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徐若愚  张静  龚方红 《中国造纸》2011,30(10):24-27
制浆黑液中的降解木质素含有酚羟基结构,可以替代部分苯酚制备酚醛树脂.以NaOH为催化剂,采用二次缩聚法制取酚醛树脂胶黏剂.实验表明,当黑液添加量为15%时,胶黏剂的黏度比空白实验增加1倍,游离甲醛含量降低了27%,胶合强度提高了13.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黑液中的木质素与游离甲醛反应生成有羟甲基的物质,该物质能与酚醛树脂胶粘剂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从而既降低了甲醛含量又提高了胶黏剂的胶合强度.  相似文献   

2.
以酶解木质素和豆粕为原料制备了木质素基豆粕胶黏剂,优化了木质素基豆粕胶黏剂应用于杨木胶合板的热压工艺参数,探讨了不同工艺参数对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基豆粕胶黏剂制备胶合板的优化热压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20℃、热压时间7.5 min(75 s/mm)、热压压力0.9 MPa、单面施胶量180 g/m2;影响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工艺参数主次顺序是热压温度、热压压力、施胶量、热压时间;采用优化热压工艺条件制备3层胶合板,其Ⅱ类胶合强度大于1.0 MPa,符合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中Ⅱ类胶合板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酚醛树脂胶黏剂的游离醛、酚含量高及生物降解性差的缺点,采用粮食加工废弃物-水稻秸秆中的木质素为原料,取代一部分苯酚作为反应物,并以游离苯酚含量、游离甲醛含量、产品粘度和胶合强度为指标研究甲醛添加量和尿素添加量对合成的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的性能影响。经条件优化后,合成出性能优良、环保秸秆基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本研究既为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提供可行性方案,也使水稻秸秆这种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乳液接枝共聚法改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在涂布纸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楠  张光华  刘静 《中国造纸》2008,27(8):28-31
以氧化木薯淀粉为原料,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在酸性介质中与单体丙烯腈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并以此接枝共聚改性淀粉为胶黏剂配制涂料进行涂布,考察了不同的反应单体浓度和木薯淀粉不同的氧化程度下制备的改性淀粉对涂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共聚淀粉作为胶黏剂进行纸张涂布后,涂布纸具有理想的表面强度及平滑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碱性强弱对大豆蛋白胶黏剂胶合强度的影响。以自制的大豆蛋白胶黏剂为原料,采用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分别制备不同pH大豆蛋白胶黏剂,并进行胶合强度的测定,以及红外光谱与DSC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碱性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胶合强度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pH 11时达到峰值;湿态胶合强度与干态胶合强度的变化趋势大体保持一致;不同pH大豆蛋白胶黏剂的红外图谱吸收峰位置大致未改变只是吸收强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了胶合强度的改变;随着pH的增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先降低后升高;pH 10时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最低值76.55℃,pH 12时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最高值84.74℃。  相似文献   

6.
采用酸析法回收得到的木素为原料,替代部分苯酚与甲醛反应制备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并测定其固含量、动力黏度(40℃)、游离甲醛含量和胶合强度等性能。主要考察了木素/酚化木素掺入比例、催化剂(碱)种类及用量、酚醛摩尔比以及反应温度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木素酚醛树脂胶黏剂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木素掺入比例5%~15%(质量百分数,以苯酚质量为基准),酚醛摩尔比1:1.5,催化剂为NaOH,加入量0.6%(质量百分数,以苯酚质量为基准),反应时间3h。采用酚化木素时,掺入比例可达45%,制得胶黏剂性能优于纯木素。木素替代部分苯酚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更环保。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烯基酸酐进行预处理,后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制备一种新型可交联淀粉胶黏剂。初步探讨了新型可交联淀粉胶黏剂对脲醛树脂性能的影响,并用于中纤板生产。结果表明,合成的新型可交联淀粉胶黏剂在热压过程中可与脲醛树脂发生交联反应,提高了脲醛树脂体系的交联密度,进而提高板材的胶合强度;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新型可交联淀粉胶黏剂,可降低脲醛树脂用量14%以上,每立方米中纤板可节约成本10元。  相似文献   

