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亚硫酸法低碳澄清新工艺,即利用锅炉烟气二氧化碳饱充中和汁的内循环螺旋连续式饱充反应方法应用于糖厂。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亚硫酸法生产工艺相比,清汁的清净效率和重力纯度差有所提高,清汁的色值、钙盐含量、浊度、过滤速度、沉降速度以及还原糖含量都有所降低,白砂糖的色值、浊度、水不溶物以及含硫量都有所降低。亚硫酸法低碳澄清新工艺的应用不仅能提高清净效率,提高白砂糖的品质,而且还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用预灰高碱、中和高碱及常规亚硫酸法对蔗汁进行室内澄清试验 ,结果表明 ,中和高碱的清汁色值及灰分较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清汁上浮技术在亚硫酸法糖厂澄清工艺的应用研究,通过生产试验证明,该清汁上浮清净技术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达到提高清汁质量、成本低廉、降低糖粉转化,获得低色值、低浊度和低含硫的糖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蔗汁用亚硫酸法清净处理后,残留的亚硫酸及与之相应的未沉淀的钙盐量达到数百毫克/升的巨大数值,大大增加了糖汁中的钙盐和灰分,以及半制品和成品糖含SO_2量,这是当前亚硫酸澄清法的最大缺点。通过更深入的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将可使亚硫酸法的澄清效果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需要作更多的实验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不纯糖液中非糖份对亚硫酸钙沉淀反应的影响及其机理,并结合澄清工艺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使用无硫二步澄清工艺处理混合汁获得清汁后,用试验型真空蒸发罐蒸发获得糖浆,并煮制获得白砂糖,分析所得糖浆、白砂糖理化质量及白砂糖存储性能。结果表明:无硫二步澄清工艺所得糖浆在色值、还原糖分和电导灰分上均稍优于亚硫酸工艺;所获白砂糖不含二氧化硫,色值与混浊度明显低于亚硫酸法,且存储性能略优于亚硫酸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无硫澄清工艺的清汁、糖浆与白砂糖理化指标,并通过T检验分析这些物料理化指标与亚硫酸法的差异显著性。同时分析无硫澄清工艺过程Ca_3(PO_4)_2、CaCO_3及单宁钙协同CaCO_3等沉淀物微观结构及吸附蔗汁胶体、色素效果,探讨无硫澄清的除杂脱色原理。结果表明,无硫澄清工艺清汁和糖浆在纯度、色值、还原糖含量等指标T检验p值均大于0.05,而清汁浊度、糖浆电导灰分及浊度的p值小于0.05,表明无硫澄清工艺与亚硫酸法工艺清汁、糖浆在纯度、色值、还原糖含量等关键指标无显著差异,在清汁浊度、糖浆浊度与电导灰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所煮制白砂糖不含SO_2,色值为46 IU,浊度21 MAU,水分0.07%,电导灰分0.024%,色值与浊度明显优于亚硫酸法(色值62 IU,浊度38 MAU,表明无硫澄清工艺完全可以满足一级白砂糖生产的工艺要求,且在色值与混浊度更具有优势。从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可知,纯水体系生成的CaCO_3、Ca_3(PO_4)_2和单宁钙沉淀具有明显的晶体结构,晶体间存在许多空隙,且在蔗汁体系生成CaCO_3、Ca_3(PO_4)_2及单宁钙沉淀晶体间绝大多数空隙已全部或大部分被填充,特别单宁钙,空隙数量已显著减少,甚至观察不到,表明上述沉淀物生成时会同步吸附混合汁的胶体、色素等形成共沉淀,从而将它们除去,胶体去除率与脱色率达到46.17%和50.61%,优于亚硫酸法,这可由清汁、糖浆及白砂糖紫外全波扫描图证实。  相似文献   

7.
锶盐降低亚硫酸法糖厂产品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锶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利用锶离子作为活性中心,配以微碱性环境,对甘蔗糖厂传统磷酸亚硫酸法清净工艺进行适当改造,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亚磁酸钙,使其达到充分沉淀和吸附非糖分杂质的目的,从而减少清汁的二氧化硫的残留量与色值,提高清汁澄清效率,为生产低残硫白砂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广西轻工业》2016,(7):27-30
国内目前大多数甘蔗糖厂采用亚硫酸法澄清工艺生产白砂糖,传统亚硫酸法澄清工艺不能满足企业对产品高品质、高收回、低能耗的需要。本文整合石灰法、亚硫酸法、碳酸法等澄清工艺的优点,突破传统亚硫酸澄清工艺方法,通过对传统亚硫酸法澄清工艺进行技术优化与应用管理后,实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糖分收回率,降低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索了改性超细煤渣粉体作为亚硫酸法糖厂澄清助剂的可能性,并对其澄清效果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改性超细煤渣能够吸附更多的胶体和色素,有效地降低清汁色值,提高清汁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超细碳酸钙作为亚硫酸法糖厂澄清助剂的可能性 ,并对其澄清效果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超细碳酸钙能够吸附更多的胶体和色素 ,有效地降低清汁色值。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因素下,通过测定亚硫酸钙固体在蔗糖溶液中的溶解度,研究亚硫酸法糖厂蔗汁澄清中亚硫酸钙沉淀的离解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混合汁亚硫酸法絮凝澄清过程中Zeta电位的变化规律。在考察氢氧化钙、亚硫酸、磷酸以及絮凝剂等因素对甘蔗混合汁Zeta电位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亚硫酸法工艺中预灰、硫熏中和、絮凝等步骤中混合汁Zeta电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蔗混合汁Zeta电位的绝对值均随着氢氧化钙、亚硫酸、磷酸以及絮凝剂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当达到最小值后又开始出现增大的趋势;在亚硫酸法絮凝澄清过程中,混合汁Zeta电位的绝对值不断减小,其中,预灰过程中变化较小,硫熏中和过程中降低幅度较大,絮凝过程中缓慢减小到最小值;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相对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程度更大,絮凝效果更好。本研究结果从Zeta电位的角度较好地揭示了亚硫酸法絮凝澄清过程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电絮凝技术用于甘蔗糖厂蔗汁脱色的试验和电絮凝技术机理。电絮凝技术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蔗汁的脱色、杀菌、减少灰分残留等3个方面,在50~70℃范围研究了不同糖汁温度和电流密度下电絮凝后清汁的脱色率。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处理预灰汁的沉降清汁纯度提高了0.13AP,在亚硫酸法基础上脱色率提高了12.55%,电导灰分平均降低200μs/cm。电絮凝温度越高清汁脱色率越高,而电絮凝耗电量则越大。  相似文献   

