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丙烯酸甲酯和甲胺气为原料,经过 Michael 加成、Dieckmann 环合、脱羧反应合成 N-甲基-4-哌啶酮.加成反应温度为30~35℃,气体流速为3.0~3.5 g/h,环合反应温度为105℃,脱羧反应温度为100~105℃,N-甲基-4-哌啶酮的总收率为59%.  相似文献   

2.
以3-羟基丙胺和丙烯酸甲酯为起始原料,在微波辅助下进行Michael加成、Dieckmann环合和脱羧反应合成了1-(3-羟丙基)-4-哌啶酮.并对Michael加成、Dieckmann环合和脱羧反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对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体的结构进行表征.得到的最优Michael加成工艺条件为:n(3-羟基丙胺):n(丙烯酸甲酯)=1.0:2.4,微波辐射功率为120 W,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0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3-[(2-甲氧羰乙基)(3-羟丙基)氨基]丙酸甲酯的收率为92.6%;在微波辐射功率为200 W下,Dieckmann环合反应和脱羧反应分别为20和25 min,以88.5%的收率得到1-(3-羟丙基)-4-哌啶酮;目标产物总收率为82.0%.  相似文献   

3.
王娟  李美玲  陈立功  李阳  闫喜龙  王东华 《精细化工》2007,24(11):1109-1111
该文以(S)-1-苯乙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Michael加成,Dieckmann环合,脱羧,合成了(S)-1-(1-苯基乙基)-4-哌啶酮。并对所涉及的Michael加成反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当(S)-1-苯乙胺与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2.5,40℃反应10h,收率为92.4%,总收率为89.3%。目标产物及中间体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司马利锋  王玥  林艳  陈立功  李阳 《精细化工》2011,28(11):1137-1140
以氨基醇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Michael加成、Dieckmann环合、脱羧等反应,合成了5个N-羟烷基-4-哌啶酮,摩尔收率在21.9% ~45.6%.对环合过程中甲醇钠用量进行了考察,得出n(二次加成产物):n(甲醇钠)=1:1.6为最佳摩尔比.对在合成N-6’-羟己基-4-哌啶酮过程中出现的羟醛缩合副产物和氯代副产物进行了分离和表征.  相似文献   

5.
由简单的烷基胺与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Michael加成、Dieckmann环合、脱羧得到三种N-烷基-4-哌啶酮。这些N-烷基-4-哌啶酮分别与(R)-(-)-2-氨基-1-丁醇和多聚甲醛进行Mannich反应,再经黄鸣龙还原得到三种新的具有手性的双哌啶氨基醇衍生物。采用1H NMR、13C NMR、IR、MS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旋光度进行了测定。Mannich反应优化条件为:甲醇回流温度下反应,物料摩尔比为n(N-烷基-4-哌啶酮)∶n((R)-2-氨基-1-丁醇)∶n(多聚甲醛)=1∶1.2∶2.5。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甲酯和丙胺为原料,经过Michael加成,Dieckmann缩合和水解脱羧反应,简便、高效地合成了N-丙基-4-哌啶酮。分别对原料配比、合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简化了合成工艺,节省了原料和成本,更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产品经过核磁氢谱检测表征,而且也经过气相色谱检测,具有很高的纯度。  相似文献   

7.
以甲胺溶液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经过加成、环合、成盐脱羧合成N-甲基-4-哌啶酮。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确定了较佳加成反应温度为50%,加成溶剂为三乙胺,缩合反应双酯与钠的较佳摩尔配比为1:1.4。产品总收率由文献值的53%提高到59.7%(以丙烯酸乙酯计算)。目标化合物经核磁共振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8.
以氨气和丙烯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Michael加成、Dieckmann环合、脱羧、乙氧羰基化和Mc Murry反应合成了4-(8-氯-5,6-二氢-11H-苯并[5,6]环庚并[1,2-b]吡啶-11-亚基)-1-哌啶羧酸乙酯(氯雷他定)。Mc Murry反应以超声辐射为反应条件,并对Mc Murry反应涉及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8-氯-10,11-二氢-4-氮杂-5H-二苯并[a,d]-5-环庚酮)∶n(N-乙氧羰基-4-哌啶酮)=1.0∶1.2、n(Ti Cl4)∶n(Zn)=1.0∶1.7,在频率为25k Hz的超声波和67℃(回流温度)下反应30 min,在Mc Murry反应中,氯雷他定的收率为88.5%,总收率为57.8%。  相似文献   