8.
酚化改性蔗渣硫酸盐木素制备酚醛树脂胶黏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蔗渣硫酸盐木素(KL)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对KL进行酚化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反应条件。以酚化改性硫酸盐木素(P-KL)酚羟基含量为响应值,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苯酚∶木素(质量比)=4∶1,催化剂(质量分数98%浓硫酸)用量4%,反应时间2. 5 h,反应温度110℃。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硫酸盐木素酚化改性前后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KL相比,P-KL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分布变窄,酚羟基含量增加。分别用P-KL和KL代替质量分数60%的苯酚制取木素基酚醛树脂胶黏剂P-KLPF和KLPF。结果表明,P-KLPF中游离甲醛和游离酚含量均小于KLPF胶黏剂。由此可知,酚化改性能显著提高硫酸盐木素与甲醛的反应活性,降低木素基酚醛树脂胶黏剂中游离甲醛及苯酚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9.
李萌萌 《中国油脂》2021,46(7):57-63
采用化学改性剂聚乙二醇(PEG)、聚乙烯亚胺(PEI)、马来酸酐(MAH)、环氧树脂(EP)和尿素对豆粕进行改性,制备豆粕基木材胶黏剂。研究单一改性剂和复合改性剂对胶黏剂胶合强度的影响,以胶黏剂黏度值、胶合强度和固形物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改性条件。同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改性机理。结果表明:化学改性制备豆粕基木材胶黏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EG与PEI质量比7∶ 8、反应时间70 min、反应温度15 ℃、豆粕质量分数25%,此条件下制得的胶合板干、湿胶合强度分别为1.93 MPa和0.86 MPa,符合国标对Ⅱ类胶合板胶合强度(湿胶合强度≥0.70 MPa)的要求。化学改性剂可以破坏大豆蛋白分子结构,暴露出分子内部的极性与非极性基团,从而通过氢键、静电相互作用等与化学改性剂交联,增加了胶黏剂的黏结特性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10.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次氯酸钠和醋酸乙烯酯作为氧化剂和酯化剂,合成了高性能氧化醋酸酯淀粉胶黏剂。反应分为氧化和酯化两个阶段。用正交试验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其中,氧化阶段反应条件为:pH 9,次氯酸钠用量4%,温度为50℃,时间1h;酯化阶段反应条件为:pH9,酯化剂用量6%,温度为30℃,时间2h。在白卡纸底涂中使用30%~50%氧化醋酸酯淀粉胶黏剂代替羧基丁苯胶乳不会对白卡纸的物理指标产生较大影响,可以通过添加氧化醋酸酯淀粉胶黏剂配制复合胶乳的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张杨  郭徽  王耀 《湖北造纸》2014,(4):10-11
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胶黏剂对无碳复写纸CF涂料以及成纸指标的影响并确定了木薯淀粉与羧基丁苯胶乳的最佳质量比为2:1。当木薯淀粉与羧基丁苯胶乳的最佳质量比为2:1时,不仅能满足无碳复写纸CF涂料黏度和成纸显色指标,而且能提高成纸的表面强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对豆粕粉进行处理制备胶合性能良好的豆粕胶黏剂,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豆粕粉质量分数对胶黏剂的黏度、干剪切强度和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微波处理豆粕粉制备胶黏剂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微波处理对大豆蛋白分子结构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豆粕粉使其中的大豆蛋白分子结构遭到破坏,暴露出内部的极性与非极性基团,暴露的基团通过氢键、静电相互作用等形成分子聚集体,增加了胶合强度;同时得到微波处理豆粕粉制备胶黏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00 W、微波时间3 min、豆粕粉质量分数25%,在此条件下豆粕胶黏剂的干剪切强度为1. 61 MPa、黏度为924 MPa·s、固形物含量23. 05%。  相似文献   

