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糊化淀粉制备、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糊化淀粉是一种物理变性淀粉,具有冷水可溶、保水性强等特点,用途广泛。该文综述预糊化淀粉原料、制备方法和性质,并介绍预糊化淀粉在食品工业中应用,为食品用预糊化淀粉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预糊化木薯变性淀粉、预糊化马铃薯变性淀粉、预糊化玉米变性淀粉和预糊化大米粉对麻糬面包的感官评价、比容、弹性的影响,分析了预糊化变性淀粉的布拉班德粘度曲线,结果表明,预糊化木薯变性淀粉与预糊化马铃薯变性淀粉制作的麻糬面包口感及外观较好,而预糊化玉米变性淀粉与预糊化大米粉制作的产品口感不佳、比容小,预糊化木薯变性淀粉与预糊化马铃薯变性淀粉质量比为1:1时,麻糬面包加工性能好、口感清爽、弹性强、比容较大、保型性佳。  相似文献   

3.
预糊化淀粉是一种经物理方法改性的α-淀粉,具有冷水可溶性、高黏度、高膨胀性、成膜性、抗老化性等特点。文章介绍了预糊化淀粉的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我国食品行业中预糊化淀粉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引言预糊化淀粉能在冷水中吸水膨胀,成为“即席淀粉糊”。因此在不具备蒸煮条件或要求快速水化的许多场合均可直接使用。在食品工业中它主要用于即席食品。生产预糊化淀粉常采用滚筒干燥和挤压蒸煮。后者因用水少,蒸发所需热费用极低,是经济的方法。它广泛用来改变淀粉的功能性质,例如冷水溶解性、吸水性和淀粉糊的粘度等。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低,糊很透明,有很好的成膜性和胶粘力,因此是一种制作预糊  相似文献   

5.
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新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对淀粉的要求越求越高,天然淀粉所固有的性质已难以满足这种要求。故需进一步用化学,物理或酶法等方法处理原淀粉,使其变性。变性淀粉的品种很多,用于食品加工的淀粉有:交联淀粉、环状糊精、预糊化淀粉、酸变性淀粉、酯化淀粉、淀粉醚等。  相似文献   

6.
滚筒干燥技术及其在变性淀粉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滚筒干燥机进行分类,简述其干燥原理。最后重点介绍滚筒干燥机在预糊化淀粉、羧甲基淀粉、接枝淀粉等几种变性淀粉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交联―酯化―预糊化复合变性制备乌冬面专用改性淀粉,并与木薯原淀粉、交联淀粉及交联―酯化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交联淀粉偏光显微及颗粒形貌没发生明显变化,交联变性并未破坏淀粉结晶结构;交联―酯化淀粉颗粒出现粘连和聚集现象,部分颗粒表面出现凹陷和裂纹现象;红外光谱表明,交联―酯化―预糊化复合变性淀粉在1 728 cm–1、1 247 cm–1附近出现新的吸收峰,分子内引入乙酰基团,X–射线衍射光谱显示,交联―酯化―预糊化复合变性淀粉在5.6°和22°处衍射峰强度减弱,A型特征峰加强,结晶类型由"C"型向"A"型转变;交联―酯化淀粉经预糊化处理后,淀粉颗粒膨胀破裂,结晶结构受到彻底破坏,淀粉偏光十字消失,但预糊化处理未破坏淀粉分子化学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滚筒干燥机进行分类,接着介绍其干燥原理。最后重点介绍滚筒干燥机在预糊化淀粉、羧甲基淀粉、接枝淀粉等几种变性淀粉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前言 预糊化淀粉是原淀粉纤糊化、干燥后得到的一种变性淀粉。其具有与冷水接触或仪其胶态分散时明显膨胀。水化速度快、能增稠糊化,冷冻稳定性好,保水性强及凝胶能力强等特性。通过控制性能指标,预糊化淀粉可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加工、医药、化妆、纺织、造纸、石油钻探和金属铸造等多种行业。我们就预糊化淀粉的生产工艺、质量指标的制定作了一些探讨。 1 试验内容 1.1 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并优化麻糬面包的配方,研究了预糊化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分别与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乙酰化双淀粉和磷酸酯双淀粉的不同复配比例对麻糬面团的流变特性、微观结构,以及麻糬面包的比容、感官评价与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糊化淀粉添加量的增加,麻糬面包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升高,初始模量最高分别超过12 500 Pa和4 000 Pa。羟丙基变性淀粉与磷酸酯变性淀粉组中预糊化淀粉添加量增加,麻糬面包的硬度升高到7 571.47 g和6 017.17 g,咀嚼度升高到2 435.48和2 840.05,但是比容逐渐降低,微观结构变的更清晰。而乙酰化变性淀粉组中预糊化淀粉含量升高,麻糬面包的硬度与咀嚼性先下降后上升,比容先上升后下降。当预糊化淀粉添加量为20%时,麻糬面包的感官评分最高,达到86.25分。该研究结果可为麻糬面包的原料提供更多选择,为其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变性淀粉对冷冻面团面包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主要研究了预糊化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和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三种变性淀粉的物化特性与冻融稳定性,以及它们对冷冻面团面包比容及面包全质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木薯淀粉经过不同方式的变性后,物化特性差异很大,其中,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冻融稳定性最好,预糊化淀粉的冻融稳定性最差;添加5%三种变性淀粉后均能显著延缓冷冻面团的下降趋势,并对冷冻面团面包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这一结果与变性淀粉冻融稳定性及冷冻面团面包比容变化趋势一致,进一步表明变性淀粉,尤其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可以有效抑制冷冻面团内部水分的迁移,降低冻藏过程中冰晶和重结晶的形成,从而改善冷冻面团面包的内部质构。  相似文献   

