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结合无网格布线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无网格拆线重布算法.该算法显式地表示并动态更新线网所属区域的拥挤程度.在拆线重布进行待布线网的路径搜索时,每个扩展节点中增加拆除线网周边的拥挤权重,从而将待布线网的路径搜索过程和拆除线网的选择过程统一起来,有效地提高了被拆除线网重新布通的可能性.该算法利用改进的二叉区间树有效组织中间数据,降低计算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消除布线顺序对布线结果的影响,提高布通率,且算法运行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个新的基于层次式 PB角钩链结构的多层无网格布线器 .该布线器基于 PB层次式角勾链数据结构和网块扩展算法 ,使用朝向目标的加速策略提高算法的运行速度 ,并使用改进的二叉区间树管理算法的中间数据 .还提出了基于拥挤度的无网格拆线重布算法 .通过显式记录每个线网段周边的拥挤状况 ,并将其结合到网块扩展的费用当中 ,使拆除线网的选择和待布线网的路径搜索统一起来 .实验结果表明 ,该布线器能有效地提高布通率 ,且算法运行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个新的基于层次式PB角钩链结构的多层无网格布线器.该布线器基于PB层次式角勾链数据结构和网块扩展算法,使用朝向目标的加速策略提高算法的运行速度,并使用改进的二叉区间树管理算法的中间数据.还提出了基于拥挤度的无网格拆线重布算法.通过显式记录每个线网段周边的拥挤状况,并将其结合到网块扩展的费用当中,使拆除线网的选择和待布线网的路径搜索统一起来.实验结果表明,该布线器能有效地提高布通率,且算法运行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4.
逃逸布线是印刷电路板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并行逃逸布线的方法用于较大规模电路板布线时速度慢且结果不够好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改进A*算法与拆线重布的有序逃逸布线方法.首先,通过代价预估函数确定引脚的布线顺序,使用改进A*算法初始化有序逃逸布线.接着,优化同长度布线路径,调整拥挤区域布线路径.最后,使用A*算法和广度优先搜索进行拆线重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给出的所有测试用例都实现了100%的逃逸,得到有序逃逸路径的可行解非常接近最优解,CPU时间比布尔可满足性问题(SAT)算法与最小费用多商品流(MMCF)算法平均减少分别约为95.6%,?97.8%,总体线长也接近最优.提出的方法能够明显减少寻找可行解的时间,提高布线质量.  相似文献   

5.
逃逸布线是印刷电路板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并行逃逸布线的方法用于较大规模电路板布线时速度慢且结果不够好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改进A*算法与拆线重布的有序逃逸布线方法。首先,通过代价预估函数确定引脚的布线顺序,使用改进A*算法初始化有序逃逸布线。接着,优化同长度布线路径,调整拥挤区域布线路径。最后,使用A*算法和广度优先搜索进行拆线重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给出的所有测试用例都实现了100%的逃逸,得到有序逃逸路径的可行解非常接近最优解,CPU时间比布尔可满足性问题(SAT)算法与最小费用多商品流(MMCF)算法平均减少分别约为95.6%, 97.8%,总体线长也接近最优。提出的方法能够明显减少寻找可行解的时间,提高布线质量。  相似文献   

6.
由于不断增长的芯片引脚数量、极高的引脚密度和独特的物理限制,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手动布线已成为一项耗时的任务。近年来,高效率的自动化布线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区域布线是PCB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基于静态网格区域布线的方案,布线拥塞、布通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动态网格的135度区域布线算法,主要包括以下技术:(1)对当前布线采用实时扩展动态网格;(2)135度布线角度节点调整算法;(3)基于拥塞控制的改进A*算法;(4)有效的拆线重布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所有工业界布线测试用例布通率都达到100%,并且运行时间方面优于工业布线器Free Routing和Allegro。  相似文献   

7.
SERR:基于模拟进化技术的性能驱动总体布线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BBL布图模式,以提高整个芯片的时间性能为目标,提出了关于总体布线的基于模拟进化(SE)技术的拆线与重布线算法(简称为SERR算法).SERR算法对传统的顺序布线算法进行了改进,运用概率准则选择线网进行拆除与重布,具有绕开局部优化点、得到全局优化解的能力.实验证明,SERR算法能够较好地达到优化整个芯片的连线延时性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刘战  于宗光  顾晓峰  王国章  须自明   《电子器件》2008,31(2):432-436
布尔可满足性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基础的问题之一,已经出现了包括著名的基于查找的SAT算法在内的各种算法.对于传统的一次布通一条线网的方法,基于布尔可满足性的算法有着独特的优点,例如:同步线网嵌入及可布通性确定.然而基于SAT的布线法在可扩展性方面有很大缺陷.而另一方面,几何查找布线算法即使具有广泛的拆线重布线的能力,但当北一个问题具有严格的布线约束条件时,它在布线方案收敛方面存在很大困难.文章提出了将一种布尔可满足性算法与VPR430相结合的新型、有效的混合布线算法.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应的纯几何布线算法相比,这种算法在运行时间上有了极大的改善(减少了29%),并且对布线整体方案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个全新的全芯片可控布线系统框架,同时考虑布线拥挤度和芯片性能.为了在总体布线和详细布线之间架起桥梁,该框架把总体布线和详细布线集成起来,交互进行,每完成一个线网的布线,都及时对布线资源进行更新,由此可以得到精确的资源估计结果,有利于指导后续总体布线决策.该系统框架的主要特征包括快速的基于模式的和基于外框约束下最短路算法的总体布线器、基于迷宫算法的拥挤度驱动的详细布线器以及在两个布线器之间很好的交互性.在该布线系统框架中,为了优化电路性能,在布线中关键线网被赋予更高的优先级.同时,为了优化不同的布线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线网排序策略.该布线系统框架在一套公用的测试电路上完成测试,并与之前提出的多级布线系统框架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布线系统框架在电路性能、布通率和运行时间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改进.  相似文献   

