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聚丙烯非织造布的晶型和结晶度对温度变化敏感,材料的各项性能与其密切相关。在不同温度下对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进行热处理,并进行电晕放电驻极,对热处理后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结晶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晶型由拟六方晶型逐渐向α晶型转变,结晶度和晶粒尺寸也随之增大;热处理温度对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强力及伸长率、透气性、表面静电势和过滤性能均有较大影响;110℃下热处理的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驻极性能和过滤效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布为基材,利用低温磁控溅射技术制备镀银抗菌薄膜;再以溅射纳米银的PP熔喷非织造布为中间层,将PP纺黏非织造布、涤纶/黏胶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分别放置于上下两侧,构建三层复合非织造空气过滤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三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过滤和透气性能。在功率70 W、时间2 min或功率50 W、时间3 min的溅射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溅射纳米银的PP熔喷非织造布其表面覆盖了一层相对均匀的纳米银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三层复合材料的透气率为1 048.7 mm/s,对粒径0.3μm的Na Cl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为66.02%。  相似文献   

3.
探讨经氧化石墨烯溶液处理的丙纶纺黏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吸油性能。针对目前市场上丙纶熔喷非织造材料吸油倍率普遍不高的问题,采用浸渍烘干法,将丙纶纺黏熔喷复合非织造布浸渍于不同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进行处理,对比了处理前后非织造布的吸油性能。试验表明:经氧化石墨烯处理后的丙纶纺黏熔喷复合非织造材料的吸油倍率成倍增加,吸油性能得到显著提高。认为利用石墨烯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改善丙纶非织造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  相似文献   

4.
《印染》2020,(7)
将热敏变色微胶囊材料采用丝网印花的方式印制在纱窗上,制得印花图案颜色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热敏变色纱窗。研究热敏变色微胶囊用量、增稠剂用量、烘燥时间及烘燥温度对印花图案颜色深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的影响。当热敏变色微胶囊质量分数为7%,增稠剂质量分数为6%,烘燥温度80℃,烘燥时间6 min时,制得的热敏变色印花图案得色深,耐干摩擦色牢度达到5级,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湿摩擦色牢度可达到4~5级。热敏变色微胶囊的变色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红色与黄色热敏变色微胶囊的变色区间分别为24~28℃和30~33℃。  相似文献   

5.
将不同比例的负离子母粒与聚丙烯切片共混,制备了聚丙烯负离子熔喷非织造布,并研究了负离子母粒含量对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负离子母粒含量的增加,熔喷非织造布的厚度、面密度和抗静电性能变化不大,透气性和力学性能下降,抗紫外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寻聚乳酸(PLA)纺黏非织造布的应用性能,对其力学、透气、透湿等6项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LA纺黏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度低于聚酯(PET)和聚丙烯(PP)(100%新料)纺黏非织造布;其透气性大于PET,但小于PP纺黏非织造布;PLA纺黏非织造布(60 g/m2)的透湿量为4 371.43 g/(m2·d),具有极好的透湿性;PLA纺黏非织造布的p H值为6.086,呈弱酸性,且具有一定的疏水性;PLA纺黏非织造布的耐热稳定性接近于PP纺黏非织造布。  相似文献   

7.
远红外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含有纳米陶瓷粉的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非织造布,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了该熔喷非织造布的纤网形态结构,并对其透气性、透湿性以及远红外功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加入纳米陶瓷粉之后,熔喷非织造布纤网结构变得稀疏,其透气、透湿性能都有所提高;当纳米陶瓷粉含量为8%时,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远红外发射率达82%,是一种优良的保暖絮片。  相似文献   

8.
熔喷聚丙烯芳香非织造布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熔喷纺丝机上采用共混方法加入香母粒可以纺制芳香聚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布。选择香料时应考虑香料的耐热性、挥发性和安全性。香料的复配可使香味更具魅力。文章还讨论了熔喷聚丙烯芳香非织造布的纺丝工艺 ,如纺丝温度、压缩空气温度与压力、接受距离等。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温度和时间,对实验室制备的聚苯硫醚(PPS)熔喷非织造布进行定长热定型处理,并对处理前后的PPS熔喷非织造布的尺寸稳定性、微观形貌和拉伸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热定型条件,均能获得尺寸稳定性良好的PPS熔喷非织造布;热定型后,PPS熔喷非织造布的微观形貌不发生明显变化,纤维玻璃化温度提高,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的热轧压力和温度,对自制的聚苯硫醚(PPS)熔喷非织造布进行热轧处理,研究不同热轧条件对PPS熔喷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热轧压力或温度,可使PPS熔喷非织造布的拉伸性能有所提高;当热轧压力为50.0 MPa、热轧温度为85℃时,PPS熔喷非织造布的拉伸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达到29.4 MPa;当热轧压力为50.0 MPa、热轧温度为50℃时,PPS熔喷非织造布的透气率和拉伸性能均较好。此外,在热轧压力10.0~50.0 MPa、热轧温度25~120℃条件下处理的PPS熔喷非织造布,其表面的水接触角可在72°~155°之间变化,即改变热轧条件可以调控PPS熔喷非织造布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11.
将合成的4只基于H酸为母体的反应性染料通过传统印花方式应用于棉织物印花中。探究染料母体分子结构对印花性能的影响,以及该系列染料在印花过程中对尿素及碱用量的依赖性。结果表明,该系列反应性染料在棉织物上具有很好的印花性能,且色牢度优良;染料结构中水溶性基团的数目对印花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重氮组分中含有1个磺酸基的反应性染料表现出更好的得色量和色牢度。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桑蚕丝织物数码印花的得色量及手感,对桑蚕丝织物活性染料数码印花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前处理上浆配方对丝绸织物数码印花得色量的影响以及汽蒸、水洗工艺参数对青、品红、黄、黑4种颜色印花得色量的影响,测试了该处理条件下产品的色牢度,并评价其印花效果。结果表明:汽蒸时间为30 min时得色量较好;当前处理上浆配方中海藻酸钠用量为0.5%~1%,硫酸钠用量为7%,碳酸氢钠用量为1%,尿素用量为4%时,丝绸织物的喷墨印花色彩得色量达到最好,印花织物表观得色量K/S值可达74.81,各项色牢度均可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合成增稠剂在印花过程中对电解质敏感及色浆渗化的问题,通过对合成增稠剂筛选复配,制备出适用于分散染料免蒸洗印花的增稠剂SX-608F.对其黏度、流变性能、染料相容性、抱水性进行测试与表征,并对印花织物的表观得色量、皂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增稠剂SX-608F具有假塑性流体特征,黏度随剪切速率...  相似文献   

