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潜江凹陷潜江组的岩性主要有砂岩,盐岩和泥岩,岩性复杂难以区分,砂层薄,纵横向变化大,而且渗透性砂岩的波阻抗与盐岩的波阻抗大体相当,储层与非储层波阻抗差异小,在砂体预测上存在困难,但是经细致分析研究后仍发现砂岩、盐岩和泥岩的波阻抗值的有细微差别。从潜江凹陷储层的岩石物理特性出发,采用岩性识别技术、地震储层预测,地质与地震相结合,对潜江凹陷潜江组砂体进行预测研究,明确潜江凹陷潜江组以湖水相对淡化期的滨、浅湖相形成的砂坝及水下分流河道砂坝为主要储层,砂坝由中心向侧缘逐渐减薄为滩砂、席状砂等。潜江凹陷潜江组砂体分布广,多呈朵状展布。沉积相带和构造背景控制了砂体的类型和规模,地震反演方法是预测砂体展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储层研究中资料分散、联系不紧密、定量化标准和一致规律性缺乏等问题,应用储层地质知识库理论,以大庆长垣油田喇萨区块葡一组辫状河储层为例,利用密井网测井、沉积、物性分析和卫星照片等资料,分析储层砂体层次类型和规模,对比辫状河和心滩坝的充填样式和定量规模;根据辫状河道砂体储层构型要素和几何特征,构建辫状河储层地质知识库.结果表明:大庆长垣喇萨区块葡一组辫状河储层分为古河床范围砂体带(五级)、辫状河单砂体(四级)和落淤层(三级)3个构型单元级次;按照充填样式、定量规模和物性特征,划分辫状河单砂体的辫状河道和心滩坝2个构型要素.该研究结果获得辫状河沉积储层不同级次的构型要素与砂体的规模、方向、几何形态及厚度等定量地质知识,为提供类似区块辫状河储层地质建模和预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滩坝砂体薄储层预测方面,单纯的应用地质分析方法和地震预测方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建立一套适用于现有资料和技术条件下的薄互层储层预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为例,提出了基于滩坝砂体成因层序特点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层序地层研究,明确滩坝砂体发育区;其次,分析滩坝砂体的地质-地震响应特征,选择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方法和地震属性参数组合;最后,对目标层段进行多属性分析确定有利相带。井震结合精细描述滩坝砂体。应用该方法,对东营凹陷沙四段滩坝砂体的预测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地质分析与地球物理技术的综合应用是预测描述薄互层储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薄储层边界识别精准度不高,储层含油性预测吻合度较低的现状,引入了S变换方法.S变换可将短时窗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优势组合,对地震信号采取频率自适应采样的方法,得到的单频信息更加准确,能够更有效地解决薄储层描述中存在的问题.利用S变换分频及吸收衰减属性对草桥油田沙三段主力含油薄储层砂体进行描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确定主力砂体的超覆边界,对含油性给出了高效预测,结合实钻井开展地质综合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滚动勘探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单一地震属性采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分类,在低信噪比地区很难准确进行地震相分析和砂体预测.根据地震波形理论,基于Seisfacies的多属性体分类、PCA主成分分析、混合聚比法和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层段内多种地震属性体按照相似性原则进行统计聚类分析,并在区域内进行地震相自动划分,得到地震相三维数据体.结合钻井资料,借助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三维空间中预测储层砂体的空间分布,大大减少了地震相划分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和工作效率.对华北油田万庄地区扇三角洲砂体进行预测,在三维空间中精细刻画了沙三中段扇三角洲砂体的边界和空间展布,预测了有利储层的发育区,发现并落实了3个有利的岩性圈闭,部署钻探的T12X、T47等井均获工业油流,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稀井网区不能采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高精度储层建模的问题,提出基于地震资料为约束条件的储层建模思路.其主要依据三维地震解释资料和测井重构约束地震反演的预测结果,对储层砂体井间分布和储层物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在预测成果的约束下,采用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经过现场生产的检验,采用这种建模思路建立的模型能够达到油气田开发阶段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曲流河砂体,应用岩芯、测井和生产资料,采用"模式预测,分级控制"的砂体内部构型研究方法,由沉积单元、沉积微相、单一河道砂体、单一河道内部点坝砂体以及点坝内部构型5个层次分级描述,精细研究曲流河砂体内部构型,建立了点坝砂体侧积夹层的规模、产状等内部构型定量分布模式,利用国内外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资料总结了砂体宽厚比与侧积夹层倾角的关系,确定了描述侧积夹层产状的倾向、倾角、延伸和水平间距4个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序贯指示模拟与人机交互再处理的方法建立了小网格三维储层构型模型,提高了三维储层构型地质建模的效率.根据研究区内部构型与注采井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挖潜对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种不同开采措施挖潜曲流河砂体点坝内部剩余油,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8.
