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据国际消息,英国政府发布“对位红”食品警告。到2005年5月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原来35种含“对位红”的食品调料列表中,又新增加了12种发现含有“对位红”的食品添加剂或调料,自此,涉及“对位红”的食品调料达到47种之多。英国食品标准局称:“对位红”是一种工业染料,它的化学成分类似于苏丹红1号。英国食品标准局官方网站上显示,“对位红”食品列表会随时加入新涉及到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王弘 《饮食科学》2005,(10):21-21
2005年6月5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一家知名的超市连锁店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一种名为”孔雀石绿”的成分,有关方面将此事迅速通报给欧洲国家所有的食品安全机构.发出了继“苏丹红1号”之后的又一食品安全警报。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消息说,孔雀石绿是一种对人体有极大副作用的化学制剂,任何鱼类都不允许含有此类物质,并且这种化学物质不应该出现在任何食品中。随后,据媒体调查,在我国  相似文献   

3.
透过"苏丹红一号"事件看我国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食品标准署2月18日发出通告,要求立即撤回多种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一石激起千层浪,紧接着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月23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加强对含有苏丹红食品的检验监管,并提醒各地消费者,亨氏、麦当劳和联合利华等跨国企业的产品中有可能含有该物质。随着全国各地工商.质检部门对含有“苏丹红一号”食品的督查和曝光.  相似文献   

4.
本刊编辑部 《染整技术》2005,27(5):i001-i001
食品“涉红”是指最近在食品中查出含有苏丹红这一事件。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偶氮苯结构的红色颜料。在1995年.苏丹红一号就被确认为致癌物.欧盟和一些国家开始禁止将其用于食品.我国也在1996年在食品添加剂标准中明令禁止使用,今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紧急责令各大超市和商店下架召回被怀疑含有苏丹红一号的359个品牌的食品(后扩大为618个品牌)。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开发布食物警报,一些食品中发现含有潜在致癌物苏丹红1号色素。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勒令召回419种含有苏丹红1号的食品。苏丹红1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过去的实验表明,苏丹红1号会导致鼠类患癌,也能使人类肝细胞发生癌变。对于英国的举动,中国也做出了回应。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2月2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特别是原产于欧盟的食品开展苏丹红1号项目检测,对含有苏丹红1号的食品一律禁止进口。致癌物知多少?  相似文献   

6.
2004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开发布食物警报,一些食品中发现含有潜在致癌物苏丹红1号色素。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勒令召回419种含有苏丹红1号的食品。国家质检总局紧急行动。近期,中国市场也发现一些含有苏丹红1号的食品。苏丹红1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过去的实验表明,苏丹红1号会导致鼠类患癌,也能使人类肝细胞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7.
<正>亲爱的读者: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向消费者发出警告,要求将食用含有添加致癌物质--苏丹红色素的食品下架、召回,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等多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等品牌的食品。此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激起全球食品行业巨大反响,一时间,人们谈红色变。2月23日,中国政府下达"追杀令",开始追查苏丹红一号。一个星期后,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首先在北京被查获。由此,一场从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围剿苏丹红一号的"人民战争"轰轰烈烈地展开。事态的发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开发布食物警报,一些食品中发现含有潜在苏丹红1号色素。2005年2月18日,该局勒令召回419 种含有苏丹红1号的食品,其中包括麦当劳、亨氏和联合利华的部分产品。针对此举,我国也迅速做出反应。国家质检总局于2005年2月2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特别是原产于欧盟的食品开展苏丹红1号项目检测,对含有苏丹红1号的食品一律禁止进口。苏丹红,为何令人闻之色变苏丹红1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  相似文献   

9.
事件回放: 2005年2月1 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紧急责令各大超市和商店下架召回亨氏、联合利华在内的359个品牌食品(近日又扩大为61 8个品牌),被怀疑含有致癌色素"苏丹红一号".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又有突破厦门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食品化学检测专家组已研发出一套新方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对位红,这也是他们继攻克苏丹红、孔雀石绿检测技术之后,在食品安全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据介绍,厦门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经过努力,在闽南地区率先建立起这套“对位红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既可快速检出对位红,又可同时定性定量检出苏丹红1号、苏丹红2号、苏丹红3号、苏丹红4号。这一新的检测方法与欧盟检测苏丹红色素项目的方法是等效的,是欧盟认可的检测方法。另外,相关的液相串联质谱确证方法也正在积极研究中。(消息来源:《中…  相似文献   