14.
张稳  王雷刚  王运利 《印染》2021,(2):45-49
讨论以染色后的超细蚕丝粉体代替涂料对棉织物进行印花的可行性.印花色浆由4%海藻酸钠、3%染色蚕丝粉体以及3%黏合剂UDT组成,流变性较好,较适用于棉织物印花.120℃烘燥1 h的印花制品各项性能最为优异.印花织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较好,而耐湿摩擦色牢度较差.与传统的涂料印花相比,粉体印花织物的透气性更好,亲水性能也较为优...  相似文献   

15.
以浆状还原染料作为花色染料,用乙烯砜型活性染料为地色染料,应用于蚕丝织物拔染印花工艺;分析了还原染料、还原剂和碱剂用量对印染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印染试样的色牢度与强力,以探究其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浆状还原染料应用于蚕丝织物拔染印花中可以获得鲜艳的色泽,色牢度优良,但织物强力有损伤。  相似文献   

16.
陈冬芝 《丝绸》2002,(5):15-17,24
用分散染料对共聚醚酯改性涤纶织物进行印花,测定分析了其上染率、表面得色量、印花轮廓清晰度、均匀性、印花可拔性、色牢度等指标,并与常规涤纶织物进行比较,研究了该类纤维的印花特性,优选了相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针对活性染料在纯棉织物印花过程中存在印染废水氨氮污染问题,以无氮聚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复配的混合物助剂A-71作为尿素替代品,研究了助剂A-71在棉织物印花过程中对活性艳蓝P-3R的固色率、提升力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尿素条件下印花织物的颜色参数及色牢度等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助剂A-71用量为6.0%时,染料的固色率及提升力性能可以达到5.0%全尿素印花条件下的水平,且在此条件下不影响染料的色光及色牢度。  相似文献   

18.
许益  付少海  房宽峻 《印染》2006,32(3):4-6
涂料颗粒的粒径及分布对印花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采用粒径为90nm和350nm的黄色涂料进行印花,探讨纳米涂料的印花效果。结果表明,纳米涂料对纤维具有一定的结合力,不用粘合剂也具有一定的色牢度;纳米涂料的摩擦牢度明显高于亚纳米涂料,但刷洗牢度和皂洗牢度较亚纳米涂料差;其粘合剂用量对纳米涂料印花牢度的影响程度小于亚纳米涂料;纳米涂料印花后织物的颜色深度远大于亚纳米涂料,具有更鲜艳的颜色和更纯正的色光。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涂料印花织物的手感、耐摩擦色牢度等性能,通过细乳液共聚将二端羟丁基聚二甲基硅烷(PDMS)作为聚氨酯(PU)的软段制得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Si–PUA)杂化胶乳,并应用于涤纶织物涂料印花。考察了PDMS质量分数对杂化胶膜耐水性、热力学性能及对印花织物表观色深、耐摩擦色牢度和硬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聚氨酯丙烯酸酯(PUA)相比,Si–PUA杂化胶膜的耐水性和柔性得到提升;当PDMS质量分数为20%时,杂化胶膜的水接触角较PUA胶膜增长了56.5%,–55 ℃时的储能模量降低了45.5%;将Si–PUA杂化胶乳用于涤纶织物涂料印花,具有更佳的色深性和耐磨性,其手感柔软度接近于原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自制整理剂P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工艺和抗静电性能,并对其整理织物的色光、色牢度以及服用性能进行分析探讨.通过测量静电峰值电压、半衰期、接触角分析整理织物抗静电性能,检测经20次洗涤后抗静电性能的耐久性.测定抗弯长度、透气率和断裂强度,分析整理剂对涤纶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测定整理前后织物的K/S值、色差、耐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研究整理剂对染色织物色光和染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静电剂P整理的涤纶织物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和耐洗性能.无需焙烘工艺,最佳应用工艺为整理剂P 5 g/L,二浸二轧,轧余率70%~75%,70℃烘干.整理织物手感好,透气率、断裂强力略有降低,不影响服用性能.整理剂对染色织物色光和染色牢度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