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蛋白对脂代谢紊乱大鼠脂代谢及炎症因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豆蛋白对大鼠炎症因子水平和IR状态的影响,以初步阐明大豆蛋白改善大鼠脂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和大豆蛋白组,以相应饲料连续喂养8周,检测3组动物FBG和血脂指标、FINS、IL-6、TNF-α和hs-CRP。结果:与高脂对照组比较,大豆蛋白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TG、CRP、TNF-α、IL-6、FBG及FINS水平,但HDL-C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豆蛋白可能通过有效的降低脂代谢紊乱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大鼠血浆胆固醇的含量,最终改善大鼠的脂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症大鼠模型,将红树莓水提取物、50%乙醇提取物、100%乙醇提取物按照大鼠体重以50 mg提取物/(kg·d)对高血脂症大鼠进行灌胃10周,并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普通对照组和高脂对照组。通过测定灌胃前后大鼠体重、计算脏器指数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变化和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肝脏中TC和TG水平、粪便中TC和胆汁酸(TBA)含量的变化,研究红树莓提取物的降血脂功能。结果表明,与普通和高脂对照组相比,本实验建立的高血脂模型中大鼠的心脏、肾脏、胰腺和肝脏指数并无显著变化,且红树莓提取物能极显著降低高血脂大鼠的AI值(p0.01)。同时红树莓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均能降低血清中TC、TG及LDL-C水平和肝脏中TC、TG水平,升高高血脂症大鼠血清HDL-C水平,促进高血脂症大鼠体内TC和TBA的排出,并抑制高血脂大鼠体重增加,且其乙醇提取物的效果比水提物更加显著。研究表明红树莓提取物具有降血脂功能,且乙醇提取物的降血脂效果优于水提取物。  相似文献   

3.
笃斯越桔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笃斯越桔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别以基础饲料(基础组)和高脂饲料饲喂3周后,高脂饲料组大鼠按血清总胆固醇随机分为4组,高脂组继续喂高脂饲料,笃斯越桔花色苷高剂量组、笃斯越桔花色苷中剂量组、笃斯越桔花色苷低剂量组每天以大鼠体重的16.7、8.35、1.67mg/kg的花色苷量加入高脂饲料喂养。喂饲10周后,试剂盒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脂酶(LPL)及肝脂酶(HL)的活性;大鼠肾周和睾周脂肪称重,记录。结果:笃斯越桔花色苷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P<0.05,P<0.01)及LDL-C/HDL-C、TG/HDL-C、AI值(P<0.05,P<0.01),明显增强LPL和HL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大鼠体脂含量(P<0.05)。结论:笃斯越桔花色苷能显著调节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燕麦β-葡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空腹和餐后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燕麦β-葡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空腹和餐后脂代谢的影响.5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n=10)和模型组(n=40),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饲养3w后,将造模成功的高血脂症大鼠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添加燕麦β-葡聚糖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含0、6、12、24g β-葡聚糖/kg的高脂饲料6w.于实验期末,分别测定大鼠空腹(禁食12h)和餐后(禁食16h后再强饲5g饲料后2h)血浆TC、TG、LDL-C、HDL-C、ApoAI和ApoB的含量以及肝脏脂质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剂最β-葡聚糖都极显著降低空腹血浆TC、LDL-C和ApoB水平,而对HDL-C、TG和ApoAI无显著影响;β-葡聚糖可以改善餐后血脂分布,降低肝脏脂质含量,不同剂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亚麻籽木酚素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脂作用和抗氧化应激作用。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亚麻籽木酚素高、中、低剂量组(0.6、0.3、0.15 g/kg)。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以建立高血脂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灌胃给药6周。测定大鼠体重、肝肾指数,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检测大鼠肝和肾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肝脏脂肪明显变性。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体重和肝肾指数显著增加,血清HDL-C降低,TC、TG和LDL-C升高,HE染色可见明显脂肪变性,肝肾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亚麻籽木酚素能显著抑制高脂饮食引起的大鼠体重增加,降低肝肾指数;显著提高血清HDL-C的含量,明显降低血清中TC、TG和LDL-C的含量;抗氧化指标SOD和GSH-Px在肝肾组织中的活性显著提高,肝组织中MDA含量降低。亚麻籽木酚素低中高剂量组不同程度上减轻了大鼠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情况。亚麻籽木酚素对高血脂症大鼠具有降血脂作用,其可能与降低抗氧化应激和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不同饲料喂养大鼠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14个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高糖高脂对照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普通饲料喂养的α-亚麻酸和深海鱼油高、中、低剂量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α-亚麻酸和深海鱼油高、中、低剂量组。α-亚麻酸和深海鱼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150、300、600mg/kg的α-亚麻酸和深海鱼油。连续灌胃8周后,分别对各组大鼠的血糖、胰岛素和血脂四项进行测定。结果:α-亚麻酸对不同饲料喂养大鼠的血糖、胰岛素以及血脂都没有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深海鱼油能使大鼠空腹血糖浓度明显升高(p<0.05),空腹胰岛素浓度明显降低(p<0.05)。深海鱼油对TG和HDL-C无影响;但是深海鱼油能使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的TC和LDL-C呈下降趋势,其中TC的水平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与高糖高脂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在150~600mg/kg的灌胃剂量下,α-亚麻酸对大鼠的血糖、胰岛素以及血脂都没有影响;深海鱼油对不同饲料喂养大鼠都有抑制胰岛素分泌和升高血糖的作用,同时对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导致的大鼠TC水平升高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发芽粟米对高血脂症小鼠血脂调节和抗氧化作用。用高脂乳剂灌胃小鼠建立高脂模型,观察发芽粟米对小鼠体重、肝指数变化、血清和肝脏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喂养发芽粟米的高血脂症小鼠,体重和肝脏指数均呈降低趋势;血清和肝脏血脂中,发芽粟米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小鼠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5),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血清和肝组织中,发芽粟米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结果表明:发芽粟米可调节脂质代谢和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亚麻籽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脂作用和抗氧化应激作用。