12.
高峰值粘度淀粉及凝胶型淀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供了一种变性方法,主要是提高淀粉峰值粘度、缩短峰值时间、降低了糊化温度;同时还使淀粉容易糊化,提高了粘结、增稠等性能,采用此方法生产的木薯变性淀粉,能够达到马铃薯原淀粉的一些理化指标;采用此方法的复合变性,可以生产适用于低温肉制品的双峰-凝胶型淀粉。  相似文献   

13.
对比研究了挤压法和湿法制备乙酰化大米淀粉与交联大米淀粉的工艺与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要得到相同取代度的变性淀粉,湿法的原料消耗量远远大于挤压法。挤压法制备的乙酰化大米淀粉和交联大米淀粉的溶解度大幅增加、糊化温度消失,说明挤压法制备的两种变性淀粉还有预糊化淀粉的特性。超微结构表明挤压法制备的大米变性淀粉的淀粉结构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14.
黄原胶和变性淀粉对焙烤型沙拉酱的综合性能起到关键的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以黄原胶、预糊化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含量为变量,分析三者对焙烤型沙拉酱黏度、烘焙性能、低温稳定性和感官评分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和质构分析,优化出最优配方。结果表明,这三种食品添加剂均可提高沙拉酱的黏度、低温稳定性和烘焙性能,其中黄原胶和预糊化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对黏度的影响较明显,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可明显提高沙拉酱的低温稳定性,预糊化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对烘焙性能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研究得出的焙烤型沙拉酱中黄原胶和变性淀粉的最优配比为:黄原胶0.3%,预糊化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4.5%,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3%。此沙拉酱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烘焙性能,且乳化体系稳定性较好,口感润滑。  相似文献   

15.
将马铃薯全粉与面粉按不同比例配成混合粉以制作面条,并用马铃薯复合变性淀粉提升面条的品质;通过对不同比例混合粉糊化特性,面条断条率、烹调损耗、物性、烹调特性和感官评定的研究,得出制作面条的最优马铃薯全粉:面粉质量比和预糊化交联淀粉、氧化交联淀粉、酯化交联淀粉的添加量。结果表明,最优的质量比为20:80 (w/w);添加马铃薯复合变性淀粉对马铃薯面条的弹性、黏着性等都有显著影响(p<0.05);在烹调实验中,随着预糊化交联淀粉、氧化交联淀粉、酯化交联淀粉的增加,吸水率升高,当三者的添加量分别为5%、4%、5%时,浊度最低;感官评定实验中,当添加5%预糊化交联淀粉、4%氧化交联淀粉、6%酯化交联淀粉时,马铃薯面条的各指标评分之和最高,且分别为:31.2、33.1、34.6。从质构,烹调特性,感官特性等方面综合对比三种马铃薯复合变性淀粉对马铃薯面条的影响,得出6%酯化交联淀粉最适宜。  相似文献   

16.
将马铃薯全粉与面粉按不同比例配成混合粉以制作面条,并用马铃薯复合变性淀粉提升面条的品质;通过对不同比例混合粉糊化特性,面条断条率、烹调损耗、物性、烹调特性和感官评定的研究,得出制作面条的最优马铃薯全粉:面粉质量比和预糊化交联淀粉、氧化交联淀粉、酯化交联淀粉的添加量。结果表明,最优的质量比为20:80 (w/w);添加马铃薯复合变性淀粉对马铃薯面条的弹性、黏着性等都有显著影响(p<0.05);在烹调实验中,随着预糊化交联淀粉、氧化交联淀粉、酯化交联淀粉的增加,吸水率升高,当三者的添加量分别为5%、4%、5%时,浊度最低;感官评定实验中,当添加5%预糊化交联淀粉、4%氧化交联淀粉、6%酯化交联淀粉时,马铃薯面条的各指标评分之和最高,且分别为:31.2、33.1、34.6。从质构,烹调特性,感官特性等方面综合对比三种马铃薯复合变性淀粉对马铃薯面条的影响,得出6%酯化交联淀粉最适宜。  相似文献   

17.
保证变性淀粉的质量稳定是生产者与使用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原淀粉及经酸化、氧化、酯化、阳离子化、交联改性之后的糊化特征,并结合生产实际着重阐述了淀粉糊化粘度在生产中的应用,提出了变性淀粉产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冷水可溶性淀粉是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原淀粉进行变性处理而得到的一种可在冷水中溶解成糊的变性淀粉。冷溶淀粉因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已成为近年来变性淀粉中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冷溶淀粉的种类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预糊化淀粉、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以及化学变性的冷水可溶性淀粉,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的制备工艺,旨在为冷溶淀粉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淀粉接枝共聚物及其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淀粉接枝共聚物及其发展顾正彪,吴加根(无锡轻工大学食资系,无锡214039)淀粉接枝共聚物是继第一代变性淀粉──酸解、氧化、预糊化淀粉,第二代变性淀粉──淀粉衍生物之后的第三代变性淀粉,是按应用需要,在淀粉分子上接上一个合成高分子,使产物既具有天然高...  相似文献   

20.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子、茎秆或根块中。不仅价廉易得,而且无毒易降解,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我国淀粉资源丰富,产量居世界第二。但是由于天然淀粉的种种不良特性,使得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催生了对淀粉衍生物的研究。变性淀粉可广泛应用于造纸、食品工业中,本文介绍了变性淀粉在造纸、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变性淀粉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