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Lanaset染料在牛奶蛋白纤维上的染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加加  陈维国  王俊苏 《印染》2007,33(6):17-19
选用Lanaset系列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pH值、助剂Albegal SET和元明粉用量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牛奶蛋白纤维采用Lanaset染料染色,上染率高.提升性好,染色牢度高。染浅色最佳工艺为:Albegal SET 0.5%-1%(owf),元明粉5%~10%(owf),醋酸钠1g/L.pH值4.5。染色温度90oC,保温时间40min;染中深色可适当降低pH值,提高Albegal SET用量,延长保温时间。  相似文献   

2.
郝龙云  蔡玉青 《印染》2006,32(23):21-23
采用靛蓝染涤纶织物,探讨了染浴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尿索对涤纶表观得色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靛蓝用量1%(owl),染浴pH值为6-7,温度120-130℃,时间10-20min,尿素用量10g/L条件下,织物可获得较高的得色深度,摩擦牢度4-5级,水洗牢度4-5级。  相似文献   

3.
肖琼  邢建伟  徐成书  任燕 《染整技术》2012,34(2):1-5,65
采用Lanasol CE型系列染料以微悬浮体形式对拉细羊毛进行染色,并与传统染色工艺比较。确定微悬浮体染色优化工艺为:甲酸用量1.5%(omf),微悬浮体化助剂WRJE量1.0%(omf),微悬浮体化助剂TS用量0.5%(omf),染色实验染料用量为5%(omf)。结果表明,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可显著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同时在保证染色织物牢度的同时提高了手感和蓬松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Lanasol CE型系列染料以微悬浮体形式对拉细羊毛进行染色,并与传统染色工艺比较。确定微悬浮体染色优化工艺为:甲酸用量1.5%(omf),微悬浮体化助剂WRJE量1.0%(omf),微悬浮体化助剂TS用量0.5%(omf),染色实验染料用量为5%(omf)。结果表明,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可显著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同时在保证染色织物牢度的同时提高了手感和蓬松度。  相似文献   

5.
杨柳  刘咏 《食品科学》2008,29(8):303
通过耐高温α-淀粉酶和蛋白酶对麸皮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进行水解,提取麸皮中的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α-淀粉酶去除麸皮淀粉的反应条件为:酶用量为3%([E],[S]),90℃,水解2h;选择水解蛋白质能力较强的碱性蛋白酶对麸皮进行水解以除去其中的蛋白质,碱性蛋白酶降解蛋白质的优化条件为:蛋白酶用量1.4%([E],[S])、60℃、水解1.5h。在上述优化工艺条件下,麸皮中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达到77.6%。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真丝碧纹轧染织物摩擦牢度和色变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主次因素,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制订了生产真丝碧纹产品的最佳后整理工艺:浸轧工艺,固色剂用量4%-5%,柔软剂用量0.5%~1.5%,温度(长车蒸汽温度120℃以七)、车速10m/min;浸渍工艺(连缸),固色剂用量4%~5%,柔软剂用量0.5%~1.5%,温度(热风烘燥80℃左右),时间15~20min。  相似文献   

7.
PTT纤维的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散染料选择、染色温度、染浴pH值、染色时间、升温速率、染料提升力以及染色牢度等方面研究了新型聚酯纤维PTT的染色工艺,结果表明PTT纤维的最佳染色温度为100~110℃,分散红60的升温速率为0.8℃/min.汽巴绥脱黑ELFGL在6%(owf)时达到饱和值,分散红60在2%(owf)时达到饱和值,在pH5-9染浴中染色,不需调节pH值,同时其摩擦牢度、水洗牢度可以达到4-5级.  相似文献   

8.
阻燃腈氯纶的染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汪青  刘文生  吴笑颜  王明 《印染》2007,33(20):23-25
采用载体EONOLAT对腈氯纶纤维染色。探讨了载体用量、染液pH值及染色温度对阳离子染料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染色温度为90℃,无载体存在下,阳离子红X—GRL在腈氯纶纤维上的上染百分率不到30%;而添加6‰(相对染液体积)载体EONOLAT后,上染百分率超过了90%,且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都在4级以上。  相似文献   