48只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亚麻籽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0.6、0.3和0.15 g/kg)。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以建立高血脂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各位分别灌胃给药,共计6周。测定大鼠体重、肝肾指数,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检测大鼠肝和肾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HE染色考察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体重和肝肾指数显著增加,血清HDL-C降低,TC、TG和LDL-C升高,HE染色可见明显脂肪变性,肝肾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亚麻籽提取物能显著抑制高脂饮食引起的大鼠体重增加,降低大鼠的肝肾指数;显著提高大鼠血清中HDL-C的含量,明显降低血清中TC、TG和LDL-C的含量;抗氧化指标SOD和GSH-Px在肝肾组织中的活性显著提高,肝组织中MDA含量降低。亚麻籽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不同程度上减轻了大鼠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情况。亚麻籽提取物对高血脂症大鼠具有降血脂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大鼠血脂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决明子山药黄豆复配对SD大鼠高脂血症血脂代谢和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后随机分组,阳性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灌胃给药,实验组采用决明子山药黄豆复配掺入高脂饲料喂养,观察决明子山药黄豆复配对其血脂和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决明子山药黄豆复配组血清TC、TG水平显著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决明子山药黄豆复配组血清中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各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决明子山药黄豆复配可降低实验大鼠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脂血症,以中剂量效果最为显著,无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葡萄籽超微粉对动脉粥样硬化可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选用40只雄性金黄地鼠,随机分成低剂量葡萄籽组、高剂量葡萄籽组、对照组和高脂组。在试验的4周内,除对照组喂养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第4周末,取金黄地鼠血清进行血脂指标测定,测定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葡萄籽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高剂量葡萄籽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效果显著;葡萄籽对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葡萄籽组金黄地鼠血清丙二醛(MDA)值明显降低,低、高剂量组MDA分别降低了80.63%、78.18%;高剂量葡萄籽组表现出显著的抗动脉硬化效果。实验说明葡萄籽超微粉对血脂有调节作用,可降低血清TC、TG和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SCL)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血脂调节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0 只,随机抽取30 只设为正常对照组(CON)和正常+SCL 组(CON+SCL 100 mg/kg),每组15 只,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0 只小鼠以高脂饲料喂养4 周,确定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SCL治疗组(模型+SCL 100 mg/kg),全部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2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检测小鼠脂/体比,检测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C、TG、LDL-C、AI及脂/体比均显著增高(P<0.01),HDL-C含量降低,肝组织中TG和TC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SCL 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TC、TG、LDL-C、AI及脂/体比(P<0.01或P<0.05),升高了HDL-C含量,并降低了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P<0.01)。结论:SCL 可以减轻高脂血症小鼠脂肪含量,对小鼠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菁  刘洋  张红  王少康  孙桂菊 《食品科学》2018,39(21):166-170
目的:研究中国野生菰米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血脂浓度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50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模型组,高、低剂量菰米组和米面组。连续喂养8 周,实验前、后测定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同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剂量菰米组大鼠与米面组及胰岛素抵抗模型组大鼠相比,HDL-C浓度显著上升(P<0.05),体质量和TC、TG、LDL-C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与胰岛素抵抗模型组相比,高剂量菰米组的TNF-α及IL-6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菰米组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国野生菰米具有改善高脂膳食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该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脂浓度,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甘薯抗性淀粉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利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淼  邬应龙 《食品科学》2012,33(1):244-247
目的:考察甘薯抗性淀粉(SPRS)在大鼠形成高脂血症过程中的降血脂及促进肝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G)、高脂模型组(HL)、甘薯抗性淀粉低剂量组(SPRSL)、甘薯抗性淀粉高剂量组(SPRSH)。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甘薯抗性淀粉组在高脂饲料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甘薯抗性淀粉10、20g/(kg·d),45d后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及观察肝脏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甘薯抗性淀粉能显著降低TC、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甘薯抗性淀粉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现象明显轻于高脂模型组。结论:甘薯抗性淀粉对高脂饲料致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并明显改善大鼠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五味子、黄芪混合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mixed Schisandra chinensis and Astragalus membranaceus,SAP)对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大鼠(Wistar)高脂血症模型,记录SAP干预期间大鼠每周体重变化。