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混煤综合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电站锅炉有燃用混煤的倾向。由于混煤的燃烧特性与其组分煤种不同,因此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是非常必要的。对某电厂常用的3种褐煤及其混煤和某电厂用的烟煤及其混煤在CRF热态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研究,详细讨论了其燃尽、结渣和NOx排放特性及影响因素,为混煤的清洁燃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程伟良  杨经纬 《节能技术》2021,39(6):489-493
为尽可能充分利用劣质煤,进行炉膛混煤燃烧,并降低掺混燃烧过程中烟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了混煤燃烧中NOx的析出规律研究.基于300 MW燃煤电厂锅炉机组,通过对现场大量运行数据及相应煤质分析,研究混煤中的水分、挥发分及灰分对炉膛出口NOx排放影响.研究发现,混煤在燃烧时水分和挥发分与NOx排放量均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灰分与NOx排放量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氧量变化将加剧其对NOx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发电成本,拓宽煤炭供应渠道,国内各燃煤发电厂相继开展了锅炉非设计煤种的掺烧试验研究。首先介绍了电厂锅炉混煤掺烧常见的三种方式,分析了这三种混煤掺烧方法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国内电厂掺烧烟煤、褐煤、无烟煤的情况;分析了目前电厂锅炉掺烧烟煤、褐煤、无烟煤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最后分析了混煤燃烧对锅炉运行的影响,指出需要对燃烧混煤时锅炉性能的变化、掺烧经济性等问题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利用STA449F3型热重分析仪对邵阳龙坪煤与河南义马煤两种典型煤种按照不同的掺混比例及掺混方式进行研究,得到混煤燃烧的相关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易着火煤种掺混比例的增加,各混煤的着火特性、燃烧特性和综合燃烧特性都有明显改善.磨前掺混方式混煤燃烧性能明显要优于磨后掺混方式.在邵阳龙坪煤所占比例为20%时,混煤燃烧性能较佳,适于电厂配煤燃烧.  相似文献   

5.
无烟煤与贫煤混煤燃烧和NO_x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热天平和小型煤粉燃烧实验台对无烟煤、贫煤及其三种配比混煤的燃烧特性、不同配风下NOx的生成规律和燃尽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无烟煤与贫煤在燃烧性能上略有差异,混煤的燃烧特性介于两者之间,合适的选取过量空气系数可实现不同掺烧比无烟煤与贫煤混煤高效低NO燃烧。并针对三种掺烧比的混煤提出了其高效低污染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范围,为燃用上述混煤的电厂经济清洁运行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煤质特性差异对混煤燃烧锅炉结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通过详细的比较和分析混煤中的几种煤,因密度和颗粒组成差异、灰熔特性温度、挥发分以及干燥基含灰量对燃烧和结渣产生的影响,定性地给出了混煤燃烧时的结渣趋向以及是否结渣的有关判据,以供锅炉设计和运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火电厂在优化混煤掺烧配比时,采用局部优化存在燃烧不稳定且难以实现电厂全流程经济性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构建基于全流程优化的锅炉机组混煤掺烧优化决策模型对混煤掺烧技术的配煤方案进行优化的方法.首先构建出锅炉燃烧输入总热量(采购燃煤总低位发热量)的数学模型,据此来拟定初步的混煤采购方案;然后利用基于实验数据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湛江电力有限公司1025 t/h锅炉燃用越南"宏基"无烟煤和烟煤混煤的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混煤燃烧后的飞灰特征.结果表明:关小周界风、降低一次风速、提高烟煤比例等有利于混煤着火的运行方式,并不一定有利于混煤的燃尽;含氧量与该混煤燃尽率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相关性;提高混煤的煤粉细度对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也存在一定的限度.这些特性与混煤中越南无烟煤和烟煤的燃烧特性差异过大密切相关,提高混煤燃尽率的有效方法是选择最佳混合比例.  相似文献   

9.
以某台布置双一次风喷口的试验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混煤掺烧方式和优化配风对着火和燃尽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氧竞争作用对混煤燃尽抑制的机理,并给出了优化调控方法。结果表明:掺烧方式是影响混煤燃烧着火特性的重要因素;在炉外掺混方式下,掺入高挥发分煤能够改善低挥发分煤的着火特性;掺烧方式对低挥发分煤燃尽特性的影响更显著;炉内掺烧方式可抑制混煤燃烧过程中的氧竞争作用,提高低挥发分煤的燃尽率;合理调整二次风配风量可进一步提高低挥发分煤的燃尽率和混煤的总燃尽率。  相似文献   

10.
混煤的结渣特性及煤质结渣程度评判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晋城无烟煤,潞安贫煤,临汾烟煤及混煤的结渣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试验和单因素指标判别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煤质的结渣程度进行了评判,同时,对混煤的结渣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性的探讨,为燃烧混煤的电厂解决结渣问题及进行结渣程度判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Pulverized coal burnout in blast furnace simulated by a drop tube furna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actions of pulverized coal injection (PCI) in a blast furnace were simulated using a drop tube furnace (DTF) to investigate the burnout behavior of a number of coals and coal blends. For the coals with the fuel ratio ranging from 1.36 to 6.22,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burnout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the fuel ratio, except for certain coals departing from the general trend. One of the coals with the fuel ratio of 6.22 has shown its merit in combustion, implying that the blending ratio of the coal in PCI operation can be raised for a higher coke replacement ratio. The experiments also suggested that increasing blast temperature was an efficient countermeasure for promoting the combustibility of the injected coals. Higher fuel burnout could be achieved when the particle size of coal was reduced from 60–100 to 100–200 mesh. However, once the size of the tested coals was in the range of 200 and 325 mesh, the burnout could not be improved further, resulting from the agglomeration of fine particles. Considering coal blend reactions, the blending ratio of coals in PCI may be adjusted by the individual coal burnout rather than by the fuel ratio.  相似文献   