14.
《广西轻工业》2016,(12):23-27
在亚硫酸法甘蔗制糖工业除杂澄清生产环节中,由于压榨甘蔗汁成分的复杂性,需要采取相应的除杂澄清工艺措施。近年来,在传统的除杂澄清技术和材料基础上,利用酶制剂除杂澄清的经济适用型新技术或新材料的研究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介绍国内在亚硫酸法甘蔗制糖除杂澄清生产中单一酶制剂及复合酶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亚硫酸法和碳酸法生产中对清汁钙盐含量有重要影响的石灰质量及工艺偏差等技术问题 ,证明澄清时所应用的石灰的有效CaO含量低于 75 %或石灰没有充分消和或石灰“过烧” ,均会导致清汁钙盐量增加。用能谱分析法测定积垢的成份并分析证明过饱充和过硫熏是清汁钙盐升高 ,蒸发罐积垢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色值是糖品最重要的特性,但在蔗汁清净中,通常不把脱色看作主要目标.根据实验结果,所有的常规清净方法都有显著的脱色潜力,甚至比工业实践中所意识到的更高.测试了4种主要的清净方法:热汁加灰石灰法、亚硫酸法、单碳酸法和双碳酸法,并研究了各种清汁的色值特性.碳酸法在甘蔗糖业中的应用不是很广泛,但硫磺价格的周期性上涨、糖质量问题和环境问题,都促使人们设法考虑用发酵车间免费的CO2替代或补充SO2.研究了粗汁和清汁间的相对脱色率,石灰法、亚硫酸法、单碳酸法和双碳酸法的平均脱色率分别为35%、47%、44%、74%.检测了影响石灰法清汁色值的几个因素,即:沉降停留时间和温度、蔗渣和滤泥含量、磷酸和蛋白质添加量的影响.加灰量低于1 kgCaO/t蔗(石灰法、亚硫酸法、单碳酸法)情况下,除了新生成的磷酸钙沉淀对色素的吸附外,很大一部分脱色效果来自于受热凝结的甘蔗蛋白的吸附.在常规清净方法中,用于吸附色素的磷酸钙沉淀是过量的.亚硫酸法和单碳酸法的脱色效果接近,但单碳酸法处理得到的清汁和糖浆的热稳定性明显较差,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解放以来,我国甘蔗糖业战线广大工人、技术人员对亚硫酸(磷酸)法澄清工艺进行了不少的试验研究工作,提高了澄清效率,促进了生产。但如何进一步改进提高,仍是一项重要课题。如所周知,甘蔗碳酸法澄清工艺(以  相似文献   

18.
蔗汁澄清过程引入晶核强化沉降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超细碳酸钙做为亚硫酸法糖厂糖汁澄清的晶核 ,对蔗汁澄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加入超细碳酸钙可起到晶核的作用 ,更有利于沉降速度的提高 ,减少蔗汁在沉降池中的停留时间。同时 ,碳酸钙是一种良好的吸附剂 ,它能使更多的胶体和色素以及其它非糖分因被吸附而除去 ,有效地降低清汁色值和钙含量 ,并提高蔗汁的纯度。  相似文献   

19.
在亚硫酸法糖厂澄清工段混合清汁的基础上 ,采用活性碳吸附剂技术改善清汁质量生产优级白砂糖 (饮料糖 ) ,与前期生产相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该工艺技术后 ,能显著提升清汁、精糖浆及白砂糖质量 ,当中间各项控制指标稳定后 ,能直接生产出符合饮料糖标准的优质白砂糖 ,特别能大幅度降低白砂糖的混浊度、SO2 含量、色值等 ,解决困扰亚法糖厂多年的积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JMF超效射流气浮技术在亚硫酸法澄清工艺中的应用研究,通过生产试验证明,该气浮系统在提净糖汁技术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达到提高清汁质量、缩短糖汁停留时间、减少糖分转化损失的工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