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纯棉色织物超柔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静  王鸿博  马庆红 《印染》2007,33(14):28-30
采用纤维素酶在纯棉色织物柔软整理前进行预处理。对纤维素酶处理的浓度、温度、时间、pH值作单因素试验,测试织物弯曲刚度和弯曲滞后矩,并以此作为柔软效果的评价指标;分析酶处理对织物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及吸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10000U/g)浓度2.5%(owf)、pH值4.5、浴比1∶20,在40℃下处理织物60min,能明显提高织物的柔软整理效果,对织物的其它物理机械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竹浆纤维羊绒混纺针织物生物抛光整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性酵素LH(纤维素酶)对竹浆纤维、羊绒、羊毛3种纤维混纺平针织物进行抛光整理.介绍了此混纺织物的柔软处理和生物抛光整理的工艺配方和条件.分析并阐述了酶用量、温度、时间和浴比等工艺参数对生物抛光整理效果的影响,测试并比较了处理前后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得出生物抛光整理的最佳工艺:酶用量为1~2 g/L,浴比为1:5~1:15,处理温度为45~55℃,处理时间为40~60 min,而具体酶用量还须视织物组织比例、厚度、紧密度和克质量等参数而定.生物抛光整理后的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得到改善.均在4级或4级以上.  相似文献   

3.
蚕丝/大麻织物具有透气透湿、悬垂好等优良品质,但丝/麻织物表面毛羽过多,影响其服用性能。为了去除丝/麻织物的毛羽,应用纤维素酶对蚕丝/大麻织物进行整理,研究了纤维素酶处理工艺参数(纤维素酶用量、pH值、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纱线毛羽和织物强力等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整理工艺,并应用扫描电镜对整理前后的纱线表面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整理最佳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3.5%(owf),处理温度45℃,pH值3.5,处理时间35min;扫描电镜观测显示经过纤维素酶整理后,蚕丝和麻纱表面变得光滑,且无大的损伤刻蚀。  相似文献   

4.
为了弥补传统柔软工艺的不足,使织物达到超柔软的效果,利用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对纯棉色织物进行柔软整理。通过改变纤维素酶处理时的浓度、温度、时间及pH值等因素,测试再经柔软整理后的纯棉色织物的弯曲、吸湿性、折皱回复角及强伸等性能指标,并分析使柔软性改善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对纯棉色织物进行预处理后再经柔软整理,可达到良好的柔软效果,同时纯棉色织物的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也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并且缩短了处理时间,节省了资源。  相似文献   

5.
聚醚嵌段亲水性氨基硅油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外光谱对自制的聚醚嵌段亲水性氨基硅油进行结构表征,并将其应用于纯棉织物的柔软整理,考察了处理浴pH值、温度、整理剂用量和烘干温度对柔然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聚醚嵌段亲水性氨基硅油柔软整理工艺为:处理浴pH值6,温度40℃,柔软剂用量3%~5%(om f),烘干温度90℃;处理浴温度、pH值和烘干温度对整理织物白度的影响较为显著,整理织物的色泽、柔软性、亲水性等性能对各工艺参数的耐受性极强。  相似文献   

6.
丝光苎麻织物的令人不舒服的刺痒感一般认为是由于丝光苎麻织物表面纤维的裂纹、粗糙程度以及硬度造成的。用纤维素酶对丝光苎麻织物处理时,纤维素酶的用量、pH值、温度、浴比、时间对刺痒感处理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在实验中改变纤维素酶的用量、pH值、温度、浴比、时间对处理丝光苎麻织物,做对比实验。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纤维素酶用量影响最大。对丝光苎麻织物进行纤维素酶处理后,其刺痒感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7.
用纤维素酶对纯棉纬编针织物进行柔软处理,探讨了酶用量、处理温度、时间和pH值4个参数对柔软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酶用量在1%~3%,温度在40~60℃,处理时间为30~50min,pH值为5是柔软处理的工艺条件最佳范围,具体条件可根据织物的厚度等条件选择。  相似文献   

