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一种具有广谱抑菌性的聚阳离子多肽,对重要食源性致病菌,如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都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因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文章综述了ε-PL对培养基和食品基质中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效果,概述了ε-PL与其他抑菌剂联合使用的抑菌效果研究进展,并阐述了ε-PL的抑菌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推动ε-PL在控制食源性致病菌风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种百合科葱属植物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并比较了三种百合科葱属植物(沙葱、韭菜和大蒜)的水提取物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即大肠杆菌O157∶H7、肠炎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三种葱属植物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当提取物添加量为50μg(干重)时,沙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41.7±1.52)mm,韭菜水提物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好(17.7±0.57)mm,大蒜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29.3±2.08)mm。沙葱水提物对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活性总体上高于大蒜和韭菜水提物,而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活性却不及大蒜水提取物。三种葱属植物水提物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结果表明:大蒜水提物对五种菌的敏感性强于沙葱水提物强于韭菜水提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2009年嘉兴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共采集275份生熟食品样品,分离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结果 75份生肉、水产品食源性病原菌总污染率45.3%,其中检出沙门菌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副溶血性弧菌18株。未检出大肠杆菌O157:H7。200份即食食品总污染率3.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为主。结论 2009年嘉兴市主要污染食品品种是冷藏冷冻生肉,污染的食源性致病菌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与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为受试菌,以活菌抑制率为评价指标,评价不同pH、温度、金属离子条件对溶菌酶抗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O157:H7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3×10-3 g/mL与2.6×10-3 g/mL。溶菌酶在酸性条件(pH4~6),其对两种菌均能表现很好的抑菌效果。经过4~121 ℃处理后,溶菌酶的抗菌活性不受处理温度的影响。不同金属离子对溶菌酶抗菌活性影响较大,Zn2+、Mn2+与溶菌酶具有较强的协同抑菌效应,其中Zn2+效果最为明显,而Mg2+、Ca2+具有一定的拮抗抑菌效应,可降低溶菌酶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干酪乳杆菌发酵液中的主要有机酸及其抑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酪乳杆菌在食品生物防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的分离方法及其抑菌活性,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干酪乳杆菌的培养上清液,通过旋转蒸发仪对各萃取相进行浓缩,并采用spot-on-lawn改进法研究其抑菌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萃取液中的主要有机酸成分。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旋蒸余相对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三种食源性致病菌均表现出很好的抑菌效果,且对大肠杆菌O157:H7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抑制最为明显,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0.00±0.82)、(21.67±0.94) mm,其主要的抑菌有机酸组分为乳酸、乙酸和苯乳酸。该研究为分离乳酸菌发酵液中有效活性抑菌物质提供了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肖丽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科学》2017,38(1):263-268
在食品加工、产品运输及贮藏过程中,极端的环境条件可能会导致食品中的致病菌进入活的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如大肠杆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致病菌一旦进入了VBNC状态,常规的培养检测方法不能将其检出,易造成VBNC状态致病菌漏检,威胁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本文归纳了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致使食源性致病菌进入VBNC状态的相关因素,概括了食源性致病菌VBNC状态的生物学特性,并着重介绍VBNC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以期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安全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五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的条件优化和检出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福氏志贺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方法的DNA检测限。方法 根据沙门菌的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16S rDNA基因、大肠杆菌O157∶H7的eaeA基因、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hlyA基因和福氏志贺菌的ipaH基因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对反应条件包括镁离子浓度、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试验,并确定该检测方法的检出限。结果 最佳反应条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和福氏志贺菌引物浓度为0.25μmol/L,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引物浓度为0.4μmol/L,大肠杆菌O157∶H7引物浓度为0.3μmol/L,Mg2+浓度为2.25mmol/L,退火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H7、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福氏志贺菌的多重PCR的DNA检出限分别为6.4、32、32、800和160pg。结论 通过对5种引物的PCR条件进行优化和检出限的分析,为食品中该5种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奠定基础,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目前的常规检测技术均不同程度存在耗时长、费用高、易污染等问题,成为了政府有效开展食源性致病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方案的瓶颈。快速、灵敏、方便、实时的新型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科研热点。本文综述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现状,总结新型PCR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免疫识别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免疫磁分离为基础的检测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7大新型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牛乳房炎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通过6株嗜酸乳杆菌对4株导致牛乳房炎的致病菌进行细菌素、H202等各种因素的抑菌实验,阐述了各个乳酸菌的抑菌能力以及影响其抑菌能力的主要抑菌物质,结果发现:6株乳酸菌普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显著,其中嗜酸乳杆菌NCFM(H7)上清液对4株致病菌抑菌效果最好,KLDSAD3(H6)细菌素对无乳链球菌抑制效果最好,KLDS L6(H3)细菌素对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抑菌能力最强,且其H2O2对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较强,KLDS AD2(H5)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其中L6(H3)抑菌活性物质耐热能力较强,AD2(H5)抑菌活性物质热敏性很强,而且这些抑菌活性物质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具有更强的抑菌活力.  相似文献   

10.
