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番木瓜汁作为酶源对鳄梨油进行水酶法提取,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番木瓜汁固形物含量、料液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鳄梨提油率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对番木瓜汁提取鳄梨油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鳄梨油提取工艺条件为番木瓜汁固形物含量3%、料液比1∶3、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鳄梨提油率可达75.32%。所得的鳄梨油色泽翠绿,有鳄梨独特香气,稍带番木瓜清香。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以菠萝汁为酶源冷法提取鳄梨油的最佳工艺参数,用单位菠萝汁固形物含量的酶活力为控制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研究料液比、菠萝汁固形物含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对提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鳄梨果肉中油脂的最佳条件是:菠萝汁固形物含量2°Brix、料液比1∶7g/mL、果浆自然pH、酶解时间4h、酶解温度45℃,鳄梨油得率75.38%。此法避免了加热处理对鳄梨油品质的不利影响,所得鳄梨油无苦味,色泽翠绿,有菠萝香气。  相似文献   

3.
压榨法制取鳄梨食用油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辉  王梅 《中国油脂》1999,24(1):12-14
分析了两种布隆迪产鳄梨(Nabal,Fuerte)的组成成分,探讨和研究了从鳄梨鲜果肉中制取食用油脂的压榨工艺。结果表明:使用某些固体添加剂能显著提高压榨效果和油脂得率,其中以沙粒(添加30%~40%)的使用效果最佳;而且活性炭与活性土TONSIL复配脱色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豆粕制备可食膜成膜机理及条件的研究鲁晓翔周俊近年来随着大豆制油工艺及设备的更新,制油后的豆粕品质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低温豆粕,蛋白质含量均在50%以上,氮溶解指数达70%左右,是制备可食膜的理想原料,但据报道目前我国的豆粕90%以上是用于饲料或肥料,...  相似文献   

5.
前言鳄梨油得自鳄梨果实的中果皮。生产鳄梨油有两个主要的方法,一是干燥和在提高温度下压榨果实并用有机溶剂提取。二是用强力离心分离。原鳄梨油经过精制、漂白和脱臭制成食用油。鳄梨油主要以原油形式用于化妆品工业,未来鳄梨油将进入食品工业。像其它已知食用油一样,鳄梨油对氧化过程是敏感的,贮存时产生不好的风味和失去其特性。类脂物氧化  相似文献   

6.
鳄梨 这一有利健康的绿色水果中含有能降低胆固醇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它可以使身体强健并免受疼痛感。参加竞技跑步的女性,摄取的脂肪不足食物总量的20%,则容易发生损伤,极端低脂饮食还会使肌肉和关节处变弱,而每天摄入几块鳄梨对控制脂肪的女性来说,不失为一种弥补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食品工业》2015,(2):111
<正>据报道,由于鳄梨具有高热量、高脂肪,因此一直不被视为健康水果。然而近期科学家发现,它拥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的能力,对于患有心血管、糖尿病及肥胖人士具有保护作用。美国宾州大学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发现,鳄梨对降低坏胆固醇有显着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步法花生浓缩蛋白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一步法制备花生浓缩蛋白新工艺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制得产品的蛋白质含量达70%以上,产品的品质及功能特性俱佳,尤其是其溶解性好,NSI值高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
《食品工业》2015,(3):202
<正>据报道,由于鳄梨具有高热量、高脂肪,因此一直不被视为健康水果。然而近期科学家发现,它拥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的能力,对于患有心血管、糖尿病及肥胖人士具有保护作用。美国宾州大学开展了相关实验,45名超重的志愿者参与,让他们根据食谱食用2个星期,作为测量胆固醇和其它物质的基础线。研究发现,鳄梨对降低坏胆固醇有显着效  相似文献   

10.
鳄梨是一种热带水果,可能不少读者从未听说过“鳄梨”之大名。实际上它在欧美各国却是餐桌上的常见果品之一。鳄梨系一种高大樟科乔木鳄梨树所结果实,其原产地在中美洲,现以美国、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古巴四国鳄梨树的栽培数量为最大。  相似文献   

11.
以新鲜的鳄梨果肉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鳄梨油,对酶源进行筛选,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对3个主要影响因素(料水比、酶用量及酶解时间)进行响应面优化;同时与冷榨法、溶剂法提取的鳄梨油进行部分理化性质比较。结果表明,选用木瓜蛋白酶为酶源,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5、酶用量1.10%、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4 h、pH6.0,提油率高达79.49%。水酶法所提取鳄梨油的品质总体上略高于溶剂法,与冷榨法持平。  相似文献   