8周后检测其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肝组织中TG、TC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s α,LXRα)和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G1,ABCG1)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SAP(100 mg/kg)灌胃给药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体重、血清中TC、TG、LDL-C水平以及肝组织中TC、TG水平(P<0.05),显著增加血清中HDL-C水平(P<0.05),减轻肝脏组织中的脂质沉积,改善大鼠高脂血症。同时SAP显著提高了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中LXRα、ABCA1和ABCG1蛋白的表达(P<0.05)。综上所述,SAP对高脂血症大鼠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肝脏胆固醇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牛磺酸饮水对高脂血症大鼠减重降脂的作用。方法: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体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牛磺酸(低、高)剂量组。对照组摄食普通饲料,其余三组摄食高脂饲料,牛磺酸组饮用牛磺酸水溶液。饲养12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粪便中总胆汁酸(TBA)含量;肝脏TC、TG、游离脂肪酸(FF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肝糖原的含量和GSH-PX酶活力。结果:高剂量牛磺酸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的体重,两个剂量牛磺酸都可以显著降低大鼠附睾脂肪垫指数;高剂量牛磺酸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LDL-C、肝脏FFA和肝糖原水平,两个剂量牛磺酸对肝脏TC和TG均无显著影响,但都可显著增加粪便TBA含量;两个剂量牛磺酸都可以显著升高大鼠血清GSH-PX和肝脏GSH-PX、还原型GSH。结论:牛磺酸主要通过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并随粪便排出、加强脂质代谢减少肝脏FFA堆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等途径发挥减重降脂功效,但其减重降脂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探讨苦菜黄酮(flavonoids from Sonchus oleraceus L.,FSOL)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及肝脏的保护作用。选择60 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 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10 mg/kg)以及FSOL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高剂量组(200 mg/kg),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余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5 周后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肝脏中TC、TG、MDA、SOD等指标水平,并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表明:FSOL能抑制高脂血症小鼠体质量的增长,降低血清中TC、TG、LDL-C、ALT、AST、MDA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并且降低肝脏中TC、TG、MDA水平和肝脏指数;另外,SOD和HDL-C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升,说明FSOL对高脂血症小鼠具有较好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脂质代谢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这为FSOL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肖美添  叶静  汤须崇 《食品科学》2010,31(11):241-243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昆明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以燕麦膳食纤维为阳性对照,测定江蓠藻膳食纤维100、200、400mg/(kg bw·d)剂量灌胃给药高脂血症模型小鼠,4 周后对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蓠藻膳食纤维能显著降低高血脂模型小鼠血清中TC、TG、LDL-C 的含量,降低肝脏脂质水平,同时升高血清HDL-C 含量。江蓠藻膳食纤维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可降低高脂膳食导致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鮟鱇鱼骨多糖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以确定鮟鱇鱼加工下脚料的使用价值,为进一步利用这一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去卵巢肥胖的动物模型;灌胃鮟鱇鱼骨多糖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体重及脏器系数的变化情况,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结果:各给药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动脉硬化指数手术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鱼骨多糖组明显低于模型组。高密度脂蛋白和抗动脉硬化指数手术组显著低于假手术组,鱼骨多糖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各给药组大鼠肝脏、脂肪系数在不同程度上均低于模型组。结论:鮟鱇鱼骨多糖能明显抑制去卵巢大鼠体重的增加,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1(Ginsenoside Rb1)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诱导,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高、中、低剂量组(45、30、15 mg/kg)和阳性对照组。实验期间记录大鼠体重变化,测定空腹血糖(FBG);给药8周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测定大鼠血清糖脂代谢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测定大鼠血清及肝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b1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模型大鼠空腹血糖值,显著降低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P<0.05);中、高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HDL-C含量极显著增多(P<0.01);肝脏指标异常程度明显缓解,ALT、AST含量明显下降,有效降低MDA水平,CAT、SOD和GSH-Px活性明显增强;促炎因子TNF-α和IL-6含量极显著减少(P<0.01)。结论:人参皂苷Rb1可有效调节2糖尿病大鼠血清血脂水平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炎症反应,以中、高剂量为佳。  相似文献   

20.
分别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模型,经口给予海豹油,研究海豹油对两种模型大鼠血脂的干预作用,同时研究海豹油对正常大鼠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海豹油降低了大鼠血清TG、TC和LDL-C含量,高剂量组(0.67 g/kg)大鼠血清HDL-C含量显著升高(p <0.05),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与TC比值均极显著升高(p <0.01);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海豹油降低了大鼠血清TG和TC含量,并使血清HDL-C与TC比值极显著升高(p <0.01);对于正常饲养的大鼠,海豹油对大鼠的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系数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综上,经口给予高胆固醇血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海豹油,可有效降低两种模型大鼠血清TC和TG含量,而经口给予正常饲养大鼠海豹油,不会对正常大鼠的体重、摄食、血清生化指标以及各种脏器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