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窦正远 《国际造纸》2005,24(3):37-39
硫酸盐法制浆的制浆条件(如用碱量、蒸煮过程是否补加黑液、未漂浆的硬度等蒸煮参数)和成浆质量对后续漂白的漂白条件及漂浆质量的影响已经有了许多的研究和报道。当前硫酸盐法制浆已广泛采用氧脱术素、TCF和ECF等新的无污染漂白技术,因此.蒸煮工艺与氧脱木素对浆料漂白性能的影响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竹子氧碱法制浆工艺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竹子氧碱法制浆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用量13%,氧压0.8MPa,蒸煮最高温度130℃,液比1:7,杂多酸(HPA)用量1%,MgCO31%.另外比较了竹材在上述工艺条件下的氧碱法制浆与常规下的KP法制浆.  相似文献   

3.
麦草氧碱制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氧碱制浆作了总体的介绍,从对影响氧碱制浆的各种因素,如碱浸渍,氧碱蒸煮的用减量、最高蒸煮温度及保温时间等进行了详细地探讨,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把氧碱制浆的结果同Soda-AQ制浆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孙兵  刘玉新 《国际造纸》2011,30(2):14-18
探讨了NaOH用量对蔗渣浸渍和后续氧碱蒸煮制浆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氧碱制浆过程中氧压、蒽醌用量、蒸煮时间、蒸煮温度及液比等因素对氧碱制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浸渍段NaOH用量分别为4%、8%和14%时,氧碱制浆段NaOH用量为14%可获得较好的制浆效果;当浸渍段NaOH用量分别为6%、10%和12%时,氧碱制浆段NaOH用量为16%可获得较好的制浆效果。研究结果还表明,在相同蒸煮条件下,与蔗渣单段氧碱制浆相比,在获得相同卡伯值和抗碱性(R10)的纸浆时,两段氧碱制浆后纸浆得率更高,即在氧碱制浆前对蔗渣进行浸渍处理,可有效提高细浆得率和抗碱性,同时降低卡伯值。  相似文献   

5.
有机酸制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酸制浆高效利用原料,环境污染较小,是最有希望实现工业化的一类溶剂法制浆技术.有机酸制浆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备料、蒸煮、洗涤、漂白、溶剂回收和副产品回收等.蒸煮过程中,木素降解溶出,也有少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水解生成低分子糖,灰分溶出较少.纸浆漂白一般采用过氧化氢漂白、氧脱木素和生物漂白等TCF漂白方式,所得纸浆的性能与传统制浆方法纸浆相近.黑液中的碳水化合物和木素容易分离纯化,且应用广泛.有机酸制浆要实现工业化,需在原料开发、流程模拟和优化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对桑枝化学机械浆的化学预处理条件对后续过氧化氢漂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桑枝制浆时的化学预处理条件明显影响浆料后续的漂白性能,化学预处理用碱量的多少影响过氧化氢漂白最佳用碱量.化学预处理过程中添加少量H2O2可以提高浆料的原始白度,改善后续漂白效果.在桑枝制浆、漂白过程中添加的总用碱量接近,则漂后浆料强度性能接近.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产自云南省西双版纳1.5年生的山黄麻(Trema orientalis)进行制浆造纸基础评价。结果表明,山黄麻的木质部纤维平均长度接近1.2 mm,综纤维素和酸不溶木素的含量分别为78%和21%。采用硫酸盐法制浆,在最高蒸煮温度160℃、NaOH用量21%、升温时间90 min、保温时间90 min的条件下,细浆得率为52.7%,再经氧脱木素-二氧化氯-过氧化氢加氧气强化的碱抽提(ODEop)短程漂白后,其纸浆得率99.6%,白度85.0%,漂白浆的抗张指数为79.0 N·m/g、耐破指数为5.15 kPa·m2/g、撕裂指数为5.81 mN·m2/g。  相似文献   

8.
麦草用氧碱法制浆与传统的烧碱法及硫酸盐法比较有以下优点:①只用NaOH不仅脱木素较差,而且没有选择性,加入氧可加速脱木素作用,蒸煮时间可缩短两三倍。②纸浆容易漂白,由于木素的氧化本性,氧可使纸浆卡伯值降低并具有漂白作用.未漂浆白度可达70~75%;用4~5%有效氯在一段次氯酸盐或二氧化氯漂白,白度可达85%.③制浆温度只需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氧碱漂白技术在国外有很快的发展。据报导现在已有50条氧脱木素的生产线,生产能力将超过1000万吨,生产实践证实可以改善漂白浆的质量,提高制浆得率,降低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瑞典政府把氧碱脱木素技术作为新建漂白浆厂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措施。我省“八五”计划重点项目——雅安制浆造纸厂建设工程,设计生产漂白硫酸盐木(竹)浆,白度要求木浆为88°GE,竹浆为90°GE,为保证质量,减轻污  相似文献   

