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谭燕  庄松娟 《肉类工业》2005,39(7):26-28
为了对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实施有效的监督,我们分别利用GB/T5009.33—1996,GB/T5009.33—2003两版国标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了检测和比较,进行了高、中、低3种浓度的加标试验,结果表明:两版国标方法对肉类亚硝酸盐检测的精密度均较高;添加高标量亚硝酸钠时,两版回收率都较高,无明显差别,但随加标量的降低,1996版的回收率逐渐明显低于2003版,说明2003版的灵敏度高于1996版。两版国标方法的交叉实验表明两版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样品前处理的不同,同时我们建议在GB/T5009.33—2003版格里斯试剂比色法测定肉制品亚硝酸盐的样品处理过程于沸水中加热15min应延长至30min。  相似文献   

2.
张树丹  冉艳 《食品安全导刊》2023,(19):103-105+111
目的:调查分析沿海城市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方法:采集沿海各城市肉制品样品共计200份,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GB 5009.33—2016)对样品进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结果:200份肉制品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检测结果均大于检出限,且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限量。60.50%(121/200)的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在1.00~3.00 mg·kg-1,仅有1.50%(3/200)肉制品的亚硝酸盐含量超过13.00 mg·kg-1。从肉制品类型方面分析,发现各类型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48,P> 0.05)。从肉制品销售渠道方面分析,农贸市场与餐饮店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928,P <0.05)。从肉制品采购城市方面分析发现,福州与烟台的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134,P <0.05)。11个沿海城市中有5个城市(大连、秦皇岛、烟台、连云港和北海...  相似文献   

3.
亚硝酸盐含量是检测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且亚硝酸盐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收集济宁市部分肉制品样品,采用GB/T5009.33-2016内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济宁市售散装肉制品的亚硝酸盐含量为1.167~4.594 mg/kg。袋装肉制品的亚硝酸盐含量为0.805~12.236 mg/kg,合格率100%。总体来说,济宁市肉制品的亚硝酸盐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河南省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方法 2010年从全省18个地市随机采集了14类361份熟肉样品,用国标法GB/T 5009.33—2010分析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为54.46 mg/kg;依据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判定,亚硝酸盐超标的熟肉制品为92份,总超标率为25.5%,其中牛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超标率最高为42.0%,其后依次为猪肉制品27.8%、鸡肉制品10.2%、羊肉制品9.5%。结论提示河南省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情况比较严重,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以维护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针对GB/T5009.33 - 2003 食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的样品预处理过程复杂、耗时长等问题,改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W-3 取代原有蛋白质沉淀剂--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不但节省试剂,且显著缩短处理时间。用改进后的方法测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检出限较低,回收率高,与国标法对比,相对误差低于3%。  相似文献   

