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研究C160树脂对于高盐丙氨酸母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3.0时,树脂吸附丙氨酸吸附量与吸附速率达到最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静态饱和的吸附容量为224 mg/g,吸附量随着浓度增加,且在80 min后吸附达到平衡,测得表观速率常数为k=2.301 0-2 S-1;动态过柱吸附的最佳流速为4 SV/h,不同洗脱剂动态洗脱,以5%的氨水洗脱效果最好,洗脱率为85%。研究还表明等温吸附服从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Langmuir方程能够准确地描述丙氨酸在树脂上的吸附平衡。  相似文献   

2.
利用吸附动力学、热力学模型对不同种类和级分的纸浆纤维进行水性油墨颗粒的吸附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适用于描述水性油墨颗粒的吸附过程;对于不同级分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SBKP)纤维,水性油墨颗粒在P50/R100级分上具有最大吸附量,比R30级分多1 mg/g,其吸附速率在初始阶段比R30级分的快2倍;油墨颗粒在针叶木热磨机械浆(TMP)纤维上的吸附量比在SBKP纤维上的明显减少,最大吸附量的降幅为0.8 mg/g;两种纸浆中的油墨颗粒在纸浆纤维上的吸附过程遵循Freundlich等温吸附,该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不同级分的SBKP纤维中水性油墨在R30级分纤维上有最大吸附焓变,P50/R100级分纤维上有最大的吸附熵变。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纤维吸附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沈勇  孙铠 《纺织学报》2000,21(5):21-24
吸附等温方程中的吸附参数α值能反映纤维素酶制剂中酶与纤维结合的有效酶蛋白的分数,吸附参数m、K1和K2则表明了纤维吸附纤维素酶的能力和饱和程度,利用吸附参数m,K1和K2,能分别估算出纤维吸附酶的其它特性参数和吸附平衡常数。结果表明,SF纤维素酶的平均α值约为0.43,棉、粘胶和亚麻的吸附参数值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酶与织物之间的吸附是发生水解反应的先决条件,了解其吸附性能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水解反应过程。通过对酸性纤维素酶SHL在纯棉针织物表面吸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吸附量随酶浓度增大线性增大,在pH值4.2 ̄4.8时有最大吸附量;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加;初始吸附速率很大,30 min以后达到饱和吸附;能与棉织物结合的最大酶蛋白分数α=0.4835,半饱和吸附常数K1=0.4948。靛蓝染色织物与纤维素酶的吸附量比未染色织物的吸附量大,织物上的靛蓝与溶液中的靛蓝对纤维素酶存在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对紫玉米花青素粗提液纯化性能好的树脂,采用AB-8型、X-5型、D101型和NKA-9型4种大孔树脂对紫玉米花青素进行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研究了大孔树脂对紫玉米花青素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以Langmuir单层吸附方程制定吸附等温曲线,并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对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影响及不同树脂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X-5树脂吸附平衡速率常数最大,达到饱和吸附量所用时间最短,经Langmuir单层吸附回归方程预测出X-5树脂静态吸附时最大吸附量可达到53.1915mg/g。在pH=4时,饱和吸附量最大。因而X-5可用做纯化紫玉米花青素较为合适的吸附剂,解吸时宜选用40%乙醇做为洗脱液。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蚕丝产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APEO)的高效监控检测,研究蚕丝纤维对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OPEO在蚕丝纤维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并且初始浓度越大,平衡速率常数越小,到达平衡的时间越长.OPEO溶液的温度越高,平衡速率常数越大.毛孔内扩散是...  相似文献   

