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新型Pt/C为催化剂,无溶剂法加氢还原3,4-二氯硝基苯制备3,4-二氯苯胺,反应温度100℃,氢气压力1.0 MPa。实验结果:3,4-二氯苯胺含量99.75%(GC),脱氯副反应0.1%,收率99%。建立了反应过程的液相色谱中控分析方法,对中间产物进行了LC-MS表征,发现了中间体3,4-二氯苯基羟胺浓度随反应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以3,4-二氯硝基苯为原料,采用铂/碳催化剂进行催化加氢制备3,4-二氯苯胺,过程中无需添加水或有机溶剂,分别考察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铂/碳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压力1.0 MPa,反应时间180 min,在此条件下,加氢转化率达100%,产品收率超过95%,产品纯度大于99.5%,且催化剂重复使用15次后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自制催化剂进行加氢还原制备,3,4-二氯苯胺,并采用BCA为防脱氯剂,甲醇为溶剂,产品含量(气相色谱外标法)99.58%,产品收率达96.0%。  相似文献   

4.
用Raney-Ni为催化剂,CEN为助催化剂,甲醇为溶剂,对2,5-二氯硝基苯进行催化加氢还原,制备了2,5-二氯苯胺。研究了温度、氢气压力及助催化剂等各种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套用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佳条件下反应,制得产品收率可达96%,纯度可达99%,催化剂可套用17次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加氢制备3,4-二氯苯胺为探针反应,考察Pt-Cu-V/C用于加氢制备卤代芳胺的选择性和活性。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100 m L乙醇,50 g 3,4-二氯硝基苯,0.02 g催化剂(占硝基物质量的0.04%),反应温度75℃,反应压力1.0 MPa。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无脱氯副反应发生,产物含量达到99.9%;催化剂不补加,可连续套用2次。  相似文献   

6.
陈述内容要点:本文提出了自制催化剂进行加氢还原制备3,4-二氯苯胺,并采用BCA为防脱氯剂,甲醇为溶剂,产品含量(气相色谱外标法)99.58%,产品收率达96.2%。[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Pd/C催化剂表面金属钯平均粒径对3,4-二氯硝基苯催化加氢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发现金属钯平均粒径越大,脱氯副反应越不明显,加氢选择性越高。采用浓硝酸预处理的活性炭负载钯催化剂虽然能够增大表面金属钯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却较宽,不利于加氢选择性的提高。使用饱和EDTA·2Na溶液预处理活性炭后,在钯负载量降低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活性炭载体表面金属钯大粒径、狭窄的分布,实现了在不添加脱氯抑制剂的情况下高选择性合成3,4-二氯苯胺。  相似文献   

8.
3,5-二氯苯胺是一种重要农药中间体.采用多氯代硝基苯催化加氢脱氯合成3,5-二氯苯胺是一种清洁合成工艺.研究了合成路线中五氯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五氯苯胺工艺,主要考察了催化剂、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骨架镍相比,Pd/C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虽然负载量为10%Pd/C比5%Pd/C催化活性高,但易发生深度脱氯;反应适宜的溶剂为环己烷;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五氯硝基苯转化率可达99%以上,五氯苯胺选择性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以2,5-二氯硝基苯为原料,以Raney Ni为催化剂进行加氢还原制备2,5-二氯苯胺,并 采用双氰胺为脱氯抑制剂,产品收率达91.2%。  相似文献   

10.
一、产品技术简介: 二氯代苯胺(3,4-二氯苯胺,2,5-二氯苯胺,3,5-二氯苯胺)是多种染料、颜料、医药、农药、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采用催化加氢技术还原二氯代硝基苯制备相应的二氯代苯胺。是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使用脱氯抑制剂可得到高纯度的产品。本工艺的特点与铁屑还原法相比具有还原反应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二硝基甲苯液相加氢合成甲苯二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Pd+Pt)/C等贵金属催化剂、雷尼镍催化剂、负载型镍基催化剂、非晶态镍催化剂和漆原镍催化剂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比上述各催化剂在生产成本、制备工艺及催化二硝基甲苯加氢性能等方面的优缺点,发现非晶态镍催化剂不但价格低廉,而且在1 MPa低压二硝基甲苯液相加氢的反应中表现出与(Pd+Pt)/C工业催化剂相似的活性和选择性,是替代二硝基甲苯液相加氢贵金属和雷尼镍工业催化剂的首要选择;漆原镍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且在众多的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与骨架镍催化剂相似的催化性能,也具有较大的工业化潜质。  相似文献   

