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超临界CO2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超临界CO2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进行研究,研究了原料预处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对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粉碎度40目、水分含量4.5%、萃取压力30MPa、温度45℃、CO2流量10L/h;分离器Ⅰ压力9~10MPa、温度45℃,萃取率98.32%。  相似文献   

2.
对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提取葡萄籽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料预处理方式(原料水分含量、粉碎细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等因素对葡萄籽油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葡萄籽油的最佳工艺是:葡萄籽粉碎度40目、水分含量4.5%、萃取压力30MPa、温度45℃、CO2流量10L/h,在此条件下,葡萄籽油的萃取率为98.32%。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籽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高级食用油。  相似文献   

3.
葡萄籽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温度、压力、时间、CO2体积流量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葡萄籽油得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最佳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影响CO2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效率因素的主次作用为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体积流量,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4 h、萃取温度45 ℃、CO2体积流量8 L/h、萃取压力30 MPa.葡萄籽油出油率为14.8%.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对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原料预处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 流量对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切实可行 ,在葡萄籽细度 40目 ,水分含量 4 5 2 % ,湿蒸处理 ,萃取压力 2 8MPa,温度 3 5℃ ,CO2 流容比 8~ 9,萃取时间 80min的条件下 ,葡萄籽油的萃取率可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樟树籽油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丹雯  张彬  周武 《食品科学》2003,24(9):108-110
对超临界CO2萃取樟树籽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流量对樟树籽油萃取的影响,在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35kg/h条件下,萃取2h,樟树籽油的萃取率可达94.3%。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石榴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超临界CO2对石榴籽中石榴籽油的萃取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粉碎度、装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分离压力和分离温度对石榴籽油萃取率的影响。试验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石榴籽油的工艺参数是粉碎度40目、装料量200g、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15L/h、分离压力8MPa、分离温度35℃,萃取率23.55%。  相似文献   

7.
CO2超临界萃取山素油树脂的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山奈中分离出山奈油树脂,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萃取压力、CO2泵频率、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因素对山奈油树脂萃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0MPa,CO2频率10赫兹,革取温度50℃,时间1.5小时,萃取率10.71%。  相似文献   

8.
南瓜子油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 ,研究了南瓜子油的提取工艺 ,着重探讨了原料预处理、萃取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 流量对油脂萃取率的影响 ,优化了工艺条件 :压力 3 0MPa ,温度 45℃ ,时间 2 .5h ,CO2 流量 2 5kg/h。利用GC/MS分析了南瓜子油的成分组成 ,比较了超临界CO2 萃取的油样和乙醚萃取油样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提取大果沙棘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大果沙棘油的提取工艺,分析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分离温度对沙棘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提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提取时间1.5h,分离温度45℃。提油率可达到10.52%。将所得沙棘油按1g1的比例加水进行水化,然后加入3%~5%白土进行脱色,沙棘清油的得率达到75%~81%,且沙棘清油的颜色浅黄透明,香气纯正。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萃取地产孜然芹果实油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CF)萃取孜然芹果实油优化萃取工艺。以孜然芹果实油得率为指标,运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以对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孜然芹果实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60℃、CO2流量10kg/h,萃取时间为120min、在此条件下油的得率为8.79%,与水蒸气蒸馏萃取(4.50%)相比超临界萃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温度、压力、时间、CO2流量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菊花油得率的影响,并进行最佳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影响CO2流体萃取菊花油效率因素的主次作用为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8 kg/h、萃取时间4 h,菊花油出油率为1.05%.  相似文献   

12.
碱蓬籽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了碱蓬籽油的提取工艺,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考察了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四因素对碱蓬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25MPa,温度42.5℃,时间3h,CO2流量25kg/h。利用GC/MS分析了碱蓬籽油的组成成分,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油样和乙醚萃取油样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3.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接骨木果油进行萃取研究,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对接骨木果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45℃,时间3h,CO2流量25Kg/h.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南瓜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南瓜籽油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探讨了CO2流量以及萃取时间、温度、压力对南瓜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检测了超临界萃取南瓜籽油的质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强30MPa、CO2流量30kg/h、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80min,此条件下南瓜籽油的萃取率可达95.24%,所萃取出的南瓜籽油外观为淡黄色透明油状物,香气纯正,其质量与纯精炼油接近。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孜然油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孜然油.研究了原料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二氧化碳流量等因素在不同萃取时间下对孜然油萃取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进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孜然油的适宜工艺参数为萃取时间2.0h、萃取压力为35MPa、萃取温度40℃、原料粉碎度40目、CO2流量25kg/h,分离压力6MPa,分离温度50℃.在此条件下,孜然油提取率达到13.56%.  相似文献   

16.
应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苹果籽油的萃取工艺进行研究,得出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35MPa、萃取温度30-35℃、CO2流量20~25kg/h、原料破碎度50目、萃取时间90min: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苹果籽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苹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1.81%,其中油酸32.27%,亚油酸59.54%。  相似文献   

17.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萃取琉璃苣籽油,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琉璃苣籽油出油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琉璃苣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琉璃苣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 h,CO2流量45 L/h。在此条件下,出油率为28.08%。气相色谱对琉璃苣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琉璃苣籽油富含油酸、亚油酸和γ-亚麻酸。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姜黄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萃取率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萃取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7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3.5 h,CO2流量为9 kg/h.  相似文献   

19.
以葡萄籽油萃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对亚临界CO2等压萃取葡萄籽油工艺进行建模和优化,研究主要工艺参数(萃取压力、分离温度、萃取时间)对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影响,且通过RSM和人工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coupled genetic algorithm, ANN-GA)2种方法优化其最佳工艺条件并验证。在萃取过程中,通过不同萃取压力和不同萃取时间条件下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变化,拟合出最佳的葡萄籽油萃取动力学模型并验证。结果表明:RSM与ANN这2种方法均能较为精准地预测,得出RSM模型(R2=0.9940)的预测效果优于ANN(R2=0.9879)模型。且RSM和ANN-GA优化最佳萃取条件及萃取率分别为:萃取压力16.13 MPa、分离温度59.55℃、萃取时间100.6 min,萃取率11.36%;萃取压力16.5 MPa、分离温度60.95℃、萃取...  相似文献   

20.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了籽粒苋油的提取工艺.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对籽粒苋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35℃,CO2流量10 L/h.在最佳萃取条件下,籽粒苋油萃取率达5.96%.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了籽粒苋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籽粒苋油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0%,还含有7.14%的角鲨烯,是一种理想的营养保健食用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