薄差储层预测技术在葡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南油田葡一组油层属薄差储层,用普通波阻抗反演方法难以解决薄砂体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在忠买于原始地震反射的波阻抗反演数据体基础上,针对本区自然电位曲线对砂泥岩识别明显、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对含油性判别较好的特点,结合构造建模、小层精细划分和对比,利用地质统计和建模技术,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并同位协同波阻抗反演结果进行自然电位和深侧向电阻率体的岩性模拟,建立储层岩性预测模型。模拟结果的地质统计特征与原始数据的统计特征相符,用新完钻的18口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砂体预测厚度符合率达78%,能够较好地解决油田薄砂体储层横向预测难题。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WS地区新近系储层单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大,单砂体厚度在2~10 m,储层岩性复杂,厚度变化快,传统地震预测技术维度和方法单一,预测精度低。为落实WS地区吉迪克组储层分布及内部油组展布,根据储层的测井敏感参数结合研究区内井位分布,优选在稀疏脉冲反演控制本区吉迪克组一、二、三段砂层组横向全貌的基础上,在研究区西南部——赛克地区针对吉迪克组三段纵向较薄的单个砂组或单砂体,进一步应用相控地质统计学反演和自然伽马协模拟反演。在多资料、多反演方法结合下,准确分辨出吉迪克组Ⅲ油组最薄砂体厚度为2 m的砂体储层分布范围,并进行了油气检测。储层预测技术的综合应用对塔里木盆地WS地区薄储层的精细刻画及岩性圈闭的圈定奠定了坚实基础,该结果有效支撑了井位优选,实际钻井的油气显示证实了该技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ML地区长81油层组砂体横向连续性差、纵向变化快、延伸方向预测困难等问题,根据沉积旋回将长81油层组细分为3个小层,选择小层内砂体连续厚度大、曲线幅度高的优势砂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砂体展布精细预测.结果表明:地区共发育9支砂带,其中3支来自西部物源,其他来自西南部物源,单支砂带宽度一般为1~2km,砂体交汇处可达4~5km,砂带主体平均厚度为7~9m.不同时期各支砂带的分布范围和砂体规模不同,研究区东部砂厚大于4m的区域是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带,长831小层有利区面积最大.研究结果克服根据累计厚度进行砂体展布预测而放大有效砂层厚度、因沉积旋回的不对应而扩大砂体分布范围的不足,提高砂体预测的准确性;提供西部物源存在的重要证据,并落实了油藏规模;根据研究成果进行井位部署,目的层可直接精确到优势砂体有利区内,降低勘探部署风险.  相似文献   

11.
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计算机机构动画仿真的方法,对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机构双曲柄存在的条件,两连杆铰接点C的轨迹曲线可到达的区域及该轨迹曲线形状随机构结构参数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综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文安斜坡内带深层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等方法研究识别隐蔽油藏.通过兴隆1井地层重新划分及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应用,将该区沙三、沙四段地层之间重新确定为不整合接触.在三级层序地层框架建立的基础上,刻画各体系域砂体展布特征,构建了坡折带控制沙四下自生自储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通过钻井实践,首次在霸县凹陷发现沙四下段含油层系及新的烃源岩层,实现了深层自生自储式油藏类型的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13.
数学优化方法在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种数学优化方法及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理论为依据,介绍了优化方法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将率定成果与API模型进行了对比,说明这3种优化方法在大宁河流域参数率定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变截面梁变形计算的初参数法,运用该方法求密炼机转子的变形,并得到了精确的解。  相似文献   

15.
主要借助螺线特性,对一类含间隙分布时滞的种群增长模型特征方程λ+c=d(1+λT)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浓度的纤维索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对红豆杉种子的胚进行了处理,采用3% 0.5%(m/v)的纤维索酶 果胶酶混合液效果好.得到了红豆杉胚原生质体;同时采用了B5、V-KM、MS3种培养基对所得到的原生质体进行了初步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V-KM附加椰子汁(含天然植物激素)培养基培养胚性原生质体效果较好,并研究了植物激素的浓度和光照强度等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的影响,表明采用IAA和NAA对愈伤组织生长效果较好,光照强度在1000lx生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从而避免虚增企业利润。但在实务中,一些企业却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原则性,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达到操纵会计利润的目的,本文即是从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入手,以实例来揭示企业计提秘密准备的意图,以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高等学校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现行高校固定资产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设想,研究了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会计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扬声器的自滤波特性与D类功放失真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圈式扬声器的电—力—声类比等效线路对动圈式扬声器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扬声器的自滤波性能改善因D类功放移相网络引起信号相位失真的方法。同时,采用比较、反馈的方法对音频信号的谐波加以抑制,使得数字功放的总体失真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圆锥面截交线为椭圆时的投影方程,分析了截交线的投影形状,为准确作图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用解析法分析了圆锥面与圆柱面正交时相贯线的投影形状、特殊点位置及其作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