12.
负载型Ni-B/γ-Al_2O_3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苯加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Ni-B/γ-Al2O3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检测(BET)、程序升温还原(TPR)表征。以苯加氢为探针反应,在高压微反装置上考察了活化温度、Ni-B摩尔比、Ni质量分数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B以非晶态的形式负载在γ-Al2O3载体上,最佳活化温度为200—260℃,Ni-B/γ-Al2O3非晶态合金催化剂最佳Ni-B摩尔比为1∶3.4;Ni质量分数增加使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提高。在反应压力0.5 MPa、氢苯摩尔比4,空速1.0 h-1的条件下,反应温度高于160℃时,苯加氢制环己烷产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3.
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苯丙酮酸胺化加氢制备苯丙氨酸反应中的活性寿命。结果表明,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表现出比传统催化剂如雷尼镍和漆原镍等更为优异的活性与寿命。Ni-B合金催化剂经过简单的过滤回收步骤,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大幅度下降,而雷尼镍和漆原镍分别循环使用3次和2次后,催化活性显著降低。结合XRD、DSC和TEM等手段,针对新鲜和使用回收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非晶态结构在苯丙酮酸加氢反应环境中没有出现明显晶化现象,而小尺寸纳米颗粒的团聚和部分镍的氧化可能是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用化学还原法制得了Pd-B/Al2O3非晶态催化剂,并用于邻氯硝基苯液相加氢反应的研究.采用XRD、SEM、SAED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明Pd-B以超细颗粒的形式分散在载体上,并且明确了催化剂的非晶态性质、结构形态等.以邻氯硝基苯液相加氢为目标反应,对所制备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系统评价.在反应温度90℃、氢气压力1.0MPa的反应条件下,邻氯硝基苯的转化率达99.9%,邻氯苯胺的选择性达98.0%;在不加脱卤抑制剂的情况下,脱卤率小于2%,表明负载Pd系非晶态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邻氯硝基苯加氢活性及良好的选择性,优于Pd基晶态催化剂和Ni基晶态催化剂.从催化剂的微观结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几何效应和电子效应等方面对非晶态催化剂响影响邻氯硝基苯加氢性能进行了讨论和解释.  相似文献   

15.
用负载型非晶合金NiB/MCM-41中孔分子筛催化剂将3-氨基-4-甲氧基乙酰苯胺与苯甲醛缩合加氢制备3-(N-苄基)-氨基-4-甲氧基乙酰苯胺,产物收率95%以上,比采用Raney Ni收率提高12%,较SiO2载体制成的催化剂收率提高5%。研究表明,中孔结构有利于减少体积较大分子的内扩散效应,发挥负载型非晶合金的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采用该催化剂合成3-(N-苄基)-氨基-4-甲氧基乙酰苯胺的适宜条件为:催化剂中Ni负载量w(Ni)=10%,n(AMA)∶n(BAD)=1∶1.1,m(cat)/m(AMA)=2.5%,反应温度55~65℃,反应压力1.2 MPa。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还原法,以Ni(Ac)2.4H2O和NH4Mo9O24.4H2O为原料,KBH4为还原剂,制备了Ni-M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以硝基苯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制备条件对Ni-Mo-B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反应温度、压力与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添加Mo可以提高Ni-B催化剂活性。当Mo掺杂量为Ni质量的5%时,Ni-Mo-B催化剂活性最佳。Mo主要以MoO3的形式存在,MoO3的分散作用可防止Ni-B合金粒子的团聚,提高了催化剂比表面积,稳定了Ni-Mo-B催化剂的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17.
Supported Ni-B/SiO2sol amorphous alloy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a sol-gel and impregnation-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and the effects of the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TEOS) and ammonia ratio, and the nickel loading amount on the nitrobenzene hydrogenation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B amorphous alloy catalyst supported on the silica sol increase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catalysts, improve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Ni-B amorphous alloy catalyst, and the Ni species on the surface existed in the form of Ni2+. The optimal TEOS and ammonia ratio and nickel loading amount was 1.0 and 10%, respectively, and when using this optimal Ni-B/SiO2sol catalyst, the nitrobenzene conversion was 99.9% with an aniline selectivity of 99.8%, and after 5 recycles, the Ni-B/SiO2sol maintained a good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8.
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催化剂研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葡萄糖加氢生产山梨醇用催化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催化剂的发展趋势是由Raney镍向多元改性Raney镍发展,由多元Raney镍催化剂向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发展,由晶态催化剂向非晶态催化剂发展,并指出非晶态储氢合金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非晶态Ni-M-P催化剂用于间氯硝基苯加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Ni-M-P (M=Cu, Ca, Zn, Sn, Co)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以间氯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合成间氯苯胺为目标反应,对所制备催化剂性能进行系统评价,以解决催化加氢合成间氯苯胺过程中的氢解脱卤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所制备的三元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中,在不加脱卤抑制剂的情况下,反应温度110 ℃、氢气压力1.0 MPa的反应条件下,当Ni:Co = 1:1(摩尔比)时,Ni-Co-P表现出较高的加氢性能和抑制脱卤性能,间氯硝基苯的转化率可达到99.0 %,间氯苯胺的选择性也达到了99.3 %,其转化率和选择性较其它三元催化剂和Ni-P催化剂有较大提高.从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电子效应等方面讨论和解释了添加第三组分金属对Ni-P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引言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橡胶助剂和医药等领域[1-3]。硝基苯催化加氢法合成苯胺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工艺之一。其生产方法主要有硝基苯Fe粉还原法、苯酚氨碱法和硝基苯催化加氢法[4],其中,硝基苯催化加氢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