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检测,是预防和控制致病菌的有效方法,而大肠杆菌O157:H7因其感染剂量低,致病性强,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用于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的主要方法,包括细菌分离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并简单介绍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徐州市2007-2011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徐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结果 2007-2011年间共监测630份食品,总检出率为15.08%:检出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杆菌、志贺菌、创伤弧菌未检出.生肉类和水产品污染较严重,生肉以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菌污染程度高,检出率为分别为18.28%和10.75%;水产品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23.08%.结论 徐州地区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了不同香辛料对嗜酸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生长及抑菌性能的影响。选取白芷、高良姜、生姜、白胡椒、丁香、肉桂、花椒、八角、香叶、芫荽子、辣椒这11种香辛料,以水作为提取剂加热浸提,制备香辛料提取液。研究不同香辛料对嗜酸乳杆菌LA、乳酸乳球菌LL生长的影响,并以两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157:H7ATCC 43895、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26003为指示菌株,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不同香辛料对乳酸菌发酵液抑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辛料浓度为20mg/mL时,丁香对嗜酸乳杆菌LA的增殖抑制作用最明显,其次为香叶;八角对乳酸乳球菌LL的增殖抑制作用最明显。白芷、高良姜、白胡椒、花椒、芫荽子对嗜酸乳杆菌LA、乳酸乳球菌LL的生长影响较小。高良姜能明显提高嗜酸乳杆菌LA发酵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辣椒能明显提高嗜酸乳杆菌LA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丁香则明显降低嗜酸乳杆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香叶的添加有利于提高乳酸乳球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花椒的添加有利于提高乳酸乳球菌L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白芷、高良姜、生姜等多数香辛料的添加会降低乳酸乳球菌LL发酵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157:H7ATCC 43895、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26003的抑菌性。嗜酸乳杆菌LA、乳酸乳球菌LL发酵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157:H7ATCC 43895、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26003的抑菌活性主要受pH的影响,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有机酸类或受酸度影响的物质。泡菜等相关生产发酵过程中通过选择适宜的乳酸菌菌种及香辛料,能起到有效防止致病菌污染的作用,更有利于实现生产的安全性控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添加低浓度的生物防腐剂乳酸,探讨其对食品中天然抑菌成分卵清蛋白抑菌活性的增效作用。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乳酸浓度、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卵清蛋白抑制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腐败菌(灿烂类芽胞杆菌、土变形杆菌)能力的影响,获得最佳乳酸处理条件。在此条件下确定乳酸对卵清蛋白抑菌活性的增加率以及对测试菌株的抑菌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在4 ℃下,使用0.05%的乳酸处理40、60 min,可将卵清蛋白对灿烂类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分别增加7.802%和26.904%;在25 ℃下,使用0.15%和0.2%的乳酸分别处理土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O157:H7 40 min,可分别将卵清蛋白的抑菌活性增加53.770%和131.321%。抑菌动力学曲线表明,添加乳酸极显著(p<0.01)增强了卵清蛋白的抑菌活性,降低了卵清蛋白的使用浓度,并延长了抑菌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不同分子质量的ε-PL具有不同的抑菌活性,而造成这种差异性的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选用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酶标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方法,从抑菌活性大小、代谢水平差异和细胞壁变化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分子质量ε-PL引起的抑菌差异,探讨了不同分子质量ε-P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低分子质量(1 ku)ε-PL相比,较高分子质量ε-PL(1~3 ku和3 ku)能使细胞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和皱缩。