差异过大反射光谱的自动曝光和寻峰解调处理,在保证寻峰稳定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谱峰识别数量、解调系统自适应能力和工作可靠性。通过实验发现,谱峰峰值在光强饱和值70%~90%范围内寻峰稳定性最高,寻峰得到的中心波长标准差在0.5 pm以内,稳定性比单次曝光解调提高了50%,程序运行时间在100 ms以内,可以实现快速解调。  相似文献   

16.
塔康地面信标半幅探测电路对测距精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鼎  章小梅  栾宝宽 《现代导航》2014,5(2):117-120
在分析塔康信标半幅探测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影响塔康系统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推导出半幅探测脉冲的定时误差与参考电压的幅度误差之间的定量关系μs(??ut 3)V(/)?,另一方面讨论了当多径干扰造成测距脉冲波形展宽而导致定时误差时,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半幅探测脉冲的实际宽度T来间接得出定时误差?t,从而控制延时时间减小定时误差的补偿方法,达到提高测距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基于峰值电流模控制的浮动栅驱动电路,包括浮动栅宽电路和浮动栅压电路。电感电流的峰值由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决定,不需要额外的负载电流信息进行浮动栅控制。可以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自适应调节功率管的栅宽和栅压,使效率得到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1 MHz开关频率、5 V输入、0.8 V输出的双N管Buck变换器中,采用浮动栅驱动控制的Buck变换器与普通的Buck变换器相比,在轻载情况下最多可达到10%的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时钟沿的自我检测和纠正的电路结构,以纠正由单粒子翻转(SEU)引起的数据错误。简单概述了已有的检测和纠正SEU的电路结构,并在该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电路结构,以实现对触发器以及SRAM等存储器的实时监控,并可以及时纠正其由于SEU引起的数据错误。采用内建命令进行错误注入模拟单粒子翻转对电路的影响。改进的电路与原来的电路相比,以微小的面积和较少的资源换取更高的纠错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