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6种食源性致病菌特异性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基因、阪崎克罗诺杆菌ompA基因、鼠伤寒沙门氏菌invA基因和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建立了多重PCR检测技术,分析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评估了其在人工染菌牛奶中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烟台濒临的黄海和渤海海域海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分布特征,掌握致病菌污染的"基线值",为市场监管、消费指导和风险预警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按照GB 4789规定的方法,进行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借助快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s QMRA)方法,评价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感染风险。结果 6类260种海产品中仅有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检出,创伤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H7均未检出。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总体污染率为19.62%(51/260),贝类、甲壳类污染水平较高,鱼类、海藻类偏低,污染率分别为26.42%(28/106)、20.00%(6/30)、10.00%(3/30)、10.00%(3/30);贝类中牡蛎是副溶血性弧菌高污染的海产品,污染率为31.03%(9/29)。普通人群摄食加热海产品后副溶血性弧菌致病风险概率值为2.97×10-7,年均患病率为6.03×10~(-6)次/人年,7~9月份为高发病时间段。结论烟台海域鲜活海产品主要存在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摄食人群具有潜在的感染风险,尤其温度较高的第三季度。  相似文献   

3.
徐州市2007-2011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徐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结果 2007-2011年间共监测630份食品,总检出率为15.08%:检出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杆菌、志贺菌、创伤弧菌未检出.生肉类和水产品污染较严重,生肉以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菌污染程度高,检出率为分别为18.28%和10.75%;水产品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23.08%.结论 徐州地区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4.
选取菌悬液浓度约为107CFU/mL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进行杀菌及工器具消毒实验,考察中性电解水对染菌工器具的杀菌效果。结果显示,在2min内,中性电解水有效氯大于78.6mg/kg时,杀菌率均在98%以上。工器具染菌后,2min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大肠杆菌三种染菌基本全部被杀死。洗手消毒实验和舒适度调查表明,在30s内,中性电解水可将双手污染的250CFU/mL细菌活菌数量减少至5CFU/mL以下,且无味,对皮肤无刺激性。因此,中性电解水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可作为理想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3—2020年广州市市售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分布特点。 方法 2013—2020年共采集631份生食动物性水产样品, 进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等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检出食源性致病菌阳性样品90份, 总检出率为14.26%。生食动物性淡水产品和生食动物性海产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60.375, P<0.001。生食动物性淡水产品检出率较高, 达到了45.70%。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 创伤弧菌检出率最高, 达到9.51%, 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5.86%, 沙门氏菌1.90%。第3季度检出率最高, 为16.15%, 最低的是第1季度(11.36%)。餐饮单位所售生食动物性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21.90%), 其次为超市(7.69%), 网店和农贸肉菜市场所售商品无检出。结论 广州市市售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致病菌污染主要以创伤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 生食动物性淡水产品污染情况更严重,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 开展健康宣传教育,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建立快速检测冻虾类海产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li)、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多重PCR方法。根据3种致病菌的靶基因,分别设计了3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三重PCR检测虾类海产品中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实现了对这3种致病菌的同时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周期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能够快速地实现对海产品中多种致病菌的诊断和监控。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对称PCR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建立一种准确、快速和高敏感性的检测肉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用FTA滤膜从食品样品中直接提取模板DNA,用玻片作基因芯片的固相栽体.选择常见的可引起食物中毒的15株菌的16SrDNA基因的一个片段作为目的基因.设计这段基因的一对通用引物,下游引物用Cy5标记.设计25条种属的特异性探针,将它们氨基化修饰并点到玻片上,将不时称PCR的15种扩增产物与制作好的基因芯片杂交,用genepix4分析杂交结果.结果表明:10株食源性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宋内氏志贺氏菌、霍乱孤菌、普通变形杆菌、拟态弧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腊样芽孢杆菌)的检测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副溶血性弧菌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河流弧菌同副溶血性弧菌存在很弱的错杂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检测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腊样芽孢杆菌存在很弱的错杂交,但是均不影响检测结果.大肠杆菌0157:H7和沙门氏菌由于同源性非常高,可以通过多重PCR方法检测出来.整个样品的检测耗时6h.基因芯片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它不仅准确、快速、高效.而且高通量,可广泛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感染的诊断、应对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三种百合科葱属植物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并比较了三种百合科葱属植物(沙葱、韭菜和大蒜)的水提取物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即大肠杆菌O157∶H7、肠炎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三种葱属植物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当提取物添加量为50μg(干重)时,沙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41.7±1.52)mm,韭菜水提物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好(17.7±0.57)mm,大蒜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29.3±2.08)mm。沙葱水提物对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活性总体上高于大蒜和韭菜水提物,而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活性却不及大蒜水提取物。三种葱属植物水提物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结果表明:大蒜水提物对五种菌的敏感性强于沙葱水提物强于韭菜水提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2009年嘉兴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共采集275份生熟食品样品,分离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结果 75份生肉、水产品食源性病原菌总污染率45.3%,其中检出沙门菌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副溶血性弧菌18株。未检出大肠杆菌O157:H7。200份即食食品总污染率3.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为主。结论 2009年嘉兴市主要污染食品品种是冷藏冷冻生肉,污染的食源性致病菌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0.
由微生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其中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是最主要的2种微生物病原。噬菌体及其裂解酶的发现与应用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而因其具有安全、高效、特异性强、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裂解性噬菌体及其裂解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这2种致病菌的裂解性噬菌体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对畜禽肉、海产品及其他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具有显著的减菌作用,其噬菌体裂解酶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仅有几种裂解酶的研究报道,也显示了较好的溶菌活性。本文旨在为利用噬菌体及其裂解酶对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和人类的健康提供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