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酸改性后的多孔海泡石为载体制备了负载金属离子的无机抗菌剂,利用SEM和EDS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无机抗菌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其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在抗菌实验中,利用菌落计数法对制备出的多种抗菌剂产品的杀菌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复合抗菌剂比负载单一金属离子抗菌剂的抗菌效果好;负载银、铜的复合抗菌剂抗菌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NO进行有效的净化,研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铜/海泡石.海泡石用盐酸进行改性,由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改性条件:盐酸浓度为1.2mol/L;固液体积比为1:20;浸泡时间为20 h和浸泡温度为333 K.研究表明,在稀薄燃烧条件下,铜/海泡石对NO的还原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Cu负载量为5%,灼烧成型温度为673 K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活性,593 K时,NO的转化率达90%.掺入稀土元素Ce和Sm可以提高铜/海泡石的催化性能.考察了氧成分和空速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用TGA,XRD,H2-TPR和BET等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铜/海泡石是一种NO选择催化还原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利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提纯海泡石矿物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成橡胶补强填料.研究改性海泡石补强三元乙丙橡胶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光电子能谱(XPS)、热分析(TG-DTA)和扫描电镜(SEM),探讨改性海泡石对复合橡胶的补强机理.结果表明:当偶联剂添加量为海泡石质量的4%时,填充复合橡胶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好,与未改性海泡石填充复合橡胶相比,其拉伸强度提高了51.25%,扯断伸长率降低了17.89%.偶联剂官能团以物理包覆和化学键合两种方式存在于海泡石纳米纤维的表面,其化学接枝率约为38.3%.海泡石表面Si2p和O1s的电子结合能分别减少了0.22 eV和0.78 eV,说明O原子的化学位移较大,接枝反应发生在Si-OH中的O原子上.改性后海泡石表面接枝的有机官能团能使其在三元乙丙橡胶(EPDM)中拥有更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海泡石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了聚(AA-AM-AMPS)/海泡石复合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引发剂、交联剂、AMPS及海泡石用量、微波辐射时间等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和XRD分析,表明产物为海泡石与有机单体聚合物的复合体,同时有部分单体插入到ST的层间,从而形成插层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复合高吸水树脂对蒸馏水和生理盐水的吸液率分别为1 160g/g和98g/g.  相似文献   

5.
采用离子交换与吸附的方法,制成了载银型的抗菌累托石.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浓度以及pH值对抗菌离子含量的影响.测定了抗菌累托石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抗菌累托石的抗菌性能随着累托石中含银量的增大而增加;含银量达5%以上的抗菌累托石对大肠杆菌和霉菌都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偶联剂改性的海泡石粉体作为补强填料,采用机械共混方法制备出改性海泡石复合三元乙丙橡胶(EPDM).通过改性海泡石补强EPDM复合橡胶的力学性能及热氧老化性能的变化规律,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分析,探讨了改性海泡石对EPDM的补强机理.结果表明:改性海泡石能够均匀的分散在EPDM基体中,当偶联剂用量为海泡石质量的6%时,复合橡胶的力学性能最佳,与相同份数未改性海泡石填充的EPDM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74.1%;当改性海泡石用量为80 phr时,复合橡胶的老化系数最接近1,说明改性海泡石粉体对EPDM有补强性能,同时能提高其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Na2CO3与MgCl2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在反应温度30℃,反应体系pH值10,550℃煅烧碱式碳酸镁条件下,制备纳米MgO,制得的纳米MgO平均粒径约12 nm。实验并制备了纳米MgO改性涂料,采用抑菌环法对纳米MgO、TiO2改性涂料的抑菌性能进行了对比评价。实验表明:纳米MgO改性涂料抗菌性能显著,优于纳米TiO2改性涂料的抗菌性能。在有、无光照条件下,纳米氧化镁含量1%的涂料都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8.
戴银型抗菌累托石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离子交换与吸附的方法,制成了载银型的抗菌累托石。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浓度以及pH值对抗菌离子含量的影响。测定了抗菌累托石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抗菌累托石的抗菌性能随着累托石中含银量的增大而增加;含银量达5%以上的抗菌累托石对大肠杆菌和霉菌都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海泡石调湿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物理方法对海泡石进行纤维剥离和活化处理,研究海泡石活化温度对其吸湿和放湿的影响.通过对比海泡石质量的损失、吸湿和放湿实验数据,结合海泡石特殊的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的表征分析,证明了海泡石具有很强的调湿能力并找到了相对应的最佳的活化温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带有高活性端基的无卤膨胀型阻燃剂(PSPHD)对海泡石纤维(SEP)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阻燃化海泡石纤维(PSPHD-SEP);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海泡石纤维阻燃复合材料;通过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对LDPE/SEP,LDPE/PSPHD-SEP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分析;通过氧指数(LOI)以及垂直燃烧(UL-94)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DR-FTIR)对燃烧后的炭层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随海泡石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相同添加量条件下,LDPE/PSPHD-SEP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更高。阻燃化改性海泡石纤维(PSPHD-SEP)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在与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的复配体系中,当阻燃化改性海泡石纤维添加量达到5%时,复合材料的氧指数达到26.8,垂直燃烧测试达到V-0级。PSPHD促进了炭层与海泡石纤维的交联,形成更加致密的炭层,大幅提高了复合材料燃烧后的残炭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量法和盐溶液干湿循环法对混凝土防腐涂料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以电量法的通电量比和干湿循环法的18次循环时氯离子侵蚀深度为衡量指标,建议了具有一定工程适用性的混凝土防腐涂料抗氯离子保护性能的评定标准。结果表明:根据电量法的通电量比和盐溶液干湿循环法的氯离子侵蚀深度都能对混凝土防腐涂料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做出有效评价;干湿循环法能反映防腐涂料在试验过程中的劣化趋势,而电量法无法实现这一点;复合型防腐涂料优于单一涂层涂料,成膜型涂料优于单一渗透型涂料。  相似文献   