6.
燕窝中亚硝酸盐风险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帮助人们加深对燕窝中亚硝酸盐风险的理解和认识, 促进燕窝行业的健康发展, 采用国标检测方法(GB 5009. 33-2010)对燕窝中亚硝酸盐含量分布及燕窝中亚硝酸盐成因进行探讨, 从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描述等方面对燕窝中亚硝酸盐的风险进行全面的综述分析。根据含量分布情况及亚硝酸盐自身毒性情况, 提出了风险管理建议, 建议将干官燕中亚硝酸限量设为30 mg/kg, 燕窝即食产品限量设为5 mg/kg, 对人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和比较离子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卤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异同。方法对市售的10种卤肉制品,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卤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分析方法。根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离子色谱法测得的亚硝酸盐浓度在0.00~2.50 mg/L、分光光度法测得的亚硝酸盐浓度在0.00~0.3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离子色谱法测得的亚硝酸盐的加标回收率在95.6%-99.5%,RSD在1.3%-2.2%;分光光度法测得的亚硝酸盐的加标回收率在93.8%-98.9%,RSD在2.4%-3.6%。结论市售的卤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国家污染物限量标准,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离子色谱法与分光光度法对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卤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试纸法对肉类熟食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GB5009,32-85)“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利用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的化合物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成红紫色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亚硝酸盐的含量成正比的原理,建立制备快速测定亚硝酸盐的新方法一试纸法。试纸法作为一种快速的现场检测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检测快捷,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准确性和灵敏度。对指导生产及市场流通质量控制,保障食品安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食品中亚硝盐在线检测技术、测试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明 《肉类工业》2003,(5):30-34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GB5009,32—85)“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利用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的化合物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红紫色化合物,制作快速测定用试纸和标准色卡,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对指导生产及市场流通质量控制保障食品安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饶市集贸市场市售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以及时发现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肉制品,切实避免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发生。方法按照PPS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检查全市12个县(区)集贸市场市售肉制品,统计其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共选取上饶市市售肉制品544件,其中检测合格率96.88%(527/544),检测亚硝酸盐最大值为193 mg/kg。结论亚硝酸盐在当前市售肉制品中的使用率较高,需加强检测管理,切实维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采用GB5009.3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第二法,对163批次未添加亚硝酸盐的烤肉进行检测,发现检出亚硝酸盐的产品占22%,检出数值在1~3mg/kg,与亚硝酸盐残留量的最大值(30mg/kg)相比,检出数值相对较小。该产品送外部检测机构进行型式检验时,亚硝酸盐的含量也偶有检出,检出数值均在3mg/kg以下,与内部检测的检出数值范围一致。除烤肉产品外,其他不添加亚硝酸盐的肉制品,也存在检出亚硝酸盐含量的情况。就此现象对检出原因分析,以及如何正确认识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添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记者 《肉类研究》2014,(3):I0003-I0005
郭文萍主任为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检验实验室(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兼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分析检测工作,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参与制定了奥运会食品兴奋剂检测课题中多巴胺、肾上腺素的测定课题、GB/T 9695.4—2009《肉与肉制品磷含量的测定》、GB/T 9695.3—2009《肉与肉制品铁含量的测定》、GB/T 9695.13—2009《肉与肉制品钙含量的测定》、GB/T 9695.32—2009《肉与肉制品氯霉素含量的测定》。参与撰写的文章3次获得北京二商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大量实验表明,在采用国标GB 5009.33测定婴幼儿米粉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过程中,由于样品自身的特性,米粉产生糊化,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容易被包裹导致样品提取不完全、过滤速度慢、滤液浑浊、回收率低等问题的发生。实验对此进行了方法的改进优化,通过α-淀粉酶水解淀粉后再进行提取,建立了适合婴幼儿米粉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均能满足检测方法确认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解决了使用国标检测婴幼儿米粉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存在的困扰。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的功能与副作用的同时主要讨论了降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以减轻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楚雄州部分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楚雄州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情况,为辖区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随机原则从楚雄州6个县(市)的餐饮环节及农贸市场采集4类56件肉制品,按照GB/T 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法》对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进行检测及评价。结果 56件肉制品中检出亚硝酸盐残留肉制品30件,检出率53.6%,亚硝酸盐残留超标肉制品8件,超标率14.3%。4类肉制品中亚硝酸盐超标率分别为熟制猪肉33.3%,火腿肠25.0%,熟制鸡肉7.7%,腌腊肉无超标。结论楚雄州部分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存在安全隐患,应进一步加强重点食品的风险监测与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2019年河南省抽检肉制品中亚硝酸盐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方法 在全省随机抽取肉制品共529批次, 按照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中第二法分光光度计法进行检测, 参照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判定评价。结果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检出率较高, 为67%。但检出值多低于10 mg/kg, 远低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最大允许使用量。 结论 目前, 亚硝酸盐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中被普遍使用, 在本次抽检中发现肉中亚硝酸盐虽然检出率较高, 但都在合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使用气相色谱仪,研究甲醇检测方法和丙酸乙酯检测方法,因国标GB/T 20823—2017《特香型白酒》中对丙酸乙酯含量有规定要求,同时国标GB 275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中对甲醇的含量也有明确要求。两种物质是特香型白酒检测的必备项,研究可实现两种物质的同时检测,为特香型白酒检测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湖南腊肉的综合品质。方法:采用丹磺酰氯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湖南腊肉制品中8种生物胺的含量,并对水分含量、过氧化值及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湖南腊肉制品中尸胺、腐胺、精胺、酪胺是主要的生物胺,生物胺总量在127.22~166.24 mg/kg,组胺含量0.43~10.24 mg/kg,酪胺含量2.11~57.60 mg/kg;样品中的含水量在13%~23%,过氧化值为0.0142~0.0350 g/100 g,亚硝酸盐检出范围为2.15~7.50 mg/kg。结论:湖南腊肉制品生物胺含量均低于欧盟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标准,各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国标。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记者王翠竹)10月26日,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一项研究报告称,食用经过加工的肉制品能导致肠癌,食用红肉也有一定的可能引发癌变。据了解,加工类肉制品中的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常被看作致癌的元凶。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国标GB 2760中,对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使用种类,范围、剂量以及残留量有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0.
济宁市市售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深入调查肉制品食用添加剂,特别是市售肉制品添加亚硝酸盐的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检测了济宁市肉制品市场熟肉制品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共检测各类熟肉制品596份,超标208份,超标率为34.8 9%。结论亚硝酸盐在熟肉制品中的添加量不当,过多食用亚硝酸盐超标的熟肉制品对人体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应加强对熟肉制品的市场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