同时利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分子质量ε-P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代谢水平上的抑菌差异,发现较高分子质量(1~3 ku和3 ku)ε-PL和ε-PL产品对糖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的抑制作用远大于低分子质量(1 ku)ε-PL。本文验证得到不同分子质量ε-PL对金黄色葡萄球的抑菌效果存在差异,为实际食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防腐剂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茶多酚、p H及其金属离子(K+、SO42、Ba2+、Cl-、Mn2+、Cu2+、Na+和Fe3+)对肉源荧光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设计不同浓度茶多酚溶液、不同p H和选择不同的金属离子,采用滤纸片法评判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茶多酚对供试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常用的防腐剂山梨酸钾对其抑制效果却不显著。茶多酚的浓度越高,抑菌活性越强。在弱碱性(p H=8)环境中的抑菌活性最强。茶多酚与金属离子络合对供试菌作用不明显的金属离子有K+、SO42-、Ba2+、Cl-;作用明显的金属离子有有Mn2+、Cu2+、Na+、Fe3+,其中茶多酚与Cu2+络合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提高了27.6%;茶多酚与Mn2+络合后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提高了33.7%。  相似文献   

16.
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公共卫生热点,而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原因。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文主要论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这5种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并进一步探讨了各种污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确保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试剂和仪器在不同乳制品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不同乳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运用LAMP建立便捷、快速、高效地检测方法,并以实验室储备菌株及人工污染乳制品样品评价LAMP检测引物试剂和仪器在快速筛查中的适用性。结果选用的引物试剂仅对目标菌株核酸产生扩增,其余菌株无扩增,扩增检测灵敏度均达101fg/μL。用国家标准法和LAMP方法同时检测婴幼儿奶粉、奶酪样品,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对发酵奶样品进行检测时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呈现出良好的检测结果。检测总耗时不超过30 min。结论采用的GenieⅡ实时荧光检测仪操作简单,便携轻便,可实时监测不同乳制品中的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氏菌污染,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适合企业批量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微生物定量检测法,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原理,及其在食源性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白酒发酵副产物黄水抑菌特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亚超  盛杰  刘安军 《食品科学》2017,38(15):122-126
以食品中几种常见的腐败菌和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根霉、青霉、毛霉、曲霉为供试菌,研究白酒发酵副产物黄水的抑菌效果及其稳定性。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黄水对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研究pH值、温度、紫外线、盐、蔗糖含量和金属离子种类对黄水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4种细菌以及青霉、曲霉2种真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而对毛霉和根霉抑菌效果不明显。以体积分数计,黄水对4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6.25%,对青霉和曲霉两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56%和3.13%。黄水呈酸性时抑菌活性增强,呈碱性时抑菌活性稍有下降,但活性仍较高;经高温处理后,抑菌活性稍有下降;紫外线对其抑菌活性几乎无影响;随着糖含量和盐含量的增加,抑菌活性稍有增强;金属离子对其抑菌稳定性几乎无影响,而且Fe~(2+)还有增强其抑菌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中5种致病菌多重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针对沙门氏菌侵袭基因invA、大肠杆菌O157∶H7肠溶血素A基因HlyA、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性核酸酶基因nuc、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李氏溶血素O基因hlyA和蜡样芽孢杆菌肠毒素FM基因entFM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及电泳检测。同时优化反应体系,测定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初步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简便、快速、灵敏地实现对5种致病菌的同时检测,整个检测过程少于30h,且检测灵敏度均可达102CFU/ml。结论这种方法是对传统检测方法的有效改进,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提供了理想手段,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