12.
以酸活化海泡石为缓释载体,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溶液为吸附液,通过液相吸附法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海泡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EDS能谱分析表明,酸活化不但可以除去海泡石中大部分杂质,而且还提高了吸附性能。探讨了制备工艺对海泡石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溶液浓度、循环次数对海泡石吸附有效碘有较大的影响;其最佳的工艺参数为pH值5.5,溶液浓度为0.05mol/L,循环次数为6次。  相似文献   

13.
合肥地区膨胀土在干湿循环下,土体裂隙不断发育,其渗透特性也随之变化,也常常会影响到膨胀土的蓄水能力。这种情况会加速雨水的汇流,对于城市排水管网的过流能力造成冲击。因此,通过模拟土体的干缩湿胀,测定其初期含水率,液限、塑限、变水头渗透系数等实验方法,并运用MATLAB处理裂隙图片,用裂隙度来表征在干湿循环下,膨胀土裂隙发育对膨胀土渗透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Chloride ion critical content was studied under soaking and cycle of dry and wet conditions, with three electrochemical nondestructive measuring techniques, i e, half-cell potential, A C impedance, and time potentia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hloride ion critical content is primarily determined by the water cement ratio, while for the same concrete mixture the chloride ion critical content in soaking conditions is larger than that in a cycle of dry and we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5.
A laser writing method is developed to fabricate porous structures on copper microchannel wall surfaces for enhanced microchannel heat sinks(MHSs). The formation feasibility together with its mechanism of such porous structures is explored by the comparison of dry and wet laser writing process, i.e., in both air atmosphere and under de-ionized water.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s with ripples-like porous structures on the wall surfaces, which consisted of numerous micro-holes and micro-cavities,have been successfully formed in the dry laser writing process. Nevertheless, the microchannel wall surfaces were hardly altered in wet conditions. Besides, the effect of laser 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porous structures on the microchannels was also assessed in both dry and wet conditions. In dry laser writing process, the microchannel depth and surface roughness of wall surface increased monotonically, whereas the microchannel bottom width decreased continuously with increasing the laser fluen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microchannel wall kept almost unchanged with smooth surfaces with increasing laser fluence in we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复杂环境条件下水泥土的力学特性,设计了水泥土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及干湿循环侵蚀条件下水泥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得到了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随腐蚀时间、氯化钠浓度及干湿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氯化钠溶液浓度以及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步降低,且在氯化钠溶液和干湿循环双重条件侵蚀作用下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相比氯化钠溶液侵蚀条件下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养护条件下全再生粗骨料再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收缩性能,试验采用了薄膜覆盖养护、干湿循环养护和浸水养护3种养护条件,在这3种养护条件下进行了1、3、7、14、28、45、60、90和120d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收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的养护条件下,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收缩应变不断增加。7 d时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在3种养护条件下区别不明显,14 d时薄膜覆盖养护和浸水养护与干湿循环养护的抗压强度相比分别降低了8.7%和14.2%;3种养护条件下再生混凝土90 d时的收缩应变均趋于稳定,120 d时薄膜覆盖养护较干湿循环养护的收缩应变增加了11.18%,浸水养护呈现湿胀现象。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精密加工问题,研究了磨削加工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表面形貌的形成机制.使用金刚石砂轮在干式和湿式两种磨削条件下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进行磨削实验研究,通过表面粗糙度仪对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运用扫描电镜对磨削加工的表面形貌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磨削表面的主要缺陷为SiC颗粒拔出、破碎、压入和Al基体的涂敷等,SiC颗粒的破碎和脱落是磨削加工该材料表面形成的主要机制.两种磨削条件下工件进给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比磨削深度更显著,湿式磨削无论是在工件已加工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还是表面粗糙度上都好于干式磨削.  相似文献   

19.
采用漆酶处理国产旧瓦楞纸箱(LOCC)原料增加纸浆强度,对漆酶处理国产OCC纸浆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漆酶处理前后成纸纤维表面的形态差异,并利用纤维形态分析仪(Fiber-Tester)分析了漆酶处理前后浆料中纤维形态学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漆酶处理国产OCC纸浆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4 U/g(相对于绝干浆),pH 6.0,温度45,℃,浆浓3%,通空气条件下反应2,h.漆酶在最优条件下处理国产OCC纸浆时,干抗张指数提高11.5%,湿抗张指数提高12.2%,干环压指数提高7.5%,湿环压指数提高幅度最大为20.6%;漆酶/白水体系在最优条件下处理国产OCC纸浆时,干抗张指数提高10.0%,湿抗张指数提高27.0%,干环压指数提高10.5%,湿环压指数提高幅度最大为24.9%.经过漆酶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纤维形态学参数无明显变化;而经过漆酶/白水体系处理后的纤维间产生更多的连接膜,纤维的粗度由空白试样的136.7 mg/m提高至140.6 mg/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