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UV固化有机硅在不同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UV固化有机硅材料由于兼具有机硅材料优异性能及光固化技术高效、节能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UV固化有机硅材料在涂料、印刷油墨、隔离材料、结构材料等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用于废水处理液膜包含乳化液膜和支撑液膜两种。该技术同时具备固体膜分离法和溶剂萃取法的优点,节能、环保以及工艺简单,利用其选择透过性可以从废水中分离出金属离子以及一些带电荷有机污染物,是一种节能型分离净化技术。综述了液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一些应用,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液膜分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同时对液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膜分离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膜分离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包括生物发酵制药、中药生产和现代生物技术等.膜分离技术在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生产中尤其常见.随着膜材料、膜组件和膜设备的不断改进,膜分离技术在制药工业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气体膜分离、渗透汽化膜分离和膜生物反应器等膜技术在石化领域中的应用 ,提出应开发高性能的膜材料和膜、膜装置及过程优化 ,以及膜分离与其他分离技术耦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手性膜分离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性分离技术,具有高效、简便、低能耗、可连续操作等特点,在手性分离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传统手性聚合物材料选择性差、渗透通量低、稳定性差,且难以打破选择性与渗透通量之间的制约关系。这是膜拆分性能无法大幅提高的症结所在,导致膜分离领域长时间处于发展的瓶颈期。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针对这些问题,寻找手性位点更加丰富、稳定性更强、能够提供更多分子通道的新型材料。重点介绍了近5年来基于碳纳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共价有机框架(COF)、改良手性聚合物和一些其他无机材料的新型手性固体膜的合成和应用,并对这些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和讨论,以期推动固体膜手性分离技术的进步。另外,还对膜分离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特别讨论了新材料在手性膜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改善膜拆分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近十几年来渗透蒸发膜材料开发研究的状况,包括用于醇水分离的透水性膜材料(包括天然高分子膜材料、共聚物及共混物和离子交换树脂三大系列)、适醇性膜材料和用于其它有机混合物分离的膜材料,并对亲水性、疏水性膜材料与醇水分离性能的关系作了描述。阐述了填料在渗透蒸发膜分离过程中的作用,简要讨论了等离子体技术和辐照技术在渗透蒸发膜材料改性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征订信息     
有机硅材料 2 0 0 3年征订启事 有面硅材料 (原名 有机硅材料及应用 )是由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有机硅专业委员会、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国家有机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有机硅专业技术期刊。该刊重点报道国内外有机硅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及有机硅产品的新应用等 ;及时提供有机硅材料市场、会议及国内外信息。刊物设有基础研究、生产工艺、专论·综述、研究快讯、分析测试、产品应用、国内外信息等栏目 ,是您了解国内外有机硅工业、技术及应用最新进展的重要窗口。 有机硅材料 是美国 化学文摘 、中国期刊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LB膜技术及其用于膜分离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LB(Langmuir-Blogdgett)膜的材料,制备技术及物注表征,并对LB膜在膜分离中应用及存在问题作评述。  相似文献   

9.
王建华  方俊 《材料导报》2008,22(5):35-38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分离技术,日益在中药研究中受到青睐.综述了几种常用的膜材料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不同材质膜的不同特性,指明选择膜时应考虑截留分子量和材质两方面,特别是不同材质的抗污染能力及植物不同成分、不同部位等对分离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指出应用膜分离处理中药药液时应注意预处理、考察工艺参数及膜清洗等技术要点.随着新型膜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研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在众多水处理技术中,膜分离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分离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具有耐化学腐蚀性、抗老化耐力和高热稳定性等特点,是膜分离技术中绝佳的分离材料。但PTFE膜的强疏水性限制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文中重点介绍了PTFE材料的亲水改性方法并将其归纳为2种改性机制,综述了亲水改性PTFE膜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渗透汽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在有机混合物分离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概述了有机混合物渗透汽化膜材料的选择原则和改性方法.综述了有机混合物渗透汽化分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有机混合物渗透汽化分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膜分离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的核心技术。十年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在先进膜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上开展了大量工作,以膜材料配方设计、膜材料先进制造、膜组件设计与应用为主线,突破多个技术难题和瓶颈,实现了热致相分离(TIPS)法高性能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的工业化。首先,基于对TIPS法成膜过程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制备出具有大通量、高强度、亲水性好的PVDF微孔膜;接着,有机结合材料加工和单元操作,形成PVDF中空纤维膜先进制造技术;最后针对不同的工业环境和市政要求,开发出不同规格的高性能膜组件。研究成果表明TIPS法突破了传统非溶剂致相转化法的限制,可以作为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的首选膜材料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13.
张哲  曾显华  尹荔松 《材料导报》2013,27(Z1):198-200
主要从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材料、有机硅树脂封装材料和改性有机硅封装材料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有机硅材料在LED封装中的应用及其进展.对LED电子器件的高透光率、高折光率、高导热率、耐黄变等方面与有机硅材料化学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优缺点,提出有机硅材料在LED封装应用中出现了折射率低、粘度低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是今后这一课题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正>渗透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膜污染小及回收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正渗透膜分离关键技术驱动液与膜材料的最新进展;简述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最新应用;展望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门新兴的材料科学技术,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快速、低能耗的优点,在锅炉补给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膜分离的原理、相关膜材料和膜过程的特点以及膜技术在锅炉给水预处理、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膜材料科学和技术在锅炉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膜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膜分离及集成技术在印染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膜污染存在的原因及解决膜污染问题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电催化膜及其抗污染机理.最新结果显示,电催化膜利用膜分离与间接氧化协同作用能够实现印染废水高效降解,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具有抗污染、长寿命、高通量的膜材料以及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7.
高分子基气体分离膜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气体分离膜分离机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高分子和有机-无机复合两类气体分离膜材料及其分离性能,其中高分子膜材料主要包括聚酰亚胺、硅橡胶、聚砜、醋酸纤维素、聚吡咯,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主要包括无机粒子填充高分子、有机-无机杂化,并对高分子基气体分离膜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热驱动的膜分离技术,膜蒸馏以其较低的操作要求及极高的截留率而成为极具开发潜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然而,较低的渗透通量和抗润湿性限制了膜蒸馏技术的广泛发展和应用。除了优化设计膜蒸馏工艺,疏水性多孔分离膜的研究成为关键解决途径。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以其自支撑结构及其组件的设计灵活性而成为膜蒸馏技术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分离膜。文中从中空纤维膜材料的选择和开发、常规和新型纺丝方法及后处理等方面对近些年膜蒸馏用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进行综述,并对其制备方法中亟待深入研究的内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正有机硅材料是一类无机-有机杂化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独特的耐高低温、绝缘、疏水、耐老化、生理惰性等性能,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类重要的新材料。由于硅在地壳中含量丰富,所以有机硅材料的普及应用有助于减少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设计和制备不同结构有机硅材料,提升有机硅材料性能和拓展应用范围,一直是有机硅材料的研究热点和主要  相似文献   

20.
<正>据2013年6月5日《中国化工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新的纳米多孔膜材料,可以显著提高膜的选择性,其渗透性比传统的商业化分离膜高100 1000倍。这将有望为膜分离技术带来一场革命。气体膜分离技术可根据气体分子的不同渗透性,实现低能耗的选择性分离,但传统气体分离膜材料的渗透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