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姜脯废糖液为主原料,对加入姜味添加剂、酸味剂、甜味剂等配料的姜味饮料的工艺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感官品评及正交试验确定了稀释倍数、姜味添加剂、酸味剂和甜味剂的种类与用量。实验结果表明,当料液比1∶8.5、蜂蜜37.5g/L、酸味剂0.7g/L(柠檬酸与苹果酸按1∶2复合)、姜味香精0.2%、姜辣素0.19g/L时,获得的饮料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
对固体饮料中的甜味剂和酸味剂的选择和最佳使用条件进行了探讨。甜味剂选用蔗糖,使用条件为:蔗糖磨粉过100目筛,在90℃温度下干燥60分钟。柠檬酸、酒石酸和苹果酸(2∶1∶2)混合作为酸味剂时,风味纯美。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固体饮料中的甜味剂和酸味剂的选择和最佳使用条件进行了探讨,甜味剂选用蔗糖,使用条件为:蔗糖磨粉过100目筛,在90℃温度下干燥60分钟,柠檬酸,酒石酸和苹果酸(2:1:2)混合作为酸味剂时,风味纯美。  相似文献   

4.
发酵辣椒的风味调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分别确定调配发酵辣椒风味所需要的鲜味剂、酸味剂和甜味剂的种类及其比例。通过正交实验 ,确定发酵辣椒的鲜味剂、酸味剂、甜味剂的最佳配方组合。  相似文献   

5.
阿魏菇功能饮料制作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耐高温阿魏菇功能饮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再以阿魏菇菌丝球、酸味剂、甜味剂的添加量为正交因素配制饮料。实验得到了耐高温阿魏菇功能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阿魏菇菌丝球20%,蜂蜜20%,酸味剂0.10%.Vc 200mg/L。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分别确定调配发酵辣椒风味所需要 的鲜味剂、酸味剂和甜味剂的种类及其比例;通过正交实 验,确定发酵辣椒的鲜味剂、酸味剂、甜味剂的最佳配方 组合。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分别确定调配发酵辣椒风味所需要的鲜味剂、酸味剂和甜味剂的种类及其比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发酵辣椒的鲜味剂、酸味剂的最佳配方组合.  相似文献   

8.
对液体深层发酵生产阿魏菇功能饮料工艺进行了研究,再以阿魏菇原汁浓度、酸味剂、甜味剂和稳定剂的添加量为正交因素配制饮料。实验得到了阿魏菇功能饮料的配制最佳配方为阿魏菇原汁浓度20%、甜味剂12%、酸味剂0.10%、稳定剂0.20%、Vc 0.02%。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核桃为主要原料,利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出最佳凝胶剂、酸味剂、核桃香精、考察凝胶剂比例及添加量、甜味剂比例、酸味剂添加量、核桃香精添加量对核桃软糖感官评分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核桃软糖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利用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法得到最优核桃软糖工艺条件为:凝胶剂比例为2∶1∶1(明胶∶卡拉胶∶琼脂),凝胶剂添加量28 g,甜味剂比例2∶1(蔗糖:低聚果糖),乳酸添加量6 g,核桃香精添加量0.12 g,在此配方下核桃软糖感官评分较高,制得的软糖风味诱人,口感独特,咀嚼性和弹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核桃为主要原料,利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出最佳凝胶剂、酸味剂、核桃香精、考察凝胶剂比例及添加量、甜味剂比例、酸味剂添加量、核桃香精添加量对核桃软糖感官评分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核桃软糖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利用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法得到最优核桃软糖工艺条件为:凝胶剂比例为2∶1∶1(明胶∶卡拉胶∶琼脂),凝胶剂添加量28 g,甜味剂比例2∶1(蔗糖:低聚果糖),乳酸添加量6 g,核桃香精添加量0.12 g,在此配方下核桃软糖感官评分较高,制得的软糖风味诱人,口感独特,咀嚼性和弹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
芒果果丹皮即食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芒果为原料、适当添加甜味剂,酸味剂,香精,色素,增稠剂,制成色泽鲜艳,风味独特,即保持天然风味,又增加香气的芒果果丹皮方便食品。  相似文献   

12.
杨树菇保健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杨树菇饮料的生产工艺、配方和稳定性等。结果表明,杨树菇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添加杨树菇营养液60%,甜味剂6%,酸味剂0.3%,稳定剂0.1%,制得的饮料风味独特,稳定性佳。  相似文献   

13.
以宣木瓜为原料,益寿糖和阿斯巴甜(质量比为100:1)为甜味剂代替传统的蔗糖,低甲氧基果胶和CaCl2(质量比为4:1)为增稠剂,柠檬酸为酸味剂,研制低糖果酱,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所得果酱进行感官评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甜味剂、增稠剂、酸味剂用量分别为20%、0.6%和0.2%,浓缩时间为30min时,所制得的果酱感官质量属于Ⅰ级,质量优。  相似文献   

14.
烘焙食品业的新技术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焙食品领域的新技术很多,遴选几种当前国外较重要,我国有可能借鉴的新技术。1.胶囊化技术在烘焙食品辅料中的应用烘焙食品中使用的一些添加剂和辅料,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不适当的变化,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发挥。为此,当前常采用胶囊化技术’‘加以保护。也就是选用一些特定的壁材包理这些需加保护的添加剂和辅料。在供焙食品生产时,需加保护的添加剂有:①制造低热量产品时用的甜味剂阿斯巴甜,因其在烘烤时的高温下,易分解而降低甜度,需经胶囊化提高其耐热性;②膨松剂中的碳酸氢钠及酸味剂(如葡精酸-6一内酯、富马酸、柠檬酸…  相似文献   

15.
将鲜奶、酸味剂、稳定剂、甜味剂等原料进行勾兑,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实验筛选出了原料配比,制成了口感适宜,营养丰富的乳饮料.  相似文献   

16.
以南瓜为主要原料,以芹菜汁、番茄汁为辅料,添加甜味剂、酸味剂、稳定剂制成具有保健作用的蔬菜汁无糖南瓜果茶。试验确定了各种蔬菜汁和南瓜汁的配比及甜味剂和稳定剂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7.
以微胶囊化叶黄素微粒为原料,研究开发一种叶黄素软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叶黄素、凝胶剂、甜味剂、酸味剂、柳橙汁的添加量对叶黄素软糖的风味、口感、色泽和组织形态等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叶黄素软糖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叶黄素微粒的添加量为0.2%;凝胶剂为明胶,添加量为15%;复合甜味剂白砂糖:葡萄糖浆为1...  相似文献   

18.
烤玉米风味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浸泡24h的玉米粒在200℃烘烤15min后,粉碎,经酶水解,再加入焦化糖、甜味剂、酸味剂制成了具有烤玉米风味的清凉饮料  相似文献   

19.
冬虫夏草金银花山楂果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楂为主要原料,冬虫夏草、金银花提取液为辅料,加入甜味剂、酸味剂进行配制,制成一种集营养、保健、疗效于一体的功能性饮料。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柠檬酸、酒石酸、鞣酸、蔗糖、葡萄糖等食用酸味剂和甜味剂对紫苏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考查了上述试剂加入色素溶液中色素溶液吸光度和色调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