8.
刘磊  陆必泰 《印染》2012,38(3):37-39
以酸性纤维素酶HT-218对棉织物的表面进行抛光整理,对影响抛光效果的各种因素(酶用量、温度、pH值、处理时间、浴比)进行了试验分析,通过对处理后棉织物的质量损失率、胀破强度及抗起毛起球性的测定和评价,确定优化的酸性纤维素酶抛光整理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6%(omf),温度50℃,pH值4.5,处理时间55 min,浴比1:10。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纤维素酶处理粗棉布后织物性能的变化,分析了纤维素酶用量、处理液pH值、处理液的温度、处理时间对减量率的影响,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并测试了纤维素酶处理粗棉布前后断裂强度、硬挺度、悬垂系数、弹性、缩水率、丰满度的变化.认为经纤维素酶处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表面光洁美观且有花纹,从而可提高粗棉布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0.
黄玲  张亚平  田鹏 《印染》2007,33(3):5-7
为解决棉织物树脂防皱整理后手感和吸湿性差等诸多缺点,采用纤维素酶和聚羧酸对棉织物防皱整理。研究了纤维素酶预处理时酶浓度、pH值和处理时间对聚羧酸防皱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纤维素酶预处理的最佳工艺为:纤维素酶浓度3%(owf),pH值4.5,温度50℃,时间30min。结果表明,先经纤维素酶预处理,再进行聚羧酸防皱整理,可使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较对比样(未经酶处理只经防皱整理的试样)提高19°,白度提高0.7%,而断裂强力保留率仅下降1%,且整理织物的手感柔软,布面光洁,服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夏布酶法后整理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确定夏布酶法后整理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在利用高效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等复合酶进行夏布后整理的基础上,研究酶的用量、浴比、温度、起始pH值和处理时间等因子对夏布酶法后整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布酶法后整理的适宜条件为:木聚糖酶用量(对夏布)0.5%,纤维素酶用量(对夏布)0.5%~2%,浴比1∶15,温度50℃,起始pH值4.5~5.0,时间1 h;夏布酶法后整理中,纤维素酶浓度对整理效果的影响最大,起始pH值次之,浴比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余路明 《印染》2007,33(17):13-14,28
介绍酸性纤维素酶1600L在双丝光棉针织物上的应用。探讨酸性纤维素酶的用量、pH值、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织物毛效、白度等的影响;给出大生产工艺,即酸性纤维素酶1600L 1%(owf),pH值5,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60 min。通过酸性纤维素酶处理,织物表面光洁,手感柔软,悬垂性好,能够达到制作高档服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用纤维素酶对棉针织物进行整理,整理后织物的弯曲刚度显著降低,柔软性能显著提高,织物强度略有降低。试验结果显示纤维素酶对棉针织物柔软整理的最优工艺为:温度60℃,酶质量浓度2 g/L,时间40 min,pH值为8。  相似文献   

14.
中性纤维素酶在棉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爱国  阎春娟  徐升运  赵文娟 《印染》2006,32(21):11-12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棉织物中性纤维素酶整理工艺,即酶用量4%(owf)、pH值6.5、时间45min、温度45℃、浴比20:1。与酸性纤维素酶整理的棉织物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中性纤维素酶整理的棉织物效果较好,对织物损伤小,防沾色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5.
将通用型纤维素酶康利隆TM-750应用于Modal针织物的生物抛光整理,讨论了酶用量、pH值、温度对生物抛光效果的影响,评价了织物的表面毛羽、表面摩擦性、顶破强力、毛效和白度。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0.3 g/L,温度50℃,pH值5左右,处理时间50 min,浴比1∶20的条件下对Modal针织物进行抛光处理,处理后织物表面光洁,毛羽去除干净,织物手感柔软光滑,毛效和白度提高,顶破强力下降21%。  相似文献   

16.
经过纤维素酶整理(简称:酶洗)的牛仔服能保持粗犷风格、褪色柔和、雪花丰富、纹路清晰、手感柔软。 经酶洗的麻棉混纺或交织布手感柔软弹性好,效果明显地比一般柔软剂要好,较好地解决了麻织物刺痒问题。 但是,酶洗对织物的强力有影响,尤其是对麻纤维。所以要适当控制用酶剂量、处理时间及选定温度、浴比和pH值等最佳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苎麻织物的纤维素酶处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明 《印染助剂》2000,17(2):29-30
讨论了酶处理苎麻织物的影响因素。在纤维素酶3g/L,pH值5,浴比1:10,温度50℃处理苎麻织物适当时间,就可以改善苎麻织物的手感和柔软性能,提高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煮练酶LS对棉织物进行煮练,探讨煮练酶用量、煮练温度、时间和pH值对织物毛效和白度的影响.优化的煮练工艺为:煮练酶LS1.2 g/L,浴比1∶15,pH值9,温度60℃,时间40 min.酶处理后织物手感柔软,染色K/S值提高,色牢度好.  相似文献   

19.
纯棉纱卡织物纤维素酶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瑞萍  方云 《印染》2001,27(10):5-7
研究纯棉纱卡织物的纤维素酶整理工艺,分析影响酶整理效果的诸因素,并以减量率、还原糖产率、柔软度、强力损失为综合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工艺条件:温度55℃,pH值4.6,酶用量6%(owf),时间30min,浴比1:10。  相似文献   

20.
APL酶对苎麻织物抛光处理最佳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苎麻织物贴身穿着的刺痒感,采用APL纤维索酶进行抛光处理.讨论了纤维素酶对苎麻纤维处理的机理,研究了酶用量、抛光温度、抛光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APL酶对苎麻织物抛光处理的最佳工艺:酶用量1%(owf),pH=5.0,渗透剂JFC 1 g/L,浴比1:15,50℃抛光处理40 min,搅拌速度40 r/min.对比APL纤维素酶处理与柔软剂处理后得出:用纤维素酶处理后再用柔软剂处理的织物手感柔软,且表面毛羽变短变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