12.
混煤热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NETZSCHSCHEMESTA 40 9型示差热天平 ,对烟煤的 3个单煤种和 8个混配工况进行了热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烟煤混煤的燃烧特性基本处于组分煤种之间。通过不同升温速率试验 ,发现高升温速率条件下 ,燃尽时间短 ,燃烧猛烈 ,燃尽温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高岭土与低钠煤可以有效抑制燃用准东煤时炉内的沾污结渣问题,但由于其价格升高,为降低电厂燃煤成本,因此提出将煤灰成分相似的煤矸石作为准东煤防结渣添加剂。分析煤矸石作为添加剂抑制炉内沾污结渣的可行性,根据入炉煤灰中折算Na2O含量低于3.0%,确定掺烧比例,并在某150 MW机组上进行实炉掺烧试验。通过掺烧试验分析可见,煤矸石掺烧比例不宜过大,否则煤粉细度变粗,入炉煤热量降低,影响锅炉带负荷能力;掺烧煤矸石锅炉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并可有效抑制炉内结渣,同时还可节约标煤,为电厂带来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不同煤种高温燃烧时NOx和SO2生成影响因素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维沉降炉上进行了在煤粉高温燃烧时NOx和SO2生成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系统考察了煤粉高温燃烧时NOx和SO2生成的影响因素.试验表明,SO2和NOx生成与炉内温度,煤粉细度,给粉量,煤种,二次风温,一、二次风比值及过量空气系数等有密切关系.通过SO2和NOx生成规律的研究,对煤粉炉的优化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冯德群  刘勇利 《节能》2001,(9):32-34
介绍了我国目前电厂用煤的现状和国内外在电站动力配煤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动力配煤的实现方式和优点,提出了在火电厂使用动力配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火电厂燃用煤质频繁变动的状况,论述了混煤应用于火电厂的作用。考虑火电厂降低SO2排放的环保要求,提出了一种易于电厂操作的混煤配比确定方法,并举例加以说明。表3。  相似文献   

17.
混煤着火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混煤中的组合煤各自保持各自着火特性的基础上,应用热力着火理论,建立混煤着火计算模型,只要已知各分煤的煤质特性和化学动力不参数,就可以计算混煤的着火温度。采用该模型对混煤在一维沉降炉上的着火实验进行模拟,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说明计算模型与实验结果的趋势符合较好。计算结果进一步证明,由两种着火特性差别较大煤种组成的混煤,其着火温度主要取决于易着火煤的着火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保燃煤锅炉掺烧污泥后炉内燃烧安全稳定并控制NOx的生成,以国内某典型1 000 MW超超临界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利用CFD软件计算研究了不同的污泥掺烧方式对锅炉温度场和NOx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燃煤锅炉不同层的燃烧器掺烧污泥,掺烧污泥的燃烧器对应高度均出现了温度的下降和NOx排放浓度的降低;随着污泥分别由下往上在B,D,F层燃烧器进行掺烧,在炉膛出口处烟温升高,NOx排放浓度降低;在保持F层燃烧器总热值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掺烧时,能保证锅炉整体温度水平,掺烧污泥比例越高,炉膛出口烟温越低,NOx生成量越少;在F层燃烧器掺烧污泥燃烧效果较好,有利于NOx减排,是最适合污泥掺烧的燃烧器层。  相似文献   

19.
燃煤电站锅炉优化配煤神经网络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工业快速增长,煤的消耗量增加,配煤逐步成为燃煤电站锅炉的一种常态。由于煤种煤质的波动,配煤是一个在不确定的条件下的优化问题,传统的线性规划模型很难解决,而BP神经网络这一非线性优化工具已成功地应用于混煤煤质特性的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以及制约其预测效果的主要因素(网络结构、学习样本数量、隐层节点数、学习精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于预测混合煤种低位发热量的BP神经网络,得到极高的预测精度,进行了3次实验误差分别为0.043 05%,0.038 05%,0.116 267%。同时利用穷举法对配煤进行优化选取。本神经网络的结构是由输入、输出样本的数据结构决定的,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拓展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邯峰电厂一期2台660 MW的燃煤发电机组在实际运行中掺烧非设计煤种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综合考虑所掺烧非设计煤种的燃料特性以及配套制粉系统的实际情况,保证安全运行以及环保排放的原则设计出适用于本发电机组掺烧方案。通过分析不同负荷下机组的运行数据发现,经过合理的配煤掺烧可以满足机组燃烧的安全边界以及环保达标边界的要求。经过长时间的实际运行后,对比掺烧前后2年内相同时间段的经济指标发现,合理的配煤掺烧可以节省成本,同时在电厂配煤掺烧和优化燃烧方面做出了大量技术整改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