7.
离子交换纤维对糖液中钙离子的脱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强酸离子交换纤维对糖液中钙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试验表明 ,纤维对糖液中钙离子的吸附速度明显快于 732型树脂。吸附平衡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糖液操作流速在 4mL/min以内时 ,纤维动态吸附速度也很快 ,且糖液浓度对吸附速度影响较小 ,动态饱和吸附量可达 47mg/g干纤维。该纤维可用于糖液的除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酸性纤维素酶SHL在纯棉针织物表面的吸附性研究发现,吸附量随酶浓度增大线性增大;在其最适pH值4.2-4.8时有最大吸附量;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加;初始吸附速率很大,30min以后达到饱和吸附;能与棉织物结合的最大酶蛋白分数α=0.4835,半饱和吸附常数K1=0.4948。靛蓝染色织物与纤维素酶的吸附量比未染色织物的吸附量大,织物上的靛蓝与溶液中的靛蓝对纤维素酶存在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9.
以酚醛纤维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进行物理活化,制备具有丰富微孔结构的酚醛基活性炭纤维,并以亚甲基蓝染料溶液作为吸附质,探讨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染料溶液初始浓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酚醛基活性炭纤维对亚甲基蓝染料分子的吸附性较好,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及染料溶液初始浓度均对吸附性能有较大影响;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酚醛基活性炭纤维对亚甲基蓝染料分子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且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导。  相似文献   

10.
刘俊 《造纸化学品》2011,23(2):50-53
该文通过检测有聚合絮凝剂(CPAM)存在的条件下,沉淀碳酸钙(PCC)和研磨碳酸钙(GCC)在桉木浆一级细小纤维、二级细小纤维和长纤维组分表面的吸附量研究了填料在化学浆细小纤维表面的留着情况。结果表明:(1)无论絮凝剂存在与否,PCC和GCC更多地被吸附在一级和二级细小组分表面而不是长纤维组分表面;(2)絮凝剂不存在时,PCC在纤维组分和细小纤维组分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动力学,这表明吸附过程是随着填料的吸附与脱吸以动态平衡的形式进行的,并且填料的最大可能吸附量是在纤维上形成一层单分子层微粒覆盖;(3)在絮凝剂用量较低的情况下,细小纤维组分比纤维组分能够吸附更多的填料。研究结果揭示了化学浆不同细小纤维是如何影响碳酸钙填料留着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纤维素结合域(Cellulose-binding Domain,CBD)的引入对角质酶在纤维素类纤维上吸附能力的影响,本文选用漂白棉织物、粘胶纤维、醋酯纤维以及纯棉针织坯布这四种材质,对角质酶与CBD-角质酶进行吸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CBD结构的引入,可提高角质酶在纤维素纤维上的吸附量。但是当纤维素葡萄糖残基上羟基被部分酯化后,CBD结构的引入对吸附量造成的影响开始减弱,而当纤维素纤维表面被疏水性杂质覆盖时,CBD-角质酶对纤维素纤维的吸附能力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利用马来酸酐对自制棉秆皮微晶纤维素进行接枝改性,再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和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将改性棉秆皮微晶纤维素溶解成纺丝液进行湿法纺丝。使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仪器对纤维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DMSO添加量(与改性棉秆皮微晶纤维素[BMIm]Cl溶解体系的质量比值)和凝固时间对纤维吸附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时间、染液质量浓度、温度、pH对纤维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并运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DMSO添加量为1.00、凝固时间为120 s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棉秆皮微晶纤维素纤维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为159.11 mg/g、断裂强力为30.37 cN,吸附方程符合Ho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  相似文献   