13.
段瑞华  翁祥港  赵鹏  帅李 《中国造纸》2023,42(10):118-124
木质素作为自然界中储量最丰富的天然酚类聚合物,是制备酚醛树脂胶黏剂原料中苯酚的潜在替代品。本文分析了工业木质素分离过程中,木质素结构和反应活性的变化,总结了工业木质素预处理或改性的理化方法,并概括了利用改性工业木质素合成的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应用性能,最后对开发高木质素取代率和高性能的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就板坯制备工艺对采用木质素胶黏剂制备刨花板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获取和分析所制备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探讨制板工艺过程对木质素胶黏剂刨花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制板过程中,采用喷水工艺对木质素胶黏剂刨花板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影响最大,对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影响次之,对内结合强度影响较小;随着喷水量的增大...  相似文献   

15.
以芝麻蛋白为原料,用尿素改性制备芝麻蛋白胶黏剂。以尿素浓度、料液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其对芝麻蛋白胶黏剂表观黏度、胶合强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尿素浓度3 mol/L,料液比1∶8,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25℃。在最佳条件下,芝麻蛋白胶黏剂的湿胶合强度为0.78 MPa,满足国家标准Ⅱ类(≥0.70 MPa)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申请号:CN201310021237发明名称:一种木材胶结用耐水性淀粉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3013379A专利权人:龙江佰嘉生物质材料有限公司摘要:一种木材胶结用耐水性淀粉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淀粉胶黏剂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它要解决现有淀粉胶黏剂耐水性较差和淀粉胶液与多异氰酸酯  相似文献   

17.
王晨曦 《中国油脂》2022,47(3):54-59
采用氢氧化钠作为变性剂,乙二醛(G)和尿素(U)作为原料合成的乙二醛-尿素(GU)树脂作为改性剂,制备改性花生蛋白胶黏剂,以提高花生蛋白胶黏剂的耐水性。在单因素实验确定GU树脂改性剂合成的最佳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改性花生蛋白胶黏剂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胶合性能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胶黏剂的结构和胶合性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GU树脂改性剂合成的优化条件为乙二醛与尿素摩尔比1.4∶ 1,反应温度80 ℃,总反应时间3.5 h;最优的改性花生蛋白胶黏剂制备工艺条件为碱处理pH 10.4、花生蛋白粉质量70 g(200 mL蒸馏水)、改性剂与碱处理花生蛋白质量比16∶ 84、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改性花生蛋白胶黏剂的胶合强度大于GB/T 9846—2004中对Ⅱ类胶合板的要求(≥0.7 MPa),固体含量较碱处理花生蛋白胶黏剂降低,储存期延长。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可使花生蛋白变性并暴露出更多的反应基团,GU树脂与碱处理花生蛋白形成了酯键,亲水基团减少,从而增加了耐水性;差示扫描量热仪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花生蛋白胶黏剂吸热起始峰温度和峰值温度均升高,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落叶松树皮热解油按比例0、20%、40%、60%代替苯酚制备的4种酚醛树脂胶黏剂和人工林杨木单板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选择不同的热压压力、热压时间和涂胶量进行了3层胶合板压制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别针对4种胶分析影响胶合板强度的主要因素,给出了不同胶种的最优胶合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双醛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碘酸盐氧化玉米淀粉的方法制备双醛淀粉,探讨了pH值、高碘酸钠与淀粉摩尔比、高碘酸钠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投料方式对双醛淀粉中醛基含量的影响,得出双醛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条件。结果显示,在pH值为1.2~1.5、高碘酸钠与淀粉的摩尔比为1.1∶1、高碘酸钠浓度为0.5mol/L、反应温度在33~40℃之间、反应时间3h条件下,并采用将淀粉加入到高碘酸钠溶液中的投料方式,可得到高醛基含量的双醛淀粉。  相似文献   

20.
具体介绍了生物质胶黏剂中的几大胶种,主要包括蛋白质胶黏剂、淀粉胶黏剂、木质素胶黏剂和热解生物油胶黏剂,并详述了各类胶黏剂的优缺点与国内外近几年来关于它们的改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