9.
崔涛  刘志达  黄龙江 《应用化工》2013,42(6):1081-1083,1088
以甘氨酸和丙烯腈为原料,经过迈克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氨基保护以及Dieckmann环合等4步反应,制备了1-Boc-3-氰基-4-吡咯烷酮,总收率66.4%。对关键的Michael加成和Dieckmann环合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较佳反应条件:①迈克尔加成反应:丙烯腈与甘氨酸的摩尔比为1.1∶1,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2 h;②环化反应:以甲苯为溶剂,1.3 mol的甲醇钠作碱,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  相似文献   

10.
N-烷基-4-哌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N 烷基 4 哌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重点对其中的正丁基、正己基、正辛基、苄基取代物进行了合成。以胺类化合物为原料,与丙烯酸甲酯经过两次Michael加成得到N,N 二丙酸甲酯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甲醇钠存在下进行环合,在酸性条件下脱羧,高收率得到4 哌啶酮类化合物,从而证明了这是一条合成N 取代 4 哌啶酮类化合物的普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叶红  李春亚 《化学世界》2011,52(12):734-736,739
以苄胺和丙烯酸甲酯为起始原料,对于Michael加成、Dieckmann缩合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分别对不同的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温度进行了试验,最佳的Michael加成条件是:微波功率设定为110~120 W,微波反应温度设定为50~55℃时,微波辐射80 min,最佳的Dieckmann缩合条件是:在微波功率...  相似文献   

12.
1-苄基-4-哌啶酮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忠良  王书玉  段辉 《化学世界》2004,45(9):484-486
以苄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依次经过加成、狄克曼缩合及水解脱羧反应,简捷、高效地合成了1-苄基-4-哌啶酮。分别对原料配比、合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同现有文献相比,不仅总产率由原来的65%提高到75.3%,而且还简化了合成工艺,节省了原料和成本,更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具有很高的纯度。  相似文献   

13.
以苄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过加成、环合成盐、水解脱羧反应,合成了1-苄基-4-哌啶酮。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改进,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合成总收率由文献报道的65%提高到75%。  相似文献   

14.
N-烷基-3-吡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成正己基、正辛基、苄基3种不同取代基的N 烷基 3 吡咯酮,对N 烷基 3 吡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胺类化合物为原料,与丙烯酸甲酯进行Michael加成,所得一次加成物再与氯乙酸甲酯反应,其产物在甲醇钠存在下进行Dieckmann环合,最后在酸性条件下脱羧,高收率得到N 正己基 3 吡咯酮,N 正辛基 3 吡咯酮和N 苄基 3 吡咯酮,总收率分别为73%,81%和78%。  相似文献   

15.
以氨气、丙烯酸乙酯、丁烯酸和氯甲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了重要的药物中间体2-甲基-1-乙氧羰基-4-哌啶酮。首先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丁烯酸乙酯,再与氨气反应得3-氨基丁酸乙酯,然后与丙烯酸乙酯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不对称双酯,将不对称双酯的氨基用乙氧酰基保护后、经分子内狄克曼缩合反应生成6-甲基-4-哌啶酮-1,3-二甲酸乙酯,最后水解得到2-甲基-1-乙氧羰基-4-哌啶酮。此路线总收率较高,操作简便,是一种理想的合成2-甲基-1-乙氧羰基-4-哌啶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正丁酸乙酯和草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香料化合物3-乙基-2-羟基-2-环戊烯-1-酮。首先由正丁酸乙酯和草酸二乙酯经Claisen缩合生成2-乙基-3-羰基-丁二酸乙酯,其与丙烯酸乙酯发生Michael加成,随后Dieckmann酯缩合得到5-乙基-3,5-二乙酯基-2-羟基-2-环戊烯-1-酮,然后经水解脱羧获得3-乙基-2-羟基-2-环戊烯-1-酮。初步考察并优化了各步反应的工艺条件,产品总收率达44.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