10.
裴保全  刘勋武 《中华纸业》2005,26(11):35-37
新亚纸业集团制浆造纸废水主要是碱法全化学漂白麦草浆中段废水和碱法半化学麦草浆中段废水的混合废水,SS含量高,BOD/COD比值低,不易生化处理,并且水质变化很大.针对这种情况,选择水解酸化氧化沟工艺,在同一条沟中交替完成厌氧、好氧的过程,可得到较高的COD去除率,运行效果良好,运行费用较低.为改善碱回收状况和提高碱回收率,同时介绍了提高蒸煮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稻草亚铵浆的氧碱漂白、酸预处理和过氧化氢补充漂的三段漂白。结果表明,稻草亚铵浆经一段氧碱漂白后(浆浓10%,用碱量3%,氧压0.6MPa,温度80℃,时间80min),白度为55.2%ISO,经硫酸第二段预处理后(用量1.5%,温度65℃,时间40min),进行过氧化氢第三段补充漂白(浆浓12%,过氧化氢用量4%,氢氧化钠用量2%,温度85℃,时间80min),浆料白度达到66.4%ISO。  相似文献   

12.
氧碱蒸煮麦草浆的活化H2O2漂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  高宝玉  王键  张子健  张燕 《中国造纸》2003,22(11):11-13
研究了活化H2O2漂白过程中药品用量、漂白时间、温度、漂液pH值以及2种活化剂——TAED(四乙酰乙二胺)和乙酸酐协同作用等因素对浆料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段漂P1P2A,当P1段H2O2用量6%、TAED用量3%、乙酸酐用量5%,TAED在pH值为9.5左右加入(本实验中时间约为50min左右);P2段H2O2用量4%、TAED用量2%、乙酸酐用量4%;A段H2SO3用量2%时,可获得较高的浆料白度(75.2%ISO)。漂白浆所测强度指标均与普通烧碱-AQ浆的CEH漂白浆相似。  相似文献   

13.
In ASAM pulping of eucalyptus important process variables, such as methanol content of the cooking liquor kind of additional alkali source and alkali ratio were investigated. The pulping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f kraft cooks carried out with identical raw material. In the bleaching trials the attention was focused on chlorine free sequences. The most meaningful advantage of ASAM pulping in comparison to the kraft process is the easy bleachability of the pulps. The good bleaching response allows the application of an absolutely chlorine free bleaching sequence, without excessively impairing pulp strength.  相似文献   

14.
报导了针叶木和阔叶木硫酸盐制浆工厂使用蒸煮添加剂,可以改进纸浆质量、提高得率和降低化学品消耗。  相似文献   

15.
己烯糖醛酸在纸浆中的存在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硫酸盐浆中己烯糖醛酸的产生、特性及其对制浆与漂白过程的影响,并讨论了己烯糖醛酸的去除方法.  相似文献   

16.
麦草浆氧碱漂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详细探讨了碱法麦草浆氧碱漂白过程中诸因素的影响规律;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氧碱浆的漂白性能;给出了与常规CEH漂白的全面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氧漂能有效地减轻漂白废水的污染,尤其是能显著地降低漂白废水中的总有机氯;同时还可节省后续漂白的化学药品用量。指出欲使氧碱浆经后续漂白达80%以上的白度,仅用单段和两段次氯酸盐漂白是不够的,必须采用含有氯化的多段漂程,此时漂白浆的白度可达85%~87%,强度良好。  相似文献   

17.
对光叶楮白皮生物浆化学组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不同漂白方法对其进行了漂白实验。结果表明,光叶楮白皮生物浆具有较好的易漂性,经H2O2漂白后,白度达到55.5%;单段次氯酸盐漂白的有效氯用量高于3%时,白度变化较小;氧脱木素的用碱量增至4%时,白度已达到70.6%,再增加用碱量,白度提高和KMnO4值降低幅度较小;氧脱木素后进行H2O2补充漂白,可使白度达76.5%,达到了生产长纤维纸浆的白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陈嘉翔 《中华纸业》2011,32(6):83-87
介绍了国外研究的关于废纸制浆白水的组分及其对废纸浆浮选和漂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碱-蒽醌法蒸煮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AP(烧碱)+AQ(蒽醌)法蒸煮工艺条件是:用碱量17%(以Na2O计),AQ用量0.1%,蒸煮最高温度160℃,保温90min。液比1:4。此蒸煮条件下浆料的得率47.16%,卡伯值25.1,残碱15.98g/L(以Na2O计)。适宜的KP(硫酸盐)+AQ法蒸煮工艺是:用碱量17%(以Na2O计),硫化度20%,AQ用0.1%,液比1:4,蒸煮最高温度160℃,保温时间90min。此工艺条件下浆料的得率48.44%,卡伯值21.8,残碱8.74g/L(以Na2O计)。AP+AQ法和KP+AQ法能显著降低浆料硬度,是生产可漂浆适合的蒸煮工艺。在相似的蒸煮条件下,AP+AQ法和KP+AQ(硫化度20%)法浆料性能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思茅松高得率KP浆的制浆工艺参数;重点对思茅松高得率KP浆,采用DP、D1PD2、P1DP2无氯漂白程序漂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思茅松高得率KP浆可漂到80%SBD以上的白度,漂后浆的得率大于42%;并对漂后浆的物理性能与原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