9.
大豆纤维棉混纺针织物溢流染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利 《针织工业》2003,(4):93-94
为探讨大豆棉混纺针织物的染色性能,文中对前处理和染色工艺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碳酸钠、元明粉的用量、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对得色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大豆棉混纺针织物前处理采用加氧漂助剂的碱氧-浴法工艺。采用BES活性染料染色,碳酸钠用量:浅色为5-10g/L,中色为13-15g/L,元明粉用量:浅色为10-15g/L,中色为20-50g/L,染色温度65℃,染色时间为45min。  相似文献   

10.
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直接大红染料4BS、弱酸性普拉红2B-E、活性大红K-2BP对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胶原蛋白的存在提高了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三种染料对复合纤维的上染率分别达到了97.73%(直接大红染料4BS),94.85%(弱酸性染料),80.69%(活性染料),高承对PVA纤维的上染率22.77%(直接染料),15.83%(弱酸性普拉红2B-E),12.67%(活性大红K-2BP),耐皂洗牢度均达到了5级。证明了蛋白质成分的存在可明显改善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1.
苎麻纤维物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实验找出苎麻纤维的长度分布、细度(直径)分布以及长度和强度、细度(直径)和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浅谈仿生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芹 《北京纺织》2004,25(6):23-25
介绍了仿生学在纺织纤维中的应用 ,对 6种仿生纤维 ,用仿生原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六种新型纺织纤维的性能及其鉴别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介绍了Lyoeell、Modal、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的性能并进行了对比。对这六种新型纤维的鉴别方法进行了试验、分析和综述,并与几种易混淆的常规纤维的相应特征进行了区别,提出了有效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聚乳酸和涤纶纤维的鉴别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的鉴别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ET纤维具有比PLA纤维更致密的结构,有些PLA纤维横截面上的孔洞或裂缝用生物显微镜就能观察到。PET和PLA纤维的红外吸收光谱有明显的差别,在差热性能上,PET纤维的熔融温度和峰顶温度比PLA纤维的分别高90℃和84℃。碱性条件下(pH值为11.8)对PLA纤维的强度有明显损伤,而对PET纤维的强度损伤并不明显,这种性能也可以用来进行对2种纤维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差别化纤维的品种类型及其技术特点,指出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质量与数量上存在差距的原因,并对我国今后差别化纤维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8种不同的物理及化学方法,对陶瓷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鉴别进行探索,总结出一套针对这两种无机纤维的系统鉴别方法:先用感官法确定未知纤维的归属类别,再选用热分析法达到对这两种无机纤维的鉴别目的。  相似文献   

17.
特种植物纤维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特种植物纤维以其环保和可再生性能必将成为未来纺织纤维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几种植物纤维如乌拉草纤维、藕丝纤维、桑皮纤维、竹纤维及香蕉纤维的提取方法、纤维性能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纤维的性质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纤维的长度、粗度和强度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着重讨论了对纸张强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再生纤维的开发现状及纤维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近年开发和研制的各种新型再生纤维,如Lyocell纤维、LenzingModalFresh纤维、氨基甲酸酯纤维、超导粘胶纤维、木棉纤维、甲壳素纤维、玉米纤维、Lenpur纤维、角蛋白纤维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型植物纤维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天然纤维的发展历程做了回顾,简单阐述了新型天然纤维的开发现状,对1980年以来全球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总产量发展特点做出分析,并指出了开发新型植物纤维对弥补棉花产量滞后纺织加工需求缺口的重要性,开发途径可以从自然资源和农业废弃物两方面着手。重点对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天然彩棉、竹纤维、罗布麻、菠萝叶纤维等9种新型植物纤维的开发与应用做了归纳,论述了充分发挥现有自然资源,加大对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发展绿色纤维、生态纺织品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