12.
油炸马铃薯片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主要对马铃薯进行化学去皮、护色、真空油炸及脱油等工艺试验,已取得一些成果。油炸马铃薯片生产的最佳工艺方案是:马铃薯切片厚度1mm、油炸温度70-80℃、真空度-0.07MPa、时间为2分钟,脱油的离心机转速1000转/分,时间为120秒,可手巾蜊民品色泽金黄、酥脆宜口。  相似文献   

13.
山药粒粒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山药粒粒汁饮料加工护色和品味调配以及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0.25%Vc,1%NaCl、0.5%CaCl2、0.3%柠檬酸组成的复合护色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本工艺及0.18%蛋白糖、0.11%柠檬酸、0.15%蜂蜜的糖酸调配,可制备出风味浓郁,清脆爽口、营养丰富的山药粒粒汁饮料  相似文献   

14.
哈斯鳄梨应力松弛力学特性及货架期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哈斯鳄梨果肉的应力松弛力学特性,并结合Maxwell模型以及动力学模型建立其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5℃贮藏7 d以内的力学松弛特性无明显变化,在8℃贮藏5 d以后的力学松弛加快,而在25℃贮藏3 d时,其力学松弛特性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构建了基于关键哈斯鳄梨力学松弛特征参数平衡弹性模量E_0、主松弛时间τ_1和阻尼体黏滞系数η的贮藏期预测模型,发现以主松弛时间τ_1为特征值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为8.57%,较以平衡弹性模量、阻尼体黏滞系数建立的模型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生姜调味汁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超临界CO2萃取的姜油树脂制备生姜调味汁是可行的,通过对生姜调味汁工艺、稳定性的研究。确定了生姜调味汁制备工艺和配方。生姜调味汁最佳配方为:姜油树脂0.1%,盐15%,糖1.7%,味精0.5%,吐温(80)0.18%。最佳均质压力为25MPa,温度50~60℃,通过两次均质可得稳定性良好的生姜调味汁产品。  相似文献   

16.
从玉米蛋白中制备醇溶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波  李永明 《中国油脂》1997,22(4):50-52
以脱色脱脂的黄浆粉为主要原料,采用70%乙醇在70℃下浸取15min,进行循环制备,乙醇消耗下降70.0%,醇溶蛋白平均得率89.0%,产品纯度95.2%。  相似文献   

17.
应用超临界C02萃取法(SCFE)和溶剂法提取鸦胆子油,对两种提取方法制备的鸦胆子油进行了得率、制备工艺、外观评价和化学组成等方面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CFE方法萃取的鸦胆子油得率为18.26%,溶剂法的得率为20.25%,两种萃取方法所得鸦胆子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体外试验表明鸦胆子油对肝癌和鼻咽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洋葱油微胶囊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利用分子包囊法制备洋葱油微胶囊工艺及洋葱油微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测出微胶囊包埋率为52%,包埋率为7%及溶出速度为0.004-0.005ml/min等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盐地碱蓬共轭亚油酸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丙三醇为溶剂体系,研究盐地碱蓬籽油合成共轭亚油酸(CLA)的工艺条件。并在该工艺中对丙三醇的可重复利用性进行了试验,由于油脂水解本身产生丙三醇,为此重复利用可以达到溶剂体系的循环适用。产物经分析表明,亚油酸异构化产物主要为共轭亚油酸结构,含有顺式和反式双键结构。试验结果表明,盐地碱蓬籽油是制备共轭亚油酸的好原料,所得产品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可以达到70%以上。用盐地碱蓬籽油制备共轭亚油酸的合适条件为:反应温度在185~190℃,时间在2~3h,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20%,溶剂用量为油重的2~3倍。  相似文献   

20.
红叶 《中国食品》2012,(7):80-80
2012年3月,金融街洲际酒店巨扒房启用全新菜单,经典不变,佳肴更添新意,为您带来超乎以往的完美品质享受。 作为每场盛宴的序幕,开胃菜揭示餐厅风格特色,同时满足不同食客需求,触动味蕾,令人食欲大开。新增开胃菜之一的三文鱼金枪鱼双拼将产自挪威的顶级三文鱼用柠檬与盐简单腌制,下面铺上鳄梨相衬,保持了鲜美三文鱼和爽脆鳄梨的双重口感,再点缀甜酸口味醋汁,锦上添花,让各种曼妙滋味在口中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