10.
考虑拥挤度和性能的全芯片可控布线系统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个全新的全芯片可控布线系统框架,同时考虑布线拥挤度和芯片性能.为了在总体布线和详细布线之间架起桥梁,该框架把总体布线和详细布线集成起来,交互进行,每完成一个线网的布线,都及时对布线资源进行更新,由此可以得到精确的资源估计结果,有利于指导后续总体布线决策.该系统框架的主要特征包括快速的基于模式的和基于外框约束下最短路算法的总体布线器、基于迷宫算法的拥挤度驱动的详细布线器以及在两个布线器之间很好的交互性.在该布线系统框架中,为了优化电路性能,在布线中关键线网被赋予更高的优先级.同时,为了优化不同的布线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线网排序策略.该布线系统框架在一套公用的测试电路上完成测试,并与之前提出的多级布线系统框架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布线系统框架在电路性能、布通率和运行时间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改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通道内将P/G网与信号网的实体布线一体化考虑的优化布线策略,目的是在保证100%布通的前提下,完成P/G网的平面化实体嵌入和信号网的实体布线,并使P/G走线对信号网走线的影响尽可能小。算法以提高布线区利用率、减小通道高度和减少通孔数为目标,实现总体性能的优化。系统实现的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所采用的策略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时延驱动的整平面整体布线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出了一个新的时延驱动的整体布线算法.算法采用了整平面布线技术,从而具有快速求解的特点且无网序问题的困扰.算法优化的目标是使所有线网的最大时延之和最小,尤其是在关键路径上的线网实际电路的布线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地改善关键路径上线网的时延.  相似文献   

13.
一个基于整体优化分析的区域布线算法——DRAFT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整体优化分析的区域布线算法──DRAFT,它可以解决通道布线和四边布线问题。该算法分二个阶段完成区域详细布线:定向布线和最终布线。定向布线阶段给出各线网可行走线区间和最佳走线位置,其结果在最终布线阶段引导各线网的实际走线。布线在两层上进行,但不限制不同方向的走线必须走在不同层上。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对于大多数发表在文献中的通道布线和四边布线例子,DRAFT都得到了相当满意的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现有的总体布线方法及宏单元阵列总体布线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带权动态调整思想的适合于宏单元阵列一层半和双层版图模式的总体布线算法,其目标是合理地利用已确定的布线区域,使各线网均匀地分布在芯片上,获得尽可能高的布通率。  相似文献   

15.
超平面布线     
本文大胆打破了传统通道模型的束缚,建立了一个能更好体现多层布线内在本质约束的新模型:超平面布图模型,在该模型下提出了超平面布线算法。该算法以全新的逆向删冗策略成功地解决了布线线序的问题,使线网布线真正达到了并行处理。算法遵循了王守觉先生关于总体分析的方法作为解决超平面布线问题的指导思想,以布线层数最少化和通孔最少化为目标,通过动态地分析线网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全局考虑去释放各线网占据的不合理布线资源  相似文献   

16.
This investigation addresses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known as the path assignment problem. The path assignment problem is specified by a set of demands on a network with given link capacities. Each demand must be assigned to exactly one routing path in such a way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traffic routed over any link does not exceed that link’s capacity. Given a network and a path assignment, the problem of interest is to maximize the available bandwidth (throughput) for a new demand. Network manager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quality of service provided by their networks, and so they are reluctant to make major changes to an operating network that may inadvertently result in service disruptions for numerous clients simultaneously.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to develop and test optimization models and algorithms that produce a series of throughput-improving modifications to the original path assignment. This allows network managers to implement the improved routing in stages with minimal changes to the overall routing plan between any two consecutive stages. Although the procedure may only reroute a few demands at each stage, the routing after the last stage should be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an optimal routing. That is, it must maximize the throughput for the new demand. We present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s and associated solution algorithms to maximize the throughput with a sequence of incremental path modifications. The algorithms were implemented with the AMPL modeling language and the CPLEX ILP solver, and tested on a family of five different data sets based on a European network widely studied in the literatur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mental approach finds near-optimal results within reasonable limits on CPU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