13.
将亚硫酸盐制浆方法用作蔗渣原料预处理,研究了所得到的蔗渣纤维对纤维素酶吸附以及其水解糖化性能。利用分光光度法的动力学模式测定预处理后蔗渣对纤维素酶的初始吸附量,并讨论了蔗渣纤维对纤维素酶的吸附率与纤维水解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亚硫酸盐预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用药量增加可以提高蔗渣纤维对纤维素酶的初始吸附率;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和总糖得率随着纤维素酶初始吸附率的增加而增加;当纤维素酶在蔗渣纤维上的吸附率由4.04%升至46.77%时,总糖得率由15.58%增加到82.22%。纤维素酶在纤维上的吸附率达到37%后,蔗渣的酶水解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酸性纤维素酶水洗整理中的靛蓝返沾现象,本文详细研究了阴离子(SDS)、两性离子(PC)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60和AEO-9)对纤维素酶吸附和水解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测试了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牛仔织物水洗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靛蓝对纤维素酶的吸附性能上,三种表面活性剂影响程度较弱;在微晶纤维素对酶的吸附上,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在水解性能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容易造成酶失活,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两性离子影响较小,甚至还有一定激活作用;最终,CIE L和CIE |b|值测试表明,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纤维素酶水洗性能的提升较差,而非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则可以达到较好的水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活性碳纤维(ACF)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金属银的改性活性碳纤维(Ag-ACF),并通过测定吸附材料在77 K的氮气吸附等温线对改性前后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并比较了活性碳纤维在负载金属银后对碘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活性碳纤维上负载适量的金属银,可以显著地提高活性碳纤维对碘的吸附容量,原因是由于金属银对活性碳纤维比表面积和表面化学性质的修饰,并提高了活性碳纤维对碘的吸附势.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枣渣为原料,分别采用稀盐酸酸解、高压蒸煮和超声分散进行预处理,再用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根据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得率来选择最佳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枣渣经121℃,0.1 MPa高压蒸煮30 min后,再加0.5%的纤维素酶水解,SDF的得率达11.3%。和其它方法相比,该工艺过程的水解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酶预处理提高二次纤维的磨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纤维素酶预处理对废纸箱二次纤维磨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酶的种类、用量、预处理时间、pH值等对纤维素酶的作用效果影响大。纤维酶-5在用量为0.05%、预处理时间为45min和pH值7.7的条件下可使磨浆后的二次纤维的打浆度、环压指数和抗张指数分别达到26°SR、7.0N·m·g^-1和30.8N·m·g^-1,分别比未用酶预处理的对照二次纤维增加44.4%、18.6%和25.2%。  相似文献   

18.
以茶树菇膳食纤维(DF)为原料,比较改性前后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得率以及理化性质,采用纤维素酶和高温高压对膳食纤维改性。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两种最佳改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改性茶树菇DF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纤维素酶用量1.5%,酶解时间2.0 h。在最佳改性条件下,茶树菇SDF得率为4.9%。高温高压改性茶树菇DF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30,改性温度125℃,改性时间50 min。在最佳改性条件下,茶树菇SDF得率为6.8%。纤维素酶改性和高温高压改性均能改善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高温高压法处理的膳食纤维在持水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力、葡萄糖吸收力上要优于纤维素酶法。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两种改性方法使膳食纤维结构表面积明显增大且表面疏松多孔,与理化分析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纤维素基纤维的强力及其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利用超声分散和湿法纺丝法,制备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氧化石墨烯(GO)的棉秆皮纤维素/GO纤维。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棉秆皮纤维素/GO纤维的形态和结构,探讨了GO质量分数对纤维断裂强力和吸附量的影响,并对吸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GO质量分数的增加,纤维的断裂强力先增大后减小;GO质量分数为0.4%时,纤维断裂强力最优为31.12 cN,与未添加GO的纤维相比断裂强力提高了84%;纤维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随着GO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单分子层的吸附,吸附过程为自发的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好食脉孢霉对小麦麸皮进行固态发酵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Box-Behnken探究发酵过程中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确定培养基的最佳发酵条件。同时对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活性和木聚糖酶活性进行测定,并研究发酵前后SDF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为29℃、接种量为11%(v/w)、含水量为74%(v/w)、发酵时间为83.5 h时SDF得率最高,为13.41%,比发酵前提高了1.05倍。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活性与木聚糖酶活性均与SDF得率呈正相关。发酵后SDF溶解性、吸附葡萄糖能力、吸附胆固醇能力(pH=2和pH=7)和DPPH清除能力比发酵前分别提高了1.14、1.76、5.36、4.61和1.62倍,为麦麸SDF作为食品添加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