11.
“苏丹红事件”在全国食品行业引起轰动之即,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只要使用普通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就能够准确完成检测。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据介绍,该标准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采用正相吸附和固相萃取原理,一次性去除样品中辣椒色素和番茄色素对食品中苏丹红检测结果的影响.解决了国外检测标准适用范围窄、设备昂贵、操作复杂、成本高等不足。该标准还适用于含有苏丹红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等添加剂的化学原料。  相似文献   

12.
今年2月下旬,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出全球食物安全警告,宣布近400种食品受致癌工业染料“苏丹红”一号色素污染,必须回收。这是英国自疯牛病以来最大规模的食品回收行动,并由此引发出一场全球性的食品安全恐慌。尽管一些被涉及的在华跨国公司联合利华、麦当劳、亨氏等纷纷发布声明,称其被英国“黑名单”所列的产品“在中国没有生产和销售”,  相似文献   

13.
今年,在国家质检总局的一次食品质量抽查中,湖南长沙天云食品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柴火香干中被查处含有苏丹红.随后湖南省质监部门又从市场上随机抽取了一些厂家的10多个辣味熟食制品及辣椒红、辣椒精等添加剂产品,结果令人震惊:28件样品中被检出含有苏丹红的产品及原料就有7件.与去年“苏丹红事件”的祸首源自广东一家公司不同的是,这次的“染红事件”波及青岛、河北和广州的几家企业.苏丹红为何又会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酿造》2005,(4):43
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的419种食品名单,并下令召回所有上述食品。有关研究表明,苏丹红(一号)具有致癌性,欧盟禁止苏丹红(一号)作为色素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我国也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15.
正苏丹红又名苏丹,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工染料,主要用于油彩、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苏丹红是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有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四种物质。毒理学研究表明,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我国已经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由于使用苏丹红染色的食品颜色非常鲜艳且不易褪色,一些不法食品生产者把苏丹红添加到食品中,常见的可能非法添加苏丹红的食品有辣椒粉、辣椒油、红心禽蛋等。  相似文献   

16.
目前,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经过加强科研储备,已具备了苏丹红检测能力。据了解,针对英国食品业首批检出苏丹红,我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检、检疫部门严查含有该物质的食品。在这种情况下,有关“苏丹红”检验与监控成为食品企业关注的焦点。秦皇岛正大也立刻采取了行动。公司积极与国家相关检验机构联系,咨询并探讨有关苏丹红的检验事宜。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17(3):276-276
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就某些食品检出苏丹红色素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引起媒体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苏丹红是人工合成工业染料,为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包括Ⅰ、Ⅱ、Ⅲ和Ⅳ四种类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Ⅰ、Ⅱ、Ⅲ和Ⅳ列为动物致癌物,但尚未证明对人体具有致癌性。苏丹红Ⅲ的代谢产物4-氨基偶氮苯和苏丹红Ⅳ的代谢产物邻-甲苯胺和邻-氨基偶氮甲苯列为人类可能致癌物。由于苏丹红诱发动物肿瘤的剂量远远高于人体可能摄入量,  相似文献   

18.
在“苏丹红事件”发生5个月之后,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把其源头企业一销售商广州辉和科技有限公司和生产企业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索赔146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理由是由于这两个被告的行为致使其生产的产品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最终导致生产和销售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18日,英国爆出该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食品紧急召回事件,各大超市和商店紧急撤下多达419个品牌的数百万件食品,因为制造这些食品所需的“伍斯特调料”中含有一种可能致癌的工业用色素“苏丹红1号”。英国众多食品生产销售商都受到影响,包括麦当劳等连锁快餐店以及亨氏和联合利华等食品公司。这一事件再次对全球食品安全状况敲响了警钟,也重新引发了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关注。事实上,2004年国内发生的几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如龙口粉丝和涪陵榨菜,也都是由于食品添加剂的不当使用造成的。有关人士指出,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20.
欧盟食品中染料使用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苏丹红和孔雀石绿突发事件等在欧盟首次爆发,欧盟对食品中使用的染料情况越来越关注。本文从欧盟致癌染料现状、其他非食品用的染料现状、欧盟不允许使用但仍有可能在其他国家使用的染料、欧盟对着色剂法律法规等进行阐述,有利于我国食品出口企业掌握欧盟最新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动态,严格按照欧盟的标准生产产品,规避出口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